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84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自然第七册全册教案

教案(序号1)

课题

1、测量物体的温度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9月12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温度表的基本构造。

2、使学生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

3、使学生学会表示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

准备

杯子、水槽、温度表模型或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新

 

二、温度表的初步认识

 

三、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及表示温度的读法。

 

四、温度的读法与写法训练

 

五、总结、结束本课

1、师:

(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如果要判别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有什么方法?

生:

(讨论)(可以凭眼观察)

师:

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热气,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别哪标水温高呢?

生:

(讨论、试验)

师: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感觉器官来判别水温的高低,这办法不错,但以后要注意,只有在先知道物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用手去感觉物体温度的高低。

如果是加热过的油,从外表看不出它温度很高,随便用手摸,就会出事故的。

2、师:

刚才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用手能感觉出温度的高低。

但是,这方法是否很可靠呢?

(出示三盆水:

泠水、温水、热水)请一同学上来,用两只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请同学说说两只手对两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请这同学将两只手同时放入中间一只水盆中,然后让他说说对这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

师:

同一盆水,这两只手对它温度的高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说明手对温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生:

(讨论)

师: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

这一单元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

(板书课题)

 

师:

(出示温度表)这是温度表,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的构造,温度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

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论。

师:

(小结)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还有刻度。

师:

温度表上的刻度有什么作用?

生:

观察、思考。

师:

(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温度表的球形玻璃泡内有水银,水银液柱随温度的高低会上升或下降,有了刻度就能、显示出温度的高低了。

师:

那么有谁知道单位是什么呢?

(生答)现在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如今天的气温就读成(板书)20摄氏度(具体数字可根据上课当天的气温)。

如果要书写就写作“20℃”(板书)。

1、师:

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

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

应该怎样写呢?

生“读100摄氏度写100℃(板书)

师:

那么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

怎么写?

生:

读0摄氏度写0℃(板书)

师:

有时温度比零度还要低,该怎么表示呢?

师:

(指导)零下温度要标以“零下”多少摄氏度,写时在数字前面用“—”符号表示。

例如零下5摄氏度写作“—5℃”。

师:

(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移动“液柱”的高低位置。

(多次变化)

生:

(根据“液柱”的位置进行读、写练习)

2、师:

刚才通过练习,大家知道了表示温度的读与写的方法,但有时温度表里的液注不是正好在刻度线上,那怎么读呢?

(出示模型)由于我们在数学课还未学到小数,现在我们就采用这个方法来表示温度:

当液柱超过半格时,我们就加一度(举例);当液柱不足半格时,就不要加(举例)。

师:

(在模型上拉动“液柱”出题)

生:

进行练习

课后感受

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水温。

多数同学测量较准确。

教案(序号2)

课题

2、研究温度计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9月19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

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冷热水水槽各一个,橡皮圈2个(做标记用)。

2、演示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水和其他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指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测量标准。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谈话:

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在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

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

(板书课题)

2、提问:

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

 

(1)提问:

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

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

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

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

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参照课本第6页进行)

(8)师生小结:

液体都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可以推断,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学生看课本第7页阅读部分。

(2)提问:

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

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

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100摄氏度,水结冰也不绝对都是0摄氏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课后感受

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对于温度计的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案(序号3)

课题

3、物体的热胀冷缩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9月226日

教学目标

1、在学生了解液体有热胀冷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一步通过对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研究,归纳出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固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

准备

1、酒精灯、火柴、固体膨胀实验器;瘪乒乓球一个;烧瓶、气球、水槽2个、冷热水。

2、热胀冷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指导学生认识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提问:

什么叫液体的热胀冷缩?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问题。

(板书课题)

(1)提问:

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2)讲述:

(出示固体膨胀实验器)金属球是一个固体,现在它刚好可以通过铁环的孔。

你能不能用这个装置来证明固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3)学生讨论汇报。

(4)讲述:

为了使金属球受热,我们要用酒精灯给它加热。

(5)学生分组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

金属球在什么条件下通过或不通过圆环。

(6)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并汇报。

(7)师生小结: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

谁又能证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空的烧瓶、气球、橡皮筋、热水、冷水及水槽等,你会设计实验证明吗?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提问:

通过上节课和本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准能归纳一下得出一个结论?

(5)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课后感受

学生认识到了不只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和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案(序号4)

课题

4、太阳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10月10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太阳的概况。

引导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获取的太阳的光和热的不同。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比实验的能力。

教学

准备

1、不同情景中的太阳和太阳像个大火球的近景挂图或投影片、录像资料。

2、温度计若干、玻璃板、木反、反光玻璃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研究太阳的光和热。

(在室外进行)

 

2、指导学生学习太阳的一般知识。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猜谜:

“早晨东边出,傍晚西边落,永发光和热,万物离不了。

”这个谜语你知道是说的什么吗?

