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37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0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docx

最新隧道施工全过程禁忌手册及规避方案

第一章施工组织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现场调查

禁忌1无详尽的调查计划或调查计划未落实

原因及后果如果调查计划不详尽,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将会给施工方案的编制造成被动;由于组织落实不到位或分工不明,计划未能落实,就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造成盲目和混乱。

正确施作首先成立调查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制定合理、不漏项的调查计划。

然后由责任人写出调查报告,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计划内容为:

1、自然地理概况。

2、环境调查。

3、地质调查(地质特征,围岩类别,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现象,隧道通过有害气体地层的范围等,历史上的地震情况)。

4、工点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和拟建施工运输道路的比选方案。

5、洞口可供施工布置的条件。

6、水源、水质调查和供水方案比选。

7、建筑材料。

8、可资利用的电力资源。

9、当地气象情况。

10、当地居民的社会状况。

规避2未进行环境调查

原因及后果由于对环保要求重视不够未进行调查,从而导致环境保护措施制定不到位,使周边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

正确施作对设计及合同文件认真分析研究,了解环保要求。

根据国家环保法规,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调查、制定环保措施,合理安排工期,尽量减少大气、水资源、噪声等污染源,避免和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使施工现场环保达标。

环境调查内容:

1、生活供应和医疗卫生条件。

2、施工污水处理、排放。

3、废气、噪声等是否对周围环境和居民有影响。

二、审核设计资料

禁忌3对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审核不详

原因及后果对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审核不详,将导致施工程序、施工标准、责任权限及所使用的技术规范含糊不清,心中无数,无法准确指导施工。

正确施作审核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是否齐全。

1、核查勘察资料,检查设计提供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测绘,钻探图表说明等,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实际,必须进行勘查核对。

2、研究隧道与所在区段地形、地质条件的关系。

3、分析洞门、洞身的结构类型、式样,以及辅助坑道的类型是否适应现场实际条件,判断洞口仰坡、边坡的稳定程度是否能保证施工和运营安全,研究洞口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是否合理。

4、核对设计文件中的座标、里程桩号、高程及结构尺寸,核对洞口与洞口土石方,桥涵、挡护墙等工程数量。

5、分析设计文件建议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有无变更的必要。

6、了解和掌握合同文件内容条款及责任权限。

禁忌4对施工图纸审核不详

原因及后果没有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审图粗心大意,未发现图纸中个别数据不准、施工设计不完善,甚至设计漏项,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正确施作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时组织图纸审查和会审。

1、对每项工程量、标准、尺寸数据等进行必要的计算、复核,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时将设计不完善之处反馈给业主和设计院,对施工设计进行修改。

2、审查图纸与说明书之间有无矛盾。

禁忌5对原设计所给的原始基准点复核不准确

原因及后果对原设计所给的原始基准点复核不准确,将导致施工所放支导线(加密网)误差大,精度不够,甚至会使施工放样发生严重偏差和错误。

正确施作接到施工图纸,组织技术、测量人员,进行交接桩,采用精密仪器,多人次测量,多次交叉复核,层层把关,将测量精度和准确度控制在等级标准范围内。

三、临时工程

规避6临时住房设置不合理,配电房与大型用电设备(空压站)距离较远

原因及后果临时住房距现场太远不便管理;距现场太近或临时住房的设置有碍于正常施工进展,将给施工带来不便,甚至会引起二次修建;配电房与大型用电设备(空压站)距离较远,将增大动力损耗,增大施工成本。

正确施作临时房屋设置应考虑:

第一,安全性。

避开坍方、滑坡落石、泥石流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其间距布置应符合防火规定;处于雷击区时,应按防雷击规定,装设必要的避雷器,不应布置在古树、高压电杆附近;爆破器材库应远离人群处,并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二,适用性。

临时房屋数量大而且用途不同,一般尽量就地取材,构造坚固,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不漏雨。

布局上应考虑:

1、水泥钢材等大宗材料运距短,倒运次数少;2、风、水、电等主要管线路一次安装到位,避免施工中再进行更改;3、生活办公用房宜远离噪声源,使施工人员有安静的休息工作环境,各种生产房屋要便于隧道施工和材料加工,如空压机房一般安装靠近洞口,进洞管路要求短捷顺直;4、电焊棚和锻工房可合并布置。

第三,技术性。

各种生产房屋按其不同技术条件和要求进行布设,尽量布置在地基良好处,象空压机、发电机、变电站和循环水池的圬工基础,必须坚固,符合设计要求;供水的蓄水池及管道在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或置于地表以下,于冬季前完成;整个施工场地设临时排水系统。

