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29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

学时数:

48学时(32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

教材名称:

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

2.《信息技术微格教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03,沈莉等

一、课程目标

面向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对“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要求,探索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的建设工作,帮助这些已经具备专业能力与知识的本科学生利用本项目提供的基本资源和扩展资源,快速掌握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法,使他们既掌握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又具备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能够按照计算机课程教学法正确地分析、评价和设计本专业的教学过程,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工作,并具有从事中职计算机课程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能力,成为真正合格的计算机类中职职教“一体化双师型”人才。

教学目标:

1.掌握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

2.培养师范生从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素养及实践能力;

3.掌握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4.掌握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析方法;

5.掌握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与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和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内容应避免大而全,应根据相应的学科发展现状,力求反映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注重学生教学分析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形成,突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与职业性。

(2)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在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案例模仿-理论指导分析-反思改进-独立设计-能力形成”这一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能力形成的主线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

(3)教学内容分模块,使课程各部分内容成为开放而又有机联系的整体,便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学重难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

理论学时部分(32学时)

第1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概述(2.5学时)

1.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地位

1.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内涵

1.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4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课程目标

1.4.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目的

1.4.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学习任务

1.4.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学习要求

第2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3.5学时)

2.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2.1.1国外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2.1.2国内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2.2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征

2.2.1心理特征

2.2.2学习态度和学习特征

2.2.3能力倾向

2.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特征

2.3.1“高容型”道德素养

2.3.2“多元型”智能观

2.3.3“职业型”教学理念

2.3.4“双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

2.4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2.4.1实践性

2.4.2应用性

2.4.3新颖性

2.4.4社会性

第3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3学时)

3.1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

3.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3.2.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3.2.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依据

3.2.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

3.2.4中职计算机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3.3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3.1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3.2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

第4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原则、方法和设计(5学时)

4.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原则

4.1.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4.1.2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4.1.3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相结合

4.1.4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

4.1.5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4.1.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4.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选用原则

4.2.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常用教学方法

4.2.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选用原则

4.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

4.3.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4.3.2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4.3.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

第5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分析(5学时)

5.1理论内容教学分析

5.1.1理论内容的特点分析

5.1.2理论内容的教学原则

5.1.3理论内容的教学案例

5.2技能内容教学分析

5.2.1技能内容的特点分析

5.2.2技能内容的教学原则

5.2.3技能内容的教学案例

5.3综合应用内容教学分析

5.3.1综合应用内容的特点分析

5.3.2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原则

5.3.3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案例

第6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6学时)

6.1教学模式

6.2中职教学模式

6.2.1MES模式

6.2.2“激发式自主学习”模式

6.2.3分层教学模式

6.2.4基于MOOC/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6.3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

6.3.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6.3.2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6.3.3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

6.3.4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

第7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评价(3学时)

7.1教学评价

7.1.1教学评价的概念

7.1.2教学评价的功能

7.1.3教学评价的类型

7.1.4教学评价的手段

7.2中职教学评价

7.2.1中职教学评价的原则

7.2.2中职教学评价的特点

7.2.3中职教学评价的方式

7.2.4中职教学评价的内容及实施办法

7.3中职计算机学生技能评测

7.3.1中职计算机学生技能评测的现状

7.3.2中职计算机学生技能评测的意义

7.3.3中职计算机学生技能评测方案设计

7.3.4中职计算机学生技能评测案例

第8章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学时)

8.1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想理念基础

8.1.1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8.1.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8.2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

8.2.1教师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8.2.2教师的教学能力

8.2.3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8.2.4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

8.3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业能力基础

8.3.1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

8.3.2教师的计算机专业能力

第二部分:

实践学时部分(16学时)

序号

实验(实训)名称

学时数

开出要求

实验(实训)类型

每组实验(实训)人数

必做

选做

验证

1

导入技能训练

2

15

2

讲解技能训练

4

15

3

演示技能训练

4

15

4

结束技能训练

2

15

5

评课技能训练

4

15

实验(实训)内容安排如下:

