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430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

学前心理学历年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

1、(02.04)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D)

A.0—1岁B.1—3岁

C.3—6岁D.0—6岁

2、(04.04)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D  )

A.0-3岁B.3-6岁

C.6-12岁D.0-18岁

3、(04.04)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称为(B  )

A.观察法B.实验法

C.调查访问法D.测验法

4、(04.0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D)的反映。

A.直观B.客观

C.概括D.能动

5、(05.07)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A)

A.个体心理的发生B.种系心理的发生

C.群体心理的发生D.人类心理的发生

6、(06.04)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D)

A.实验法B.测验法

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

7、(06.04)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D)

A.0~6岁B.0~12岁

C.0~15岁D.0~18岁

8、(06.07)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D )

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

10、(07.04)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B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

11、(07.07)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B】

A.观察法B.实验法

C.调查法D.测验法

12、(08.04)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D)

A.测验法B.观察法

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

13、(09.04)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B)

A.投射法B.观察法

C.测验法D.问卷法

14、(09.07)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A)

A.0—6、7岁B.3—6、7岁

C.0—12岁D.0—18岁

15、(10.0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C)

A.观察法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

16、(10.07)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D)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7、(11.04)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

A.实验法B.谈话法

C.观察法D.问卷法

18、(12.04)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  (C)

A.实践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9、(12.07)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C)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因材施教的原则

20、(13.07)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B)

A.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21、(13.04)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B)

A.观察法B.测验法

C.实验法D.访谈法

24、(14.04)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C)

A.主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25、(15.0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B.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C.测验法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D.儿童的作品就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研究者不需要了解儿童的创造过程

26(15.10)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表现要避免主观性,这反映的是(B)

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因材施教的原则

27(17.04)1.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是(A)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访谈法

 

1、“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A)

A.心理现象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D)的反映。

A.直观B.客观C.主观D.能动

3、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发展是指(C)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

A.0~1岁B.0~6岁C.0~18岁D.0~25岁

4、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B)

A.0~3岁B.0~6岁C.0~18岁D.0~25岁

5、(D)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种属关系。

A.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儿童解剖心理学

C.广告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

6、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项原则B()

A.客观性B.能动性C.活动性D.发展性

7、(A)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

A.观察B.实验C.测验D.问卷

8、关于“谈话法”作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表述是(C)

A.谈话法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B.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

C.谈话形式是自由的,内容围绕儿童兴趣展开

D.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熟练的谈话技巧

9、关于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作品分析法是一种完善的、绝对正确的方法

B.测验法的“绘人测验”同时也是作品分析法

C.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D.作品分析法式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图画等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10、对学前儿童实施测验,应注意事项不包括(D)

A.对学前儿童测验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B.测验人员经过专门训练,掌握技术、技巧,取得儿童合作

C.不可凭一次测验的结果判断某个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D.不能过高估计统计结论

 

第二章

1、(02.0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A)

A.0—1岁B.1—2岁

C.2—3岁D.3—6岁

2、(02.04)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C)

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

3、(02.07)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B)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4、(02.07)“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C)。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5、(02.07)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D)

A.4~6月B.6~12月C.12~13月D.15~18月

6、(02.0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B)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7、(03.04)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D)

A.稳定性B.因果性

C.不变性D.可变性

8、(03.07)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A)。

A.5~5岁半B.2~4岁C.3~4岁D.3岁半

9、(03.07)“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C)。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0、(03.07)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D)。

A.爱模仿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D.开始接受任务

11、(04.04)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B  )

A.稳定性B.可变性

C.阶段性D.顺序性

12、(04.0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C  )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13、(04.07)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原则?

(B)

A.客观性B.能动性

C.活动性D.发展性

14、(04.07)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D)。

A.延续性B.多变性

C.稳定性D.可变性

15、(04.07)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好孩子”。

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D)。

A.关键期B.敏感期

C.最佳期D.转折期

16、(05.04)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B)

A.转折期B.敏感期

C.危机期D.过渡期

17、(05.04)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B)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

18、(05.04)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D)

A.可变性B.整体性

C.阶段性D.稳定性

19、(05.0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儿童属于(B)

A.新生儿期B.先学前期

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20、(05.04)我们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A)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

21、(05.07)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C)

A.关键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佳期

22、(06.04)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A)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

23、(06.0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   )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4、(06.07)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A   )

A.0~1岁B.1~3岁C.3~6岁D.6~14岁

25、(06.07)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C  )

A.操作B.交往C.游戏D.言语

26、(07.04)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C   )

