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78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新疆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活动主题

本学期,主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我们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简单,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们能真正把脑子、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王海燕

2012.09.03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9.01--9.07)

开学准备

第二周(9.10--9.14)

1.1民以食为天

1.2民以食为健

第三周(9.17--9.21)

1.3预防食品中毒

1.4走近动物

第四周(9.24--9.28)

1.5蚂蚁王国

1.6伸出你的手

第五周(10.01--10.05)

国庆放假

第六周(10.08--10.12)

1.7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1.8家乡的植物

第七周(10.15--10.19)

1.9新疆农产品

1.10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八周(10.22--10.26)

机动周

第九周(10.29--11.02)

2.1身边的技术

2.2房子相框

第十周(11.05--11.09)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11.12--11.16)

2.3动物笔筒

2.4钉纽扣

第十二周(11.19--11.23)

2.5缝沙包

2.6缝手套

第十三周(11.26--11.30)

2.7储蓄罐

2.8企鹅

第十四周(12.03--12.07)

2.9缝鞋套

2.10动物乐园

第十五周(12.10--12.14)

2.11缝布袋

2.12纸杯毛驴

第十六周(12.17--12.21)

2.13可乐机器人

2.14小书签

第十七周(12.24--12.28)

期末复习

第十八周(12.31--1.04)

期末考试

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特点。

2、知道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了解食物中毒带给人们的危害,增强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

突破方法:

老师引导与学生讨论、调查相结合。

教法、学法: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调查、思考。

活动课时建议:

本活动用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民以食为天

1、谈话引入:

师:

你们平时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

都是你们喜欢吃的吗?

生畅所欲言。

师:

我们今天来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都有哪些特点。

2、探究新知:

1、“调查”。

通过让学生调查同学家里的用餐情况,了解一般家庭的饮食习惯和平时家庭主要的食物品种。

从而对饮食有初步的了解。

2、“描述”。

这里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常吃的食物做一个统计和描述,加深对家庭饮食结构的了解。

学生填完表后可以汇报一下。

3、“观察”。

要求学生到自己家附近的小吃店进行观察,了解小吃店的饮食品种和经营情况,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

“从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

”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4、“节日饮食”。

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同节日有不同的习俗,在饮食方面也有不同的讲究。

这里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饮食和习俗,并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5、“信息求助”。

要求学生对我们每天吸收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类,明确我们身体成长中有哪些必需的营养成分,锻炼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

6、“讨论”。

在上一活动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明确偏食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三、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调查、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哪些特点,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课时:

民以食为健

1、谈话引入:

师:

你们知道你们每天都吃了些什么,那你们知道你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有营养而且健康的吗?

生:

不知道/知道。

师: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什么样的食物是有营养而且健康的,好吗?

生:

好!

2、探究新知:

1、“健康摘录”。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营养和健康的知识、案例,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到图书室查阅或者是在网上查阅。

2、“想一想”。

这项活动交给学生完成,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

学生可以先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3、“小营养师”。

要求学生调查身边伙伴们的饮食情况,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

4、“健康卫士”。

有的食物若食用不当就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这种现象虽不常见但确实存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5、“对对碰”。

有的食物可以互相搭配食用,有的食物搭配起来反而对人体有害。

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或问问长辈,什么食物不能搭配食用?

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学问以免误食而损害自己的健康。

三、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探究,你对有营养而且健康的食物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吧,现在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生畅谈。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有营养而且健康的食物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样相信学生以后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有自己的主见的。

第三课时:

预防食物中毒

1、情景导入:

师:

还没到吃饭时间,但是小强很饿,他跑到厨房找吃的,他运气真好,在冰箱里他找到了吃的……才吃完饭一会,小强突然觉得肚子很痛,而且上吐下泄的……他的爸爸妈妈吓坏了,赶快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看到小强的症状,就问了他的家人前面是不是吃饭了……你们知道医生怎么知道小强吃过饭了吗?

小强又是怎么了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师:

通过这一节课的探究学习,你应该就知道答案了。

2、探究新知:

1、“触目惊心”。

通过观察图片直观的感受食物中毒的情景和由此带来的危害。

这里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把学生朝食物中毒的方向去引导。

2、“说一说”。

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一说食物中毒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如果学生有食物中毒的经历就让他们说说是什么东西中毒,感觉是什么?

有什么症状?

是怎么治愈的?

有什么感受?