实验一导入技能训练实验(实训)

(基本实验(实训)2学时)

1.技能概述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通过建立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行为。

分为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导入、直观导入、实例导入、设疑导入、任务导入、对比导入、游戏导入、讨论导入等类型。

2.目的要求

(1)掌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导入类型;

(2)掌握根据不同课题选择不同导入方法;

(3)掌握课前准备工作与导入的关系;

(4)要求预先编写导入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方案,方案要考虑到:

有针对性,目的明确,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启发性,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进入课程自然合理。

3.实验(实训)内容

课前预习导入技能的原理、方法和评价指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某一知识点为导入的教学内容,在微格实验室进行导入技能试讲,要求单个学生试讲时间控制在3-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点评,根据师生点评内容和此次授课录像,试讲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修改、练习,对同一内容再进行导入技能试讲,并自行录制视频上传至微格教学辅助平台。

教师综合两次导入技能训练效果评定成绩,作为该项技能训练实验(实训)成绩。

试讲可选内容:

了解主机箱的奥秘、信息与信息技术、Photoshop图层的基本概念与操作、PowerPoint丰富的声音控制、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4.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权重

1.目的明确,能将学生导入课题情境

0.15

2.导入的方法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

0.15

3.导入的方法有趣

0.10

4.导入的演示效果好

0.10

5.导入具有启发性

0.10

6.导入内容与新课内容联系紧密

0.10

7.教态自然,语言清晰

0.10

8.导入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析、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

0.10

8.导入的时间掌握好

0.05

9.导入能面向全班同学

0.05

对整段教学片断简短评价:

实验二讲解技能训练实验(实训)

(基本实验(实训)4学时)

1.技能概述

讲解技能是指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和感情熏陶的一类教学行为。

分为描述类、诠释类、论证类、问题中心式、操作中心式等类型。

2.目的要求

(1)预先编写讲解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方案,要求讲解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会运用丰富的实例(正反例)辅助讲解;

(3)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辅助讲解;

(4)引导听众分析概括,培养能力,教授方法;

3.实验(实训)内容

预习讲解技能的原理、方法和评价指标,特别要求对课堂中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某一知识点为讲解核心内容,在微格实验室进行试讲与练习,要求单个学生时间控制在10-12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点评,根据师生点评内容和此次授课录像,试讲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修改、练习,对同一内容再进行讲授技能试讲,并自行录制视频上传至微格教学辅助平台。

教师综合两次讲授技能训练效果评定成绩,作为该项技能训练实验(实训)成绩。

试讲可选内容:

利用PowerPoint做抠图、计算机系统组成、三点布光、E-R图的绘制、FTP服务器配置。

4.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权重

1.讲解目标明确、设计合理

0.10

2、教师情境的创设

0.15

3.讲解内容准确、观点科学

0.15

4.语言简练、清晰,描述生动,富于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0.10

5.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语文意识

0.05

6能启发学生思考,配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0.10

7.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

0.10

8、讲解内容、方法与学生认知水平

0.10

9、声音清晰、速度适中、有感染力

0.05

10、学生对老师问题的反馈情况

0.10

对整段教学片断简短评价:

实验三演示技能训练实验(实训)

(基本实验(实训)4学时)

1.技能概述

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实物或实物的模型、标本、挂图,或通过幻灯、投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展示或实验演示,说明有关事物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活动行为。

分为实物演示、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和教学软件演示。

2.目的要求

(1)预先编写演示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方案,对演示物要求精心选择;

(2)演示前交待演示物名称、性能、用途,提出问题和观察点;

(3)演示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

(4)各种媒体相互配合,综合利用;

(5)演示后及时总结,明确观察结果。

3.实验(实训)内容

课前预习演示技能的原理、方法和评价指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某一知识点为讲解核心内容,在微格实验室进行试讲与练习,要求单个学生时间控制在10-12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点评,根据师生点评内容和此次授课录像,试讲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修改、练习,对同一内容再进行演示技能试讲,并自行录制视频上传至微格教学辅助平台。

