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85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docx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治疗患者的方法。

主要包括利用光、电、声物理特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而采用的治疗手段,其中有音频、超声、激光、红外线、短波、微波、超短波、固频干扰、电磁、旋磁、仿生物电等许多种类;另外还有采用各种冷或热的物理特性进行治疗的方法,如水疗、蜡疗等就是利用了热动力学因素。

一、作用与应用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是使用高频、低频、中频等瞬间出现的医用电流来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横纹肌或平滑肌,引起肌肉收缩,以获得有益的功能性运动。

使肌肉产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

1.引起肌肉组织的生物化学改变 通过电刺激可以保留肌肉中糖原含量,节省肌中蛋白质消耗,减轻肌肉的消瘦。

规律性收缩和舒张可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代谢和营养,延缓萎缩,并且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破坏,保留肌肉中的结缔组织正常功能。

抑制肌肉纤维化,防止肌肉组织变短和硬化。

多数脑性瘫痪等运动障碍患者由于受肌张力的影响,主动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严重影响了肌肉营养状况,引起肌肉血液循环不良。

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调节肌肉组织的生物化学改变,辅助康复治疗。

2.缓解痉挛 痉挛是指骨骼肌、平滑肌等局部紧张,长时间收缩,是一种因牵张反射使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有腱反射的亢进。

痉挛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受刺激、肌肉本身受束缚、损伤引起。

FES是着重解决患儿痉挛以及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例如,对于因上肢肌肉痉挛而影响上肢运动的患儿,可用控制指腕背伸的痉挛仪,通过对桡神经或肌肉的刺激,从而达到恢复手指运动功能的目的。

FES应用于脑瘫患儿治疗,主要是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和躯干肌肉的痉挛,进而改善运动异常及姿势异常。

电刺激治疗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可以被运用于再训练。

FES的疗效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神经病学治疗方法,该法可以启动反射机制,活化运动神经元活性和促进动作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方法。

应用FES治疗时可以观察到肌肉的收缩活动,使患者亲身体验治疗效果。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可作为医院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一种矫正的辅助疗法在患者家里独立应用。

在治疗阶段完成后,还有少数患儿可以将其作为矫正方法持续使用。

本疗法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疗法,亦可与其他疗法联用,也可作为功能矫正器作运动功能的直接替代物。

也可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正常肌肉的电刺激治疗。

应用最大特点是可以交替输出波宽与频率均可调的两组脉冲,分别刺激患儿的痉挛肌和拮抗肌。

通过两组电流的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从而改善患儿肢体功能。

而伸展。

反过来,伸肌兴奋,被其拮抗的屈肌亦将受到抑制。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产生内啡肽有关,为了激发产生内啡肽,患者所需的肌肉收缩可能是不舒适的,为减轻重复收缩造成的潜在肌肉疼痛应限制在1小时。

(3)强刺激模式:

此型的频率和强度均高,常选用可使患者舒适和耐受的频率、脉宽和波幅高值,即频率大于100Hz,脉冲宽度150~250us,电流强度选择患者耐受的高限。

通过牵拉伸肌,发现可以引起肌肉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牵张反射。

在这种强度刺激下,可以产生少许节律不规则的肌肉收缩。

此型基本上是舒适的。

其作用原理可能是刺激减缓了疼痛沿粗纤维和细纤维的传导所致,是一种疼痛传递的选择性阻滞方式。

此型持续时间短,关机后,治疗区域快速恢复原来的感觉。

每次治疗时间为15分钟,当电极置于较大的周围神经处时,镇痛效果最大,但这可使神经干处密度较大的皮下组织产生不适感。

对腰背部和颈部疼痛的治疗效果较差。

(4)断续模式(断续输出法):

此型的特点是在较低的频率下,产生一组一组的脉冲。

组中的脉冲频率为50~100Hz,脉冲宽度为200~500s。

电流强度以引起患者相关节段的局部肌肉收缩为宜。

其作用机制与刺激产生内啡肽有关。

此型兼有高频型、低频型的长处,每次治疗后持续时间比较长,在突发期内增加刺激次数可使患者对于低频的单一刺激感到舒适。

同时还可以克服神经或感觉的适应性。

但运动反应可能对急性疼痛的早期不适应,为减轻重复收缩造成的潜在肌肉疼痛和疲劳,刺激一般应限在1小时内。

2.神经肌肉电刺激法 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两端使其收缩,以恢复运动功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法。