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3、“探究”。

先让学生看书上出示的几幅图,然后分别说说是什么意思。

重点探究食物中毒的各种原因,以及食物中毒的是怎样发生的。

4、“议一议”。

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途径、方法和结果,重点交流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5、“警钟长鸣”。

发生了食物中毒怎么办?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筋,一般是马上把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危急病人就要及时拨打“120”电话,请求急救中心救治。

需要提示的是,拨打“120”电话时,应该说些什么?

怎样说明情况?

6、“举一反三”。

启发学生讨论,除了拨打“120”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应急措施。

4、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以后吃东西时也得讲究学问呢?

生畅谈感受。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对食物中毒有了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有了初步的掌握。

参考资料

绿色食品:

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待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它涉及粮油类、蔬菜类、果品类、饮料类、畜禽蛋奶类、水产类、酒类和其他一些食品。

它是未来农业和食品发展的一种新兴主导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组成。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儿童偏食挑食可致近视

预防近视眼,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偏食和挑食,食谱要多样化,保证获得眼睛生长发育和维持功能所需的各种营养。

对患了近视眼的孩子,也可以辅用食疗,如要少食酸甜食品,因为食糖过多,会使血中产生大量的酸,而酸性的食品也会产生大量的酸,会影响食物中钙离子的吸收,这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让孩子多食一些健脾养胃和补益气血的食物,如龙眼肉、山药、胡萝卜、山芋、芋头、菠菜、小米、玉米等。

也可多食用一些桑椹、黑豆、红枣、核桃仁等食品,能养心安神明目。

还应补充蛋白质、钙质和磷质、维生素等。

补充锌和铬等元素也很重要,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等中含锌量较高;牛肉、谷物、肉类、肝类等物品中含铬也较丰富。

 

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人要吃,但未必人人会吃。

  1.食物要多样,膳食组成应包括多种食物,谷类、豆类、动物性食品、蔬菜、水果等,它们所含营养素不同,混食可以互相补充,偏食很难达到合理营养;

  2.粗细要搭配,多吃些粗米、面和杂粮,膳食纤维能够刺激肠蠕动,减少便秘,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结肠癌;

  3.饥饱要适当,避免超重或消瘦,不要暴饮暴食;

  4.三餐要合理,早、中、晚餐热量分配比例以30%、40%、30%为适宜;

  5.限油腻,不要吃太多的脂肪性食物,植物性食品来源的脂肪要占总脂肪的2/3;

  6.少吃盐,建议每人每日不超过6克;

  7.少吃甜;

  8.少饮酒,严禁酗酒,孕妇儿童更应忌酒。

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走近动物世界,体会“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道理。

2、提高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环境意识,增强对生命关爱的情感。

3、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

4、通过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蚂蚁及其它动物的生活习性,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突破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调查。

教法、学法: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调查相结合。

活动课时安排: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走近动物

1、图片导入:

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识别,有的动物学生认识,有的动物学生没见过,由此,引出新课:

走近动物。

(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大眼睛:

首先让学生观察书中展示的一些动物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关于动物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和动物的趣闻。

2、有问有答:

这里是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把自己关心的问题整理出来,提示的几个问题只是作为引子,供小组讨论时参考。

提的问题如果在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扩展到班级。

3、查阅:

小资料提供了一些动物的习性,非常有趣,小朋友一定很喜欢。

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在小资料的基础上收集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等,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收集。

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4、说一说: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动物的特性、趣闻、珍稀动物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尤其是“动物给人类的启示”所引出的“仿生学”问题更值得学生去探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使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5、查询:

这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我国及新疆的濒危动物进行调查和统计,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濒临灭绝的动物,并填写在表格中。

使学生在认识珍稀动物的同时,了解珍稀的含义,从而产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6、读万卷书:

让学生讨论:

你知道有哪些行为是危害珍稀动物的?

这样做会出现什么后果?

在引导学生讨论时,以学生了解的动物保护法为线索,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我们要关爱生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7、展开想像:

让学生展开想像: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会怎么样?

从而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爱护动物。

(这一部分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得对,老师都要加以肯定)要让学生认识到,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动物,为保护动物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多少收获呢?

谈谈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自己身边的小动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该如何饲养小动物,更重要的使学生知道了在保护动物方面自己都能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蚂蚁王国

1、谈话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不少动物,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可爱的小蚂蚁好吗?

