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84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docx

第20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

第二十章CT导向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

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是属于介入放射学范畴中的影像导向经皮活检和介入治疗的一种。

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术从人体不同部位的器官、组织取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其诊断正确率可达86%-95%。

临床运用范围正不断扩展,是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治疗方案的制订、预后的判断、治疗后随访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也有助于临床科研和教学。

CT导向的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等特点,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脓肿、囊肿的抽吸、引流,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椎间盘的经皮穿刺切割,局部疼痛治疗,血管性疾病治疗等方面,运用方法有很多种,疗效各不相同,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

一、设备和器械

(一)全身CT扫描机

CT机发展很快,用于介入导向的设备,常规第三代的CT机型即完全可以胜任。

多层螺旋CT扫描一次能完成四层扫描,可较完美地显示穿刺针的部位以及减少X线的曝射量,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最新的实时CT透视扫描机可连续曝光,已开始运用于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该机具有专门的X线滤过装置,可减少50%X线曝光剂量。

(二)经皮穿刺针

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抽吸针、切割针、骨钻针。

1.抽吸针(aspirationneedle):

针细、柔韧性好,获取的组织少,并发症少。

(穿刺针规格见表)其中14-19G(Gauge)称为粗针,穿刺活检属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常用的有Turner针、Greene针等,腰穿针也可用;20-23G称为细针,24-25G称为超细针,穿刺活检属于细胞学检查,视为安全针,常用的有针尖坡度为24度的Chiba针。

抽吸针主要用于肺、胰腺、腹腔内肿块、淋巴结部位的针吸活检,有时可用于肝、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肝脓疡穿刺引流等。

2.切割针(cuttingneedle):

针较粗、硬、多为针芯带有缺口或针鞘带有缺口和倒钩,获取组织较多,并发症也相应增加。

常见有Trucut针、Menghini针、Vin-Silverman针等。

一般侧面切割适用于软组织病变,尖端切割适用于较质硬的组织。

也有的针将抽吸和切割结合,如改良的Trucut针、Greene针,可获得更多组织学标本,提高活检成功率。

粗口径抽吸针和切割针不宜用于多血管病变、疑为血管的病变;也不宜用于需穿过血管或肠管的部位。

3.骨钻针:

又称环钻针,如Ackermann针,用途广泛,可用于钻锯有成骨性病变和脊柱、管状骨的骨皮质。

Craig针和Ackermann针相仿,可用于腰椎活检。

目前还有一种新的活检工具,称为活检枪(biopsygunorautomatedbiopsygun,即自动弹簧装载活检针)。

这是切割针的进一步发展,活检标本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但要注意并发症或组织损伤。

(三)导引钢丝、导管、扩张器

导引钢丝、导管、扩张器主要用于脓肿、囊肿或囊腔的抽吸引流。

导引钢丝在插管时起引导和支撑的作用,因此要有一定的硬度,还具备一定柔软性。

选用的导管内径应与导引钢丝的外径相配,两者还需选择适当的长度。

目前还可选用配套的产品,如Ring-McLeanSump式引流系统用于脓肿引流;Kerlan-RingSump引流系统用于腹腔内和后腹膜积液引流;Cook-Cope型肾造瘘导管系统。

(四)定位器

一般多为自制。

躯干、四肢的体表定位标志可用不透光的硅胶,修剪成合适的形状、大小,用胶布固定,也可用铅字号码或大头针等替代。

颅脑的立体定向仪(sterotacticsystemforlocalization),包括颅脑立体定向架、固定器、导向器和CT定位适配器等。

(五)其它器械和药物

其它器械包括:

导管、20-100ml的针管、各种专用的试管、载玻片、供抢救用的供氧设备和吸引装置等。

常用的药物有:

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用于局麻;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针;无水酒精用于硬化剂治疗;溶血素用于溶化抽吸标本中的血液,防止凝血块,提高阳性检出率;尿激酶用于脑血肿抽吸;明胶海绵用于血供丰富的病变穿刺,减少出血的危险;10%的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用。

二、CT导向人体各部穿刺活检

 

图20-1CT导向肺穿刺

(一)CT导向胸部穿刺活检:

1.CT导向肺部穿刺活检:

(1)适应证

位于肺周围的孤立结节、肿块灶怀疑肺癌需鉴别诊断,而纤支镜无法到达时。

肺内多发病变,鉴别诊断非常困难时或肿瘤分期、分类需要时。

肺良性非血管性病变为了明确诊断。

(2)禁忌证

严重慢性肺部疾病,肺功能差;心肌梗塞患者。

一般状况极差,神智不清,无法合作患者。

疑为肺包虫病,穿刺可能造成囊液外溢种植。

肺内血管性病变。

临床有严重出血倾向。

后两项也是相对的,必要时也可进行穿刺,通过应用明胶微粒栓塞,减少出血的危险。

(3)术前准备

患者需平静呼吸,术前根据个体情况给予止咳、镇静处理。

临床检查了解有无出血倾向。

术前有较完整肺部检查资料(例如胸部X线片、CT或MRI扫描),必要时增强CT扫描了解与大血管的关系,供选择穿刺最佳途径用。

肺部穿刺要配备胸穿包一个,已消毒19-22G合适长度的抽吸针及其它必备器械和药物等。

(4)技术和方法

根据病变在不同肺叶、段的位置,选择合适体位和穿刺方向。

通常上叶、近肺门病变多采用仰卧位(图20-1);舌叶、中叶病变仰卧位侧方穿刺;下叶多采用俯卧位(但患者不能耐受例外)。

常规等距扫描,找到病变后薄层扫描,穿刺点应选择距离病灶最近处,尽量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同时应避开相邻血管、叶间裂、肋间神经等结构。

选择进针点、路径及进针深度后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铺巾,穿刺时患者的呼吸应与定位时一致。

进针过程始终在CT扫描监控下,可随时调整,针尖到达病灶内部后,负压抽吸。

对于质地较硬的病灶,可改用粗的抽吸针或切割针、活检枪。

获得的标本作涂片及注入10%福尔马林试管内,供石蜡包埋切片。

穿刺结束后,常规CT扫描,了解有无气胸、出血的并发症。

(5)并发症

肺穿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其发生率与病灶的部位、肺部状况、操作者的技术、患者合作程度、选用穿刺器械等因素有关。

出血多表现为咯血或痰中带血丝,常发生于活检过程中或刚拔针后。

发生血胸、血气胸少见。

种植转移较罕见。

空气栓塞很罕见,发生于误穿静脉。

肺穿刺死亡率很低,原因可能为大量出血、张力性气胸、脑空气栓塞。

2.CT导向纵隔穿刺

(1)适应证

纵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心包肿瘤和囊肿的定性诊断。

放疗、化疗前细胞组织学诊断或手术前提供诊断依据。

(2)禁忌证

同肺部穿刺活检。

(3)术前准备

原则同肺部穿刺活检。

术前常规作增强CT扫描,以明确病变与心脏和大血管的关系。

宜选用细抽吸针(常用19-21G),切割针和活检枪运用要非常慎重。

(4)技术和方法

穿刺体位根据病灶部位而定。

前上纵隔、中纵隔病灶多用仰卧位,一般从胸骨旁或上进针;后纵隔病灶多用俯卧位,多从椎体旁、肋骨上进针。

穿刺定位及操作过程基本同肺部穿刺术,需特别注意是抽吸前必须明确无回血,避免误入血管;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移动范围,避免损伤血管和其它结构。

(5)并发症

误穿大血管引起大出血需特别注意避免。

纵隔气肿罕见,但后果严重。

3.CT导向胸壁穿刺

(1)适应证

胸壁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胸膜的良、恶性肿瘤,尤其是高度怀疑胸膜间皮瘤的定性诊断。

某些炎性病变,如结核等。

(2)禁忌证

同肺部穿刺活检。

(3)术前准备

原则同肺部穿刺活检。

术前作增强CT扫描可不作为常规。

有大量胸腔积液,常需先抽液后,再作胸膜活检。

宜选用粗抽吸针、切割针或活检枪。

(4)技术和方法

穿刺体位根据病灶部位而定。

穿刺定位及操作过程基本同肺部穿刺术,多采用斜向水平进针,掌握进针深度和移动范围,避免损伤相邻肺组织。

胸膜活检可从不同方向多次采集,提高活检阳性率。

(5)并发症

同肺部穿刺活检,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肺部活检。

(二)CT导向腹部穿刺活检:

