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013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电工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实习报告.docx

《电工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实习报告.docx

电工实习报告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韩姣姣

班级:

09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一班

学号:

2009551503

指导老师:

彭寒梅

 

一、前言

科技在发展,信息时代悄然而至,如今的文盲不再是过去所说的目不识丁,而是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获取只是和没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价值才有需求,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就要提升自身的价值,在夯实的理论基础上,增强动手能力。

理论实践相结合,才是当代大学生的特色、立足社会的基石。

对于自动化系的学生来说,电工实习更是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既可以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明白自己专业的走向。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些电器元件,但我们认真对待,相信可以更好地为以后更多的实习夯实基础。

二、实习目的

使我们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习得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熟悉常用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原理;熟悉互锁触点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会看懂电路图并按图接线的方法,培养分析、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三、实习过程

第一次上课

时间:

2010年10月23日晚

地点:

工科楼第一阶梯教室

内容:

1、电工安全知识

电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若用电不慎,就可能造成电源中断、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将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安全用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触电的类型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触电的两种类型:

电击;

电伤

2)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

感知电流——引起人体感知的最小电流

实验表明,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有效值为1.1mA,成年女性为0.7mA。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一般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为10mA。

致命电流——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当电流达到50mA以上就会有生命危险;100mA以上,则足以致人于死亡。

3)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常用的50-60HZ的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最为严重。

4)人体电阻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为1000—2000欧姆。

5)电压大小的影响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6)常见的触电类型

单相触电——当人体站在地面上或其它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

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

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点为圆心,半径为20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人站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的电位差。

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人体站立点与接地点的距离,当距离超过20m,可认为跨步电压为零,不会发生触电的危险。

接触电压触电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接地短路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接地点向大地流散,会在以接地故障为中心,20m为半径的范围内形成分布电位,当人触及漏电设备外壳时,电流通过人体和大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这称为接触电压触电。

感应电压触电

如:

一些不带电的线路由于大气变化(如雷电活动),会产生感应电荷。

当人触及带有感应电压的设备和线路时所造成的触电事故。

剩余电荷触电——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和线路时所造成的触电事故。

7)安全用电的措施

技术措施

、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1)切断电源;

(2)验电;

(3)装设临时地线;

(4)悬挂警告牌。

b、带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1)用合格、绝缘工具;

(2)分清相线和地线。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安全用电是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带电体而不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国际电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V。

8)触电急救知识

根据出事现场情况,采用正确的脱离电源方法,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脱离电源的方法

、拉闸断电或通知有关部门立即停电。

、出事地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头时,应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若电源开关远离出事地时,可用绝缘钳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断电源。

、当电源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上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棒等绝缘物作救护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或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源。

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a、救护者不得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最好采用单手操作,以防止自身触电。

、防止触电者摔伤。

2、电力系统内外线的基础知识

1)电力系统和电力网

电力系统——由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发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电力网——由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变电所组成。

2)内外线工程

外线工程的范围

外线工程主要针对电力输配电线路。

外线工程主要指室外架空线路的安装、室外电缆的安装、变配电设备的安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等。

电力线路:

a、架空线路——造价低、取材方便、施工容易、便于检修。

b、电缆线路在城市中的工厂和事业单位用的越来越多。

内线工程的范围

内线工程主要包括从电力网至用户的接线和进户线装置,计量用户耗用电能的量电装置,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与电气线路的各类配电装置等。

3)常用内外线电工材料

常用导电材料(输送和传递电流)

a、良导体材料:

铜、铝、钢(制作各种导线和母线)

钨(制作灯丝)

锡(制作导线的接头焊料和熔丝)

b、高电阻材料:

康铜、锰铜(作电阻器和热工仪表的电阻元件)等。

②导线

a、裸导线——没有绝缘包皮的导线。

主要用于室外架空线路。

b、绝缘导线——具有绝缘包层的电线:

铜芯、铝芯两种

橡皮绝缘导线和塑料绝缘导线两种

c、电缆——在一个绝缘软套内裹有多根相互绝缘的线芯。

d、硬母线——用来汇集和分配电流的整体。

通常用铝或铜材经加工而成,其截面形状有矩形、管形等,且表面一般涂黄、绿、红三种颜色的漆。

e、熔体——一种保护性导电材料,将其串联在电路中。

第二次上课

时间:

2010年11月07日全天

地点:

信息楼

内容:

一、低压交流配电屏的认识

了解了低压交流配电屏的任务、配置装置及其运行管理。

配电屏是按照负载功率分配输入电力的装置,有交流和直流之分,其原理是通过分析负载电力效率将每组输入线路分成几组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及指示灯进行监控。

配电屏的配电装置一般由控制开关、过载和短路保护等组成,容量较大的还装有隔离开关。

本次实训的低压交流配电屏有3根粗硬的母线、2个闸刀开关、4个断路器、4个电流互感器、2个监控电压表、4个监控电流表、2个指示灯等组成。

拓展:

低压交流配电屏是连接三相220/380V低压交流电源和交流负载的装置。

它能够方便面实现市电及油机等电源的转换,并具有负载分路、保护、测量、告警等功能。

通信用交流配电屏种类繁多。

在选择配电屏是,要依据整流器的视在功率、照明、通风、空调等交流负载的总功率及各分路电流的大小来确定配电屏的型号。

配电屏的额定电流和分路额定电流应大于负载电流,配电屏的额定电压应与工作电压相一致。

低压交流配电屏是对程控数字交换机供电的主要设备之一,它与稳压整流器及直流配电屏配套使用。

交流及直流配电屏就是我们说的电源分配柜,它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功能。

当断路时发出告警信号。

交流配电屏基本结构采用薄钢板及角钢焊接组合而成。

屏前有门。

屏面上方有仪表板,为可开启的小门,可装设指示仪表,维护方便。

组合并列拼装的屏,屏间加有隔板,减少了事故扩大的可能。

主母线安装在屏后上方,并设有母线防护罩,以防止上方坠落金属物而引起主母线短路。

 交流配电屏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系统,主接地点焊接在骨架的下方,仪表门也有接地点与壳体互连。

中性母线装置在屏下方的绝缘子上。

 多屏并列时,始端屏与终端屏的左右两侧,可加装防护板。

二、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是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

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三、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及电流不平衡运行的保护及其他电气设备发热状态的控制。

它的热元件串联在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主电路中。

一旦电路过载,有较大电流通过元件,双金属片变形超出扣板,扣板在弹簧的拉力下将常闭触点断开,起过载保护作用。

热继电器是由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元件,以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熔断器

 熔断器是一种过电流保护器。

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熔管以及外加填料等部分组成。

使用时,将熔断器串联于被保护电路中,当被保护电路的电流超过规定值,并经过一定时间后,由熔体自身产生的热量熔断熔体,使电路断开,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以金属导体作为熔体而分断电路的电器,串联于电路中,当过载或短路电流通过熔体时,熔体自身将发热而熔断,从而对电力系统、各种电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具有反时延特性,当过载电流小时,熔断时间长;过载电流大时,熔断时间短。

因此,在一定过载电流范围内至电流恢复正常,熔断器不会熔断,可以继续使用。

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外壳和支座3部分组成,其中熔体是控制熔断特性的关键元件。

本次应用到的是螺旋式熔断器:

在熔断管装有石英砂,熔体埋于其中,熔体熔断时,电弧喷向石英砂及其缝隙,可迅速降温而熄灭。

为了便于监视,熔断器一端装有色点,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熔体电流,熔体熔断时,色点跳出,示意熔体已熔断。

螺旋式熔断器额定电流为5~200A,主要用于短路电流大的分支电路或有易燃气体的场所。

在本次实习中,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几个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如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一字型和十字型)及剥线钳等,为下次的实训接线做好铺垫。

认真听讲,很好的了解他们的用法及用途,可以熟练的应用到下次实训连线中,可以快速完成接线。

第三次上课

时间:

2010年11月14日全天

地点:

信息楼

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板的安装和调试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

2.理解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

3.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和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办法.

