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472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docx

液氨二氧化碳操作规程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1-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液氨充装岗位操作规程

页数

共3页

一,本岗位任务:

将储槽中液氨充入液氨钢瓶

二,产品说明:

液氨分子式NH3。

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

分子量17.03。

相对密度0.7714g/l。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

氨可溶于水、无水乙醇、甲醇、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

水溶液呈碱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

遇热、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

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应放热,混合物可达到沸腾。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卫生标准:

<30mg/m3;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

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

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

乙醛、丙烯醛、硼、卤素、环氧乙烷、次氯酸、硝酸、汞、氯化银、硫、锑、双氧水等。

化学反应式

NH3+H+_____NH+4

用途:

用于制造硝酸、炸药、合成纤维、化肥;也可用作制冷剂。

三,流程简述:

经过预检的液氨钢瓶在充装前经整瓶处理抽尽瓶内的残余气体后再次全面检查合格,通入来自储槽的液氨,至法定充装量,提供给客户。

参见流程图

四,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五,操作步骤:

1,槽车进料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储罐压力表、液位计是否正常

3)检查氨泵转动情况

4)进料管是否畅通,若有气阻现象应打开旁通阀抽气。

5)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6)进料

2,充装

1)校准磅秤

2,氨瓶充装前检查:

钢印标记不符、介质不明;超过检验期限,存在严重缺陷的钢瓶不得充装。

3,整瓶:

检查瓶内气体是否留有余压,并把残余气体抽尽。

4,充装:

容积400L的钢瓶充装量不得超过200Kg

容积800L的钢瓶充装量不得超过400Kg

5,充装后检查:

瓶阀及连接部位是否泄漏,瓶体是否鼓泡变形。

6,填写好充装记录。

六,注意事项:

1,液氨钢瓶属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气瓶《瓶规》及《危化品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2,充装前应校正磅秤和超重报警装置

3,充装期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4,液氨有毒,充装前必须检查防毒面具是否完好

5,钢瓶泄漏时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使阀门处于顶部,并关闭阀门。

无法关闭时,应将气瓶浸入水中。

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中毒严重者送医院救治。

6,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7,作业场所着火时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

切断气源。

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2-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氨水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页数

共3页

一、本岗位任务:

用水吸收残余氨气制成产品氨水

二、产品说明:

分子式:

NH3·H2O

物理性质:

氨水是氨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的液体,工业副产品因含有多种杂质而有不同的颜色。

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气味,直接接触皮肤会使皮肤变红,并有灼热感。

溶液极不稳定,易挥发,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属弱碱。

对容器有腐蚀性,对人有刺激性。

本站产品浓度为20%,常温下密度约为0.6g/cm3。

化学性质:

遇酸或强酸弱碱盐会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式:

NH3·H2O+H+→NH4++H2O

主要用途:

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三、生产工艺流程简述(附图)

氨喷射泵将氨气吸收液持续送入喷射冷凝器,产生真空。

来自液氨充装台的氨气以及氨贮槽内氨气和系统管道残存的氨气通过真空管进入喷射冷凝器,与氨气吸收液混合吸收,形成一定浓度的氨水,流入氨水贮罐。

为防止罐内氨气排空污染环境,罐内氨气应引入水槽形成液封。

由于氨水吸收会释放出热量,因此罐内装有蛇形冷却器,器内通入自来水进行冷却,流出蛇形冷却器的自来水经空气冷却器冷却后循环使用。

四、工艺操作技术条件:

项目

冷却水进口温度(℃)

氨泵出口压力(MPa)

氨水浓度

控制指标

<35

0.1~0.3

18%~22%

五、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六、岗位操作法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系统相关设备、管道、阀门是否严密不漏气。

②检查氨真空泵油面液位是否正常,然后用手扳动泵转轴观察是否转动自如。

2、开车

①启动空气冷却器电机。

②启动管道泵,使自来水进入蛇形冷却器。

当进水水温超过35℃时应排出部分热水,补充自来水。

③启动氨喷射泵,将氨水吸收液送入喷射冷凝器,并观察压力表读数是否在控制范围。

④慢慢开启液氨充装台上真空管阀门通入氨气。

⑤系统运行半小时后用浓度计测量氨水浓度是否达到要求,若未达到则继续运行。

3、停车

当氨水浓度达到指定要求时,关闭所有真空管阀门,依次关闭氨喷射泵出口阀,停泵,然后停管道泵,最后停空气冷却器电机。

七、安全注意事项

氨水具有腐蚀性,应避免与身体接触或吸入。

操作时必须配戴好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和橡胶手套,穿防酸碱工作服。

当操作人员的身体溅有该溶液时应立即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或用5%的硼酸溶液清洗。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3-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盐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页数

