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78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6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docx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

【考点训练】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4•漳州模拟)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放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的河流B.小草上面的露珠

C.游泳上岸后感觉冷D.地面上正在熔化的冰棍

2.(2014•射阳县三模)下列示意图中能形象反映气态分子排列特点的是(  )

A.

B.

C.

D.

3.(2014•铁岭)辽宁省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下列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放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

4.(2014•历下区一模)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列各自然现象,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早春,消融的冰雪B.盛夏,清晨的露珠C.晚秋,飘渺的薄雾D.寒冬,树上的雾凇

6.(2014•南宁)“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

A.雾﹣﹣﹣﹣汽化B.露﹣﹣﹣﹣液化C.霜﹣﹣﹣﹣凝固D.雪﹣﹣﹣﹣升华

7.(2014•抚顺)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  )

A.浓雾的散去B.雾凇的形成C.雪人的消失D.樟脑球的变小

8.(2014•峨眉山市二模)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大雨B.冰雹C.霜冻D.雾

9.(2013•广州)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

10.(2014•香坊区二模)分析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存在着三种状态

B.物质的三态之间都可以直接发生物态变化

C.一般地,同种物质固态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

D.由于固体分子之间距离最小,所以固体的内能最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之为 _________ ,这种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两种方式.

12.(2014•上海)有些物理量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关,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小伟通过

查阅资料,得到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及其内部粒子排列的模型如图所示.

①根据以上信息,关于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小伟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 .

②小张从其他资料中查到了与上述情况不符的实例,与小伟一起思考分析并查找原因,合理的选项是:

 _________ .

A.物理量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无关

B.物理的密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C.由小数研究对象归纳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13.(2011•湘西州)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般是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的,我们喝的水是 _________ 态.

14.(2010•湘西州)任何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强影响下将呈现不同的物态.人们常说“物质有三态”,比如水,能通常以 _________ 三种形态出现.

15.(2011•溧水县一模)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水银的熔点是 _________ ℃;

(2)80℃的酒精是 _________ 态;

(3)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_________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16.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排列最紧密的是 _________ ;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_________ .

17.物质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其中 _________ 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_________ 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8.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小的是 _________ ,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_________ ,体积不变,但没有确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是 _________ .

19.(2011•建瓯市模拟)有以下6种物质:

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_________ ,其特征为 _________ ;

另一类包括 _________ ,其特征为 _________ .

20.(2004•大连)橡皮、钢片、水银、玻璃、盐水这些物质中,常温下是液态的有 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有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1.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分布类比物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_________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固态、气态、液态.

22.固体有一定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不能 _________ ;液体有一定的 _________ ,没有 _________ ,具有 _________ 性,气体没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具有 _________ 性.

23.液化,熔化,升华都是吸热过程. _________ .(判断对错)

24.请你把下列方框中有关联的词用线左右连起来:

25.爱吃冰棍的小华发现,从冷冻室刚拿出来的冰棍,剥去包装纸后,表面很快会出现许多“白色粉末”,还会冒“白气”,用舌头舔冰棍时,开始舌头会被牢牢的“粘住”,但让舌头和冰棍接触一段时间后,它们又会自动“脱离”,请你写出加引号部分的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1)出现“白色粉末”:

 _________ ;

(2)冒“白气”:

 _________ ;

(3)被“粘住”:

 _________ ;

(4)自动“脱离”:

 _________ .

30.有以下六种物质:

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_________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 ;另一类包括:

 _________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 .

【考点训练】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4•漳州模拟)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放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的河流

B.

小草上面的露珠

 

C.

游泳上岸后感觉冷

D.

地面上正在熔化的冰棍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2)先根据现象辨别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解答:

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吸热,不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放热,符合题意;

C、游泳上岸后感觉冷是水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D、地面上正在熔化的冰棍,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吸热,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此题的难点:

一是对于物态变化种类的判断,二是对于物态变化对应的吸放热的记忆.

 

2.(2014•射阳县三模)下列示意图中能形象反映气态分子排列特点的是(  )

 

A.

B.

C.

D.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气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是气态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解答:

解:

读图可得,示意图中能形象反映气态分子排列特点的是C图,其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三态及特征,比较记忆即可.

 

3.(2014•铁岭)辽宁省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下列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放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雾绕群峰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此过程吸热,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山林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秋天,树上蒙上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BCD.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2014•历下区一模)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列各自然现象,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

早春,消融的冰雪

B.

盛夏,清晨的露珠

C.

晚秋,飘渺的薄雾

D.

