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9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艺术课教案Word格式.docx

1、《神笔马良》的故事或者动画片。

2、录象带资料。

艺术小知识:

"

分蛋糕"

利用"

过生日,分音符蛋糕"

的小游戏,教会孩子们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明明过生日,收到了一个"

音符蛋糕"

,她把音符蛋糕切了两刀"

X"

,就变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变成了"

四分音符(节奏)"

再切两刀"

XX"

就变成了八份,所以每一份就变成了"

八分音符(节奏)"

(这样子孩子们容易记住节奏的名称)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散步

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配合散步,发现"

老师走一大步,小朋友要走两小步"

用我们的双手当脚,做"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散步"

的节奏游戏。

具体做法:

用左手拍桌子,右手敲铅笔,做节奏二声部的配合节奏练习,然后再练习换过来做。

评价。

欣赏故事《神笔马良》

教师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并留下故事结尾做悬念。

我是小小故事家

故事结尾的地方,请孩子们讨论,启发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尝试创编故事的结尾,并让学生大胆节流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的想法和意图。

活动五:

 

第二课时

说一说

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假如我有一支神奇的笔,我会画什么?

画一画

根据故事《神笔马良》进行绘画创作,表现形式和工具不限,也可以画自己最想画的内容。

看看我们的作品

全班同学对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活动。

第三单元

课题一闻鸡起舞

孩子们从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在以"

鸡"

为内容的艺术品欣赏、表现活动中,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特点,了解鸡的造型特点。

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歌曲、舞蹈、绘画、成语等多种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对鸡与人的关系、鸡的精神及其形、神的感受,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3课时

1、实物投影仪、课件、电子设备及马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

2、彩色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图画纸、彩色水笔、石头等。

教学方法

听唱法;

欣赏法;

讲授法;

动手制作法;

勾线填色法。

欣赏单元主题页,我们所看到的剪纸作品外形是各不相同的,有方形、圆形、树叶形

、花形、葫芦形等,这些剪纸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唱唱《十二生肖》,回忆十二生肖的排名,引出单元主题"

、"

狗"

猪"

说说我所看到过的鸡

根据提供的图片,说说鸡的造型特点,并学学公鸡、母鸡、小鸡的叫声,组合成一个简单的双声部。

欣赏图片

展示一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像和图片资料,结合图片资料和农民画中的鸡,启发孩子们在鸡的相同轮廓造型中进行色彩、图案造型变化的比较。

装饰画

布置学生用装饰画的形式创造一幅表现鸡的绘画作品。

儿童装饰画的表现一般可以启发孩子们在画面的构图上么形态布局饱满,少留空白。

在色彩的运用上启发孩子们多用对比色进行着色,颜色色块的大小么有意识地处理。

还可以在大面积颜色的部位画上装饰纹样,例如在鸡的身体部位。

作品评价

金鸡交响曲

设想每天清晨来临之际公鸡报晓的情景,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说关于鸡的知识,引导鸡的一些知识扩散。

看看谁说的成语多

比比看,谁知道的关于"

的成语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的成语有:

鸡犬不宁、鸡飞狗跳、鹤立鸡群、鸡飞蛋打、鸡毛蒜皮、鸡犬不留等等。

成语故事城

说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并分小组演一演。

(注意表演者的神态、语言、动作,能在组长的组织下所有同学都参加排练,并积极引导孩子们为同伴进行激励性评价.)

活动四:

学唱歌曲《公鸡》,引导孩子们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律动唱,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准、歌词、节奏准确后加进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进行反思。

引导孩子们注意这首歌旋律上的特点,对歌曲的特点进行思考,引导孩子们体会这些特点。

然后进行卡农练习。

第三课时

动物狂欢节

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听赏《动物狂欢节》中的一段乐曲"

公鸡和母鸡"

在听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讨论,自己将乐曲的感受说出来,可以是其中一段,也可以是整个乐段。

雏鸡待饲图

欣赏我国宋代李迪的《雏鸡待饲图》感受宋代绘画的写实性。

迫不及待的表情,似乎可以听到两只小鸡嗷嗷待哺的叫声。

活动三:

艺术小知识

复习巩固"

柯达伊手势"

,让孩子们能熟练的运用。

将孩子们分成两个大组,教师的每个手分别代表两个大组,孩子们根据教师的手势进行歌唱,实际上这个练习是培养孩子们的合唱的协调。

有趣的合唱

学唱歌曲《小公鸡》,引导孩子们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律动唱,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准、歌词、节奏准确后加进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进行反思。