(太阳)

2、提问: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什么时候的太阳最好看?

我们一起看课本第12页,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中的太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

(板书课题)

 

(1)谈话并提问: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散发光和热,你能结合生活动实际想想,在不同的情况下,地球上的物体获得的太阳热相同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谈话: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情况不同,物体获得的太阳热不会相同的。

下面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三种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太阳热的情况到底如何。

(4)阅读课文,掌握实验方法。

按①直射与斜射下;②透明物与不透明物遮挡下;③有反射光和无反射光下,分别加以指导与阐述。

(5)指导学生认识三种不同实验的方法、要求,分配好小组、实验项目,共同协作,作好记录。

(6)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7)小结:

①阳光直射下比斜射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多。

②透明物体遮挡下比不透明物体遮挡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多。

③有反射阳光下比没有反射阳光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多。

这说明在不同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太阳热是不一样的。

(1)谈话:

虽然我们经常见到太阳,对太阳很熟悉,可它有许多的秘密我们都还不了解,比如你能猜想一下太阳离我们地球有多远?

太阳有多大?

太阳温度有多高吗?

(学生猜想并回答)

让我们看课本第13—14页,请你边阅读边想想刚才同学们的猜想合不合理,并提出不太了解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2)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提问,通过打比方来指导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正因为太阳如此的大,温度如此的高,所以它蕴藏的能量很大很大)

(3)交流资料或观看录像。

(4)小结:

①太阳是颗恒星(自己能发光发热);②太阳距地球有1.5亿千米;③太阳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④太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超过1500万摄氏度;⑤太阳每秒发出的能量是现在地球上人们消耗的能量总和的1000万倍;⑥太阳能量很大,取不尽,用不完。

课后感受

通过对太阳的了解,多数同学都能知道太阳看上去小的原因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教案(序号5)

课题

5、太阳能的利用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10月17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太阳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量,了解人类是如何开发利用太阳能的。

2、指导学生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或简易太阳灶,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

准备

1、人们直接和间接利用太阳能的挂图或投影片若干。

2、内部涂上黑包的皮鞋盒、玻璃板、染上深色并晒干的棉花东泡沫塑料、食品袋、细棉线、水、胶带纸、黑纸。

(学生课前备好)

3、大碗、铝箔、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塑料吸盘挂钩、马铃薯(或其他块状食物)。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谈话:

同学们都知道,太阳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是一种能源,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能。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太阳能的利用。

(析书课题)

 

(1)提问: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学生充分讨论后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通过挂图或投影,显示学生回答内容的情景,并作简要讲解。

(2)小结:

人们晒粮食、制盐、晒衣服、用塑料大棚种菜都是直接利用太阳能。

人们还利用太阳能制造出了热水器、电池、发电厂等。

(3)提问:

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刚才你们提到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吗?

让我们通过观察来了解它们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教师用挂图、投影或实物展示太阳能装置,并作讲解。

(4)谈话:

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有限能源的减少,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太阳能。

不少地方已建立了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居室,用太阳能取暖、供水、制冷、照明、烧饭等。

太阳能发电卫星也正在研制中。

(5)学习观察课本第16页几种利用太阳能的装置。

教师对其工作原理作简单说明。

(1)谈话:

有的同学认为太阳能装置肯定都很复杂,其实并不都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来做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热水器,你想试试吗?

(2)讲解:

怎样来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呢?

我们首先应该搞清制作的方法和步骤,看课本第17页图示制作步骤,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们研究。

(学生阅读并提问)(具体步骤可阅参考资料)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谈话:

制作好的同学就可以把这个装置放到阳光下去试验效果了,注意试验的时候,盒面应该适当倾斜,使阳光能直射玻璃面上。

(学生到室外试验效果)

(5)汇报试验结果。

课后感受

本课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是利用太阳能的。

大多数同学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案(序号6)

课题

6、水污染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10月24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

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准备

教师课前察看周围水域情况,选择好考察地点。

学生准备:

采集水样的工具(瓶、竹竿、绳等)、照相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2、指导学生考察附近水污染情况。

 

3、指导学生了解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的健康。

 

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

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水》单元,请你想想,自然界的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水有哪些用途?

2、讲述:

自然界的水虽然分布很广,但可直接供人类利用的水却很少。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弃物越来越多,自然界里的水越来越脏了,这样的水能用来饮用、烧饭做菜吗?

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水是怎样被污染。

 

(1)看课文中的插图了解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①看课本第19页的插图,分组讨论,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②学生汇报。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有关电台、报纸的报道,讲讲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①生活中你看到哪些污染水的现象?