寒冬,树上的雾凇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解:

A、早春,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故A正确;

B、盛夏,草叶间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

C、晚秋,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中放热;故C错误;

D、寒冬,“雾淞”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此过程放热;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2013•和平区一模)下列知识结构正确的是(  )

 

A.

 

B.

分子运动理论

 

C.

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区别

压力

重力

施力物体

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物体

物体

方向

垂直向下

竖直向下

大小

与重力相等

G=mg

 

D.

机械能的分类: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机械能;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分析答题;

B、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

C、根据重力与压力的三要素分析答题;

D、根据机械能的分类分析答题.

解答:

解:

A、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而不是升华,故A错误;

B、由分子动理论内容可知: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B正确;

C、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的物体,方向与物体间的接触面垂直,大小不一定与物体重力相等;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故C错误;

D、机械能可分为动能与势能,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6.(2014•南宁)“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雾﹣﹣﹣﹣汽化

B.

露﹣﹣﹣﹣液化

C.

霜﹣﹣﹣﹣凝固

D.

雪﹣﹣﹣﹣升华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

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7.(2014•抚顺)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  )

 

A.

浓雾的散去

B.

雾凇的形成

C.

雪人的消失

D.

樟脑球的变小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解答:

解:

浓雾的散去是由液体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

雪人的消失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樟脑球的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故选:

B.

点评:

掌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定义,以及这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8.(2014•峨眉山市二模)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大雨

B.

冰雹

C.

霜冻

D.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据此分析.

解答:

解:

霜冻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体,是凝华现象.

雨、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冰雹是由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小水珠遇冷,和小冰晶结合起来形成的,是凝固现象.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接着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

 

9.(2013•广州)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气态

C.

丙是气态

D.

甲是固态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1)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分子位置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分子间距略大,作用力小,分子位置不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解答:

解:

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

 

10.(2014•香坊区二模)分析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存在着三种状态

 

B.

物质的三态之间都可以直接发生物态变化

 

C.

一般地,同种物质固态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

 

D.

由于固体分子之间距离最小,所以固体的内能最大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在自然界中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且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固态的分子间距离最小、气态的分子间距离最大,液态居中;

(3)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及状态有关;

解答:

解:

A、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存在着三种状态,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任何物质的三态之间都可以直接发生物态变化,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一般情况下,固态的分子间距离最小、气态的分子间距离最大,液态居中,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及状态有关,故该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固态 、 液态 、 气态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之为 汽化 ,这种物态变化有 蒸发 、 沸腾 两种方式.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需要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根据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来判断.

解答:

解:

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故答案为:

固态;液态;气态;汽化;蒸发;沸腾.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是一道热学基础题.

 

12.(2014•上海)有些物理量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关,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小伟通过

查阅资料,得到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及其内部粒子排列的模型如图所示.

①根据以上信息,关于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小伟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物质,内部粒子排列程度越低,物质密度越小 .

②小张从其他资料中查到了与上述情况不符的实例,与小伟一起思考分析并查找原因,合理的选项是:

 BC .

A.物理量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无关

B.物理的密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C.由小数研究对象归纳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密度是为了描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而引入的物理量,它指的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松紧程度指的是物质之间的间接大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

解:

①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的关系是:

不同物质,内部粒子排列程度越低,物质密度越小.

②物理量不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无关,物质的密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由少数研究对象归纳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故答案为:

①不同物质,内部粒子排列程度越低,物质密度越小;

②B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密度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3.(2011•湘西州)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般是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的,我们喝的水是 液 态.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因此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流动,不易被压缩.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可流动,易被压缩.

解答:

解:

水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流动,不易被压缩.

故答案为:

液.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理特性,紧紧把握住三种物态的特性,就能够区分什么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

 

14.(2010•湘西州)任何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压强影响下将呈现不同的物态.人们常说“物质有三态”,比如水,能通常以 固态、液态、气态 三种形态出现.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

固态、液态、气态.

解答:

解:

以我们常见的水为例:

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

冰是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水是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无一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水蒸气是气态,既无一定的体积,也无一定的形状,易压缩.

故答案为:

固态、液态、气态.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哪三种状态出现,这个不难理解,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这三种状态.

 

15.(2011•溧水县一模)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水银的熔点是 ﹣39 ℃;

(2)80℃的酒精是 气 态;

(3)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酒精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考点: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信息给予题.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晶体熔化吸热的特点.

解答:

解:

一切金属都是晶体.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

晶体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固液共存,可能是液态,水银是金属,水银是晶体,水银的凝固点是﹣39℃,熔点也是﹣39℃;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

酒精的沸点是78℃;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

故答案:

﹣39;气;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