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38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docx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Word版

 

化学专题复习—分子原子离子

(讲评课)

 

姓名:

李英

单位:

大口屯中学

 

分子原子离子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分子、原子、离子相关知识。

(2)建立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

(3)练习中考题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原有知识。

(2)通过对习题的剖析,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存在着3000多万种物质,这3000多万种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从微观角度分析,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又有哪些呢?

【学生】“分子、原子、离子”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种常见物质,看看哪位同学能更快更准的找出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

【教师】展示幻灯片

(1)

【学生】抢答构成铁、石墨、水、氧气、氯化钠等物质的粒子是什么。

【教师】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却只有三种即:

分子、原子和离子,今天我们来系统的复习一下分子、原子、离子的相关知识。

【教师】展示幻灯

(2),并板书课题分子原子离子

(二)内容展开

【教师】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者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却不能燃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教师】给学生时间思考

【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解答:

“这是由于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分子具有可燃性,所以一氧化碳物质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分子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由此我们可知什么是分子呢?

【学生】回答分子定义。

【教师】提问:

“为什么不说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呢?

那么分子能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同学们,我给大家做个魔术,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实验】蘸取酚酞溶液在滤纸上画一个笑脸,然后再将此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烧杯上方,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再观察现象,让学生解释原因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氨分子运动到滤纸上,使酚酞变红;氨分子又从滤纸上运动到了空气中,红色消失。

【教师】“这说明分子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学生】“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师】展示幻灯(3)

【教师朗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有名的咏梅诗,它不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同时也说明了什么?

【教师】找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分子还有什么性质呢?

下面我们来看学案的第二道题。

【教师】展示幻灯(4)

【学生】分析做题思路

【教师拓展】“谁能再举一个分子存在间隔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分子的相关知识”

【教师】展示幻灯(5),板书:

分子分子的性质

引导学生说出分子的定义及分子的性质。

并做相应的补充或拓展。

(总结分子性质第一点时:

点击超链接,讲解,如果将原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像将乒乓球与地球相比一样。

(总结分子之间有间隔隔时:

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气体能被压缩;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物质之间才会有三态之间的转换。

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固体,分子间隔——变小,由液体、固体变成气体,分子间隔将——变大。

[教师提问]“酒精温度计中的酒精受热后体积膨胀是由于分子变大了造成的,是否正确?

”)

(总结分子在不断运动时:

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我们能闻到花香,所以我们能将湿衣服晾干,而夏天比冬天干的快,是由于夏天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总结。

【教师】展示幻灯片(6),同时引入: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不继续分裂,而是重新排列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所以我们说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是否能够再分(此句由学生说出)。

由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句由学生说出)。

通过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我们还能了解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怎样构成的呢?

习题三为我们提供了原子构成的一些信息,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说法哪些正确,哪些有错误。

【教师】展示幻灯(7)

【学生】解答并分析原子构成。

【教师】“我们知道今年三月十一日,日本发生了地震,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泄漏出来了碘一131,我们刚刚复习了分子,知道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所以泄漏虽然发生在日本,但世界上许多国家

都检测出了空气中含有了一定量的该物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碘一131”

【教师】展示幻灯(8)并读题:

“碘-131摄入人体后,主要积聚在甲状腺处对人体造成危害,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下列关于碘一131说法不正确的是”?

【教师】找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学生】回答第四题,分析理由。

【教师】板书原子原子的结构展示幻灯(9),引导学生归纳原子结构。

(在讲相对原子质量时补充“我国中科院张青莲院士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教师】“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各有特点,下面我们看习题5”

【教师】展示幻灯(10),引导学生回答,并逐一总结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以及得失电子情况。

【学生】回答习题5,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三类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以及得失电子情况。

【教师】“总结非金属时教师发问,所有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都不小于4个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并举出反例。

【教师】板书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展示幻灯(11),引导学生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以及得失电子情况。

并总结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这一知识点。

【教师】“为什么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呢?

下面我们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教师】展示幻灯(12),并讲解。

“钠原子原子核内有十一个质子,原子核外有十一个电子,这十一个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钠原子需要失去外层的一个电子,从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氯原子原子核内有十七个质子,原子核外有十七个电子,这十七个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氯原子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八的稳定结构。

在一定条件下,钠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了氯的最外层,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了钠离子,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

谈到离子,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习题,对离子进行一下深入复习”。

【教师】展示幻灯(13)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分析选择的理由。

【教师】拓展:

“该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以R代替该元素谁能书写出该离子符号。

【学生】书写离子符号。

【教师】“若核内质子数为9、11、13,该离子是什么离子,离子符号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并板书。

【教师】总结离子符号书写的要点。

【教师】展示幻灯(14)引导学生回答,并补充。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15)引导学生回答,并补充“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看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由于Z、Q所属元素种类相同,所以Z、Q化学性质相似是否正确?

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若元素第一层为最外层则有2个电子,即为稳定结构,与其他层为8性质相似。

【教师】展示幻灯(16)引导学生交流并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板书离子展示幻灯(17),引导学生归纳子定义及原子阴阳离子的结构特点。

【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展示幻灯(18)引导学生归纳,并拓展若R为C答案,化学式该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问题并板书化学式。

【教师】展示幻灯(19)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昨天的习题,系统的对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进行了梳理”。

(20)展示幻灯引导学生回顾知识。

并引出明天复习内容元素及宏观微观知识的运用。

【教师】微观的世界一样多姿多彩、奥妙无穷,希望大家努力学习,以后能深入的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谢谢大家。

展示幻灯(21)“下课”。

(附)

学案设计

学习

内容

分子原子离子

学习

目标

1、通过习题,巩固分子、原子、离子相关的基础知识

2建立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

3见识中考题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学习

重点

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习题的讲练,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互助意识。

一、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

1  

2  

3  

二、原子

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

3.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排布特点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有密切关系

4.离子就是带电的或。

是原子而形成的一种粒子

 

1.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同时也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很小

2.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中的放射现象和电子的先后发现,不仅将人们的视线引入了原子的内部,而且更进一步的驱使人类积极探索原子核的内部组成。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

①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高速运动;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数等于中子的个数。

下列组合中都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向空气中泄漏了碘-131,碘-131摄入人体后,主要积聚在甲状腺处对人体造成危害,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8

B.核电荷数为131

C.质子数为53

D.核外电子数为53

5.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序号),其原子结构特点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离子

6.某种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B.10C.12D.17

8.下列关于四种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Q

A.X和Z化学性质相似B.Y是原子

C.Y和Q表示同一种元素D.共表示三种元素

9.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⑥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⑤B.①③⑤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10.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A

B

C

D

11.元素X的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元素Y的核外最外层有1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可能形成的化合物为  .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