共3页

一,本岗任务:

将储罐内盐酸分装给用量小的客户。

二,产品说明: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分子式:

HCl。

纯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因含铁盐杂质,因而呈黄色。

本站产品盐酸浓度为31%,密度约为1.15g/cm3,易挥发有氯化氢刺激气味,逸出的氯化氢遇潮湿空气形成白色酸雾。

盐酸属强酸,具有酸类通性,有腐蚀性。

化学反应式

HCl+OH-______H2O+Cl-

HCl+金属_____金属Cl+H2

HCl+金属氧化物______金属Cl+H2O

三,流程简述:

槽车内盐酸自高位流入盐酸储罐,当槽车的液位太低时可启用泵输入。

储罐上方的排气管接入废气吸收罐,通入自来水吸收后排入污水池中和。

储罐内盐酸利用位差自流充装给用户,若用户的容器为槽车,可启用泵输入。

参见流程图

四,主要操作步骤:

1,槽车进料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储罐排气管是否畅通

3)检查废气吸收罐进水量是否正常

4)检查陶瓷泵转动情况

5)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6)进料

充装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客户容器是否清洁

3)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4)检查空气阀是否打开

5)充装

五,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盐酸属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相关规定。

2,由于本岗灌装的上述产品具有较强的化学腐蚀性,因此上岗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3,开启盐酸泵时操作人员应离泵2米以上,防止泵泄漏时泵内溶液溅伤人。

4,槽车进料时储罐的液位应控制在80%高度之内。

5,当用泵将储罐内产品向槽车灌装时应固定好可移动塑料软管,并缓慢调节泵出口阀控制好流量,打开空气阀通入空气,防止储罐因真空度过大而损坏。

6,当发现客户的容器内盛有不明残液时应拒绝充装,并责令其载离本站排放。

7,严禁让非本岗人员私自灌装上述产品。

8,当室外气温达到30℃以上时应打开通往罐顶的自来水阀让水喷淋整个罐顶,防止其受热变形。

9,盐酸作为强酸具有腐蚀性,应避免与身体接触或吸入。

当操作人员的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溅有上述溶液时应先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数次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10,站区内严禁烟火,非本站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作业区。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4-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烧碱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页数

共5页

一,本岗任务:

将储罐内烧碱分装给用量小的客户。

二,产品说明:

烧碱的分子式:

NaOH。

常温下烧碱为无色液体,本站产品烧碱浓度为31%,密度约为1.33g/cm3。

属强碱,具有碱类通性,与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金属,浸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用途:

广泛应用于洗涤剂、肥皂、造纸、印染、纺织、医药、染料、金属制品、基本化工及有机化工工业。

化学反应式

NaOH+H+H2O+Na+

三,流程简述:

槽车内烧碱自高位流入盐酸储罐,当槽车的液位太低时可启用泵输入。

高位储罐内烧碱利用位差自流充装给用户,若用户的容器为槽车,可启用泵输入。

参见流程图

四,主要操作步骤:

1,槽车进料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储罐液位计是否正常

3)检查自吸罐液位是否正常

4)检查陶瓷泵转动情况

5)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6)进料

具体操作:

(1)槽车向储罐①,②,③进料

(a)将槽车上的出液塑料软管与4号阀连接,打开4号阀,6号阀及5号阀,缓慢调节5号阀使管内气体徐徐排出直至液体流出后关闭。

当①、②、③储罐内的液位低于50m3时分别开启7号阀、8号阀、9号阀或10号阀或11号阀,向①,②,③储罐进料,直至罐内液位不再上升。

然后关闭26号阀,6号阀,9号阀或10号阀或11号阀,依次打开15号阀、16号阀、12号阀或13号阀或14号阀,打开17号2号泵冷却水阀通入自来水,用手转动1号泵联轴器,观察是否旋转自如,然后按下泵启动按钮启动泵,分别向1,2,3号储罐进料直至槽车内液位降至出液口。