4.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

5.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

二、工作原理

在正反转控制线路中,通过相序的更换来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线路如上图所示,它具有电气互锁的功能,即,为了避免接触器KM1(正转)、KM2(反转)同时得电吸合造成三相电源短路,在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KM1(KM2)动断触头,它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KM1、KM2不会同时得电,以达到电气互锁目的.

自锁:

所谓“自锁”,是依靠接触器自身的辅助动合触点来保证线圈继续通电的现象。

带有“自锁”功能的控制线路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作用。

正反转控制原理:

图中KM1为正转接触器,KM2为反转接触器。

显然KM1和KM2两组主触点不能同时闭合。

控制线路中,正、反转接触器KM1和KM2线圈支路都分别串联了对方的动断触点,任何一个接触器接通的条件是另一个接触器必须处于断电释放的状态。

正转接触器KM1线圈被接通得电,它的辅助动断触点被断开,将反转接触器KM2线圈支路切断,KM2线圈在KM1接触器得电的情况下是无法接通得电的。

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称为“互锁”(连锁)。

在图所示线路中,互锁是依靠电气元件来实现的,所以也称为电气互锁。

实现电气互锁的触点称

为互锁触点.

三.实验器材和设备:

1.三相异步电动机

2.交流接触器2个

3.热继电器1个

4.按钮、开关一个

5.熔断器四个,导线若干.

6.常用三相插头一个.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电气原理图。

2.三人一组,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板。

3.安装接线要求:

(1)安装时除电动机外的其他元件必须安排整齐、合理,并牢固安装在木配电板上。

(2)板面导线敷设必须平直、整齐、合理,各节点必须紧密可靠,并保持板面整洁。

4.按图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通电操作。

(1)开启控制屏电源总开关,按启动按钮,调节调压器输出,使输出线电压为220V。

(2)按正向起动按钮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3)按反向起动按钮SB2,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4)按停止按钮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5)再按SB2,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6)实验完毕,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三相交流电源。

注意:

此项内容,较难操作且危险,有条件可由指导教师作示范操作。

5.通电试车时,允许检查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熔断器是否完好,但不得对电路进行带电改动。

6.出现故障时必须断电检查,检修完毕后必须再次向实习老师提出通电请求,直到试车满意为止。

实验完毕,将自耦调压器调回零位,按控制屏停止按钮,切断实验线路电源.

5.常规故障和自己在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及经历感受:

1、接通电源后,按起动按钮(SB1或SB2),接触器吸合,但电动机不转,且发出“嗡嗡”声响或电动机能起动,但转速很慢。

这种故障来自主回路,大多是一相断线或电源缺相。

2、接通电源后,按起动按钮(SB1或SB2),若接触器通断频繁,且发出连续的劈啪声或吸合不牢,发出颤动声,此类故障原因可能是:

(1)线路接错,将接触器线圈与自身的动断触头串在一条回路上了。

(2)自锁触头接触不良,时通时断。

(3)接触器铁心上的短路环脱落或断裂。

(4)电源电压过低或与接触器线圈电压等级不匹配

3.自己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第一次试电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不转,而且还烧坏了三个熔断器,有冒了点火花,有一股烧焦的气味散发出来.老师让我们三个重新检查一下线路。

于是我们让一个操作能力强的男生帮我们检查了一下线路,确实没问题啊。

想了一下,有可能是导线与接头处接触不良。

于是我们就把每个接头处的接线都加固了一下,就去试电。

第二次试电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还是不转,又烧了三个熔断器,而且火花比第一次的还大。

好奇怪哦!

就是检查不出问题。

老师说肯定是主线路没连对,短路导致的,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老师就建议我们拆了,重新连接。

由于已经连了一次了,所以这次很快连完,而且用的都是新线,接触良好。

又去试电。

第三次试电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转起来了,我们三个高兴地活蹦乱跳,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也就停止了。

但按下SB3时,电动机就没转。

我们又失败了,唉!

心中的那块石头又悬在空中了。

老师很无奈的说:

“这次主线路没问题了,再去检查一下控制线路吧!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已经六点了,老师要下班了,没办法,老师让我们下个星期二下午再来检查线路,她那天在这儿会有课,可以帮我们完成线路连接。

两天过后,我们三个再次跨进这个实验室,空荡荡的偌大一个实验室,也好凄凉哦。

但看见上次没成功的线路板,我们的激情又燃烧起来了。

我们遂即就开始检查起线路来,我翻开控制开关盒,发现一根线没连起来!