②你知道我省哪些水域污染严重?

(3)小结:

自然界的水大多是不干净的,污染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污染、工厂的废水污染、船只航行时的油污染、农村喷洒农药产生的污染……如果水中含有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我们就说水受到污染。

(板书课题)混入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叫污染物。

(板书:

污染物)如:

垃圾、油污、工业废水、病菌等。

污染物的来源叫污染源,(板书污染源)污染源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医院,有的来自居住区。

(1)讲解:

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水、倾倒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这些废物通过各种途径使自然水域的水受到污染,不少自然水域的水污染已经很严重,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

我们这个地区的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呢?

我们必须亲自去看看,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活动,是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

(2)介绍考察方法。

①看:

看水面情况,水的颜色、水面的漂浮物、水中动植物情况。

②查:

查找污染源,查水域周围情况,是否有工厂、医院、垃圾堆……

③闻:

用小瓶取水样,闻有没有怪味、臭味。

④记:

及时记录考察情况。

(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报告)

(3)指导考察报告的填写方法。

考察目的:

填写某地区的水域是否受污染。

考察地点:

XXX附近的水域。

考察时间:

XX年X月X日

水域情况:

水的颜色、气味、水面漂浮物、水中动植物……

水域周围情况:

农田、工厂、医院、居民区、垃圾堆……

总体印象:

XX水域是否被污染?

污染程度如何?

最后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学校、班级。

考察报告要如实填写。

(4)讲解考察时的注意事项。

①分小组考察:

4—6人一组,选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集体行动。

②采水样:

不要到深水区采水样,采水样时一定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

③各小组互相照应,发生情况,及时报告。

(5)实地考察(校内的池塘)

(1)汇报考察情况。

(2)结合实地考察报告和课文插图,讲讲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的健康。

(3)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汇报摘要板书,并归成两类:

一类是直接危害,另一类是间接危害。

(5)小结:

污染的水可通过人体的饮水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有的是食用了被污染的动植物体,间接危害人的健康。

课后感受

通过学生实地考察,了解在我们周围的水域情况,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案(序号7)

课题

7、水的净化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10月31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蒸馏水和纯净水的用途。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

准备

1、沉淀实验:

烧杯、明矾、玻璃棒。

2、过滤实验:

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

3、制取蒸馏水实验:

圆底烧瓶、乳胶管、烧杯、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直角形玻璃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

 

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

通过《水污染》一课的学习,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

2、讲解:

自然水域的水由于种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

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

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

(板书课题)

 

(1)观察:

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

(2)学生汇报。

(水里有泥沙、木屑、细菌等)

(3)讲解:

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

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单间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

(板书:

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

我国农村,没有用上自来水的地区,就是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使水变得干净些。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

①加入适量明矾。

②用玻璃棒搅拌。

③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

(由于静置时间较长,把观察沉淀后水的变化放在过滤实验后进行)

(6)学生观察、讨论:

沉淀后的水发生什么变化?

(沉淀后的水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面漂浮着比水轻的杂持质,下面有一层泥沙类杂质,中间的水比较清澈)

(7)小结:

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沉淀的结果。

(1)讲述:

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

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讲解过滤操作方法:

①折:

正方形滤纸两次对折成4层的小正方形。

②剪:

把滤纸剪成圆形。

③展开:

把滤纸展开成圆锥形,大小和漏斗一样。

④湿润滤纸:

用滴管取清水,从下往上湿润,滤纸与漏斗之间不能有空隙。

⑤把漏斗放入铁圈,使漏斗玻璃管口尖端紧贴烧杯壁。

⑥玻璃棒顶在三层滤纸处,倾斜成600,把水沿着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倒入的污水不能超过滤纸边缘。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观察、比较并讨论:

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

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5)小结:

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1)讲述:

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

要想杀死它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或氯气等消毒药品。

我们把煮沸和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既简单又可靠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3)学生填写课本第23页中的结论。

课后感受

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到一些最常见的、简便的消毒方法。

教案(序号8)

课题

8、保护水资源

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11月7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水是一种十分有限的重要资源,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概括推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

准备

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挂图、《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图解、录像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引导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缺乏淡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3、向学生进行环保宣传,使学生了解《水法》。

 

4、联系实际,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教育。

结合课本第27页下面的插图讨论:

 

5、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

自然界的水是不干净的,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饮用。

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几种?

2、讲述: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地球将会怎样?

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今天学习第8课《保护水资源》。

(板书课题)

 

(1)阅读课本第25页。

组织讨论:

为什么说水是一种资源。

(2)小结: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地球上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

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冰川,南极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

(这里边讲解边用图表示)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江苏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为污染严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