接着关闭4号阀、停泵,关闭15号阀、16号阀、12号阀或13号阀或14号阀,将软管中残液放入碱自吸桶内。

若用2号泵输送则应关闭16号阀,打开6号阀、18号阀、22号阀及23号阀,其余操作同1号泵。

(b)将槽车上的出液塑料软管与碱自吸桶入口管连接,徐徐打开出液阀使管中气体排出。

然后打开19号阀启动1号泵时关闭7号阀、22号阀、23号阀,打开6号阀、15号阀、16号阀、12号阀或13号阀或14号阀,开泵,当槽车内液位降至出液口时关闭19号阀、6号阀、停泵,关闭15号阀、16号阀、12号阀或13号阀或14号阀。

若启动2号泵则与

(1)(a),同。

(2),槽车向④储罐进料

关闭7、23、26,(若启用1号泵则应关闭22)打开6、5让管中聚集气体缓慢排出至液体流出后关闭5、6、打开15、16、25,17通入冷却水,启动1号泵直至槽车内液位降至出液口后关闭4,停泵,关闭15、16、25,若欲启用2号泵则应关闭7、15、16、打开6、5让管中聚集气体缓慢排出至液体流出后关闭5、6、打开22、23、25直至槽车内液位降至出液口后关闭4,22,停泵,关闭25、23。

(3)①,②,③储罐进料向④储罐进料

关闭12号阀或13号阀或14号阀,打开25、7、8、9或10或11,若启用1号泵则应关闭22、23、19、15、26打开6、15、16、25,启动1号泵直至④储罐内液位不再升高时关闭6、7、停泵,15、16、25。

若启用2号泵则应关闭6、19、15、16,打开22、23、15,启动2号泵直至④储罐内液位不再升高时关闭22、7、停泵,关闭23、25、8、9或10或11。

2,充装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客户容器是否清洁

3)检查液位计是否正常

4)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5)充装

具体操作:

(1),储罐④向槽车充装

将高位铁架上的塑料软管与槽车碱液入口管连接,关闭26号阀,开启1号阀、2号阀,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缓慢开启3号阀调节碱液流量直至槽车规定的液位,然后依次关闭1号阀,2号阀,3号阀,15分钟后观察塑料管内未见残液方可解除连接将之移至铁架上。

(2),储罐④向散装桶充装

关闭1号阀,打开20号阀,将21号阀上的塑料软管置入散装桶内,小心开启21号阀,调节好适宜流量直至充满,然后关闭21号阀,20号阀,将软管中残液放入碱自吸桶内。

五,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烧碱属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相关规定。

2,由于本岗灌装的上述产品具有较强的化学腐蚀性,因此上岗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3,启动泵之前应先通入冷却水以免泵受损,其次应检查泵油箱内液位应保持在视镜中央,不够应加满油。

4,开启烧碱泵时操作人员应离泵2米以上,防止泵泄漏时泵内溶液溅伤人。

5,由于储罐基础欠牢靠,①、②、③号储罐的充液量不得高于200m3

6,27、26、29、30号阀正常时应处于关闭状态,需要时才打开

7,严禁从①、②、③、④号储罐用泵向槽车及散装桶灌装

8,自吸桶顶上人孔应加盖密封防止雨水侵入

9,槽车进料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10,当发现客户的容器内盛有不明残液时应拒绝充装,并责令其载离本站排放。

11,烧碱作为强碱具有腐蚀性,应避免与身体接触或吸入。

当操作人员的身体溅有该溶液时应立即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或用5%的硼酸溶液清洗。

12,严禁让非本岗人员私自灌装上述产品。

13,站区内严禁烟火,非本站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作业区。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5-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次氯酸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页数

共3页

一,本岗任务:

将储罐内次氯酸钠分装给用量小的客户。

二,产品说明:

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lO,为碱性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外观为微黄,有似氯气的气味。