第四,经济性。

尽量使用工程用地,可减少临时用地整治费用和恢复费用;利用地球引力缩短砂石材料运输距离或降低输水能耗,如利用地形条件设置高位料场和蓄水池使用溜槽或管道将砂石、水送至隧道洞口。

禁忌7忽视临时工程的质量、安全、卫生、生产能力等

原因及后果忽视临时工程的质量、安全、卫生、生产能力等,将导致临时工程不能发挥其正常、有效作用,甚至事倍功半。

正确施作临时工程必须符合质量、安全、环保等标准及其相关规定。

临时工程要随工程的施工进度逐步完善,分期分批建成,既满足施工需要,又经济、适用。

四、制定各项管理目标(质量、安全、工期、技术、责任成本、环保及职工健康等)

禁忌8无管理目标或管理目标不切实际,贪大求高

原因及后果无管理目标将导致各部门或个人盲目适从,责权不明,责任不清,致使整个工程施工处于盲目无序、机构涣散和失控状态。

管理目标不切实际,将使工程施工走进施工方向的误区,致使整个工程难以达到合同要求。

正确施作认真学习铁路隧道验收标准,理解设计和施工意图,根据工程施工实际和合同要求制定各项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严格管理制度,使管理目标真正起到预控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管理目标包括:

现场管理目标、质量目标、环保目标、安全管理目标、科技创新目标等。

禁忌9无切实可行的各项保证措施

原因及后果如无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将导致实际施工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施工管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使施工生产难以实现管理目标。

正确施作应结合工程特点,系统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关键线路和重点工程,制定出以下几项制度:

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2、质量责任制;3、施工技术标准;4、施工方案;5、环境保护方案;6、材料、设备管理制度;7、安全管理制度。

8、列出事故易发点的部位、工序。

要求内容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

预防措施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标准交底、施工方案交底、安全制度和事故易发点部位、工序进行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项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其不切合实际的原因,提出修改意见并监督执行。

禁忌10重视技术工作,忽视测量、试验等基础工作

原因及后果测量、试验为技术提供依据和检验手段,不重视测量试验等基础工作,技术工作就失去了依托,工作无依据、数据无来源,使技术工作难以展开,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正确施作项目部应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而方案的制定又是重中之重,测量、试验工作是项目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技术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测量、试验工作,测量、试验既为技术服务,又为技术提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不可偏废。

第二节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

规避1值班室、搅拌站和空压站等占洞外线路及防护的平面位置

原因及后果未核对隧道洞口与洞外场地关系,盲目修建临建设施;未统筹安排场地布置,随意性较强。

不仅给拆迁工作带来麻烦,还造成重复修建,既浪费时间,又增大投资。

正确施作接桩后立即进行施工联测,了解洞口及洞外工程的位置关系,确保无误后再安排临建工程施工。

统筹进行施工场地布置,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以隧道洞口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应先规划,分期安排,减少与现有道路的交叉和干扰。

2、轨道运输的弃渣线、编组线和联络线,尽量利用原有的道路,并应形成有效的循环系统,方便运输和减少运距。

3、长、大隧道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4、搅拌站、值班室、空压站应尽量靠近洞口,可以靠近砂、石料场(空压站除外),以减少管道中能量损失,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角度弯折。

但不能占领运输便道、厂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的位置。

5、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线便道。

6、发电机房不一定太靠近洞口。

当采用外来高压电线输电,变电站应设在洞口附近。

当输电距离太长(超过1.3km)时,可在洞内设变电站。

规避2在多雨地区施工,洞外排水系统施工滞后,洞口不硬化。

原因及后果降雨量大且频繁的地区,不先行施作好排水系统,不但威胁边仰坡稳定,而且给洞外工程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存放地材场地不硬化会造成地材含泥量过大,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正确施作根据施工调查报告,针对多雨的特点,提前勘查水源、降雨量、水流流径及流量大小,做好排水系统,使排水畅通。

洞口采用砼硬化,应考虑料场范围及重车影响因素,满足施工需要。

禁忌3施工方案的确定不切合实际

原因及后果施工方法的选择是决定整个隧道工程成败的关键,太保守的施工方法会增加工序,提高成本;而风险太大的施工方法则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事故。

正确施作应根据隧道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开挖断面大小、衬砌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机械配备情况、施工安全状况、环保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之后,经比选制定出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主导施工方法,总的施工程序,选择大型机械设备,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

主导施工方法的选择是关键,地质情况主要决定施工方法。

1)根据地质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Ⅰ级围岩在开挖过程中不易松弛,有足够的自稳能力和自支护能力,但偶有掉块,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岩爆现象,因此,应利用围岩的自支护能力,采用喷混凝土封闭岩面,防止围岩风化,确保围岩稳定。

