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181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docx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

高考中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例举

一、易误成语

(一)望文生义型

1.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能蛊惑人心,与“人多为王”“团结力量大”不同。

2.别无长物:

除此以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俭朴或贫困,不是说“别无长处”。

3.不刊之论:

刊,订正;修改。

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

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3.不名一文:

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不可用作“不值一钱”。

4.犯而不校:

校,计较。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不要把“犯而不校”理解为犯了错误也不改。

5.不足为训:

训,法则。

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

不要把“训”误解为“教训”。

6.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

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不要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7.绝无仅有:

形容极其少有。

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8.曾几何时:

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9.不学无术:

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10.狭路相逢:

多用来指仇人相遇,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用于“一般人在小路上相逢”。

11.肝脑涂地:

表示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现一般不用原来意“惨死”。

12.求全责备:

责,要求;备,完备。

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不要把“责备”误解为“批评指责”。

13.屡试不爽:

多次验证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14.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5.不以为然:

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16.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17.轻歌曼舞:

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曼”不作“慢”,不是“缓慢”的意思。

18.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19.有口皆碑:

碑:

指记功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

比喻人人称赞。

20.危言危行:

危:

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正直的言行。

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21.一寒如此:

寒:

贫寒。

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

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不能理解为“如此寒冷”。

(二)反用其义型

一笔抹杀:

指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三)褒贬颠倒型

1.亦步亦趋:

原意是说.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跟着快走。

比喻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贬义。

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2.意气用事:

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3.重整旗鼓:

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

褒义词,不能作贬义词用。

4.炙手可热:

炙:

烤.烧。

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用于有权势者,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

不能理解为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6.耳提面命:

褒义词,形容对人教导殷切(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常误用为贬义词;

7.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8.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的都做了(多含贬义)。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不能用来形容好的事情。

9.溢美之词:

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0.评头论足:

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责难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11.弹冠相庆:

指一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即将有官做。

含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12.改头换面:

改换一副面孔。

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

贬义。

13.如丧考妣:

考,称死去的父亲;妣,称死去的母亲。

如同死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悲伤或着急。

贬义。

14.上行下效:

上级或长辈怎么做,下级或晚辈就跟着学。

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贬义。

15.振振有词:

贬义,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没完。

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16.死得其所: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17.面目全非:

事物的面目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贬义,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

18.党同伐异:

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原指学术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

19.罄竹难书:

把竹简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行)很多.难以说完。

20.移天易日.比喻用欺骗的手段窃取国家的大权。

21.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权术。

22.道貌岸然: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多含讥讽意。

23.彻头彻尾:

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多用于贬意)。

24.推波助澜:

比喻助长事物的声势以扩大影响(多含贬义)。

25.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26.无所不至: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27.始作俑者:

俑:

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贬义)

28.师心自用:

师心:

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四)对象配错型

1.浩如烟海:

形容书籍、资料等多得无法计算。

不能形容商品。

2.赏心悦目:

看到美好的事物而身心愉快。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而且一般用于美好的景色。

3.名山事业:

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指著书立说的事业。

4.椿萱并茂:

椿,长寿的大椿,象征父亲。

萱,古人认为可以使人忘忧的一种草,象征母亲。

大椿和萱草都很茂盛。

比喻父母都很健康。

不能用来形容树木繁茂。

5.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高妙胜过天然,多形容高超过人的技艺。

本身就是天然的东西,不在适用之列。

6.绘声绘色:

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7.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绝妙,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8.美轮美奂:

只能形容房屋高大众多、宏伟壮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是不对的。

9.不瘟不火: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错误地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10.起死回生:

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

也比喻把处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

11.让枣推梨:

指兄弟友爱,不用于其他关系。

12.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

更不能形容商品。

    ’

(五)误用典故型

1.改弦易辙:

易,更换;辙,车轮轧下的痕迹,这里指道路。

乐器换掉弦,车子改换道路。

比喻变更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招牌易名等不叫改弦易辙。

2.万人空巷:

形容哄动一时的盛况;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并非说街巷空空,人都呆在家里。

3.始作俑者:

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

常误用于指一切倡导人。

4.守株待兔:

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

常误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5.为虎作伥:

伥,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虎吃。

比喻给坏人做帮凶。

6.运斤成风:

斤,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

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7.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8.游刃有余:

游刃,运转刀锋,即用刀来操作。

形容技艺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不能用来指生活轻松而又丰富多彩。

9.期期艾艾(ài):

这个成浯是由“期期”和“艾艾”结合而来的。

汉代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复说“期期”;三国魏的邓艾也口吃,在说到自己时连称“艾艾”,后人引申出“期期艾艾”这句成语,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10.擢发难数:

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与“罄竹难书”近义。

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多得难以计算。

11.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六)人称或角度不当型

1.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2.莫衷一是:

衷,决断。

各有各的看法或主张,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一般用于指议论者。

3.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腾达,形容马的飞驰。

比喻官职、地位提升得很快。

不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4.见异思迁:

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能用作“拿不定主意”。

5.万籁俱寂:

万籁:

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人声、号声消失不能用“万籁俱寂”。

6.从长计议:

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指不急于作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

不能用作“从长远考虑”。

7.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不形容变化莫测。

8.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等待。

用于人的急迫心情。

不能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

9.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

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

10.折冲樽俎:

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上战胜敌人。

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11.尾大不掉:

比喻部下势力过大,调度不动,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12.南辕北辙: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不形容两个人所走的方向相反。

13.瓜田李下:

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4.出神人化:

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15.侧目而视:

形容畏惧或愤恨,易误解为尊敬,或用轻蔑的眼光看。

16.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抛砖引玉:

比喻说出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高论。

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8.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

形容某人说的话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9.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20.心有余悸:

指经历一场危险之后,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

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21.萍水相逢:

指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用于多年不见的朋友、老同学不当。

22.狗尾续貂: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不相称。

(多指文学作品)

23.捉襟见肘:

本指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不能形容衣服不合身。

24.蓬筚生辉:

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

蓬筚,即“蓬门筚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做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25.敝帚自珍:

自己家的破扫把,也被视作宝贝,十分珍惜。

比喻对自己东西的珍惜。

26.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敏.没有才能。

指以自己的能力不够为理由而恭敬地推辞。

常用于客气地表示拒做某事。

27.信笔涂鸦:

形容书法拙劣或随便写作。

不是画画。

28.德薄才疏:

薄,浅;疏,空虚。

德行和才能都很差。

多用作谦词。

29.挂一漏万:

挂,列举;漏,遗漏。

举出一个,漏掉上万。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

常用作谦词。

30.不情之请:

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

常用于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31.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唯恐落后,便提前行动。

32.尸位素餐:

指空占职位,白受俸禄而不尽职。

33.不足挂齿:

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形容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34.雕虫小技: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35.绠短汲深:

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不能把深井里的水打上来。

比喻能力有限,难以胜任重要的工作。

(七)不分程度轻重型

1.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常用作对可能发生的死亡事故的委婉说法.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程度较轻的场合。

2.痛心疾首:

痛心,指悲愤到极点;疾首,头疼。

形容悲伤痛恨到极点。

程度较重。

3.罪不容诛,即使处死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八)缩小词义使用范围和数量关系型

1.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美好。

形容各种花鲜艳娇美。

而不能说一种花姹紫嫣红。

2.是可忍,孰不可忍: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

(九)尊卑颠倒型

1.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用于他人,不用于自己。

2.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贵。

旧时的祝福话。

(十)比喻不当型

1.如坐春风:

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诲、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不能用于沐浴在春风之中。

2.望尘莫及:

及,赶上。

远远望见前面人马行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却追赶不上。

比喻远远落后。

不用于对某项工作不负责。

3.涣然冰释:

涣然:

流散的样子。

流散、消失得像冰块消融一样;一般比喻疑团或误会解除。

不用于烦恼等。

4.首当其冲:

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

并非指冲在最前面。

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也不是“首要的”之意。

5.振聋发聩:

聩,耳聋。

发出的响声大,使聋子都能听到。

比喻话语或文章能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一般只用比喻义,不用字面义。

6.醍醐灌顶:

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言论,受到很大启发。

不要理解为“晴天霹雳”。

7.首鼠两端:

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8.走马观花:

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9.改弦更张:

比喻彻底改变制度或变更方针、方法。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10.投桃报李:

表示彼此赠答,礼尚往来。

11.石破天惊:

比喻艺术创造或议论新奇惊人,不同凡响。

媒体多误用于惊人的消息。

12.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从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

(十一)搭配不当型

1.惟妙惟肖:

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

不能用于议论等。

2.行将就木:

意为人之将死,而不能用来修饰树木。

3.在劫难逃:

指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的灾难,不能与“将”搭配。

(十二)牵强附会型

1.蹉跎岁月:

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不能理解为“艰苦岁月”。

2.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十三)似是而非型

1.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表示虽有缺点错误,但可以宽容和原谅。

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2.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格外重视。

不能同“刮目相看”混淆。

3.休戚相关:

休,喜;戚,悲伤,不幸。

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与“休戚与共”不同。

4.置若罔闻:

罔,没有。

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形容漠不关心,不予理会。

对于天天见而不重视的情况不能叫“置若罔闻”,可用“熟视无睹”。

5.情不自禁:

因激动等原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手病态地抖动不叫“情不自禁”;可用“不由自主”。

6.不翼而飞:

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不能同“不胫而走”混淆。

7.身临其境:

亲身到了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用“设身处地”。

8.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不要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9.不胜其烦:

贬义词,指麻烦、罗嗦而使人受不了。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0.处心积虑:

形容长期谋划,费尽心机,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11.不负众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与“不孚众望”(未达到大家的期望,贬义)不同。

12.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13.耸人听闻:

故意夸大事实说离奇的话,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与“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不同。

14.一蹴而就:

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15.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务期达到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16.耳闻目睹:

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十四)词不达意型

1.断线风筝:

比喻一去不回或失去联系的人或物。

2.忍痛割爱:

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别人。

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法得到不叫“忍痛割爱”。

(十五)连用矛盾型

1.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相当,不分高下,形容差不多,多含贬义。

不能再用于“各有千秋”。

2.风声鹤唳:

形容自相惊扰或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是不对的。

3.见仁见智:

指对同一事物或问题人们各有各的见解。

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十六)容易造成重复的成语

1.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

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

指一场虚幻的梦或一场空欢喜。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相形见绌:

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背:

芒,芒刺。

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

遍,全部;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全身,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严重。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

指当前急需办理的事情。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

踵,脚后跟;接踵,一个跟着一个。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

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指饶有兴味地说个停。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责无旁贷:

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生灵涂炭:

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社会混乱时期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安居乐业: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贻笑大方:

大方,内行,专家。

给内行人留下笑柄。

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惭形秽:

惭,惭愧;秽,丑陋,肮脏。

原指自己因为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泛指自己因为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16.扪心自问:

扪,摸。

摸着胸口自问,指自我反省。

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

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7.真知灼见:

灼,明白透彻。

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8.满腹经纶:

经纶,原指整理过的丝缕,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

形容人很有学问或富有政治才能。

19.众所周知:

周,普遍、全。

大家都知道。

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20.妄自菲薄:

毫无根据地自己瞧不起自己,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21.不虞之誉:

虞,预料。

出乎意料的称赞。

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2.孑然一身:

指孤单一人,前不能加“独自”。

23.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

突然间一切都明白了。

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4.任重道远:

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25.破天荒:

比喻从未有过的事情第一次出现。

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6.方兴未艾: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

27.芸芸众生:

原为佛教语。

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后用以指众多的普通百姓,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28.耿耿于怀:

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

有事老是放在心上,不能忘怀。

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29.感激涕零:

涕,泪;零,落。

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形容非常感激。

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

30.历历在目:

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31.刻骨铭心:

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

比喻感念深刻,永难忘记。

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二、两用成语

(一)褒贬两用

1.暗送秋波:

指女人以眉目传情。

泛指献媚取宠或暗中勾搭。

2.独善其身:

原指保持个人的节操、修养。

后多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3.顾影自怜:

既指孤独失意,也指自我欣赏。

4.规行矩步:

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马虎。

5.昏天黑地:

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6.冷若冰霜:

既形容对入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过分严肃而使入难以接近。

7.冷眼旁观:

指用冷淡或冷静的态度从旁观看事态的发展。

8.另起炉灶:

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9.绵里藏针:

既比喻表面柔和,内心尖刻,也形容外柔内刚,柔中有刚。

10.谦谦君子:

有时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谨慎、品格高尚的人。

11.穷形尽相:

本指描写刻画十分生动逼真;现也形容丑态毕露。

12.沙里淘金:

既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众多的人或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13.四平八稳:

形容物体放置平稳或言行稳当;也指做事但求无过,不思进取。

14.引火烧身:

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找灾祸;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别人的批评教育。

15.瞻前顾后:

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6.标新立异:

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

17.咄咄逼人:

形容神情或言语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严峻促人努力。

18.高视阔步:

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也形容态度傲慢。

含贬义。

19.处之泰然:

形容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时能沉着镇定,褒义词。

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20.行若无事:

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毫无反应,是贬义词。

21.左右逢源:

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22.指手画脚:

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23.赤膊上阵:

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

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24.旁若无人:

这个成语既可以形容高傲,作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作褒义词。

25.粉身碎骨:

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

26.高谈阔论:

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也指深刻的议论。

27.登峰造极:

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极点。

 

(二)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

1.按图索骥:

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现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洁身自好:

指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

也可用作只顾惜自己,对公众的事置之不理。

3.循规蹈矩:

一般形容拘泥保守,不知变通,贬义词,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

4.高枕无忧:

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

5.面面俱到:

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

6.海底捞月:

水中捞月。

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

7.左右逢源:

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中性词,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8.等米下锅:

形容生活窘迫.急需钱粮;也形容消极被动地等待,不积极去创造条件,贬义词。

9.堂而皇之:

形容体面有气派;也形容大模大样,满不在乎。

10.高枕无忧:

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

(三)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

1.东涂西抹:

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

也形容胡乱删改他人文章。

2.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3.指手画脚:

说话时兼用手脚比划帮助示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