我晕!

怪不得没自锁成功。

把线连紧之后,就找老师第四次试电。

第四次试电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电动机只转了一下,就停止了,但要求是连续转动。

老师很无奈地说:

“你们没有完成自锁这关,这次主线路没问题了,再去检查一下控制线路吧!

这次老师帮我们检查线路,也是没问题的,于是改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接头,把交流接触器的常闭和常开触点接在同一端,去试电后,电动机竟然丝毫未动,啊……我们崩溃了!

还是把恢复到第四次试电时的状态,然后再次紧紧的固定了所有的接线点,去试电,成功了!

我们和老师都开心的笑了。

虽然我们经过了这么多次失败,但我们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的让电动机转了起来。

那种成功的心情还是很棒的!

瞧!

虽然我们接的线路板不是很美观,但我们成功了!

六、实验心得:

(1)必须要铭记老师说的实验要求和步骤.比如说在开始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布局要合理,结果我们却没有足够重视,导致连接的线路很杂,给我们后续接线和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仪器在使用前一定要用万用表检查是否能用。

(3)实验前要弄清楚原理图和实用仪器的常规使用方法,比如这次的实验,在做完总结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它很简单.我们在接线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

1:

器件在实验板上的布局,分清楚各个器件接线柱的作用以及在图中的位置。

2:

要分清楚常开常闭接线柱。

只要完美的做好这两点,实验就成功了。

(4)在不懂的时候要虚心请教,团结就是力量.正所谓当局者迷.在很困扰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的去请教老师和优秀的同学.

通过对电动机正反转工作原理的学习,是我加深了电工的基本技能的认识。

在细心的基础上,掌握各种各样的电路知识,增强亲自实践的能力,是我们现在努力奋斗的目标。

七、思考题:

1.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为何必须保持两个交流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

答:

KM1和KM2两接触器线圈同时通电时,会引起电源短路.

2.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几种保护有何意义?

答:

短路时是由交流接触器起保护作用.当电路短路时,交流接触器就会自动断开电路.过载时是由熔断器起保护作用.当电路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会比较大,这样熔断器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多使得熔断器中保险丝熔断,如此电路就断开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几种保护会防止电路中一些重要的元件被烧毁,从而防止发生火灾。

电工实习总心得

通过这次电工实习,我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然而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中无法学到的。

虽然这次实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是自己学到了电工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了团队合作的魅力和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

这次的电工实习让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也能知道我们目前所学的知识的用处,能过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有助于我们理解纯理论,也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我们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结合我们三人的力量,我们能相对较快的完成任务,虽然我们是倒数第二组完成的,(*^__^*)嘻嘻!

出现问题之后,我们三个一起检查线路,一起讨论,确定之后才动手。

在实习前,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本次实习是与强电打交道,每次试电的时候,都必须让老师检查之后,老师自己亲自打开开关来试电。

在用导线连接线路过程中,我们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方法。

知道了继电器常开(动合)、常闭(动断)触点,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原理等等。

在实习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际联系理论的重要性。

当遇到实际问题是,认真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我们对电工工具和基本线路安装有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专业知识做进一步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最主要的是增强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与共同前进。

在此之前我们比较注重知识的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能力,而这次的实习有不少东西需要我们去思考,需要我们去亲自实践它。

好多东西看起来觉得很简单,一看电路图都懂,但如果没有亲自去经历它,就不会明白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巨大差别。

如一个简单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就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次实习就给与了我许多这样的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

连接线路是一项挑战动手能力的训练,在连接元件的过程中,尽量是导线短距离绕行,这样既节省材料,又使电路板面显得清晰。

这让我明白了细心的重要性。

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还不十分足,缺乏锻炼。

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将理论好实践联系起来,如以后还会有很多这种实习,来锻炼动手能力,可以慢慢积累经验,使自己面对以后的工作是有足够的信心!

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