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20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 岳麓版.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学案岳麓版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一、温故知新

1、中国古代政治涉及的两条线索:

中央和地方的较量,皇权和相权的博弈。

2、

内容:

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

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的较量

秦朝郡县制

特点:

郡守县令与皇帝没有血缘关系,职务不能世袭

目的:

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

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历程实施者:

汉景帝、汉武帝

对策措施:

剥夺王国封地、颁布推恩令

结果:

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解除

背景:

安史之乱发生

唐朝节度使制

恶果:

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背景:

割据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权:

削弱宰相、节度使和地方官员的权力

宋初集权措施钱:

中央掌握大部分财赋收入

兵:

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利弊:

利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弊是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国家出现财政危机。

结局:

中央在与地方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

 

3、

皇帝制:

皇权至上,家天下。

秦朝三公:

丞相、

御史大夫、太尉

三公九卿制九卿:

关系: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秦汉以来君权和相权的博弈

西汉:

建立中朝,选用亲信侍从

东汉:

形成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名称:

三省六部制

隋唐结构: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历程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

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朝臣独揽大权,有利于皇

权加强

行政权:

宰相

宋初措施:

军权:

枢密院

财权:

三司

结果:

改变了分裂局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国家出现财政危机。

元朝:

中央设置中书省,长官为左、右宰相和平章政事。

措施:

朱元璋时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明朝朱棣时正式设内阁。

影响: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清朝措施:

沿用明制,设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影响: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评价:

虽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却导致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于一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趋势:

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专制皇权走向极端。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

时期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

刀耕火种

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

木、石、骨、蚌、铜器、青铜器

大规模简单协作

井田制

春秋以来

铁器

个体农耕

土地私有制

2、土地私有制

出现时期:

春秋战国

出现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井田制的瓦解、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表现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地主土地战国时期,贵族将“公田”转化为私有,立军功者得到大量赏赐,一些人通过买卖获得土地;汉代至明清,通过买卖大搞兼并。

限田举措:

北魏至唐朝初年,实行均田制。

3、自耕农

出现时间:

春秋时期

出现原因:

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呈现特点:

拥有部分土地,经营单位是家庭,经营方式是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活比较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

破产原因:

天灾、战乱、苛政(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

历史局限:

生产规模狭小,性别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受到阻碍。

4、租佃制

定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

产生:

战国时期

发展:

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的现象比较普遍;宋代,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普及:

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特点:

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虽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佃农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发言权,甚至能和市场

发生联系。

作用:

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从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

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5、手工业

部门

成就

经营方式

冶金

青铜铸造:

商周时期,数量多,种类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钢铁冶炼:

春秋时期发明,会炼块炼钢;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冶金燃料:

春秋时期是木炭,皮囊鼓风;汉代开始用煤,北宋相当普遍;南宋开始用焦炭,明朝流行。

1、官营:

两种制度:

征役制(西周以来,工匠职业世袭,没有人身

自由,世代为官府劳作)和雇募制(唐代以来,官府和工匠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优势所在: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产品质量管理严格。

局限所在:

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工匠劳动积极性低。

2、私营:

产生时间:

春秋战国以来

产生原因:

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

经营方式:

唐代以前,农民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唐宋以来,商品化程度加深,明代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3、官营和私营的地位变化: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西周到明代前期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代中叶以后

纺织

丝织:

上古时代,养蚕缫丝;西周以后,突飞猛进;汉代声名远播,被誉“丝国”;唐代技艺极具艺术神韵。

棉织:

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棉布到明代后期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陶瓷

陶器:

彩陶、黑陶、白陶

瓷器:

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出白瓷;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粉彩和珐琅彩。

6、商业

原始社会末期:

原始商业产生,以物易物,原因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商朝时: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

许多庶人成为大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许多著名都会形成。

隋唐时期:

南北经济往来密切,外域商人往来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宋代:

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元朝:

纸币广泛流通,步入新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

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成为商品,白银广泛流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徽商晋商闽商宁商等大商帮渐次形成。

7、重农抑商

产生:

战国时期,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发展: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松动:

中唐以来,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强化:

对商业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盘剥商人。

后果:

虽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8、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

明中叶以后

特征:

工场主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劳动效率都较高。

地位:

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

经济结构: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占主导地位。

受阻原因生活水平:

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及其低下。

政府政策:

重农抑商(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海禁政策

中西对比:

明清易代之际,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而当时的中国仅处于农耕经济的顶峰,中西国力兴衰大体定局。