生:

好!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下:

组织、安排学生分组在放学后到路边、草地、大树下等有蚂蚁的地方进行观察,使学生对蚂蚁有初步的了解。

2、你知道吗:

请学生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如蚂蚁的种类、生活习性等,学生的收集可以是图片、文章等多种形式。

3、领教一二:

这项活动,也是让学生收集关于蚂蚁怎样搬动比它大很多的食物、怎样以小胜大的资料,让学生体会蚂蚁为什么叫做大力士。

4、互相学习:

这部分的活动是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在组内或全班进行展示,对内容丰富、有特色的资料收集者予以褒奖。

在了解、收集、欣赏之后,让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5、找找资料:

主要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蚂蚁为什么喜欢集体生活?

在集体中它们是怎样分工的?

并把查到的资料填在设计的表格中。

6、大家议议:

在掌握了蚂蚁的一些资料,对蚂蚁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组织学生就“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进行辨论,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让学生谈谈怎样利用蚂蚁的益处、减少它的害处。

7、给我的启发:

这是一个拓展的活动内容,是一个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很好的机会。

“蚂蚁虽小却从不离开集体”是一个现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些本质的深层次的东西。

班级也是一个集体,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自己和集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活在集体中的“我”应该怎样去做等等。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增强服务意识,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为集体多做贡献。

3、课堂小结

一节课又结束了,你一定有不少感想吧,现在来一起谈谈吧!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也教育了学生们要增强集体意识。

参考资料

仿生学

(1)许多昆虫,如蚊、蝇的后翅,从外观上看像一对小棒槌,它是蚊蝇身体的平衡器官。

根据它的原理,人们研制出飞机、火箭上的导航仪器,当航向偏离时,这种仪器能给予纠正,还能自动停止危险的“翻滚”飞行,维持飞行的平衡。

(2)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即使你有强壮的腿,也无法行走,如南北极的茫茫雪原,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区等。

而漫步在南极的绅士——企鹅给人类极大的启示。

它们在紧急情况时,可以以30千米的时速飞跑,这是因为企鹅的运动器官已经变得非常适宜在雪地运动,它只要扑倒在地,把肚子贴在雪的表面,蹬动双腿滑雪,便可以飞速前进。

受到它的启发,人们已经研制出一种越野汽车,可以雪地与泥泞地带飞速前进,时速可达50千米。

(3)动物界的跳跃能手要数羚羊和袋鼠,汽车在沙漠上行走非常困难,但羚羊和袋鼠却依靠它们强有力的后肢在沙漠中跳跃前进。

受到它们的启发,现在已经研制出一种“跳跃机”,可在坎坷不平的田野或沙漠地区通行无阻,它没有轮子,是靠四条腿有节奏地上下起落、相互协调来前进的。

(4)鲸要浮出水面呼吸时,可以毫不费劲地用脊背撞开30厘米厚的冰层。

人类用它脊背的造型设计现代潜艇顶部的样板。

这样潜艇在冰封的海域也能迅速浮出水面。

小壁虎依靠吸盘能在墙上又快又稳地爬动,人们受到吸盘的启发,发明了许多东西,如吸在墙上的吸盘挂钩、射中目标就吸住的吸盘玩具等等。

甜蜜的友谊

  非洲蜜獾喜欢在白天活动,以昆虫、小型啮齿类及幼羚羊等为食,尤其喜食蜂蜜。

蜜獾本是一种孤独的动物,但它却和一种褐色的小鸟响蜜结下了“甜蜜的友谊”。

一个打蜜,另一个挖蜜,然后共同享受。

非洲有很多蜜蜂在地上营巢。

响蜜发现蜂巢以后,就会向蜜獾的洞飞去,发出一系列特殊的叫声。

蜜獾一听到这种呼叫信号,就立即钻出洞来。

于是响蜜就带领它向蜂巢跑去。

蜜獾的毛又密又厚,所以不怕蜂螫,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蜂巢挖开,将蜜和蜜蜂的幼虫吃掉,然后只把空蜂房留给响蜜,而响蜜想要的正是空蜂房──蜂蜡。

原来,这种奇特的小鸟能吃蜂蜡。

这种习性使动物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经过研究发现,原来在响蜜的嗉囊里有许多共生菌和酵母菌,这些菌类能分解蜂蜡,把它变成脂肪,从而使响蜜的机体能够吸收。

友好的共栖

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互相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利害关系,但能生活在一起。