Ⅱ级围岩开挖过程中坑道会因爆破岩、块结合松弛而产生局部掉块,若遇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可能弯曲、断裂,此时应采取局部人工支护或轻型全面人工支护,即喷混凝土或局部采用锚杆,以防掉块。

Ⅲ、Ⅳ级围岩属于暂时稳定型围岩,稳定时间不定,有长有短。

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坍塌现象,这时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在外界(如爆破、支撑、回填不及时等)和内部(如地下水等)条件影响下,坑道如不及时采取人工支护会失去稳定,因此,这类围岩必须及时采取人工支护措施。

Ⅴ、Ⅵ级围岩,属于不稳定围岩。

在开挖过程中,常常采取先支护后开挖的方式施工,并采取稳定掌子面的辅助施工方法,如管棚、小导管等超前支护,同时,采用喷混凝土、锚杆、格栅或钢支撑等措施。

浅埋、软弱围岩地段施工,首先要做好洞口仰坡地层喷锚预加固和洞口拱墙环节,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快喷锚、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进行施工。

“衬砌紧跟”,以不影响爆破作业为原则。

2)根据围岩地质条件,选择支护方法时,一般应按以下原则选择:

对于Ⅰ~Ⅲ级围岩,采取先挖后支的方法,支护主要采用锚杆、喷混凝土或挂网、锚喷联合支护;对于Ⅳ~Ⅴ级围岩采取随挖随支的方法,支护形式有挂网、锚喷联合支护和格栅钢架支护;对于Ⅴ~Ⅵ级围岩及松散流动的围岩,由于开挖时很难形成坑道,需采取预先支护、后开挖的方式,超前支护的形式有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和长管棚支护等方法。

3)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因为在岩石隧道中围岩的结构能够“自封闭”。

而在软弱围岩中,则必须改变“重视上部,忽视下部”的观点,应尽量采用能先修筑仰拱(或临时仰拱)或底板的施工方法,使断面及早封闭。

禁忌4对主要工序或特殊工序的细化不够,施工方案不全面

原因及后果对主要工序或特殊工序理解、认识不够。

忽视了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或施工方案不够全面,不能正确指导施工,使施工存在薄弱环节,造成工程施工延误和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投资。

正确施作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主要工序、特殊工序和事故易发点编制作业指导书,如:

编制洞口开挖、洞身开挖、支护、衬砌、爆破等作业指导书。

施工方案应全面考虑各项施工工序衔接紧凑。

技术人员在施工时进行技术交底,并认真进行复核、检查,避免漏项,真正起到技术指导作用。

规避5未对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做出合理安排

原因及后果忽略了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分部工程的施工,导致施工安排不科学、工序不能很好衔接,浪费时间,严重时影响工期。

正确施作对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分部工程而言,要充分利用其独立性,制定工程施工平行作业和穿插作业的工序计划,及时安排施工,以确保隧道施工均衡有序、快速地进行。

比如:

洞口和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洞身开挖和支护、衬砌。

二、辅助导坑

禁忌6施工放样不复核,不用导线控制

原因及后果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辅助导坑不属主体工程,施工放样用眼瞄,不用导线控制,亦不复核,结果使导坑走向、位置与设计发生偏差;致使严重超欠,延误工期,造成经济损失。

正确方法辅助导坑施工时,按正洞要求采用导线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勤测量,多复核,确保导坑施工不发生偏离。

禁忌7与正洞交接处扩大断面的加固与后期正洞结构相抵触

原因及后果测量放样控制不严;技术资料复核不准、交底错误;未理解技术交底,施工方法不对等都可能导致正洞限界减小,施工不便,台车难以通过,反复扩展断面,交接处围岩多次扰动,留下安全隐患,以致于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工期,增加成本。

正确方法加强正洞与辅助坑道的测量工作,严格设计与施工程序,辅助导坑与正洞交接处的主体工程结构要进行认真检算,原则上应一次性扩展至正洞开挖断面,并在交接处弱爆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和导坑加固物不侵入正洞限界。

禁忌8正洞与辅助导坑的马口处加固不合理,造成结构受力不均

原因及后果施工方法不妥、不切合实际;未进行结构受力检算;未考虑围岩稳定状态;预留马口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等都可能导致结构受力不均,支撑不牢,造成围岩松弛、变形,形成安全、质量隐患。

正确施作正洞与辅助导坑的马口处加固施工应综合考虑隧道地质、围岩稳定状态、施工与支护方法、马口断面尺寸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严格的结构验算后,进行开挖、支护和加固,以保证顺利施工。