此方法的特点是,快速断续输出的波形,频率10~100Hz,脉冲宽度200~500μs,电流强度为以引起肌肉的强直收缩为准。

激活快肌纤维,促使其向慢肌纤维转变,延迟萎缩发生,增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激活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单位活性,使其同步化,恢复运动单位的募集顺序,增强和维持关节活动度;引起关节活动牵拉其周围软组织;使麻痹肌发生易化;通过刺激拮抗肌,减轻肌肉痉挛;使肌肉收缩,维持肌肉健康;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强壮那些比较薄弱、不能主动收缩的肌肉,由于“肌肉泵”的作用,能减轻肢体肿胀,克服因疼痛引起的对肌肉的反射性抑制;能增加部分失神经支配肌肉残留的正常运动单位的肌力,从而使整个肌肉的肌力增强。

3.单极运动点刺激法 利用笔型电极进行运动点的刺激和穴位电疗。

运动点是在人体表面应用电刺激时,施加最小电流就能引起明显的神经肌肉反应的区域,即刺激神经肌肉时刺激阈最低的一点。

4.仿生物电刺激法 目前,国内外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多采用康复手段,以理疗、功能训练、营养神经细胞药物为主,配合手法按摩、推拿、针灸等中医疗法。

小脑电刺激技术作为一种中枢仿生电物理疗法,最初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

近十年来该技术在临床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已经不仅局限于脑卒中和偏头痛等领域,在脑性瘫痪的治疗与康复上,也得到许多专家、医师、和患者的认同,成为脑瘫患儿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电刺激小脑或小脑顶核后,通过大脑皮质的纤维联系形成的特殊传导通路,可以使缺血区局部脑血流增加,脑循环改善,脑电图复原,脑损害减轻,直接诱导病灶半影区的脑组织表达—生长相关蛋白(神经纤维生长与再生的重要物质),提高神经组织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效果。

Davis报道600例脑瘫患儿中,90%接受了电刺激小脑治疗,其中85%痉挛性脑瘫患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情况改善,包括流涎、语言、与人交流、呼吸、姿势、步态、关节的活动度及运动能力等。

患儿年龄越小,恢复越好。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发育阶段,神经细胞分化、神经纤维及髓鞘形成加速进行,触觉广泛联系,此时给予足够的营养、运动及感觉刺激,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

电刺激治疗后的脑瘫患儿经tcd检测发现,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效应;此外电刺激还可能直接兴奋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引起相应的大脑皮质神经发生可塑性改变,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另据研究表明,脑在缺氧或(和)缺血时,脑内存在可以保护其自身生存的机制,其中之一存在于小脑顶核的条件性中枢神经元性神经保护,它对小儿脑瘫的脑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5.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 根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生物运动平衡理论,使用数千伏高电压的脉冲电流,通过对机体中运行的生物电子进行激励导活,从而通调经脉、平衡阴阳、治愈疾病。

六、临床适应证

1.脑性瘫痪;

2.脑性瘫痪合并肌力低下;

3.脑性瘫痪合并小脑功能损伤多数患儿出现平衡功能失调和功能障碍,导致步态异常;

4.脑性瘫痪合并肌张力增高,临床表现尖足及剪刀步态;

5.脑性瘫痪合并言语障碍、流涎、吞咽困难部分患儿合并不同程度和类别的语言障碍,以及出现咀嚼和吞咽食物功能障碍和流涎等临床表现。

七、禁忌证

有以下情况者不适于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1.心脏功能不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2.开放性骨折患儿;

3.发热、咳喘;

4.可能有眼底出血及视网膜剥离患儿;

5.皮肤溃疡、感染、脓血患儿;

6.脑外伤出血者;

7.颅内感染;

8.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八、操作方法

1.参数选择

(1)宽度(ta、tb):

脉冲宽度为一个脉冲在患儿身上停留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脉冲宽度越宽,患儿感觉刺激得越强烈。

通常脉冲宽度ta、tb选择0.3~0.5毫秒。

(2)周期:

脉冲周期是一个脉冲宽度加上这个脉冲的间歇期所需要的总时间。

脉冲的间歇期是指第一个脉冲结束到第二个脉冲开始的时间。

在脉冲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周期越长,两次刺激之间的间隔越长。

通常脉冲周期t选择1.0~1.5秒。

(3)强度(1a、1b):