自然界中的这种友谊关系叫“共栖”。

在新西兰峭壁重叠的荒岛上,栖息着一种很有名的3只眼蜥蜴──楔齿蜥。

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起源于原始的爬行动物,这是楔齿蜥有3只眼的原因。

一些科学家认为,所有的脊椎动物──鱼类、鸟类、兽类以及我们人类的祖先,从前都是3只眼的动物。

第3只眼较小,长在颅顶上,后来渐渐地退化了。

人的头部,在大脑半球之下,还保留有第3只眼的残迹──松果腺。

楔齿蜥颅顶上的第3只眼发育较好,有水晶体,也有视网膜,但视力不佳,仅仅能分辨黑白。

在新西兰的岛屿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的海鸥。

楔齿蜥能与海鸥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在用树叶铺成垫子的洞中。

楔齿蜥在洞中产卵;而在另一个角落里,母海鸥正在孵育自己的小鸟。

楔齿蜥蜷曲着身子,睡在海鸥的身旁,但它从不伤害大小海鸥。

绝妙的共生

寄居蟹和海葵的友谊称得上是典型的共生样板。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斯多得就注意到了这些奇怪的寄居蟹。

从昏黑的深海,到激流的岸边,到处都有寄居蟹。

也有陆生寄居蟹,它们栖息在南美距大海很远的潮湿的密林中。

到了繁殖季节,这些寄居蟹便成群结队地向海岸爬去,它们在海里产子。

等小寄居蟹长大后,就又迁徙到密林中去。

寄居蟹可以栖息在任何腹足类的贝壳里。

如果没有空贝壳,寄居蟹就会发起进攻,把主人一块块地从房子里撕扯出来,自己搬进去,然后它就用一只鳌堵住贝壳的入口。

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

比如章鱼就不怕,章鱼用有力的手腕很容易破门而入,把寄居蟹从贝壳中拉将出来。

为了防范强盗的进攻,寄居蟹备有一种特殊的武器,那就是寻找海底的“毒花”──海葵,并和海葵在一起生活。

海葵的毒性接近箭毒,一点儿海葵毒汁就可以毒死一只美洲虎。

海洋里的动物对海葵都尽量远远地避开,它们都害怕这些“毒花”。

这对寄居蟹可大有益处,因为海葵可以成为它们的义务卫士。

寄居蟹和海葵在一起生活,真是绝妙的共生。

动物之间友谊与合作的故事几乎是讲不完的,科学家们已经揭开了其中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着科学工作者去探索、去揭示。

伸出你的手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2.懂得尊重身边的残疾人,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的残疾人。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与自我感受相结合。

教法、学法:

师引导,生讨论、交流、调查。

课时建议:

本活动用1课时完成。

1、情景导入

你们听过“弱势群体”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接触一下弱势群体。

二、探究新知

1.关注。

背景资料提供了一组残疾人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他们哪些地方与我们相同,哪些方面又不同?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描述一下他们的生活,再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列举其他类型残疾人的生活加以描述。

2.体验。

让学生分小组准备分别表演一段瞎子、聋子、哑巴等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从而体验到到作为残疾人的不容易。

3.收集。

在生活中有许多残疾人克服困难,顽强生活,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这一活动是让学生从书籍、网上和其他资料中,查找在祖国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做出贡献的残疾人及事例。

4.思考。

这一活动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残疾人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以顽强的意志生活、学习和工作,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怎样去学习和生活?

应该向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些什么?

5.讨论。

学生在体验之后,分组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作汇报。

汇报的重点是说一说残疾人的困难表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悟。

各小组可以先拟定汇报提纲,然后由推选的代表向全班汇报。

6.唱一唱。

听并学唱歌曲《爱在人间》。

这首歌曲表达了一位残疾姑娘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得到温暖和爱的心声。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又有了新的收获吧,现在来谈谈吧!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作为残疾人的不易,从而使学生懂得了应该尊重残疾人,并且为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参考资料

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10月14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

联大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继续开展持续有效的活动,以改善残疾人的状况。

联合国的这一决议是在本届联大就残疾人问题举行两天特别会议后做出的。

该特别会议审议了1992年结束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和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

中国代表团特别顾问、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同年12月3日,正值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发动亚太残疾人十年会议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

国际盲人节

世界性的盲人节日,又称“白手杖节”。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认每年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

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

国际聋人节

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

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

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

全国助残日

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

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1991年5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是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