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50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5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

 

施工单位:

四川路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黄正华

审核人:

曾宏跃

编制日期:

2016年7月15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4

一、编制依据4

第二章工程概况4

一、工程简介4

二、自然特征5

第三章整体施工部署12

一、施工组织机构12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3

三、三通一平施工前准备13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14

第五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5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9

总体施工工艺概述19

一、测量控制方案19

二、灌注桩施工方案20

三、承台施工方案27

四、墩柱施工方案27

五、盖梁施工方案33

六、垫石、挡块现浇施工方案60

七、预制梁制作及安装施工方案65

八、桥面施工方案74

第七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75

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75

一、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75

二、质量保证措施76

三、工期保证措施77

第九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78

一、冬季施工措施78

二、雨季施工措施78

第十章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85

第1节质量保证体系86

第2节安全保证体系87

第十一章其它应说明的事项88

第1节文明施工88

第2节环境保护90

第十一章附表、附图91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设计交底文件。

2、规范和强制性条文和相关标准: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0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桥涵抗震施工技术规范》JTJ004-8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检测评定标准》JTGG80/1—2004

《公路测量规范》JTJ061—99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项目,为剑阁县境内108国道大仓村段的拓宽改造工程,由沿河桥梁及道路组成,本次拓宽改造工程位于既有道路(108国道)靠剑溪河侧。

2、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设计车速:

40km/h;

●荷载等级:

城—A级,人群:

3.5KN/m2;

●路基宽度:

23.0m,组成为:

1×3.0m(人行道)+5×3.5m(机动车道)+2.5m(中央分隔带宽1.5m,路缘带2×0.5m);

●桥面宽度(加宽段):

14.95m,组成为:

1×3.0m(人行道)+3×3.5m(机动车道)+1.45m(中央分隔带宽0.95m,路缘带1×0.5m);

●桥面宽度(匝道段):

11.50m,组成为:

1×3.0m(人行道)+2×3.5m(机动车道)+1.5m(护栏宽0.5m,路缘带2×0.5m);

●设计洪水频率:

依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3.0.3条规定,本项目设计洪水频率采用剑溪河规划洪水频率(20年一遇(P=5%));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

●地震烈度:

Ⅶ度。

二、自然特征:

1.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

受区域气候和地形影响,总体特点是:

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干少雨、夏热多雨,并伴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根据剑阁县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气温16.1℃,最高年为17.3℃(1998),最低年为15.2℃(1976);区内日照中等,湿度大。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89.1小时,年日照率为40%。

年平湿度为69%,各月相对湿度在70%左右,年平均无霜日263天。

区内常年降雨量在760.3-1282.7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933.6毫米,多年月平均降雨量77.8毫米,降水量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总量达799.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6%。

其中月均降雨量最高为7月,降雨量达241.4毫米;最低为12月,降雨量仅4.1毫米。

旬均降雨量以7月上旬最高,降雨量达98.7毫米;最低为1月上旬,降雨量为0.8毫米。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99.4毫米,各月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

根据气象资料,境内50年一遇最大日降雨量为470.40mm(2013年7月20日),20年一遇最大日降雨量为277.30mm(2009年7月14日);境内50年一遇最大年降雨量为1583.70mm(1961年),20年一遇最大年降雨量为1312.7mm(1990年)。

桥址处于剑溪河下游的剑门关三江河段,该河发源于剑门关山区,自上游由南向北经剑门关镇至桥址,于下游的宝轮镇附近注入清江河,属于白龙江的一级支流,该河为典型的山区雨洪型性河流,流量及水位随季节变化大,平均流速大,洪水易涨易消,搬运和冲刷能力强,河床比较大,糙率高,河谷深窄,河曲发育;枯季流量一般小于20m3/s,水深小于1.0m,无断流现象;暴雨季节易诱发山洪。

桥址上游汇流面积约25.0km2;据民访及水文估算分析,桥址历年最高洪水位约500.92m(1981年)。

勘察期间水位高程约487.50m,水深约1.00~2.50m。

2.地层岩性

根据《四川省岩石地层表及说明书》及1:

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本区分布基岩为侏罗系沙溪庙组上段地层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松散堆积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及坡积物、冲洪积物,分布于及各级阶地上。

现由老到新分述于下。

(1)侏罗系沙溪庙组(J2s)

岩性以紫红色上段地层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灰白色砂岩为主,岩层产状为157°∠8°。

场区内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抗风化力弱,为软质破碎岩,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较高,本次各勘探孔深度内均见及。

(2)冲洪积层(Q4al+pl)

卵石土层:

主要分布于场区河床部分,骨架颗粒成分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灰岩,岩性较坚硬,粒径2~5cm居多,亚圆形、椭圆形,排列混乱,含量50~55%左右,充填方式为孔隙式,充填物为粉质粘土及砂粒,松散状。

(3)坡积层(Q4dl)

粘性土层:

主要分布于场区河床两岸,布,棕黄色,可塑状,稍湿状。

(4)人工堆积层(Q4ml)

场区内均有分布,主要为修建108国道人工回填而成,松散状。

3.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场区大地貌单元处于四川盆地北部前龙门山构造侵蚀剑门低山丘陵区,属于清江河河谷地貌。

工程区位于清江河右岸一级阶地与浅丘坡地交汇地段。

桥址河段走势顺直,河槽宽坦,宽约35~43米,河床比降约2‰,常水位水深约1.00~2.50米;受人类采砂活动影响槽面坑洼不平、松散凌乱。

两岸为一级阶地,阶面平顺,临水岸坡地带呈陡坎状,坎高约6~8米;左右两岸距离自然斜坡坡脚较近,为自然岸坡地形,阶面较窄,坡面可见典型阶地的“二元”结构特征。

一号加宽桥勘察期间此段地面高程为495.35~503.25m,相对高差约7.90m;A匝道桥勘察期间此段地面高程为495.24~502.12m,相对高差约6.88m;B匝道桥勘察期间此段地面高程为495.51~502.91m,相对高差约7.40m;二号加宽桥勘察期间地面高程为497.02~503.92m,相对高差约6.90m。

本次勘察孔口高程是据甲方提供的座标及地形总平面图上地面高程点a点(498.50m)为基准点进行引测的。

(2)地基岩土结构及其特征

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土、第四系沼泽沉积物淤泥质粉质粘土、冲洪积卵石、侏罗系沙溪庙组上段地层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

现将各地基岩土结构及特征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⑴杂填土①(Q4ml):

场区内均有分布。

杂色,松散状,稍湿。

以粉土、卵石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硬质物含量约10~30%,层厚0.50~4.80m。

⑵粉质粘土②(Q4dl):

场区内均有分布。

棕黄、灰黄色,稍湿-湿、可塑状。

土中含少量褐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土体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

土体内含孤石(粒径约0.6~0.9m,为中风化砂岩),层顶高层为491.83~503.65m,揭示层厚0.60~11.80m。

⑶淤泥质粉质粘土③(Q4h):

场地内临近河床地段有分布,灰色,土的韧性及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软塑状,湿~饱和。

层顶高层为495.03~496.07m,层厚3.00~5.80m。

⑷松散卵石④(Q4al+pl):

场地内仅临近河床地段分布。

灰色,卵石含量约50~55%,成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灰岩等,粒径一般2.0~5.0cm,个别大于10~20cm,亚圆形,次圆状,卵、砾石多呈中等风化状态;充填物以粉质粘土为主,次为砾、细砂;湿,松散状,土体含漂石及孤石。

超重型(N120)动力触探试验击数一般N120≤3。

层顶高层486.80~500.65m,层厚0.80~8.50m。

⑸泥岩⑤:

仅部分地段分布,主要分布于粉质粘土及松散卵石层下部。

为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

在勘孔揭示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两个亚层:

强风化层⑤1:

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层理不甚清晰,裂隙发育,岩体被风化成碎块状。

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岩质软,强度低,回转钻进快,岩芯大多呈碎片状、圆饼状,手可折断。

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层顶高层473.23~499.40m,层厚2.40~13.40m。

中风化层⑤2:

中厚层状构造,其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层理较清晰,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强度较高,岩芯呈柱状,部分为碎块状,手不易折断,锤击可碎。

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层顶高层473.98~495.36m,层厚1.70~11.50m。

⑹砂岩⑥:

主要分布于泥质粉砂岩层上、中部。

为灰白色,砂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在勘孔揭示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两个亚层:

强风化层⑥1:

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层理不甚清晰,裂隙发育,岩体被风化成碎块状。

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岩质软,强度低,回转钻进快,岩芯大多呈散粒状、碎片状、圆饼状,手可折断。

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层顶高层459.80~498.25m,层厚0.90~16.20m。

中风化层⑥2:

中厚层状构造,其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层理较清晰,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强度较高,岩芯呈柱状,部分为碎块状,手不易折断,锤击可碎。

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

层顶高层470.34~497.10m,层厚0.90~9.10m。

⑺泥质粉砂岩⑦:

主要分布于砂岩层下部。

为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在勘孔揭示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两个亚层:

强风化层⑦1:

其矿物成分显著变化,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层理不甚清晰,裂隙发育,岩体被风化成碎块状。

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岩质软,强度低,回转钻进快,岩芯大多呈散粒状、碎片状、圆饼状,手可折断。

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层顶高层470.35~493.40m,层厚1.60~10.00m。

中风化层⑦2:

中厚层状构造,其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层理较清晰,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强度较高,岩芯呈柱状,部分为碎块状,手不易折断,锤击可碎。

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层顶高层458.80~496.00m,层厚2.70~17.10m。

(3)地质构造

工程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四川沉降带之川北横裂构造带,其构造格局主要为北东~北东东方向一系列褶皱。

主要构构造形迹为梓潼向斜、拓坝场背斜,九龙山背斜等。

梓潼向斜:

该向斜全长约92km,位于梓潼回龙寺、剑阁正兴、龙源泉一线,轴线不规则,总体走向N40°~60°E,平面上呈舒缓“S”形。

该向斜平缓开阔,两翼基本对称,倾角1~3°,北西翼局部倾角为6°,南东翼局部倾角为5°,岩层走向并不与轴线平行。

该向斜核部为七曲寺组,地层、岩层面稍有起伏,其两翼为白龙寺地层。

工程区位于梓潼向斜近核部部位,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为N40°~50°E∠SE2°~5°,岩层较平缓,局部有起伏,缓倾左岸略偏于下游。

工程区内构造简单,无断裂发震地质构造存在,新构造运动仅表现为区域性缓慢间歇性抬升。

其北西面分布有龙门山主边界断裂,故时受外围地震波及影响。

经勘察,场区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分布,故场地的稳定性好,适宜修建。

(4)场区地表水

场地内地表水为剑溪河,其枯季流量一般小于20m3/s,水深小于1.0m,无断流现象;暴雨季节易诱发山洪。

桥址历年最高洪水位约500.92m(1981年)。

勘察期间水位约493.10~493.80m,水深约1.00~2.50m。

(5)场区地下水

第四系孔隙型潜水:

勘察期间在钻孔中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80~8.20m,标高492.80~496.00m,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型潜水,粉质粘土、松散卵石层为场区主要含水、透水层,其含水性及透水性差,其水位、水量变化随季节降水及剑溪河水升降变化而变动。

据相关资料,枯、丰季节地下水位变幅为1.00~2.00m。

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在泥质砂岩、砂岩风化带的裂隙中,水量较小,接受大气降水及剑溪河水补给,富水及透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制约,季节性变化较强,水量贫乏。

(6)地基土、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⑴场地环境类型

据《剑阁县自然地理》,剑阁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干超度<1,为湿润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G.0.1条,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⑵地下水、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土腐、水质分析均借用临近10m外所作的【中国•剑门蜀道文化博览园-姜维桥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土腐及水质分析试验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条文及附录G规定,对地下水水腐蚀性及土腐进行分析,经分析确定,场区内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7)不良地质现象