A.0~6月B.6~12月

C.1~3岁D.3~6岁

27、(07.07)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D】

A.0到1岁B.1岁到2岁

C.2岁到4岁D.3岁到6岁

28、(07.07)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A】

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

29、(07.07)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B】

A.开始萌芽的时期B.初步形成的时期

C.稳定发展的时期D.完善成熟的时期

30、(07.07)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B】

A.及物活动B.游戏活动

C.教学活动D.日常生活

31、(08.04)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C)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32、(08.0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B)

A.学习B.游戏

C.劳动D.手工

33、(09.07)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C)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C.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4、(10.04)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B)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35、(10.07)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初,还带有许多幼儿的特征,这反映儿童心理发展(D)

A.顺序性的B.是稳定的

C.是可变化的D.阶段性的

36、(10.07)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C)

A.手能持续抓握

B.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

C.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

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

37、(11.04)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们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C)

A.巴布金反射B.达尔文反射

C.巴宾斯基反射D.莫罗反射

38、(12.04)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可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B)

A.转折期B.最佳期

C.危机期D.心理性断乳期

39、(12.04)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是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

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心理的发展具有(C)

A.整体性B.连续性

C.不均衡性D.高速性

40、(12.07)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B)

A.开始萌芽的时期B.初步形成的时期

C.稳定发展的时期D.完善成熟的时期

41、(12.07)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为

(B)

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42、(12.07)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A)

A.游戏活动B.上课活动

C.饮食活动D.同伴交往

43、(07.04)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这是(D  )

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44、(13.04)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A)

A.转折期B.最近发展期

C.高原期D.最佳期

45、(13.07)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B)

A.危机期B.转折期

C.关键期D.敏感期

46.(14.04)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常被称为是B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47.(14.04)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年龄阶段是A

A.0~1岁B.1~3岁

C.3~6岁D.6~14岁

48.(14.04)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D

A.稳定性B.因果性

C.不变性D.可变性

49(14.04)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C

A.痛觉B.听觉

C.味觉D.视觉

50(15.0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B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

C.视觉和听觉的集中D.手眼协调动作

51(15.10)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A)

A.0~1岁B.1~3岁C.3~6岁D.4~5岁

52(15.10).2岁左右的孩子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逐渐分清“你”、“我”,在行动上要“自己来”,这是开始产生(D)

A.社会性的表现B.性格的表现

C.情感的表现D.自我意识的表现

53、(16.04)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D)

A.最佳期和敏感期B.转折期C.关键期D.最近发展区

54(16.10)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C)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

55.(17.04)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B)

A阶段性B.可变性C.稳定性D.整体性

 

1、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B)分班。

A.心理年龄B.实际年龄C.智力年龄D.知识经验

2、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特点的是(C)

A.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B.智力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C.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D.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

3、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D)

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

4、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C)特点。

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

5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A)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幼儿早期

6、学前期又称(A)

A.幼儿期B.早期C.幼儿初期D.幼儿中期

7、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

“你是好孩子。

”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D)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

8、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是说(D)

A.最佳期和敏感期B.转折期和危机期

C.关键期D.最近发展区

9、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A)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

10、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C)

A.感觉B.知觉C.本能D.言语

11、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是(B)

A.嗅觉B.味觉C.视觉D.听觉

12、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D)发生的标志。

A.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

13、言语开始出现萌芽最早是在(B)以后。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岁

14、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D)

A.新生儿期B.婴儿早期C.婴儿晚期D.先学前期

15、(A)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A.5~6岁B.4~5岁C.3~4岁D.2~3岁

第三章

1、(02.04)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C)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2、(03.04)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A)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

C.两者都占优势D.两者都不占优势

3、(03.07)在音乐课上,为了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最恰当的做法是(D)。

A.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吸引儿童的注意B.利用多种形象的教具

C.让儿童做游戏D.更多地让儿童欣赏优美的音乐

4、(04.04)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B )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5、(04.07)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A)功能。

A.调节B.整合

C.维持D.选择

6、(04.07)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C)。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7、(05.04)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B)

A.有意注意在先B.无意注意在先

C.有意后注意在先D.三者无所谓先后

8、(05.07)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A)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性注意D.稳定性注意

9、(05.07)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下列活动中能最好保持注意的是(B)

A.教学B.游戏C.生活D.操作

10、(06.04)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

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D)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11、(06.07)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墨点数是( B  )

A.1~2个B.2~4个C.4~6个D.6~8个

12、(07.04)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B )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13、(07.07)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D】

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

14、(08.07)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A)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D.定向性注意

15、(08.07)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A)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16、(09.0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A)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17、(09.07)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D)

A.选择性增强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D.分配提高

18、(10.04)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D)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