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99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修改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

(一)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时

1

目标

学习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让学生在一些列活动中,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导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

 出示:

 ○○○○○○

提问: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学习过程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2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2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

  (2)2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3)20个圆片,每组6个,可放几组?

还剩余几个?

  (4)20个圆片,每组7个,可放几组?

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

圆片个数

每组个数

组数

余下个数

20

4

20

5

20

6

20

7

20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

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板书:

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20个圆每组分4个,可以分给几人?

怎样列式计算?

20个圆每组分5个,可以分给几人?

怎样列式计算?

20个圆每人分6个,可以分给几人?

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用除法?

(平均分)分给几人?

有没有分完?

还剩几个?

这2个还能再分一组吗?

为什么?

这剩下的2个能不能不写了?

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师板书:

20÷4=5(组)

20÷5=4(组)

20÷6=3(组)……2(个)

20÷7=2(组)……6(个)

商的单位是什么?

余数的单位是什么?

为什么单位不一样?

教师小结:

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怎么读呢?

(点名读,板书:

20除以6等于3余2,)

如果把20个圆片分给8个人,每人分几个?

还剩几个?

(生独立列式并写出读作,师板演,生互相核对,再点名说各部分名称)

三、导学习题

1、21÷6=_……_19÷4=_……_

67÷9=_……_38÷5=_……_

52÷7=_……_71÷8=_……_

17÷2=_……_43÷9=_……_

2、□里最大能填几?

□×4<378×□<7054>8×□

□×6<399×□<6548>5×□

3、有32本书,最少拿出几本后就可以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4、小刚买来20条金鱼,送给小明4条,剩下多少条金鱼?

小刚把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

还剩多少条?

5、一本书共86页,小丽看了30页,剩余的每天看7页,还需要看几天?

6、__________,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补充条件,并解答出来)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有余数的除法

(二)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二)

课时

1

目标

学习目标: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口答。

(  )里最大能填几?

你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写得数,师逐条讲评)

  (  )×2<7    3×(  )<25

  (  )×4<15    (  )×8<42

2、竖式:

20÷572÷9

二、学习过程

1.57个羽毛球,每6个装1筒,可以装几筒?

还剩几个?

怎么列式?

怎么计算?

57÷6商几最合适?

你怎么想的?

横式怎么写呢?

在等号后面先写商“9”,它的单位是什么?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9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3,它的单位是什么?

读作“9余3”.教师领读算式57÷6=9……3读作:

57除以6等于9余3.57÷6=9(筒)……3(个)表示什么?

(57里面最多有9个6还多3)

师指出:

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导学习题:

1、计算下列各题:

(每行的最后1题要验算)

27÷9=60÷7=58÷8=

70÷9=29÷5=34÷6=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7,商几余几?

(2)、39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

(3)、除数是9,被除数是62,商是几?

余数是几?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千米和毫米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千米和毫米

课型

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过程

自学导航

活动一: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1)拿出尺子来认识分米,看看以分米有多长?

用手来比一比。

(2)再看看一分米里有(   )厘米?

    

(3)想一想分米用(  )字母来表示?

 

(4)数一数1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是一毫米。

(5)一厘米里有(   )毫米。

2、填空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m=(  )cm    1dm=(   )cm

1cm=(  )mm         1m= (    )dm

活动二:

总结十进制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1、4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你是怎么想的?

 

2、5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你是怎样想的?

 

3、3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

你是如何思考的?

 

4、6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

你又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三:

填空:

3分米=( )厘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20厘米=(   )分米

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5dm=()cm         40mm=(   ) cm

9cm=( )mm         60cm=(  ) dm

 活动四:

动手来画一画。

1、画一条长30厘米的线段。

2、再画一条长2厘米5毫米的线段。

3、 最后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活动五:

拓训练:

抢答

7m=()dm 3cm=( )mm90dm=() m        

60cm=()dm2m=(  )cm  800cm=(  ) m

课堂总结

四生活中的大数

 

课题

数一数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8页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重点

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图片,每幅图片都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新知识,谁愿意把他读给大家听。

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在生活中,由许多这样大的数,你能找出来吗?

(2)于你的同伴说一说。

2.数一数。

通过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小组合作数一数。

每个同学准备2条小正方体,每条由10个小正方体,5人为一小组,摆出100个小正方体。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在以每小组摆出的100个小正方体为一层,让10个小组同学把一层正方体逐一放到讲台上,组织同学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

(2)看图数一数。

意义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1)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

(2)感受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旗会是什么样的?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学中做

1.找一找,填一填。

(1)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

(2)填一填。

独立完成后指明汇报。

(3)数一数。

完成说一说的第

(1)题。

(4)涂一涂。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四生活中的大数

 

课题

拨一拨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重点

难点

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难点是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谈话引入。

一百是几位数?

你还知道向这样的三位数吗?

请你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说一说。

除了三位数,你还知道几位数?

请你举几个例子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的数。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拨一拨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学会数数、读数和写数。

(1)读、写三位数。

完成拨一拨

(1)。

(2)学习四位数及末位有零的数的读写。

完成拨一拨

(2)

(3)你拨我写。

在同桌之间进行。

2想一想读书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

(1)。

2.完成试一试

(2)。

3.完成试一试(3)。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一练3。

(4)完成练一练4。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第五单元测量

 

课题

铅笔有多长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56页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重点

难点

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

4.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1、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

2、1毫米到底有多长?

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1.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1中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

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

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课题

1千米有多长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7、58、59页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重点

难点

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估一估。

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1、思考:

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2、完成第59页。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课题

练习六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0页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学会各种单位的简单换算。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1.用手势表示:

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

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3.填空:

(投影显示)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2)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

(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克

(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1. 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第六单元加与减

(一)

课题

买电器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9、70、71页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1.看一看。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发现数学问题。

2.算一算。

探索计算的方法。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得加减的口算方法。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怎样计算500+800,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完成70、71页练习;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第六单元加与减

(一)

课题

回收废电池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2、73、74、75、76页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

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完成72、73页:

1.看一看。

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想一想。

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完成74页:

(1)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完成75、76页练习: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课题

小小图书馆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78、79、80、81页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完成77、78、79页: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4、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完成80页:

1、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2、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完成80、81页练习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课题

练习七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2、83、84、85、86、87页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1、完成82页第1、第2题;

2、完成83页第3题;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1、完成83页第4、5题:

2、完成85页第9、10题;

3、完成86页第12题、87页第13题;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