极不稳定,在光的作用下或加热分解特别迅速。

水溶液在真空中蒸发时,能析出不稳定的五水物NaClO·5H2O,极易变为一水物NaClO·H2O。

后者加热到70℃时即分解并爆炸。

本站产品浓度为10%,常温下密度约为1.11g/cm3。

有腐蚀性,会伤害皮肤,是强氧化剂。

主要用于布匹、毛巾、汗衫等织物和纸浆的漂白。

可作消毒剂和氯化剂等。

化学反应式

NaClO______H2O+Cl2

NaClO+Na2SO3_____Na2SO4+NaCl

NaClO+FeSO3______FeSO4+NaCl

三,流程简述:

槽车内次氯酸钠自高位流入盐酸储罐,当槽车的液位太低时可启用泵输入。

储罐次氯酸钠内利用位差自流充装给用户,若用户的容器为槽车,可启用泵输入。

参见流程图

四,主要操作步骤:

1,槽车进料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储罐液位计是否正常

3)检查陶瓷泵转动情况

4)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5)进料

2,充装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客户容器是否清洁

3)检查储罐液位计是否正常

4)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5)充装

五,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次氯酸钠属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相关规定。

2,由于本岗灌装的上述产品具有较强的化学腐蚀性,因此上岗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3,开启次氯酸钠泵时操作人员应离泵2米以上,防止泵泄漏时泵内溶液溅伤人。

4,槽车进料时储罐的液位应控制在80%高度之内。

5,当用泵将储罐内产品向槽车灌装时应固定好可移动塑料软管,并缓慢调节泵出口阀控制好流量,防止储罐因真空度过大而损坏。

6,当发现客户的容器内盛有不明残液时应拒绝充装,并责令其载离本站排放。

7,严禁让非本岗人员私自灌装上述产品。

8,次氯酸钠作为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应避免与身体接触或吸入。

当操作人员的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溅有上述溶液时应先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数次再用大量自来水冲

9,次氯酸钠易分解,不宜久置。

失火时用雾状水、砂土、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

10,站区内严禁烟火,非本站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作业区。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6-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双氧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页数

共3页

一,本岗任务:

将储罐内双氧水分装给用量小的客户。

二,产品说明: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为H2O2,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

本站产品过氧化氢浓度为28%常温下密度约为1.11g/cm3。

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双氧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有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

作为强氧化剂,当遇重金属、碱等杂质时,则发生剧烈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可燃物接触会产生氧化自燃。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漂白、氧化、消毒、杀菌等多种功效,起效后无任何副产物,无需特殊处理,广泛应用于医疗、纺织、造纸、化工、电子、轻工、污水处理等行业。

化学反应式

2H2O2______2H2O+O2↑

H2O2+Cl2______2H++2Cl-+O2↑

4H2O2+PbS(s)______PbSO4(s)+4H2O

2Fe2++H2O2+2H+______2Fe3++2H2O

6H2O2+2MnO-4+6H+______2Mn2++5O2↑+8H2O

三,流程简述:

槽车内双氧水自高位流入双氧水储罐,当槽车的液位太低时可启用泵输入。

储罐内双氧水利用位差自流

装给用户,若用户的容器为槽车,可启用泵输入。

参见流程图

四,主要操作步骤:

1,槽车进料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储罐液位计是否正常

3)检查陶瓷泵转动情况

4)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5)进料

2,充装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客户容器是否清洁

3)检查储罐液位计是否正常

4)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5)充装

五,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双氧水属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相关规定。

2,由于本岗灌装的上述产品具有较强的化学腐蚀性,因此上岗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3,开启双氧水泵时操作人员应离泵2米以上,防止泵泄漏时泵内溶液溅伤人。

4,槽车进料时储罐的液位应控制在80%高度之内。

5,当用泵将储罐内产品向槽车灌装时应固定好可移动塑料软管,并缓慢调节泵出口阀控制好流量,防止储罐因真空度过大而损坏。

6,当发现客户的容器内盛有不明残液时应拒绝充装,并责令其载离本站排放。

7,严禁让非本岗人员私自灌装上述产品。

8,双氧水作为强氧化剂,应避免与身体接触或吸入。

当操作人员的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溅有上述溶液时应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或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数次。

9,站区内严禁烟火,非本站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作业区。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7-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新盐酸罐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页数

共4页

一,本岗任务:

将储罐内盐酸分装给用量小的客户。

二,产品说明: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分子式:

HCl。

纯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因含铁盐杂质,因而呈黄色。

本站产品盐酸浓度为31%,密度约为1.15g/cm3,易挥发有氯化氢刺激气味,逸出的氯化氢遇潮湿空气形成白色酸雾。

盐酸属强酸,具有酸类通性,有腐蚀性。

化学反应式

HCl+OH-1______H2O+Cl-1

HCl+金属_____金属Cl+H2

HCl+金属氧化物______金属Cl+H2O

三,流程简述:

槽车内盐酸自高位流入盐酸储罐,当槽车的液位太低时可启用泵输入。

储罐上方的排气管接入废气吸收罐,通入自来水吸收后排入污水池中和。

储罐内盐酸利用位差自流充装给用户,若用户的容器为槽车,可启用泵输入。

参见流程图

四,主要操作步骤:

1,槽车进料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储罐排气管是否畅通

3)检查废气吸收罐进水量是否正常

4)检查陶瓷泵转动情况

5)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6)进料

具体操作:

槽车向①、②储罐进料

先打开排汽罐旁进水23号阀调节好流量使出水流畅。

当①、②储罐内的液位低于50m3时将槽车上的出液塑料软管与4号阀连接,关闭3、4、7号阀,打开1、2、6号阀,缓慢调节2号阀使管内聚集的气体排出直至液体流出后关闭2号阀,打开9或10号阀至①或②罐内液位不再上升时关闭5、6号阀,打开4、19、11号阀或12号阀,启动1号泵进料直至槽车内液位降至出液口时停泵,然后关闭19、11、12、4号阀,打开2号阀让管中残液流尽时关闭2、1号阀,拆除塑料软管。

2,充装

1)检查储罐、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2)检查客户容器是否清洁

3)检查空气阀是否打开

4)检查陶瓷泵转动情况

5)检查操作人员是否配戴防护用品

6)充装

具体操作:

(1)①或②储罐向槽车充装

打开排汽罐旁通阀23号阀,关闭1、2、7、3、19、8、20、21号阀将高位铁架上的塑料软管与槽车碱液入口管连接,打开4、5、6、9号阀或10、15号阀,启动1号泵(启动前应先检查油箱里油的液位是否在视镜中央,不够应加油,再用手扳动转轴看是否旋转自如),直至槽车内液位达到指定值,然后关闭9或10、6、4号阀,停泵,关闭5、15号阀,待塑料管中残液流尽时移离槽车。

(2),①或②储罐向散装桶充装

关闭1、2、7、4、5、15、21号阀,打开3、6、9号阀或10、及8号阀,调节好8号阀出液流量。

充装完毕关闭8、3、6、9或10号阀

(3),当1号泵出现故障时改用2号泵进料、充装

(a)、当进料时应打开与2号泵入口连接的18号阀及与2号泵出口连接的17号阀,关闭1号泵入口4号阀及出口19号阀。

其余操作与启动2号泵相似。

(b)、当出料时应打开与①、②储罐出口相连接的16号阀,关闭1

泵入口4号阀及出口19号阀,其余操作与启动2号泵相似。

(4),③、④、⑤、⑥、⑦、⑧号罐的进料及充装操作与①②号阀相同。

五,本岗位风险评价见风险评价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盐酸属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相关规定。

2,由于本岗灌装的上述产品具有较强的化学腐蚀性,因此上岗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3,开启盐酸泵时操作人员应离泵2米以上,防止泵泄漏时泵内溶液溅伤人。

4,自吸桶顶上人孔应加盖密封防止雨水侵入。

5,储罐向槽车充装时应控制23号阀调节好流量,并打开22号阀通入空气以防罐内因真空度过大而损坏。

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罐内的最高液位不得超过125m3(红色标记)

7,正常情况下16、17、18号阀处于关闭状态。

8,当发现客户的容器内盛有不明残液时应拒绝充装,并责令其载离本站排放。

9,严禁让非本岗人员私自灌装上述产品。

10,盐酸作为强酸具有腐蚀性,应避免与身体接触或吸入。

当操作人员的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溅有上述溶液时应先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数次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11,站区内严禁烟火,非本站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作业区。

XXXXXXXX公司

文件编号

GM/C-08-2009

版次/修订次数

A/0

预检岗位安全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