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47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新题大仓储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于是贯甲跨马于庭中,策马南驰,不辞而出,遂灭梁犊。

八年,卒__,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 ①戎夏:

当时的少数民族。

②把臂受托:

石勒临死前,曾经握住石季龙的手臂把儿子托付给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武城左尉季龙/宠姬之弟也/曾扰其部/弋仲执尉数以迫胁之/状命左右斩之/尉叩头流血/左右谏/乃止/

B.武城左尉/季龙宠姬之弟也/曾扰其部/弋仲执尉/数以迫胁之状/命左右斩之/尉叩头流血/左右谏/乃止/

C.武城左尉/季龙宠姬之弟也曾扰/其部弋仲/执尉数以迫胁之/状命左右/斩之尉叩头/流血左右/谏乃止/

D.武城左尉季龙/宠姬之弟也/曾扰其部弋仲/执尉数/以迫胁之状/命左右斩之/尉叩头流血左右/谏乃止/

[解析] 正确标点为:

武城左尉,季龙宠姬之弟也,曾扰其部,弋仲执尉,数以迫胁之状,命左右斩之。

尉叩头流血,左右谏,乃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永嘉”是西晋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古代“山”“河”“关”“江”都有特指。

C.“召”指征召,古代科举制度之前的官吏推选制度;

“授”指授予官职。

D.“卒”指去世,古代称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

[解析]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姚弋仲英武坚毅,年少时就深受家乡民众拥戴,永嘉动乱的时候,几万戎夏民众用布包着婴儿背在背上跟从他向东迁徙到榆眉。

B.姚弋仲善于察人,晋朝豫州刺史祖约投奔石勒,姚弋仲认为祖约是奸邪之人,必将为祸,在他的坚持下,石勒最终杀死了祖约。

C.姚弋仲为人耿直,他习惯对别人用“你”称呼,连皇帝也不例外;

在梁犊作乱时,他当面数落皇帝在处理孩子事务方面的过错。

D.姚弋仲深受器重,石季龙称王后,朝廷里面重大的议决,姚弋仲没有不参与决断的;

在朝廷需要时,他亲自披甲跨马,平定叛乱。

[解析] “在他的坚持下”无中生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陇上多豪,秦风猛劲,宜徙豪强,虚其心腹,以实畿甸。

(5分)

译文:

__陇上有很多英雄豪杰,秦地的民风勇猛剽悍,应该迁徙陇上的豪强,使它的核心力量空虚,借此来加强京城的力量。

__

(2)犊等因思归之心,共为奸盗,所行残贼,此成擒耳。

__梁犊等人因为有想要回到故地的想法,所以一起做了奸邪的叛贼,所做的事凶残狠毒,这是注定会被擒获的。

[解析] 

(1)“猛劲”“徙”“虚”“实”各1分,句意1分。

(2)“思归”“为”“残贼”各1分,“此成擒耳”判断句1分,句意1分。

[译文] 姚弋仲,是南安赤亭羌族人。

年少时就英武坚毅,不谋划经营产业,只把收容贫苦抚恤孤弱作为要务,大家都既敬畏又亲近他。

永嘉动乱的时候,向东迁徙到榆眉,用布包着婴儿背在背上跟从他迁徙的戎夏民众有几万人。

刘曜平定陈安的时候,任命姚弋仲为平西将军,把他分封到甘肃。

等到石季龙攻下上邽,姚弋仲劝他说:

“您手中拥有十万兵众,这是施行权力制定策略的时候。

陇上有很多英雄豪杰,秦地的民风勇猛剽悍,应该迁徙陇上的豪强,使它的核心力量空虚,借此来加强京城的力量。

”石季龙采纳了这个意见。

后来东晋豫州刺史祖约投奔石勒,石勒依礼优厚地对待他,姚弋仲呈上奏章说:

“祖约为害晋朝,逼死太后,对国君不忠,可是您宠幸他,我担心奸邪之风,祸乱萌发,这是开始啊。

”石勒认为他的意见很好,最终杀死了祖约。

石勒死后,石季龙掌权,想起姚弋仲的话,就将秦、雍等地的豪俊迁徙到函谷关以东。

等到石季龙废掉石弘自己称王,姚弋仲借口生病不去朝贺。

石季龙多次召见,他才去赴朝,脸色严厉地对石季龙说:

“为什么石勒握住你的手臂把儿子托付给你,你接受了托付竟然反过来要篡夺王位呢?

