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96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docx

整理新规范质量评定表样表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划分工序)

表A.0.1-2

单位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工序编号

工序质量验收评定等级

1

 

2

 

3

 

4

 

5

6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序占%,且主要工序达到等级。

单元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序占%,且主要工序达到等级。

单元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注1:

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应有设计、建设等单位的代表签字,具体要求应满足SL176的规定。

注2:

本表所填“单元工程量”不作为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计量的依据。

软基或土质岸坡开挖施工质量标准

表4.2.4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查(测)

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保护层

开挖

保护层开挖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接近建基面时,宜使用小型机具或人工挖除,不应扰动建基面以下的原地基

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2

建基面

处理

构筑物软基和土质岸坡开挖面平顺。

软基和土质岸坡与土质构筑物接触时,采用斜面连接,无台阶、急剧变坡及反坡

3

渗水处理

构筑物基础区及土质岸坡渗水(含泉眼)妥善引排或封堵,建基面清洁无积水

1

基坑断面尺寸及开挖面平整度

无结构要求或无配筋

长或宽不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20cm

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

检测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断面间距不大于20m,各横断面点数间距不大于2m,局部突出或凹陷部位(面积在0.5㎡以上者)应增设检测点 

 

长或宽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30cm

坑(槽)

底部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20cm

垂直或斜

面平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cm

有结构要求有配筋预埋件

长或宽不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20cm

长或宽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30cm

坑(槽)

底部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20cm

斜面平

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5cm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注:

“-”表示欠挖。

软基或土质岸坡开挖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4.2.4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保护层

开挖

保护层开挖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接近建基面时,宜使用小型机具或人工挖除,不应扰动建基面以下的原地基

 

2

建基面

处理

构筑物软基和土质岸坡开挖面平顺。

软基和土质岸坡与土质构筑物接触时,采用斜面连接,无台阶、急剧变坡及反坡

 

3

渗水处理

构筑物基础区及土质岸坡渗水(含泉眼)妥善引排或封堵,建基面清洁无积水

 

1

基坑断面尺寸及开挖面平整度

无结构要求或无配筋

长或宽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20cm

 

长或宽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30cm

坑(槽)

底部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20cm

垂直或斜

面平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cm

有结构要求有配筋预埋件

长或宽不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20cm

长或宽

大于10m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30cm

 

坑(槽)

底部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20cm

斜面平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5cm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注:

“-”表示欠挖。

结合面处理施工质量标准

表6.2.4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建基面

地基压实

黏性土、砂质土地基土层的压实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无黏性土地基土层的相对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方格网

布点检查

坝轴线方向50m,上下游方向20m范围内布点。

检验深度应深入地基表面以1.0m,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应加密布点取样检验

 

2

土质建

基面刨毛

土质地基表面刨毛3~5cm,层面刨毛均匀细致,无团块、空白

方格网

布点检查

每个单元不少于30个点

 

3

无黏性土建

基面的处理

反滤过渡层材料的铺设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及数量详见6.5节

 

4

岩面和混

凝土面处理

与土质防渗体接合的岩面或混凝土面,无浮渣、污物杂物,无浮皮粉尘、油垢,无局部积水等。

铺填前涂刷浓泥浆或黏土水泥砂浆,涂刷均匀,无空白,混凝土面涂刷厚度为3~5mm;裂隙岩面涂刷厚度为5~10mm;且回填及时,无风干现象。

铺浆厚度允许偏差0~2mm

方格网

布点检查

每个单元不少于30个点

1

层间结合面

上下层铺土的结合层面无砂砾、无杂物、表面松土、湿润均匀、无积水

观察

全数检查

 

2

涂刷浆液质量

浆液稠度适宜、均匀无团块,材料配比误差不大于10%

观察、

抽测

每拌和一批至少抽样检测1次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结合面处理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2.4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建基面地基压实

黏性土、砂质土地基土层的压实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无黏性土地基土层的相对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土质建基面刨毛