1.CT导向肝脏穿刺活检:

(1)适应证

肝局灶性或弥漫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肝良、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

肝脓肿、炎症的确诊,需做细菌培养检查及其它组织培养或生化免疫检查。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心肌梗塞、疑为血管性病变为相对禁忌证。

目前最新观点认为肝包虫病、有腹水并非禁忌证。

(3)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

应常规作CT增强扫描。

常备19-21G抽吸针、切割针。

其它准备同肺部穿刺。

(4)技术和方法

患者多数仰卧位,可根据病变位置选择。

常规CT扫描,病变区薄层扫描,选择最佳进针点,在图像上准确测量进针深度和角度。

操作要点是术前详细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大血管走行、病变有无坏死区;提倡选用细抽吸针;以避免或减少出血及提高阳性检出率。

巨大肿瘤,穿刺点避开膨隆部,以免肝破裂。

肝左叶近膈面病变,应取仰卧位,从足向头侧进针,避免气胸。

切割针只能用于肯定不会引起大出血的部位及非血管性病变。

获得的标本作涂片及注入10%福尔马林试管内,供石蜡包埋切片。

穿刺结束后,常规CT扫描,了解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5)并发症

主要为出血、胆汁性腹膜炎、气胸等。

出血是导致死亡主要原因,止血填塞材料有明胶海绵、纤维蛋白酶、胶原止血栓等。

胆囊及胃肠道穿孔少见。

2.CT导向胰腺穿刺活检

(1)适应证

胰腺肿块的定性诊断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急性胰腺炎、腹膜炎为相对禁忌证。

(3)术前准备

了解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有时需做胰淀粉酶的测定。

采用22G细抽吸针,禁用粗针或切割针。

余准备同肝穿刺术。

(4)技术和方法

患者仰卧位。

结合术前增强CT扫描片,选择进针点。

胰头、体部多用垂直向进针;胰尾部多用水平或斜向进针。

进针途径要避开周围大血管;尽量避开肠曲。

在CT监控下插入病灶内,避免从坏死区或出血区采样,减少假阴性。

标本处理同肝穿刺。

穿刺结束后,常规CT扫描,了解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5)并发症

主要有出血、胰腺炎、胆汁性腹膜炎等。

多数观点认为穿刺活检引起的肿瘤种植的潜在危险不必过于重视。

有时会引起血清胰淀粉酶轻度增高,一般不需临床处理。

3.CT导向胆道系统的穿刺活检

(1)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

疑为胆囊、胆管恶性肿瘤。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胆囊、胆管感染。

(3)术前准备

准备同胰腺穿刺活检术。

(4)技术和方法

患者仰卧位。

常规CT扫描,选择进针点和途径。

胆囊穿刺采用斜向进针,要避开门静脉和肝动脉,选择增厚囊壁或肿块处。

肝内胆管采用侧方水平进针,在CT监控下插入胆管内,抽吸少许胆汁或注入造影剂确定。

总胆管要穿刺狭窄阻塞端或肿块处。

穿刺标本处理同肝穿刺。

穿刺结束后,常规CT扫描,了解有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

(5)并发症

主要有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和感染等,发生率较低。

4.CT导向脾脏穿刺活检

(1)适应证

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脾囊性病变的鉴别。

血液病的诊断和分型。

组织培养和实验室研究。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脓毒血症。

(3)术前准备

准备基本同肝穿刺活检术。

术前3天服抗菌素;准备止血药、腹带。

(4)技术和方法

患者仰卧位或右侧卧位。

常规CT扫描,选择最佳进针点。

进针要避开脾的大血管。

在CT监控下插入病灶内,抽吸时嘱患者屏气。

标本处理同肝穿刺,特殊要求按血液科临床医生做。

穿刺结束后,常规CT扫描,了解有无出血。

术后用腹带包扎,卧床观察24小时,严密观测血压等指标。

(5)并发症

主要有出血、脾脓肿等。

5.CT导向肾脏穿刺活检:

(1)适应证

肾脏实质性和囊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

肾病的诊断和分型。

巨大腹部肿块不能除外来源于肾脏。

组织培养,免疫、化学药物放射性敏感度的研究。

(2)禁忌证

严重恶病质,心肌梗塞患者,严重出血倾向。

孤立肾或另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

(3)术前准备

临床检查了解有无出血倾向、肾脏功能、尿常规等。

术前增强CT扫描了解肿块的供血情况、有无坏死、肿块与肾盂、肾盏及周围血管的关系。

穿刺包一个,已消毒19-21G合适长度的抽吸针及其它必备器械和药物等。

(4)技术和方法

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合适患者体位和穿刺方向。

通常多采用俯卧位,尽量避免从前方进针损伤肠道。

常规平扫结合增强扫描,选择最佳穿刺点。

穿刺时嘱患者屏气,尽量避开肾窦和肾门。

始终在CT扫描监测下,细针尖到达病灶内部后,负压抽吸。

有时也可用细切割针。

获得的标本作涂片及注入10%福尔马林试管内,供石蜡包埋切片,肾病诊断、分型需另做光镜、电镜、荧光免疫检查。

穿刺结束后,常规CT扫描,了解有无肾包膜出血等并发症。

局部压迫十数分钟,可加用腹带。

(5)并发症

镜下血尿不需处理,肉眼血尿少见;肾囊性病变穿刺囊液外渗较少见;肾包膜下血肿、动静脉瘘、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少见。

6.CT导向肾上腺穿刺活检

(1)适应证

肾上腺腺瘤、腺癌的鉴别诊断。

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定性诊断。

转移瘤,找原发灶。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3)术前准备

原则同肾脏穿刺活检,用细针。

(4)技术和方法

穿刺体位采取病变侧侧卧位,病灶较大时可考虑俯卧位。

穿刺定位及操作过程基本同肾脏穿刺术,避免误入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

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移动范围。

术后严密观察。

(5)并发症

并发症极少见。

可发生出血、低血压、少量气胸。

7.CT导向腹腔盆腔穿刺活检

(1)适应证

腹腔盆腔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转移瘤,明确来源。

囊性、炎性病变的诊断。

淋巴结活检找原发灶、淋巴瘤的诊断。

组织培养,免疫、化学药物放射性敏感度的研究。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大量腹水、有腹膜炎。

(3)术前准备

原则同肝脏穿刺活检。

(4)技术和方法

腹腔穿刺体位根据病灶部位而定,多数采用仰卧位,也可后路进针。

穿刺定位及操作过程基本同腹部CT介入术。

避开胃、结肠和其它脏器,小肠细针穿还是允许的。

盆腔病变采用腹膜外前或或入路,可用细针或粗针。

前列腺、直肠穿刺要求充盈膀胱,口服造影剂或灌肠充盈结肠、小肠,女性患者放置阴道塞,可用俯卧位或侧俯卧位进针。

(5)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

注意出血、胃肠道穿孔、腹膜炎。

8.CT导向淋巴结穿刺活检

(1)适应证

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多部位肿瘤,有淋巴结肿大的鉴别。

淋巴瘤的分类、分期。

淋巴瘤治疗后怀疑残余或复发。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治疗后不能纠正者。

无法合作者。

(3)术前准备

原则同腹腔、盆腔穿刺、活检。

必要时增强扫描区分淋巴结和血管。

肉瘤、黑色素瘤、间皮瘤及其它以梭形细胞为特征的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细胞学检查不足以作出明确诊断,需做组织学检查。

(4)技术和方法

穿刺技术原则同胰腺穿刺。

体位根据病灶部位而定。

进针途径原则为避开实质性脏器及大血管,小号细针(22G)穿还是允许的。

在CT监控下针尖达淋巴结中央,反复负压抽吸直至见血性物。

(5)并发症

细针穿刺后腹膜淋巴结引起并发症的很少。

盆腔淋巴结穿刺活检并发症稍多,主要是出血,术中、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严格无菌操作,可避免感染。

(三)CT导向肌肉骨骼穿刺活检:

1.适应证

原发和继发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软组织和骨骼肿瘤的诊断。

转移瘤,为找原发灶。

骨肿瘤和炎性病变的鉴别。

组织细胞培养、实验性研究。

内分泌代谢病变。

2.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为严重出血倾向。

骨软骨类肿瘤、骨旁型骨肉瘤,抽吸标本常不足以作出组织学诊断。

3.术前准备

临床检查了解有无出血倾向等。

无需特殊准备。

穿刺包一个,已消毒环钻针,如Ackermann针和粗细针、切割针及其它常用器械、药物。

4.技术和方法

常规CT平扫(软组织肿瘤可结合增强CT扫描),选择最佳穿刺点,避开局部血管和神经。

局麻要深达骨膜。

皮肤常需切一小口,在CT扫描监测下进针,针尖到达骨外膜时,扫描确认后再穿入骨髓腔。

获得的标本作涂片、细菌培养及注入10%福尔马林试管内,供石蜡包埋切片。

穿刺结束后,局部加压数分钟包扎。

椎体穿刺活检后卧床24小时,严密观察。

不同部位穿刺活检选择最佳体位和进针方向、角度。

(1)椎体

颈椎穿刺活检术前加做增强扫描。

颈4-7多采用仰卧位,咽和颈动脉之间前路进针。

颈1、2椎体的穿刺活检可用俯卧位,后路经椎弓根达椎体入路。

胸椎穿刺活检取俯卧位,成20-30度角进针,侧后经椎肋关节的椎体后外缘途径,远离胸膜。

腰椎穿刺活检取俯卧位,成45-70度角进针。

椎体穿刺进针时要随时观察,患者出现手腿麻等神经刺激症状时,应改变方向,避免损伤神经。

(2)四肢骨和扁平骨穿刺活检

四肢骨活检从骨质薄弱处进针,避开血管神经即可。

扁平骨多采用斜向进针,采集应沿着病变长轴方向。

(3)肌肉软组织活检

增强扫描显示血管及病变区范围、结构。

穿刺多用切割针。

上肢内侧血管神经较多,宜从外侧进针;下肢后侧血管神经较多,宜从前方、侧方进针。

(4)滑膜活检

当其它诊断方法无法提出特异性诊断时,可考虑关节滑膜活检,主要用于感染性滑膜炎和滑膜肿瘤的诊断,痛风、结节病、淀粉样变性、风湿性病变也可做。

髖部滑膜活检取仰卧位,下肢内旋,前外侧入路,从关节下内隐窝区进针。

踝关节滑膜活检从关节前隐窝(胫距关节中部)进针。

肩关节滑膜活检从前上入路,肩胛骨外旋,避免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

肘关节滑膜活检从关节后外进针。

腕关节从关节后隐窝进针。

5.并发症

颈椎、胸椎活检可发生气胸、椎旁血肿等并发症,但很少见。

最严重为脊髓和神经损伤,应严格谨慎操作,可避免。

(四)CT导向颅脑穿刺活检

1.适应证

颅内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深部和重要功能区肿瘤的定性诊断。

多发性病灶和囊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炎性病灶和肿瘤的鉴别诊断。

2.禁忌证

血管性病变或血供丰富的深部脑肿瘤。

颅内压明显增高。

高血压未能控制者。

放射治疗中或结束不久者。

脑囊虫病变。

3.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CT平扫+增强,有时需MRA或脑血管造影,除外血管性病变。

了解有无出血倾向。

头部准备按脑外科常规。

选用合适颅脑立体定向系统。

特制的活检针、血肿抽吸针、切割针等。

还包括脑外科手术包、钻颅骨孔器械。

所有器械、设备要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法)。

药物准备同脑外科手术。

CT室备供氧和吸引设备。

术前机房消毒。

4.技术和方法

术者严格按手术室常规操作。

术前必须调整校对颅脑立体定向系统。

患者仰卧位固定头颅后常规扫描,根据扫描图像的计算靶点的三维坐标。

根据定向仪坐标结果调整导向器的X、Y、Z轴坐标,确定最佳进针点。

手术操作中,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移动范围,达病灶中央、实质部分可多次取样。

术后CT扫描,临床严密观察,可常规用抗菌素、激素、甘露醇。

5.并发症

并发症少见。

可发生出血、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感染可避免。

三、CT介入性治疗

(一)胸部CT介入性治疗

1.脓胸置管引流术

(1)适应证

临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脓胸(包括单房、多房),正规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有大量脓液积聚在胸腔,置管引流是最佳治疗方法。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3)术前准备

