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44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周

课题:

5守株待兔

主备人:

姚伶

上课时间:

第三周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和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故事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

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守株待兔白话文)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课件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刚才通过画面我们看到,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农民伯伯都开始劳作了,你们瞧,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苗。

可是,在两千多年前,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想知道吗?

生:

想!

师:

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师:

(指导书写“守”)“守”的宝盖头在古代指的是房子,要写的稍宽一些,把下面的“寸”字守住,“寸”字是指人们手里拿的武器,它的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一些。

“守”是我们的新朋友,谁来读读?

生:

读。

师:

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生:

守门员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读读课题。

这是个四字词语,读的时候干脆些,像这样读(师范读)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一)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

2.想一想,故事中谁在守株待兔?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读书姿势。

(二)朗朗的读书声真好听。

课文读完了,你们和生字宝宝认识了吗?

(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

窜撞锄此丢肥)

和你的同桌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吧,互相读读,读对的,你夸夸他,读不准确的,你教教它。

放声读吧

师:

谁想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

谁还想读?

师:

生字宝宝拿掉了帽子,还会读吗?

(出示去拼音生字)

生:

师:

真棒,都读对了。

谁想再来试试?

生:

师:

真不错。

你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你想提醒哪个字?

生:

自由说,师相机指导。

【“窜”(这个字读作——平舌音,那去掉穴字头,读——串,就变成了翘舌音。

口头练习组词)“撞”(嗯,我们下课的时候走的急了,就容易撞伤,所以同学们一定注意安全)】

师:

现在生字宝宝结成了伙伴,谁来挑战第一组?

(出示“锄头”“树桩”图片)你们见过锄头吗?

这就是锄头。

它是农民伯伯最常用的工具。

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一部分。

谁来读读这个词?

生:

树桩

师:

再来看这两个词语,出示“撞在,窜出来”谁来读?

师:

好极了,你们自己读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师:

哦,都是动词,谁的动作呀?

生:

(野兔)

师:

野兔(图片)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图片)。

再来读读这两个词语。

师:

最后一组,谁想读?

(从此丢下又肥又大)

师:

请你——了不起,都读对了。

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谁能用“又肥又大”说句话?

还真难不倒你。

来,我们一起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师:

这里有个生字宝宝跑到田字格了,课件(此)它是——生读。

它是左右结构。

左边的“止”跟人的脚有关,表示一个人所站的位置。

它和谁长得很像呀——比。

是呀,那它们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生:

师:

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那我们可要来写一写记住这个新朋友(指导书写:

提示笔顺,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的舒展一些。

)请你们也在练习本上写两遍,看看谁写的最漂亮。

师:

书写的时候,可要记着我们的小口诀:

头正,身直,肩放平,一尺一寸一拳头。

看看你做到了吗?

(巡视指导)

师:

二、三班的小朋友真棒,不仅读的好,写的也漂亮。

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你还能读好吗?

(出示: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真不错,谁还想试一试?

三、精读课文,领悟寓意。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

你看,词语读好了,就能把句子读得更通顺。

通过刚才读课文,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了吗?

生:

种田人。

师:

(板书:

种田人)嗯,大家读书很认真。

可是种田人为什么丢下了锄头等兔子呢?

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你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

师:

同学们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你们读完了。

我们来交流交流,种田人为什么要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呀?

生:

(出示: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师:

“白捡”你怎么理解?

生:

白白的捡

师:

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种田人没花一点儿力气,白白捡到野兔,他的心里怎么样呢?

能用课文的一个词语来说吗?

生:

乐滋滋(真准确)

师:

谁能给乐滋滋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生:

(乐呵呵、笑滋滋、喜滋滋、)

师:

真棒。

你看,(课件出示:

)这些都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想想看,不用种田就能得到兔子,这种感觉美不美?

那你来美滋滋地读读这句话吧

生:

读句子(读得真美)谁还想读?

生:

读。

下一位同学一定能读的更好——生读句子。

师:

如果我们也能像他这样,不用劳动就有收获,你们心里乐不乐?

那大家一起乐滋滋地读。

(生齐读句子)

师:

如果没付出就拿东西我们叫做——白拿;没劳动就想得到,我们叫做——白得。

这个种田人啊,看到这只兔子,就是想白拿,白得,他就是想白捡。

于是他美美地想——(出示:

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一起读。

师:

他可不只是想今天捡,也不只是想明天捡,而是想天天捡。

你来读。

师:

是啊,种田人越想越乐,越想越美,你来读。

师:

加上前面的句子,大家一起美美地读。

(出示第二段)

师:

瞧你们乐的,好像自己就是种田人一样。

这个种田人就是想天天坐着,等着兔子来撞死,他就是想不劳动就有收获,我们送给他一个词语就是——不劳而获。

(板书:

不劳而获)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

可是,白捡兔子这样的好事会不会每天都发生呀?

生:

不会

师:

为什么呀?

谁来读读?

(出示: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

师:

这只野兔,突然撞死了,大家一边想象,一边读读课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自由说

师:

你好像还看到了什么?

生:

师:

“窜”是什么样子呀?

请你们来看大屏幕,(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注意到了吗?

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的?

生:

飞快地、慌张地

师:

不错,像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

师:

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

(指1-2生读)

师:

野兔窜的好温柔呀,谁还想读?

师:

真不错,谁再读?

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呢

师:

看他读的有滋有味。

大家一起来读

生:

齐读

师:

通过读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呀?

生:

我体会到野兔死的很突然

生:

我觉得野兔撞死这件事很少见,不会经常发生的

师:

你们真是用心读书的孩子。

看来,这野兔撞死的确是件偶然的事情呀。

可这种田人知不知道呢?