本次勘察时,拟建工程地段未发现影响桥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8)场区不利埋藏物

经本次勘察及调查,场区内除在108国道上存在国防光缆线、电信光缆以及过河天然气管道、粉质粘土层中存在孤石外,未发现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等不利埋藏物。

4.地基评价

(1)场地稳定性评价

工程区内构造简单,无断裂发震地质构造存在,新构造运动仅表现为区域性缓慢间歇性抬升。

其北西面分布有龙门山主边界断裂,故时受外围地震波及影响。

经勘察,场区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分布,故场地的稳定性好,适宜修建。

(2)地震效应评价

⑴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场区震感强烈,属地震影响波及区。

场区地震活动主要受川西北龙门山远源地震活动带的影响,区域地质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条文规定,剑阁县下寺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设计特征周期值Tg=0.40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⑵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根据本次勘察和地区经验,场地覆盖层厚度约18.0m,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文规定。

场地覆盖地层由耕植土、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松散卵石、强风化基岩组成;耕植土、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属软弱土;粉质粘土、松散卵石属中软土,强风化基岩属中硬土。

按第4.1.6条划分,场地类别为II类。

⑶地基土液化评价

经勘察,场区内无液化土存在,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⑷建筑抗震地段: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相关条文规定,拟建工程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3)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本次勘察,对桥址区域地基土进行了取样分析,现对桥址区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评价。

据取芯鉴别和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现将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评述如下:

⑴杂填土:

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为不良地基土。

⑵粉质粘土②:

现场对粉质粘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及现场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可知:

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一般,属中压缩性地基土,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⑶淤泥质粉质粘土③:

现场对其进行静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统计可知:

物理力学性较差,承载力较低,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⑷卵石④:

据现场对其进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小于3击,可知:

卵石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承载力相对较高、压缩性较低的地基土。

⑸强风化泥岩⑤1:

在现场对其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其风化裂隙发育,强度较低,承载力一般,属极破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泥岩⑤2:

在现场对其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其风化裂隙较发育,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属极破碎极软岩,岩芯采取率一般50~60%,RQD值一般65~7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⑹强风化砂岩⑥1:

在现场对其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可知,风化裂隙发育,强度较低,承载力一般,属极破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砂岩⑥2:

在现场对其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其风化裂隙较发育,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属较完整较硬岩,岩芯采取率一般大于80%,RQD值一般不小于8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⑦1:

在现场对其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可知,风化裂隙发育,强度较低,承载力一般,属极破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⑦2:

在现场对其取样作室内土工试验,其风化裂隙较发育,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属较破碎软岩,岩芯采取率75~85%,RQD值一般70~8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5.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根据本次钻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现将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于下表中。

地基岩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岩土

名称

天然

重度

г

(KN/m3)

土(岩)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

m

(KN/m4)

压缩

摸量

Es

(MPa)

基底摩擦系数

(u)

地基承

载力容许值

[fa0]

(KPa)

抗剪强度

桩基参数

凝聚力

C

(MPa)

内摩

擦角

ф

(度)

桩极限侧

阻力标准值

qsik(KPa)

桩极限

端阻力

标准值

qp(KPa)

岩石饱和

单轴抗压

强度

标准值

frk(MPa)

杂填土

17.5

3000

--

--

60

20(20)

粉质粘土

19.0

6000

6.0

0.30

120

23.0

15.0

30(35)

淤泥质

粉质粘土

18.0

4000

3.0

0.20

90

17.0

13.0

20(25)

松散卵石

21.0

20000

12.0

0.40

150

0

25

90(100)

强风化泥岩

21.5

20000

25.0

0.40

200

100

35

90(100)

1.04

(天然)

中风化泥岩

22.0

25000

0.42

450

240

40

100(110)

3.10

(天然)

