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476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徐州市 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docx

徐州市中考三轮文言文复习句子

《礼记》虽有佳肴

1、故曰:

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论语》十二章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河中石兽《阅微草堂笔记》纪昀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在河中寻找石兽,终于没能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应该是石头又硬又重,沙子又松又软。

4、众服为确论:

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5、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6、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而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2、稍稍宾客其父

渐渐乡人都请他父亲去做客。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最终成为普通人,那是他们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

5、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他有先天的禀赋,像这样有才能,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停止了吗?

(比普通人还不如)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该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就该重新另眼相看。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口技《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妇女抚摸着儿子喂奶,儿子含着乳头哭泣。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各种声音)同时一起发出,各种妙处都具备

3、中间力拉崩到之声

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4、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直打哆嗦。

狼《聊斋志异》蒲松龄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途中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两狼之并驱如故。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直接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5、目似暝,意暇甚。

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6、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来攻击屠户的后方。

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整开阔,屋舍整齐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到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标记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路,再找不到那条路。

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

1、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核舟记张潮编辑《虞初新志》,本文作者魏学洢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个都具有自己的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曾经赠送给我一只刻着舟的桃核,(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的首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坐的船篷盖在上面。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户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这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但计算它的总长,竟然不满一寸。

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戴圣编纂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为,

对于货物,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三峡《水经注》郦道元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见日光和月光。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水漫上山包,顺流和逆流的船只都被阻断。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比它快。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从康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到这样美景的人了。

记承天寺夜游

《东坡志林》苏轼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月光像积水一样澄澈,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与朱元思书

《艺文类聚》吴均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的往东,往西。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爱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醉了之后就离开,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马说《韩愈文选》韩愈

1、祇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只是在奴隶人的手里被辱没,(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况且想要和普通马一样都不可能,怎么求它能跑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它不按照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不认识千里马吧。

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在左右侍奉,提出疑难,询问道里,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

1、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卷石底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树枝藤曼,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指责。

5、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6、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7、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担心百姓;处在偏远的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担心国君。

醉翁亭记《欧阳修散文选》欧阳修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的,是山中的早晚。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陈涉世家《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年少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中间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2、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项燕的人,向天下发出倡议,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4、然足下卜之鬼乎?

但是您还是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6、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暗中命令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想来爱护戍卒,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吴广故意屡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将尉责辱他。

10、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的本来也得死十分之六七。

11、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2、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亲自作战,讨伐无道,诛杀暴秦。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刘向编纂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当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隆中对《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只可以上门拜访,不可以委屈他,招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但是我智谋肤浅计策短缺,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5、然操遂能克绍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

6、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7、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8、此用武之国。

这是用兵之地。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出师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诸葛丞相集》诸葛亮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先帝留下的德行,扩大士兵的士气。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路。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志向心思忠诚无二的人。

6、必能裨补阙漏。

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人。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认为窝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看访我。

公输《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

1、何命焉为?

有什么见教呢?

2、愿借子杀之。

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3、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4、何罪之有?

有什么罪呢?

5、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6、知而不争,不可谓忠;知道这个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不可称作忠心。

7、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这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8、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楚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9、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10、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及其门人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孟子及其门人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时。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苦之苦。

3、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他做事不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能的。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后才能人们才了解他。

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及其门人

1、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是我所想要的,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作苟且偷生的事。

2、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是我所厌恶的,厌恶的有超过死的,所以死亡之患也不逃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如人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求生的,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假如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逃避死亡之患的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给他,行乞的人也不接受。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位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高位厚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就接受了。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左丘明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想报。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就衰弱了,第三次就枯竭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邹忌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能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苦于山北面的阻塞,进出曲折绕远,集合全家来商量。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达到汉水的南岸。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4、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7、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