首先可以让孩子们暂时听一遍,初步感觉。

然后学唱低声部,引起孩子们好胜的心理,让孩子们和录音比赛,唱低声部。

接下来学唱高声部,将班上分成两组,进行小合唱。

自学前面的部分。

合唱练习(根据各班情况分别练习)

课题二泥泥狗

孩子们从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欣赏以"

为内容的艺术品,引导学生了解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尝试运用歌舞、绘画、制作、成语等多种艺术形式加深对"

的造型特点的表现,继续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1、《小狗圆舞曲》、《小狗与口哨》的录音带。

3、橡胶泥、彩色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图画纸、彩色水笔、石头等。

动手制作法。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根据教师的语言性描述,来猜出生肖,例如:

山中之王武松东北……猜出"

虎"

例如:

毛线雪白胡子角……猜出"

羊"

还可以根据孩子们一系列的动作和口技进行"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的游戏,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

泥泥狗"

泥泥狗的传说

欣赏河南民间玩具"

,展示相关的作品图片。

教师说说泥泥狗的来历。

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泥泥狗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组品特点的描绘。

我们忠实的朋友

请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狗与人类的生活密切关系的事情,比如自己家里的宠物小狗,学生的不同造型的玩具小狗等。

教师介绍狗是在人类有意识的训养下、选择下,经过长期进化而被培育成不同的庞大动物家族,有3000多个种类,可以分为"

守犬、警犬、牧羊犬"

等等。

能干的双手

尝试性的学习。

鼓励学生按照"

的塑造形式,自己创作美术作品,既可以用泥塑的方法,又可以用纸工和绘画的形式。

鼓励孩子们大胆创作。

狐朋狗友、狗血喷头、狗急跳墙、丧家之犬、狼心狗肺"

等。

小狗圆舞曲

听赏音乐,在音乐的表现中有模仿狗叫的作品,例如《婴儿车历险记》中有一个乐段叫做《狗群》是专门表现各种各样的狗叫的效果,请同学们听赏,辨别其声音,另外肖邦的作品《一分钟圆舞曲》中写的是他的小狗在追逐自己尾巴绕圈时有趣的情形,看同学们在听赏中是不是能够对乐曲的表现有所认识。

《口哨与小狗》

听赏《口哨与小狗》,并对乐曲进行表演。

采用照相的原理,进行游戏式的表演。

教师播放一段乐曲后做出照相的动作,孩子们马上保持姿势、表情定在那里,教师随机对孩子们进行采访,例如:

请问您现在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正在干什么?

心情怎样?

接下来唱下面的一句后做出照相的动作,孩子们又保持现在的姿势、表情定在那里,教师再随机对孩子们进行采访。

这样的活动其实是让孩子们分段表演,通过"

采访"

孩子们能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根据乐曲完整的表演。

画画可爱的小狗

根据对《口哨与小狗》的音乐,想像画出一幅小狗朋友的图画,存入艺术档案盒

课题三演个小小猪八戒

孩子们从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观察古文字和表现"

的艺术品,了解猪与人类的关系,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人文素养,让孩子们在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1、猪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

欣赏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从古汉字"

字和"

家"

字这一非常有趣的知识点进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说说我所看到过的猪

根据提供的小瓷猪,说说猪的造型特点,并学学猪的叫声。

欣赏网络歌曲《猪之歌》

根据《小公鸡》为生病的小猪编歌词,并进行歌曲卡农。

你喜欢猪吗?

为什么?

(讲讲猪的一些好的习惯,对人类的贡献,也讲讲猪的一些不好习惯)。

演个小小猪八戒

说说你知道的猪八戒。

说说《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小组合作演演《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表演小擂台。

欣赏艺术作品

展示图片资料,启发孩子们在猪的相同轮廓造型中进行色彩、图案造型变化的比较。

并比较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猪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让孩子们大胆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表现猪的艺术作品。

教学后记:

这节课十分顺利,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在这看似精彩的课堂上,我的学生们会是我手下被操纵的机器吗?

在我的艺术课上,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吗?

他们的个性能得到张扬吗?

他们的情感能得到激励吗?

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为了给听课教师留下这是一节完整艺术课的印象,我同样落入了公开课的俗套,在备课的时候想让每个艺术元素充满整个课堂。

在我这节课里,有文字知识、生活百科知识、音乐欣赏、歌曲改编、模仿、讲故事、表演小话剧、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创作……可是,三年级的孩子,能接受得了吗?

看着孩子们在表演中意犹未尽,我却生硬的把他们拉入了艺术作品欣赏,虽然一堂课只剩下8分钟,我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又生硬的要他们进行平常一堂课才能完成的艺术作品创作……回顾这堂课,我不禁扪心自问,这样的课,老师您不嫌累吗?