强风化砂岩

22.5

30000

35.0

0.45

280

140

37

110(120)

0.90

(天然)

中风化砂岩

23.5

60000

0.55

800

400

45

130(140)

8000

(600)

32.00

强风化泥质

粉砂岩

21.0

25000

25.0

0.40

220

150

35

100(110)

1.25

(天然)

中风化泥质

粉砂岩

22.5

50000

0.45

550

350

40

120(130)

4000(3000)

5.40

注:

1、卵石的渗透系数为30m/d

2、中风化砂岩软化系数为0.80、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软化系数为0.65

3、承载力特征值fak的使用条件为无扰动、天然状态

4、表中无括号的为钻(冲)孔桩参数,有括号的为人工挖孔桩参数

6.地基岩土均匀性评价

场区内覆盖层为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松散卵石、基岩层。

杂填土结构松散、均匀性差;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不均,厚度不一,均匀性差;粉质粘土层厚度不一,均匀性一般;松散卵石层分布不均,层厚不一,其均匀性较差;场地内基岩由于风化程度的不同,造成起物理力学性质存在差异,由上到下其强度逐渐增强,岩层顶面坡角大于10度,局部均匀性较差。

综合考虑,整个场地地基土均匀性一般。

7.桥位区稳定性评价

(1)岸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桥址区位于剑溪河I级阶地与浅丘坡地交汇处,山坡自然坡度较缓,因修建108国道路对山坡进行开挖、回填,地形呈台阶状,回填地段坡体组成物为粉质粘土及卵石,回填时间约10年,经多年运行,边坡无滑坡、土溜等现象存在,场区内边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场区西侧距剑溪河较近,桥台受洪水的侧蚀破坏影响一般,取适当的护坡、固岸措施后即可兴建。

经勘察期间的现场调查,拟建桥区位移、变形、拉裂、隆起、跨塌等不稳定现象,两侧岸坡较为稳定。

(2)河流冲刷评价

拟建桥位区地形平缓,河流纵坡较小,河床宽缓,以冲洪积层为主,形成自然河岸及滩地,主河道基本位于河道中心,河道以河流冲刷为主,形成开阔的河槽(宽约35~43米)构成现有河床。

根据河床堆积物的岩性、成因、水动力特点以及初步调查的水文资料,可初步估计河槽自然演变冲刷深度大于2.50米,总冲刷深度应根据拟设计墩台形式通过行洪泄洪论证后得出。

 

第三章整体施工部署

一、施工组织机构

按照我公司ISO-9002管理体系,我们将在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四部一室”对整个工程进行垂直有效管理。

“四部”为:

技术质量部、工程物资部、经营计划部、财务核算部。

“一室”为综合办公室。

其各自职能分别为:

◆技术质量部:

负责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方案的研究和编制、与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进行技术与标准的洽商、各种资料的填报和竣工文件的整理、对下属的工地实验室和测量队伍进行业务指导等。

◆工程物资部:

负责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对工程生产与进度进行合理安排与督促,对设备、材料的供应进货和保管负责,同时还要管理下属劳务队伍以及进行安全生产等。

◆经营计划部:

负责生产的计划安排、工程量的核定、计量支付的报送与审批。

◆财务核算部:

负责工程的成本核算,与业主进行财务方面的业务往来。

◆综合办公室:

主要负责文明施工、现场保卫、对外协调以及职工业余生活和后勤保障等。

在施工现场,为了使各队伍职责分明、便于协调,我们将施工队伍细分为水上作业队、桩基施工队、挂篮施工队、引桥施工队以及机械施工队等。

详见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全桥长为1.075公里,为方便现场施工及办公条件,拟在原有石拱桥剑溪河右岸河漫滩上设置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存放区、及预制箱梁的梁场等,施工临时占地19000。

其中办公区和生活区共5000,办公、生活区的建设按照文明工地的标准建设,做到安全、整洁、美观,办公区采用塑钢彩板房,生活区采用活动板房;钢木加工区及设备、材料存放区3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