1、竖井

禁忌9护壁施工不紧跟

原因及后果在围岩较差地段或地下水丰富地段,护壁施工不紧跟,会造成井身坍塌或地下水长期浸泡,井壁失稳,形成安全、质量隐患。

正确施作根据实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每次支护高度视围岩稳定程度而定,可采用紧跟喷锚支护施工护壁,当围岩较破碎时,需修永久衬砌。

在竖井井口段、与正洞连接处及地质较差的井身地段,采用混凝土衬砌时,应按需要设置壁座或打设锚杆,增强井筒的稳定。

禁忌10出碴的吊车及钢丝绳没有定期检查与更换

原因及后果出碴的吊车及钢丝绳不定期检查与更换,吊车超负荷运行或提升用的钢丝绳因磨损而拉断或脱钩等都将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正确施作竖井提升设施要结合实际施工中的提升方式和设备,提重设备安装后,要经当地安全部门(县以上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使用时制定实施性操作维修细则,出碴的吊车及钢丝绳要定期派专人检查、保养、不定期抽查,有问题要及时修理和更换。

钢丝绳和各种悬挂使用的钩、链、环、螺栓等连接装置,按规定的安全系数确定规格,使用前进行拉力试验。

2、斜井

禁忌11出碴的绞车与轨道不能定期检查

原因及后果对有轨运输而言,出碴的绞车与轨道不能定期检查,存在问题未及时发现,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正确施作提升设备使用前,要经当地(县以上单位)安全部门检验合格后才投入使用,同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设专检班组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对绞车进行不定期检查,特别对绞车的深度指示器、报警及过卷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对斜井的提升装置定期检查,上油保养、修理更换。

严格按照有轨运输的线路标准进行轨道的铺设和检查。

禁忌12斜井或竖井提升作业时,井底有人停留

原因及后果斜井或竖井提升是很危险的工作,如井底有人停留,掉落石块、物品或钢丝绳断裂都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正确施作斜井或竖井提升作业时,要有专职安全员指挥,井内和井底严禁人员通行和作业。

斜井井底停车场应设避车洞,斜井底附近的固定机械电器设备与操作人员,均应安置在专用洞室内。

禁忌13斜井提升钢丝绳无地滚承托

原因及后果钢丝绳无地滚承托,与地面摩擦容易损坏钢丝绳,并遇到障碍物可能引发矿车掉道。

正确施作斜井提升钢丝绳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地滚,并经常检查,保持其滚动灵活、性能良好。

禁忌14斜井或竖井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不足,断丝后不立即更换

原因及后果安全系数不足或个别的断丝,一般情况下能正常运转,但是遇到障碍物或断丝增加,安全隐患会大大增加。

正确施作提升用的钢丝绳必须每天检查一次,每隔6个月试验一次,升降物料的安全系数必须大于6;升降物料的断丝面积与钢丝绳总面积之比必须小于10%;当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或形成沟纹等损伤时,钢丝绳锈蚀严重或外层钢丝松动时,必须更换。

人员上下,必须设专用通道,严禁人员乘坐吊装升降机。

3、平导及横洞

禁忌15平导及横洞的开挖方案与出碴设备不配套

原因及后果一般制定施工方案都以正洞为主,而忽视了平导及横洞的施工方案,结果在设备选型配置上仅考虑正洞大型设备配置,致使平导及横洞出碴设备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机械作业能力,以至平导进度滞后,严重影响正洞工期。

正确方法制定正洞、平导、横洞施工方案要统筹兼顾,特别在设备要素配置上,应充分考虑正洞、平导、横洞的断面问题即平导、横洞的开挖断面及台阶高度应符合机械设备的规格、性能以及作业要求。

开挖断面尺寸与机械设备作业空间要配套,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禁忌16拱墙比例失调----直墙过高而拱部断面太小

原因及后果如果是Ⅲ类以下围岩,直墙过高、拱部断面太小结构承载能力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支护变形、错位、下沉、失稳等,引起导坑侵限、坍塌,发生工程事故。

正确施作首先进行围岩监控量测,对量测资料及时整理进行回归分析,将量测信息反馈到设计与施工中,综合考虑地质、断面大小、支护形式等,认真进行断面类型优化设计。

使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更接近现场工程实际。

第三节机械设备配套

一、机械设备选型

规避1施工机具的选择与施工方法不相适应,辅助机具与主导机械不配套

原因及后果未充分考虑施工方法、施工地质、作业空间、计划工期等要素,致使设备、机具不能充分利用发挥效率或现有设备,从而造成设备、机具闲置,资源浪费,增加投入和成本。