等待着未来中国的,唯有深重的社会危机耳。

三、本专题你应该构建的知识体系:

1、生产工具:

原始:

石木骨,商周:

石木骨蚌青铜,春秋铁器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耕作方式:

原始:

刀耕火种,商周:

千耦其耘,春秋:

个体农耕

农业

公有制:

原始社会时期

土地制度井田制:

商周出现,春秋瓦解,战国崩溃

私有制:

战国形成,北魏隋唐限制,宋明清进一步发展

部门:

冶金、纺织、陶瓷

手工业成就:

辉煌

经营方式:

官营和私营,此消彼长

发展历程:

原始、商周、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

商业政府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新生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

 

2、

经济结构上: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农业

生产模式上:

精耕细作

组织经营上: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生产部门:

劳动分工:

手工业生产技术:

经营形态:

生产水平:

商业:

夹缝中求生存,重压下显生机,命途多舛,一波三折

四、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我国生产工具是怎样逐渐改进的?

原始社会:

石器、木器、骨器等

商周时期:

绝大部分农具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

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曹魏时,马均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唐朝时,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

2、我国古代土地赋役制度的变更情况怎样?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西周实行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如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也按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都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两汉:

编户齐民,指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还有各种田亩附加税。

除了规定的徭役外,百姓还要为官府服杂役,修宫殿修道路。

妇女有时也被拉去服役。

超期服役十分普遍。

隋朝:

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后又开始推行以庸代役,限于50岁的农民。

唐朝前期:

实行井田制和租庸调制。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唐朝后期:

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780年实行两税

法。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北宋时:

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

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明朝时:

158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纳银代役,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朝时:

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50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人头税的废除,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3、商朝以来我国商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

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唐朝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

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有了夜市。

黄河流域的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长安城内有坊(住宅区)有市(商业区),市坊分开。

市有东市和西市。

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为中心。

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明清时,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五、本专题你应该做过的测试

(一)客观题

1、(2004

·全国文综)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2007·广东)“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占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3、(2007·广东)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4、(2007·海南)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5、(2007·海南)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

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

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D.一年三熟制

6、(2007·海南)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

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7、(2007·海南)图2为“胡人执犁俑”。

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8、(2007·海南)明代张居正说: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9、(2007·海南)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带“贝”的文字。

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10、(2007·江苏)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

11、(2007·江苏)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12、(2007·山东省)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07·重庆)下列关于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14.(2007·重庆)图六为隋唐时期局部图。

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的是:

 

图6

15、(2008·北京)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16、(20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1)西周

(2)北魏(3)唐朝(4)明朝

A.

(1)

(2)B.

(2)(3)C.

(1)(4)D.(3)(4)

(二)主观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

……“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

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并简要评价之。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

自康熙(1661—1721)经雍正(1722—1734)至乾隆(1735—1796)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而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却对“康乾盛世”颇多微词,说其“不顾时势,安于现状,隔绝于世,自欺欺人”,并预言这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当前许多专家也认同马克思的说法,承认“康乾盛世”确实只不过是“落日的辉

煌”而已。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2)“康乾盛世”的之际的中国面临的是怎样的“时势”?

(3)马克思说的“决斗”后来果真发生了否?

你知道是哪次战争吗?

结果如何?

为什

么马克思那么肯定地说清王朝要被打垮?

试分析一二。

(4)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场“决斗”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C

A

C

C

A

A

D

C

D

B

C

D

A

B

(二)客观题

17、

(1)正确。

说明陈亮看到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也说明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

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发展,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

(3)有道理。

因为只有农工商并重,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18、

(1)统治者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2)新航路开辟;西方列强积极进行殖民扩张,锋芒直指中国,中国危机四伏而盲目自大。

(3)发生了。

中英鸦片战争。

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原因如下:

政治上:

英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中国是实行君主统治的封建专制国家;

经济上:

英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占主导;

军事上:

英国是坚船利炮,早已进入热兵器世代,中国则是大刀长矛,仍在冷兵器时代徘徊;

观念上:

英国富有开拓冒险意识,放眼世界,中国则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闭目塞听,坐井观天,自欺欺人,不思进取,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

(4)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封建制度之间的较量与对抗。

参考答案:

(一)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C

B

A

C

B

D

A

C

D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D

C

A

B

A

A

C

C

B

C

(二)主观题

25、

(1)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

(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做法:

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3)明朝。

全国的军政大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明太祖朱元璋。

(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26、

(1)史实:

秦朝: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唐朝:

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

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