”石季龙畏忌他的刚强正直,没有责怪他。

姚弋仲性格清正俭朴,为人耿直,不修饰自己的官仪,多次呈上正直的言论,没有什么顾忌的,石季龙非常器重他。

朝廷里面重大的议决,姚弋仲没有不参与决断的,公卿也畏忌并推重他而放低自己的身份。

武城左尉,是石季龙宠幸的姬妾的弟弟,曾经侵扰姚弋仲的衙署,姚弋仲逮捕了他,列举他欺压威胁的情状,下令叫手下人诛杀他。

左尉叩头谢罪,头都流血了,手下人也谏劝,才没有杀他。

他的刚正、坚毅,都是像这之类的。

石季龙末年,梁犊在荥阳打败李农,石季龙非常恐惧,快马急召姚弋仲。

姚弋仲率领他的部属八千多人驻扎在南郊,自己轻骑赶到邺地,当面责备石季龙说:

“你的儿子小的时候没有让品行端正的人好好辅佐,以致让他们自相残杀。

你的儿子自己也有过失,责求他的手下过于严厉,所以反叛了。

你长期生病,所立的儿子又小,天下一定会乱。

应当忧虑这个,不要烦劳担心叛贼了。

梁犊等人因为有回到故地的想法,所以一起做了奸邪的叛贼,所做的事凶残狠毒,这是注定会被擒获的。

我请求以死效命做一回前锋,让我一举而结束叛乱。

”姚弋仲性情率直,习惯对别人无论地位高下都用“你”称呼,石季龙宽容他也不责备他,在座上就拜授他征西大将军,赐给他铠甲战马。

姚弋仲说:

“你看老夫我能不能击溃叛贼?

”于是在庭中穿戴铠甲跨上战马,鞭马向南奔驰,没有辞别就出门了,于是消灭了梁犊。

永和八年去世,时年七十三岁。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师丹字仲公,琅邪东武人也。

治《诗》,事匡衡。

举孝廉__为郎。

元帝末,为博士__,免。

建始中,州举茂才,复补博士,出为东平王太傅。

初,哀帝即位,高昌侯董宏上书言:

“秦庄襄王母本夏氏,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后,俱称太后。

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

”事下有司,时丹以左将军与大司马王莽共劾奏宏:

“知皇太后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__上新立,谦让,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

__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复奏言:

“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职,又宜为共皇立庙京师。

”上复下其议,有司皆以为宜如褒、犹言。

丹议独曰:

“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为号者,母从子__、妻从夫之义也。

__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亡二上之义也。

__定陶共皇号谥已前定,义不得复改。

”丹由是浸不合上意。

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__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

又丹使吏书奏,吏私写其草,丁、傅子弟闻之,使人上书告丹上封事①行道人遍持其书。

上以问将军中朝臣,皆对曰:

“忠臣不显谏,大臣奏事不宜漏泄,令吏民传写流闻四方。

‘臣不密则失身’,宜下廷尉治。

”事下廷尉,廷尉劾丹大不敬。

事未决,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上书言:

“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

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__书,漏泄之过不在丹。

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

”遂策②免丹。

(选自《后汉书》卷八十六,有删改)

【注】 ①封事:

古代大臣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

②策:

策书。

君主封土授爵或免官时,用策书为符信。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B.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C.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D.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

上以问丹,丹对言可改。

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博士”是古代学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等,后成为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工作的官职。

C.“从子”在文中指兄弟的儿子。

古人家族观念很浓,曾祖父往上的同族子侄辈,则不称从子,而称族子。

D.“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之中。

[解析] “从子”在文中不指兄弟的儿子,而是依顺儿子的意思。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师丹敢于直言。

汉哀帝即位不久,高昌侯董宏上书建议尊称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遭到师丹等人的反对,董宏被贬为平民。

B.师丹不曲从权贵。

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奏请更改定陶共皇太后和共皇后的名号和车马服饰,设供职官吏,遭到师丹反对。

C.师丹做事不密。

他让属下给皇上写奏章,属下为了炫耀自己,把草写奏章的事告诉了丁、傅子弟,被判决为“大不敬”之罪。

D.师丹终被免官。

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上书为师丹辩护,认为师丹让属下起草奏章并无过错,但皇上还是罢免了师丹的官职。

[解析] ‘“做事不密“无中生有。

“属下为了炫耀自己,把草写奏章的事告诉了丁、傅子弟”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丁、傅的家族子弟听说了这件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新立,谦让,纳用莽、丹言,免宏为庶人。

__皇上刚刚即位,非常谦逊恭让,采纳了王莽、师丹的言论,罢免董宏为平民。

(2)欲立官置吏,车服与太皇太后并,非所以明尊卑亡二上之义也。

__想要设置官吏,车驾和服饰与太皇太后相同,这不是能用来明确尊卑、表明没有两个君主的道理啊。

[解析] 

(1)“新”“纳”“庶人”各1分,句意2分。

(2)“并”1分,“明”1分,“所以”表凭借,相当于“用来……”1分,句意2分。

[译文] 师丹,字仲公,是琅邪东武人。

研究《诗经》,服侍匡衡。

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官。

元帝末年,担任博士一职,又被免职。

建始年间,师丹被州府推举为茂才,又补任博士,出任东平王太傅。

当初,汉哀帝登上皇位。

高昌侯董宏向皇帝上书说:

“秦庄襄王的母亲本来是夏氏,秦庄襄王却被华阳夫人当做儿子养育,等到秦庄襄王登上王位后,把她们两人都尊称为太后。

应该拥立定陶共王后做皇太后。

”汉哀帝将这件事交给官吏商议,当时师丹凭借左将军的身份和大司马王莽一起向皇帝检举揭发董宏:

“明知皇太后是至尊的称号,如今天下统一,却援引已经灭亡的秦朝的事作为比喻,欺误圣朝,这不是应该说的话,犯了大逆不道的罪。

”皇上刚刚即位,非常谦逊恭让,采纳了王莽、师丹的言论,罢免董宏为平民。

郎中令泠褒、黄门郎段犹等人又向皇帝上书说:

“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都不应该再引用定陶这个藩国的名称来冠名尊号,乘坐的马车和穿的衣服应该都符合至尊之号,设置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在他们手下各供其职,又应该在京师给共皇建立庙宇。

”皇上再次将这件事交给官吏商议,官吏都认为应该按照泠褒、段犹说的去做。

唯独师丹主张说:

“现在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用定陶共做称号,这是母亲依顺儿子、妻子依顺丈夫的道理。

想要设置官吏,车驾和服饰与太皇太后相同,这不是能用来明确尊卑、表明没有两个君主的道理啊。

定陶共皇后名号以前已经确定了,道理上不能再更改了。

”师丹因此渐渐不符合皇上的心意了。

适逢有人向皇帝上书说古人用龟甲和贝壳做货币,现在用钱替换了它们,老百姓因此贫穷,应改变货币。

皇上拿这件事询问师丹,师丹回答说可以更改。

奏章交给官吏们商议,官吏们都认为使用钱已经很久了,难以突然间改变。

师丹已经是个老人,忘记了自己以前说过的话,又顺从了朝中官员们的商议结果。

又有一次,师丹命令属吏写奏折,属吏私下写奏折的草稿,丁、傅的家族子弟听说了这件事,让人向皇帝上书状告师丹给皇帝的奏折连路上的行人都人手一份。

皇上拿这件事询问将军和皇宫内的朝臣,都说:

“忠于皇帝的臣子不显扬自己对君主的劝谏,大臣向皇帝上奏的事情不应该泄露,不应该让官吏和百姓书写传扬天下各地。

‘如果大臣不知道保密就会失去生命’,应该把他交付廷尉惩治。

”皇帝将这件事交给廷尉商议,廷尉判决师丹“大不敬”之罪。

事情还没有决断,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向皇帝上书说:

“师丹经术和品行出众,从近些年来看,大臣能够像师丹这样的人很少。

发泄忧愤的情绪,向皇帝进言奏事,来不及深入思考和长远谋划,让主簿书写奏章,泄露机密的过错不在于师丹。

如果师丹因为这被降职或免去官位,恐怕不会让众人心服。

”后来皇上用策书为符信罢免了师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本题共4小题,19分)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抚李秋免,大学士__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

“__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__”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

“辽抚谁可者?

”学曾思良久,曰:

“张学颜可。

”拱喜曰:

“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

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

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

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

继以荒旱,饿莩枕籍。

学颜首请振恤__,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__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

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

“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__。

”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__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

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

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

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

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

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

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

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

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__去。

卒于家。

(选自《明史·

张学颜传》,有删改)

【注】 ①王杲:

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

②赔累:

赔钱亏累。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B.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C.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D.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解析] “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

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有人质疑。

高拱力争,侍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

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

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

D.张学颜精于心计,体恤百姓。

他写了会计录,处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

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

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

[解析] “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__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2)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__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解析] 

(1)关键词“卓荦倜傥”“识”“利器”“见”各1分,句意1分。

(2)关键词“移”“具”“经画”各1分,句意2分。

[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

“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

“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

”魏学曾思考很久,说:

“张学颜可以。

”高拱高兴地说:

“相契合了。

”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

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

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

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

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

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

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

王杲更加恨了,约了各部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

“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

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

”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

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

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学颜因此安抚他。

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

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

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

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

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

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

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

在家中去世。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李琪,字台秀。

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

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

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

赋尾云:

“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铎览而骇之,曰:

“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溪父子以文学知名。

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溪。

溪倒屣迎门,谓琪曰:

“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

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

可畏也。

”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

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

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梁祖受禅__,征入,拜翰林学士__。

__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

__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

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

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

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__。

庄宗__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

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

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以朱书御札诏百僚上封事。

琪上书数千言。

__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

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

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__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选自《旧五代史·

李琪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B.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C.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D.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解析] 正确的标点为:

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