有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甚至会影响施工工期。

正确施作设备配置的原则要科学合理,不是越先进越好。

必须综合考虑生产要素,认真进行设备、机具选型,合理配置设备,使之与施工方法、施工工期、计划进度、隧道作业空间、施工地质相适应,辅助机具与主导机械相配套,真正达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二、机械设备管理

规避2“以包代保,只用不保”的管理方式

原因及后果“以包代保,只用不保”的管理方式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重用轻管、忽视设备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

必然导致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保养,加剧设备的非正常磨损或早期损坏,使设备技术性能下降,效率降低,甚至提前报废。

正确施作重视设备保养和维修,按时按质按要求做好保养维修工作是管好用好设备、搞好施工生产的基础。

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措施,制订保养维修计划,将设备保养维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定期对保养情况进行检查。

禁忌3机械设备安放位置的选择不合理

原因及后果机械设备安放位置的选择不合理,将造成设备工作相互干扰,影响设备效率的发挥;机械设备安装于松软地段,危岩坍方、滑坡或可能受洪水、飞石、车辆冲击的处所,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人员、设备的损害。

正确施作机械设备的安装、布置要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精心设计,便于管理。

避免设备相互间形成干扰;避开污染源(如水泥库、搅拌站等)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要预留适当位置,便于维修或增加设备,有利于人员和设备进出;有利于机械效率的发挥,便于操作维修。

一般情况不得安装于松软地段,危岩坍方、滑坡或可能受洪水、飞石、车辆冲击的处所,有利于防洪、防火、防坍塌;特殊情况下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并确保安全。

机械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应参照机械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底座必须稳固。

安装完毕后进行安全检查及性能试验,并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禁忌4开快车及疲劳驾车

原因及后果隧道中场地狭窄,可视度较差,情况复杂。

开快车或疲劳驾车易造成安全事故,给生产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正确施作加强司机安全教育,科学排班,合理轮休;制定处罚办法,加强管理,严禁司机开快车或疲劳驾车。

第四节施工测量

禁忌1隧道开挖其平面和高程测量达不到精度要求

原因及后果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三角或导线控制网设置精度未达到要求;②三角或导线控制网基点、洞内中线点设置不稳固,受人畜机械碰撞、碾压产生移位而未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校正加固。

③测量仪器精度不够,技术状态不符合使用要求或测量人员使用仪器不当。

④测量人员数据采集计算有误。

上述原因造成以下质量问题及现象:

隧道内相向施工中线的极限贯通误差超过规定标准;隧道中心线与洞外路线中心线衔接平面位置超过规定标准。

正确施作①三角或导线控制网设置必须达到规定精度要求。

《公路勘测规范》给出了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值如下表:

类别

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m)

两端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mm)

横向

<300

150

3000~6000

200

>6000

300

高程

不限

70

因控制测量精度是以中误差来衡量的,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控制测量误差是由测量角误差及量长误差产生的。

所以隧道全部贯通中误差,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为隧道长小于3000m,为75mm,3000——6000m为100mm,高程中误差则为35mm。

测量控制网通过对测角误差、量长误差、高程误差分别应用“公路隧道勘测规程”中(4.2.4-1)至(4.2.5-1)或计算出测量控制中误差值与规定允许值比较,小于等于者则精度符合要求,大于者则精度不符要求,应改变测站点位置,改善控制网图形,再进行测量计算,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只有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控制网上引伸进洞的测量控制,并在测角、量距、测高中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才能确保中轴线、平面位置的准确。

②测量控制网的基点、水准点均应设置稳固,非岩石处应灌筑混凝土并埋以金属标柱。

在岩石地应凿坑埋入金属标柱,在寒冷地区埋设的混凝土标桩基底应低于冰冻线以下50cm。

洞内引设的中线点、水准点亦应设置坚固、牢靠,不会受人为或机械影响破坏。

对各类基准点、控制点、水准点均应定期检查和复核,防止损坏、位移情况发生而影响基准数据,一旦发现损坏和位移情况,要及时更正,确保正确测控。

③正确选用测控仪器,隧道施工应采用光电测距仪(全站仪)。

对仪器应进行测前检验、调试,对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检修、校正。

使用仪器时,尽量避开不利的气象条件及外界光电干扰。

④测量人员数据采集要安全准确,计算要复核,防止出错。

禁忌2对中长地质较复杂的隧道不做平面控制方案设计

原因及后果业务主管领导要求不严,认为隧道施工主要是形象进度,忽视先整体控制后局部测量的关键程序,导致隧道贯通误差严重超限而造成失误。

正确施作根据《隧道施工规范》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米,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米,均应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对于隧道相邻两开挖洞口间(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高程,当线路长度大于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