土质地基表面刨毛3~5cm,层面刨毛均匀细致,无团块、空白

 

3

无黏性土建基面的处理

反滤过渡层材料的铺设

应满足设计要求

 

4

岩面和混凝土面处理

与土质防渗体接合的岩面或混凝土面,无浮渣、污物杂物,无浮皮粉尘、油垢,无局部积水等。

铺填前涂刷浓泥浆或黏土水泥砂浆,涂刷均匀,无空白,混凝土面涂刷厚度为3~5mm;裂隙岩面涂刷厚度为5~10mm;且回填及时,无风干现象。

铺浆厚度允许偏差0~2mm

1

层间结合面

上下层铺土的结合层面无砂砾、无杂物、表面松土、湿润均匀、无积水

 

2

涂刷浆液质量

浆液稠度适宜、均匀无团块,材料配比误差不大于10%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垫层料铺填施工质量标准

表6.6.4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铺料厚度

铺料厚度均匀,不超厚。

表面平整,边线整齐,检查点允许偏差为±3cm

方格网

定点测量

铺料厚度按10m×10m网格布置测点,每个单元不少于4个点

2

铺填位置

垫层与过渡层分界线与坝轴线距离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cm

测量

每个单元不少于10处

垫层外坡线距坝轴线(碾压层)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cm

3

结合部

垫层摊铺顺序、纵横向接合部符合设计要求。

岸坡接合处的填料不应分离、架空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1

铺填层

面外观

铺填力求均衡上升,无团块、无粗粒集中

观察

全数检查

 

2

接缝重

叠宽度

接缝重叠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点允许偏差±10cm

查阅施工记录、量测

每10延米检测1组,每组2个点

 

3

层间结

合面

上下层间的结合面无撒入泥土、杂物等

观察

全数检查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垫层料铺填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6.4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铺料厚度

铺料厚度均匀,不超厚。

表面平整,边线整齐,检查点允许偏差为±3cm

 

2

铺填位置

垫层与过渡层分界线与坝轴线距离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cm

 

垫层外坡线距坝轴线(碾压层)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cm

3

结合部

垫层摊铺顺序、纵横向接合部符合设计要求。

岸坡接合处的填料不应分离、架空

 

1

铺填层面外观

铺填力求均衡上升,无团块、无粗粒集中

 

2

接缝重叠宽度

接缝重叠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点允许偏差±10cm

 

3

层间结合面

上下层间的结合面无撒入泥土、杂物等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垫层料压实施工质量标准

表6.6.5-1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碾压参数

压实机具的型号、规格、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振动频率、振幅和加水量应符合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值

查阅试验报告、施工记录

每班至少检查2次

 

2

压实质量

压实度(或相对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查阅施工记录、观察,试坑法测定,试坑均匀分布于断面

水平面按每500~1000m³检测1次,但每个单元取样不应少于3次;斜坡面按每1000~2000m³检测1次

 

1

压层表

面质量

层面平整,无漏压、欠压,各碾压段之间的搭接不小于1.0m

观察

全数检查

 

2

垫层坡

面保护

保护形式、采用材料及其配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

坡面防护层应做到喷、摊均匀密实,无空白、鼓包,表面平整、洁净。

防护层应符合表6.6.5-2的质量要求

详见表6.6.5-2的要求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垫层料压实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6.6.5-1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碾压参数

压实机具的型号、规格、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振动频率、振幅和加水量应符合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值

 

2

压实质量

压实度(或相对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1

压层表面质量

层面平整,无漏压、欠压,各碾压段之间的搭接不小于1.0m

 

2

垫层坡面保护

保护形式、采用材料及其配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

坡面防护层应做到喷、摊均匀密实,无空白、鼓包,表面平整、洁净。

防护层应符合表6.6.5-2的质量要求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表6.6.5-2垫层坡面防护层检验项目及偏差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检测数量