教师综合两次演示技能训练效果评定成绩,作为该项技能训练实验(实训)成绩。

试讲可选内容: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五大部分(练习演示基本硬件外观及CPU和内存条的安装操作)、水晶头的制作、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速录机的原理和构成。

4.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权重

1.演示目的清晰扼要

0.10

2.演示现象明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0.20

3.演示中注重对学生观察与思维的引导

0.15

4.操作演示动作科学、规范、有示范性

0.15

5.演示程序清楚,关键步骤能重复

0.05

6.演示与讲解等其他技能结合自然

0.10

7.演示开始时能将仪器交代清楚

0.05

8.演示时机选择、时量控制合理

0.10

9.演示安全可靠、效果明显、结论明确

0.05

10.对演示结果能实事求是地解释

0.05

对整段教学片断简短评价:

实验四结束技能训练实验(实训)

(基本实验(实训)2学时)

1.技能概述

结束技能是指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地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行为。

分为归纳总结结束法、质疑结束法、延伸结束法、悬念结束法、复述结束法、鉴赏结束法、练习结束法、传道结束法、表演结束法和迁移结束法。

2.目的要求

(1)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结尾的基本形式;

(2)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结尾的常见方法;

(3)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结尾的技巧;

(4)明确教学重点,提示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理解升华;

(5)及时巩固,强化学习,结束形式多种多样,针对学生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3.实验(实训)内容

预习结束技能的原理、方法和评价指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某一知识点为讲解核心内容,在微格实验室进行试讲,要求单个学生时间控制在3-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点评,根据师生点评内容和此次授课录像,试讲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修改、练习,对同一内容再进行结束技能试讲,并自行录制视频上传至微格教学辅助平台。

教师综合两次结束技能训练效果评定成绩,作为该项技能训练实验(实训)成绩。

试讲可选内容:

计算机病毒、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图像信息的认识与加工、景深的合理应用。

4.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权重

1.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并使知识系统化

0.20

2.通过适当的方式,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0.20

3.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得到巩固、深化或运用,并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0.20

4.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总结或练习

0.15

5.结束的方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0.15

6.时间紧凑、效率高、不拖沓

0.10

对整段教学片断简短评价:

实验五评课技能训练实验(实训)

(基本实验(实训)4学时)

1.技能概述

评课技能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的活动行为,是对课堂中师生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化进行的有效判断。

分为整体评析和单项评析两大类。

2.目的要求

(1)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技巧;

(2)能够结合教育理论对一堂课进行整体性的评析;

(3)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点评。

对课堂中的优点,应该充分肯定;对课堂中的不足,应该真诚委婉地方式提出。

(4)对课程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评价和分析,不要在评价中拘于细节,以偏概全,并且在评价阐述中要突出重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3.实验(实训)内容

参与统一组织的中职课堂旁听活动1次,根据整体评析和单项评析内容要求,撰写评价报告,教师审阅该评价报告作为该项技能训练实验(实训)成绩。

4.评价量表

评价类型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权重

1.对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及达成情况有精要评析。

0.10

2.能从教学思路设计和课堂结构安排的角度合理评析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的成效。

0.10

3.结合实例对教学方法选择是否适度、灵活和有效进行分析。

0.10

4.简要评价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0.10

5.对教学技能进行评价,突出优点,对不足有建设性建议。

0.10

6.教学效果评价,即从教学内容、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师生互动、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析。

0.10

评研

结合

7.在评价过程中透析课堂教学主要特点及得失

0.10

8.借助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评价教师上课的优点。

0.10

9.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0.10

其它

10.用语准确、评价合理、突出重点、分析深入。

0.10

对整段教学片断简短评价: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相关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专业课程

2.师范生实习的先行课

四、成绩考核

1.完成课程安排的教学活动任务,并达到标准才能给予学分。

2.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60%)和实践考核成绩(40%)两部分构成。

五、参考书目

1.李体仁,刘正安,郭凌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教程[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