在设计教学时,要照顾到各个评课教师的看法,要顾全到新课程各个教学新理念,可可悲的是,我们的主角--四十几个孩子,您想到了吗?

走出公开课的怪圈,给学生一个空间,任他们思维自由翱翔,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

别让我们的学生仅仅只是一个被教师操纵的机器,给他一个空间吧,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第四单元远方的朋友

课题一天涯若比邻(7课时)

1、欣赏单元主题页,通过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小朋友的风俗习惯,知道世界上还有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小朋友和我们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们的文化和艺术。

2、学习演唱歌曲《芦笛》,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并试着用各种材料吹出芦笛的音调。

3、欣赏外国儿童画,并能用各种工具画出对各国小朋友的友谊,并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世界各地的资料(文字、图片、录象等)。

3、歌曲《芦笛》的录音带和各种打击乐器。

4、各种挂历纸、彩纸、固体胶、作业纸。

3课时(其中一课时作为作业绘色)

教学过程

一:

单元主题页欣赏

1、欣赏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对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国家的小朋友头像组合在一起的图片进行有目的的欣赏。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这幅图有怎样的寓义,它象征着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3、配合小诗,说说同学们向往和平的心里话。

二:

向远方的朋友致敬

1、全班分成5个小组,分别代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州。

课前孩子们寻找相关资料,如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服饰特点、外貌特征等等。

2、个小组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比一比看哪个组收集得最好,想想这些资料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通过音响资料或图片介绍世界上"

五大洲"

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和风情。

3、用自己身边最简单的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外国小朋友,在收集的音乐声中进行戏剧表演:

向远方的小朋友致敬!

三:

学唱歌曲《芦笛》

1、听赏歌曲《芦笛》。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叙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对波兰的了解或想象。

2、请学生在朗读、演唱时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指导学生创造适合于为歌曲伴奏的固定节奏,进行表演。

请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异国风情的舞蹈表演。

3、让我们来合作,尝试运用轮唱的方法将歌曲内容说一说、奏一奏,再听一听。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与体验两声部合作的效果,为合唱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4、自己试着用竹叶、树叶、纸片吹出芦笛的音调。

我心中的外国小朋友

1、课前分小组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外国小朋友的特征资料,了解外国小朋友的服饰特征和外貌特征及文化艺术的特点的资料。

2、游戏:

猜猜我是哪里的小朋友。

例如,从语言上面来判断,"

我有黑黑的皮肤,卷卷的头发……"

例如,从代表性的标志将自己装扮成外国小朋友。

例如,画一座富士山表示日本,画一个金字塔表示是来自非洲。

3、欣赏师声共同收集的外国儿童画作品,并和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外国小朋友的故事。

4、在自己收集的音乐声中画一幅画,"

我心中的外国小朋友"

可以在大白纸上用水彩笔或颜料画,也可以在圆形瓷盘上画。

教师要强调抓住各国小朋友的外貌特征以及服饰特征。

5、拿着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评价,并跳着外国小朋友的舞蹈,让教室成为欢乐的海洋。

课题二你好,朋友

1、学生有兴趣用多种方法,与远方的朋友进行联系。

2、学习演唱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

3、能用各种材料做出对各国小朋友表示友谊的小贺卡,并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世界各地联络方式的资料(文字、图片、录象等)。

2、歌曲《小毛驴爬山坡》的录音带和各种打击乐器。

3、各种挂历纸、彩纸、固体胶、作业纸、一次性纸杯、剪刀、牙签、棉线团。

一、打电话

1、大家一起说说和外国小朋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2、你知道电话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吗?

3、和小伙伴动手做一个电话,教师不讲述方法,学生自己摸索。

做好以后,试试通话效果,学生会发现要将线扯直才能更清楚的听到说话的内容。

二、演一演

分小组创设情景,表演一段有关通讯的情节,例如写信,收到来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三、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1、听赏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叙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对西班牙的了解或想象。

送给外国小朋友的礼物

1.如果你要去旅行你会去哪里?

愿意和哪里的小朋友建立友谊之桥?

2、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个美丽的贺卡,送给远方的朋友,带去一份浓浓的深情。

用自己的亮丽歌喉,唱歌,送给他们,引导孩子们用艺术手段表达岁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制作好卡片后,引导孩子们写好祝福的话语。

4、作品欣赏。

课题三欢聚一堂

1、学生有兴趣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舞蹈、服饰、绘画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岁世界多元化的了解和认同。

3、学习演唱歌曲《我愿做个舞蹈家》,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

3、学会在玻璃上做画,并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2、歌曲《我愿做个舞蹈家》的录音带和各种打击乐器。

3、玻璃、颜料、画笔。

一、学习歌曲《我愿做个舞蹈家》

1、听赏歌曲《我愿做个舞蹈家》。

二、欢聚一堂

1、师生共同分析不同国家、民族舞蹈表现有何不同?