生:

不知道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

于是这件事情后——(课件出示: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着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请你读

师:

他丢下了锄头,不干活了。

“丢”的意思是——

生:

放下,抛开。

师:

为什么不用放呢?

放下了,还会再拿起来,这一丢,种田人就再也不想拿起来锄头了,他就想天天等兔子来撞死。

于是呀——(情景描述)

【早晨太阳升起,别人都扛起了锄头干活了,(生读——出示:

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中午烈日炎炎,别人开始休息了,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傍晚夕阳西下,别人开开心心地回家去了,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师:

就这样,从早到晚,这一等就是一——整天呀(课件加入“整天”)

师:

这个时候,种田人身边的人开始着急了——

练习说话:

他的家人会对他说……可他——生读:

种田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他的邻居会对他说……可他——种田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他的亲戚会对他说……可他——种田人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师:

日复一日,种田人就是在这种愚蠢的等待中度过的,那他的结果是什么,一起读?

(课件出示: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野兔等着了吗?

庄稼呢?

种田人空等一场,他什么都没得到,这真是——一无所获。

(板书)

四、练习讲故事,明白寓意。

师:

课文学习完了,老师这有一组故事的图片,【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看看,谁来给它们排排队呢?

(课件出示:

学生图片排序讲故事)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排序。

师:

其他同学答案也一样吗?

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来根据图片来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那讲故事之前咱先来讨论讨论,讲故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

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有表情

生:

讲故事要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调、动作)

师:

说得真好,现在呀,先请你们在小组之间互相讲一讲吧。

老师看到好多同学讲的津津有味,现在谁想到讲台这给大家讲一件呀?

生:

讲故事(加音乐)

师:

他讲的怎么样?

声情并茂。

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师:

愚蠢的种田人呐,还在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再这样等下去,恐怕连他自己也饿死了,请大家来帮帮这个种田人好吗?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

师:

(课件配乐:

《劳动最光荣》)是呀,兔子撞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就像咱们唱的歌一样: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要靠劳动去创造。

同学们,谢谢你们对种田人的帮助。

师:

孩子们,这就是寓言故事,寓言呀就像一个会魔法的袋子,袋子很小,我们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师:

我们中国还流传着许多寓言故事。

(课件出示图片)你们瞧,这是什么故事?

生:

龟兔赛跑。

师:

那这个呢?

生:

亡羊补牢。

师:

这个是什么故事?

生:

刻舟求剑。

师:

(这个呢?

生:

掩耳盗铃。

师:

大家知道得寓言故事可真不少!

课下希望你们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间去读读《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

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

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

(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

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读懂了什么?

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

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

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

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

这个农夫仍然——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像这样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

(配音乐)

三、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

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

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

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折颈()。

因()而(),冀()。

兔(),而()。

(2)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3)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2.拓展阅读

(1)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

(2)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在(),他却往()走。

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的人。

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

6陶罐和铁罐

主备人:

姚伶

上课时间:

第三周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6个二类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3.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教学难点:

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

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

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

(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

(出示课件)

(1)课件内容:

(一类字):

傲慢谦虚恼怒荒凉朴素价值嘴巴吵闹感受捧起和睦相处盛东西

(二类字):

懦弱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掘开奚落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

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1.师: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请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课件:

1-6自然段

生预设:

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师:

同学们说得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出示课件: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师:

老师把“傲慢”变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

(生:

骄傲)。

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

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

谁来试一试?

指导生读,评价)

2.师过渡:

傲慢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对话时的旁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个位置:

句子中、前、后。

请你找到旁白后再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

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师生汇报交流)

师:

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生汇报)

3.师:

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

(小组间比赛)

(二)学习第7-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师过渡:

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

(出示课本7-9自然段。

1.请读7-9段,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

小组内讨论并确立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小组汇报学习。

a.生(小组代表)预设:

陶罐很温柔、不生气、和气……铁罐:

发疯、更加生气、怒火冲天……

b.引导读:

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C.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①教师读提示语,一生读铁罐,另一生读陶罐的话;②自由组合读(去到旁白)。

课件出示: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

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3.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师:

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生预设:

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板书:

坚硬)

师:

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生预设:

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

(板书:

易碎)

师过渡:

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

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三)学剩余自然段

出示课件:

默读剩余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生预设:

陶罐:

朴素、美观、有价值,铁罐:

什么也没有了

师:

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预设:

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师:

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童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不过,我们可以把结尾改一下:

四、拓展延伸,提高应用能力。

出示课件: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对陶罐说:

“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

没看到你的优点。

陶罐()说:

“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1.学生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

2.师过渡:

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非常生动。

请大家来看:

一生出场,表演:

边笑边说话。

3.师:

谁能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句话?

生:

预设:

某某笑着说:

“今天真高兴!

”某某大声笑,说:

“今天真高兴!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短处)易碎坚硬(长处)

谦虚傲慢

争辩恼怒

(长处)美观无影无踪(短处)

教学反思:

课题:

7美丽的鹿角

主备人:

姚伶

上课时间:

第三周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

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在水边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

2.这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3.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检查预习,巩固词语

1.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

 匀称、不禁、珊瑚、皱起、 逼近、撅嘴、抱怨、 撒开、凶猛、 挣脱 。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认读多音字:

称、禁、撒。

三、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出示句子: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出示句子: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出示句子: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用三个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4.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

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_____救了他的命。

5.教师小结:

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

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抓不住重点,因此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抓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段意,然后把各自然段的段意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样就给学生降低了难度,使他们很快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

“啊!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1)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

——理解“精美别致”。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1)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

(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

(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指导朗读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

(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

“(  ),!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

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  ),!

” 

(3)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  ),。

4.多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