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316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oc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017年6月---肖有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根据我从事消防安全工作所掌握的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讲的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

 我们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基础性的消防安全知识,达到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懂得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熟悉和掌握逃生技巧,以确保在火灾中能够灵活运用,从而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俗话说,水火无情。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时刻不能放松安全警惕。

控制火灾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只有对起火原因、灭火工具的使用、如何扑救、如何自救等常识全面学习,才能够做到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及遇到险情临危不乱。

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大家做到“三懂三会”,即:

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一、燃烧的必备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可燃物是指凡是可与氧化剂起剧烈反应并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助燃物是指凡是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如氧气及氧化剂等。

着火源是指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的热源。

常见的着火源有火焰、电火花、赤热体、机械火星、化学反应热、光辐射等。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据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被烧死者的4.5倍。

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二、火灾的分类

1、按燃烧对象分类

(1)A类火灾:

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2)B类火灾:

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3)C类火灾:

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等。

(4)D类火灾:

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

指带电的电器设备及其他物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6)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烹饪物(如动植物油)火灾。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火灾发展的五个阶段:

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

三、主要的起火原因

1、生活用火不慎;

2、电器故障;短路、过负荷、电阻过大、漏电等;

3、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4、吸烟、点燃的蚊香;烟头表面温度250℃,中心温度700-800℃,蚊香燃着时的温度约700℃左右;

5、自燃着火;

6、放火,人为纵火;

7、雷击;

 8、燃放鞭炮; 

9、其他,如战争。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及灭火剂的分类 

1、灭火基本方法:

隔离法(将可燃物与助燃剂及火源分割开);窒息法(稀释、中断氧气的供给);冷却法(降低可燃物温度,使之降低到燃点以下);化学抑制法(破坏燃烧的连锁反应)。

 2、灭火剂的分类 

按灭火原理分:

物理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等;化学灭火剂——干粉、卤代烷等 

按物质形态分:

气体灭火剂——二氧化碳、卤代烷等;液体灭火剂——水、泡沫、7150等;固体灭火剂——干粉、G-1粉等 

3、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

 

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 “MF4”等。

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P是泡沫、Y是卤代烷灭火剂、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公斤或升。

4、灭火剂的使用范围 

常用灭火器按内部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可分为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不同的使用场所。

清水灭火器用以扑救普通固体可燃物着火,如木、棉、毛、草、纸等,不宜用于油锅、电器设备着火。

泡沫灭火器用来喷射泡沫扑救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

干粉灭火器是目前使用和配置最多的一种灭火器,可扑救普通固体可燃物、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可燃液体、贵重设备及精密仪器、图书资料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一提二拔三瞄四压”,当使用灭火器时,先一手提起(注意此时不要按压手把),提至起火点3米左右,另一手拔下保险环,紧握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然后压下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由近及远水平扫射,防止回火复燃。

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点:

要占领上(侧上)风方向;保持适当距离(2米至3米);火焰未灭,不轻易放松手把;一经使用,须重新充装。

 2、灭火器的日常维护 

一般情况下,每月定期检查灭火器及维修更换,灭火器使用期限一般为5年。

使用温度为-20℃~55℃。

在日常的巡视中,要注意检查压力、使用期限、必备数量、安放位置、重量等必须符合要求(压力指针应指在绿色区黄色区,指在红色区为欠压状态)。

喷管无破损,保险栓及保险环必须完好,灭火器外表不能破损或锈蚀。

 六、不同火灾如何扑救 

发现火情,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冷静。

如果是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燃烧面积不大,可考虑自行灭火;如果火情发展较快,要迅速逃离现场,向119报警。

 

1、水是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最方便的灭火剂,但是电器、油锅着火,千万不可用水灭火。

另外,家中用水淋湿的棉被、毛毯、扫帚、拖把、衣服、沙土等也可用作扑灭小火的工具。

 

2、煤气泄漏,小心谨慎。

首先应迅速关闭总阀门,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如需打电话报警应到远离现场的地方进行。

注意这时千万不要触动家中任何电器开关,更不能用打火机、火柴、手电筒照明检查,也不能在家中打电话报警。

 3、电气火灾,断电第一。

在没有采取断电措施之前,千万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而应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这两种灭火器的灭火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

对于微波炉、电视机等电器火灾,在断电之后,可用棉被、毛毯等覆盖住着火的电器,防止电器着火后爆炸伤人,再把水浇在棉被、毛毯上进行彻底灭火。

 

4、油锅着火的处理。

对于初起火苗,可将青菜、大米、湿抹布等放到锅里以快速降温灭火,千万不可浇水。

如果有火团冒起,可迅速取出灭火毯,将灭火毯轻轻抖开,将灭火毯轻轻的覆盖在火焰上,同时切断电源或气源。

在火势较猛的情况下,要马上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七、如何逃生自救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千万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停电有时也会发生,无法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2、自制器材逃生。

可将毛巾、口罩、抹布浸湿后捂住口鼻,可制成防烟工具,弯腰前行,必要时匍匐前行,因为越靠近地面烟的浓度越低;利用床单、地毯、窗帘、绳索、布匹等来开辟逃生通道。

每穿过一个房间都要关闭身后的门,阻止火势快速蔓延。

 

3、利用建筑物逃生。

可利用落水管、房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

 

4、寻找避难场所逃生。

可以到室外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也可以选择距火势、烟雾较远的房间,关好门,用湿毛巾、湿床单等堵塞门缝间隙,防止烟雾蔓延,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八、如何报警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拨打报警电话119。

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地点,讲清起火的物质材料,描述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且派人到附近路口接应消防队员。

 

九、消防“四个能力”的建设 

1、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2、及时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3、发现整改常见火灾隐患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