2、教师就不同国家的舞蹈分别进行欣赏、教学,感受其节奏、韵律,体验形体美,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大胆表演。

3、手工制作,相互装扮,五大洲小朋友欢聚一堂,唱起来、跳起来。

三、玻璃上的创作

1、用颜料在玻璃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外国小朋友形象。

2、相互评价。

第五单元我爱家乡的山和水(9课时)

课题一流过家乡的小河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体验家乡小溪和小河的幽静、秀丽的自然美,有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感受我国民间音乐旋律,学习用接唱、对唱形式表现歌曲《浏阳河》,并尝试用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内容,体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3、能从描写小溪和小河的文学、美术作品中,感受语言、色彩、曲线的柔和、秀丽、幽静的美感,并喜欢用诗歌、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小溪与小河的自然美。

1、有关小溪的图片、照片资料。

2、有关小溪、小河的文学作品资料及配乐朗诵《小河》的录音。

3、《门前有条小溪流》、《浏阳河》歌曲音像资料。

4、描绘小溪、小河的美术作品和学生表现小溪、小河的美术材料与工具。

5、有关我国民间舞蹈的VCD光盘。

6、供学生跳舞的扇子、手绢、红绸等道具。

教学活动:

小溪静静流

1、谜语导入:

教师用谜语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条带子长又长,弯弯曲曲闪银光,

一头扔在大海里,一头搭在高山上。

(谜底:

江河)

2、播放小溪、小河的音像及小河流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小溪小河的自然美,启发学生用语言或身体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情景?

4、欣赏诗歌《小溪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拟人手法的情趣美。

5、学唱歌曲《门前有条小溪》,感受五声音调音乐的清醇及抒情性三拍子音乐的美感,体验歌中的诗情画意和对叫乡小溪的赞美之情。

尝试读谱视唱时,可先联系节奏的准确,采用手拍节拍,口念节奏的形式,之后在按节奏长旋律,还可按分组接唱的形式,感受歌曲的乐句划分。

6、歌唱表演:

引导学生舞动各类轻柔的道具。

表现小溪蜿蜒流动的自然景象。

小河美如画

1

第六单元雨中情(8课时)

课题一一把小伞圆溜溜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小伞花》,引发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结合自己曾经在雨中的的经历,画出自己喜欢的"

小花伞"

3、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制作伞的方法,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

4、通过绘画制作与我们有过"

雨中情"

的小花伞,唤起我们的友情,激发我们合作、关心、交流、共享的美好情感。

1、歌曲《小花伞》的独唱或合唱的录音带、光盘资料等。

2、绘画、粘贴、制作伞的工具材料等。

3、有关伞的资料、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花伞我亲爱的朋友

1、猜谜语

一只多角亭,没窗又没门。

亭外挂珍珠,亭里没人行。

(猜一生活用品)

2、大家说说伞的功能、形状、颜色、图案,先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全班性的交流。

3、每个人在使用伞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很多有趣或难忘的故事。

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故事,并喊上几个同学表演出来。

4、启发学生绘声绘色联想不同地域的伞,所见过的伞,用过的伞,形成情境,启迪表现欲望,培养学生倾听、表演。

活动二"

滴滴答答"

雨中情

1、欣赏歌曲《小伞花》,问:

请问小歌唱家唱了一些什么内容?

再次欣赏歌曲,感受并描述歌曲旋律的清新、明快、优美与欢畅。

2、听赏学唱歌曲〈〈小伞花〉〉,待学生对歌曲旋律、内容有所感悟之后,引导并启发学生就歌曲的音调、色彩、节奏、情绪、风格、歌词、表情记号等进行讨论、了解认识和练习,深化感受艺术要素。

3、师|:

我们还可以用歌曲编故事,想像如何表现三个娃娃的情感和形象?

4、演演《小伞花》的故事情节,教师应该强调表演向更伸层次发展,强调故事的情节,

表演者的表情、语言、对白等。

第二课时

  我做的小伞真漂亮

1、通过阅读资料、观察伞的形状结构、欣赏图案、了解绘画步骤、技法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和学会一种自己喜欢且能够独立完成的伞的绘画或剪贴,然后进行交流、欣赏、评价。

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所见过的花雨伞。

2.、老师启发学生,每个同学用一张纸进行折叠,看怎样能够折出四角、六角和八角边,然后相互交流折叠的经验。

3、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