1

保护层材料

满足设计要求

取样抽验

每批次或每单位工程取样3组

2

配合比

满足设计要求

取样抽验

每种配合比至少取样1组

3

碾压水泥砂浆

铺料厚度

设计厚度±3cm

拉线测量

沿坡面按20m×20m网格布置测点

摊铺每条幅宽度大于等于4m

0~10cm

拉线测量

每10延米检测2组

碾压方法及遍数

满足设计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碾压后砂浆表面平整度

偏离设计线+5~-8cm

拉线测量

沿坡面按20m×20m网格布置测点

砂浆初凝前应碾压完毕,终凝后洒水养护

满足设计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4

喷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喷层厚度

偏离设计线

±5cm

拉线测量

沿坡面按20m×20m网格布置测点

喷层施工工艺

满足设计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喷层表面平整度

±3cm

拉线测量

沿坡面按20m×20m网格布置测点

喷层终凝

后洒水养护

满足设计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5

阳离子乳化沥青

喷涂层数

满足设计要求

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喷涂间隔时间

不小于24h或满足设计要求

喷涂前应清除坡面浮尘,喷涂后随即均匀撒砂

满足设计要求

排水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表6.7.3

单位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

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查(测)记录或备查资料名称

合格数

合格率

1

结构型式

排水体结构型式,纵横向接头处理,排水体的纵坡及防冻保护措施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2

压实质量

无漏压、欠压,相对密实度或孔隙率应满足设计要求

试坑法

按每200~400m³检测1次,每个取样断面每层取样不少于1次

 

1

排水设施位置

排水体位置准确,基底高程、中(边)线偏差为±3cm

测量

基底高程、每中(边)线每10延米检测一组,每组不少于3个点

 

2

结合面

处理

层面接合良好,与岸坡接合处的填料无分离、架空现象,无水平通缝。

靠近反滤层的石料为内小外大,堆石接缝为逐层错缝,不应垂直相接,表面的砌石为平砌,平整美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每100㎡检查1处,每处检查面积为10㎡;排水管路按每50延米检查1处,每处检查长度为5m(含1个管路接头)

 

3

排水材

料摊铺

摊铺边线整齐,厚度均匀,表面平整,无团块、粗粒集中现象;检测点允许偏差为±3cm

观察、水准仪或拉线量测

铺料厚度按10m×10m网格布置测点,每个单元不少于4个点

4

排水体结构外轮廓尺寸

压实后排水体结构外轮廓尺寸应不小于设计尺寸的10%

查阅施工

记录、测量

每50㎡或20延米检测6点,检测点采用横断面或纵断面控制,各断面点数不小于3点,局部突出或凹陷部位(面积在0.5㎡以上者)应增设检测点

5

排水体

外观

表面平

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

干砌:

允许偏差为±5cm;浆砌:

允许偏差为±3cm

用2m靠

尺测量

每个单元检测点数不少于10个点

顶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

干砌:

允许偏差为±5cm;浆砌:

允许偏差为±3cm

水准仪测

每10延米测1个点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单元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抽检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

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单元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注1:

对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和重要隐蔽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应有设计、建设等单位的代表签字,具体要求应满足SL176的规定。

注2:

本表所填“单元工程量”不作为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计量的依据。

场地清理与垫层料铺设施工质量标准

表8.2.3

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

1

场地清理

地面无尖棱硬物,无凹坑,基面平整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数检查

 

2

垫层料的铺填

铺摊厚度均匀,碾压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量测、

取样试验

铺填厚度每个单元检测30个点;碾压密实度每个单元检测1组

 

1

场地清理、平整及铺设范围

场地清理平整与垫层料铺设的范围符合设计的要求

量测

每条边线,每10延米检测1点。

清整边线应大于土工织物铺设边线外50cm;垫层料的铺填边线不小于土工织物铺设边线

 

施工单位

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监理单位

复核意见

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

 

(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

场地清理与垫层料铺设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8.2.3

①主体是人类;

2)应用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环境功能区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级。

单位工程名称

1.环境总经济价值的构成工序编号

 

(3)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