临床检查有无出血倾向。

常规胸部正侧位平片或CT扫描。

术前服用抗菌素。

需胸穿包、穿刺针、导引钢丝、扩张器、引流导管、连接管等。

药物主要包括抗菌素、尿激酶等。

(4)技术和方法

患者体位取决于脓胸分布位置。

穿刺点应选择脓胸偏底部,进针应取直线。

具体方法有三种,如下:

直接穿刺抽吸即在CT导引下进针负压抽吸出脓液,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注入抗菌素。

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该方法一般用于脓腔直径小于4cm,无条件置管引流。

套管针技术即在穿刺针上套有相配的导管,穿刺到达靶点后,退出穿刺针,留置导管。

然后负压抽吸脓液,导引下进针负压抽吸出脓液,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注入抗菌素。

导管可保留,以备再次抽吸、冲洗用。

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Seldinger技术即在穿刺针到达脓腔后,抽出针芯,放入导引钢丝,然后插入扩张管扩张通道,再换成引流导管并与闭式引流瓶连接。

可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2-3次,抽尽脓液后注入抗菌素,连续3-5天。

冲洗时速度不宜过快,注入量要小于抽出量。

需每日观察引流管位置、引出液量、颜色、粘稠度等。

脓腔直径大于4cm或经直接穿刺抽吸未能治愈时咳采用后两种方法。

(5)并发症

很少发生出血、感染扩散、脓胸、腹膜炎等并发症,主要是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治感染扩散。

2.肺脓肿、纵隔脓肿抽吸引流术

(1)适应证

由于肺脓肿较大,引起纵隔移位;纵隔脓肿压迫相邻组织、器官。

由于细菌耐药抗炎治疗效果不好,抽吸膿液做药敏试验,以选择合适抗菌素。

患者体弱,难以承受开胸手术。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3)术前准备

同CT导引下脓胸置管引流术。

(4)技术和方法

患者体位取决于脓肿位置。

穿刺引流技术同CT导引下脓胸置管引流术。

进针点应选择脓肿紧贴胸膜处,减少气胸或感染胸膜腔的可能。

穿刺针只用抽吸针,引流导管选用较小型号。

纵隔脓肿穿刺抽吸前应做增强CT扫描,了解脓肿与纵隔重要血管、脏器关系。

在CT导引下进针负压抽吸出脓液,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要防止压力过大,感染扩散。

最后注入适量抗菌素。

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需密切观察引流管位置、引出液的量、颜色、粘稠度等。

(5)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包括血胸、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脓液流溢导致感染扩散等。

3.胸膜硬化术

(1)适应证

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出现胸腔大量渗液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经穿刺抽吸液体后很快又出现,目前多采用胸膜硬化术。

(2)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

严重恶病质。

(3)术前准备

同脓胸置管引流术。

需证实为恶性胸膜渗液,排除化脓性或结核性病变。

药物需增加5%葡萄糖液、硬化剂(常用四环素或争光霉素)。

(4)技术和方法

原则同脓胸置管引流术,用Seldinger技术放置小的多孔导管,在CT监控下将渗液抽尽。

经导管注入硬化剂前引流要完全,疗效较好。

硬化剂采用四环素时,每次1-2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与1%利多卡因20ml混合使用,连续用3天;采用争光霉素,一次用量60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

注入硬化剂后夹住导管,每隔15分钟变换患者体位,1小时后放开导管。

(5)并发症

注入抗菌素可能引起疼痛,可加用少量麻醉药。

气胸、感染很少见,严格操作可避免。

(二)腹部CT介入性治疗

1肝囊肿穿刺硬化劑治疗

(1)适应证

肝囊肿直径大于5cm。

临床症状较明显。

(2)禁忌证

严重出血倾向。

心肌梗塞。

严重恶病质。

肝囊肿与胆管或腹腔交通。

(3)术前准备

同肝脏穿刺活检术。

硬化剂为无水酒精。

(4)技术和方法

基本原则同肝脏穿刺活检术。

可采用导管法或直接穿刺法,在CT监控下导管或穿刺针确认在囊腔内时固定,然后抽吸囊液,计算囊液量并送化验。

将抽出囊液总量约25%量的无水酒精(一次最大用量不宜超过200ml,避免酒精中毒反应)缓慢注入囊腔。

保留15-20分钟后,抽出无水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