输出强度为a、b两组脉冲的电流峰值。

电流强度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电量越多,患儿刺激感越强。

治疗时电流强度的选择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

(4)延长时间(t1):

延长时间为b组输出脉冲比a组输出脉冲晚出现的时间。

如果交替刺激痉挛肌和拮抗肌,通常延长的时间选择0.1秒。

其他的电刺激可在0.5~1.5秒之间。

(5)治疗时间:

一般选择治疗一个患者的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

九、临床应用

1.脑性瘫痪 对于脑瘫患儿由于肌肉痉挛而导致的如下症状可应用《K-3A型痉挛肌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马蹄内翻足畸形:

将a路的两个电极放在痉挛肌的肌腱处,b路的两个电极放在拮抗肌的肌腹处即可。

操作方法:

通过刺激形成痉挛肌和拮抗肌的交替刺激,利用先后出现的两组脉冲,分别刺激患儿的痉挛肌,使两者交替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并提高拮抗肌的肌力。

用这种方法降低肌张力效果显著。

治疗时应根据患儿因不同的肌肉痉挛而采取对相应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具体如下:

1)治疗部位为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电极放置部位和刺激方法见图2-223所示。

2)治疗部位为胫前肌、腓肠肌。

电极放置部位见图2-224所示。

3)治疗部位为拇长伸肌、比目鱼肌。

作用:

抑制足内翻、矫正异常姿势。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如图2-225。

(2)肘屈曲畸形:

临床上常见由于上肢抗重力的屈肘肌肉张力高而致的肘屈畸形。

痉挛的肌肉主要有肱桡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应用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作用是缓解肘关节的屈曲、健全手指功能,从而提高患儿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如能够自己穿脱衣服、进食等,可减轻家长负担。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26所示。

(3)前臂旋前畸形:

主要表现为患儿的前臂旋后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动作的进行。

主要的痉挛肌肉包括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27所示。

(4)屈腕畸形:

主要表现为腕关节屈曲,导致手的功能例如抓握功能障碍,如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很难将患手放入开口小的物件里等。

治疗可能造成屈腕并桡侧偏畸形的痉挛的肌肉,包括桡侧腕长屈肌、桡侧腕短屈肌。

治疗作用使患儿的手臂和腕部肌肉活动自如,拇指打开,能够正常地、自如地完成精细动作。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28所示。

(5)拇指内收畸形 主要表现为拇指屈向掌心内,拇指不能完成指捏和三指抓的动作。

可能造成拇指向掌心畸形的痉挛肌肉包括有拇长屈肌、拇收肌、或大鱼际肌(尤其是拇短屈肌)。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29所示。

(6)足外翻畸形:

主要表现为足和踝关节的外翻,也可以伴有足趾的屈曲痉挛。

治疗可能造成足外翻畸形的肌肉,包括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30所示。

治疗作用:

可矫正异常姿势,使患儿足外翻逐步恢复正常,使其逐渐过渡到正常步态。

(7)股内收畸形:

主要表现为坐位时髋关节内收,步行时剪刀步态。

治疗有可能造成股内收畸形的痉挛肌肉,包括有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等。

治疗作用:

解除长收肌和大收肌以及股薄肌的痉挛,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使患儿行走自如。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31所示。

(8)垂腕、屈指畸形:

如果功能损伤部位在上臂,因伸肌瘫痪和重力作用,前臂上举时垂腕,前臂背侧、手背桡侧拇指及2、3、4指部分皮肤感觉障碍,表现为垂腕屈指。

应用仪器:

KT-1完全失神经治疗仪。

治疗肌:

前臂旋后肌、肱桡肌,治疗作用为伸腕。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32图所示。

治疗肌:

指总伸肌、指长伸肌,治疗作用为拇指、示指外展。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33所示。

(9)外观似“猿手”样畸形:

主要表现为前臂旋前肌力减弱,拇指及示指屈曲困难,拇指不能对掌运动,大鱼际萎缩,拇指外展肌萎缩使第一掌骨稍突出,手掌变平坦,外观似“猿手”和相应部位感觉障碍。

治疗肌:

掌长肌、拇长屈肌,治疗作用为掌屈、屈拇指。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34所示。

(10)“爪型手”畸形:

主要表现为尺侧屈腕肌瘫痪,手向桡侧偏斜,无名指和小指末不能屈,不能屈掌,手指不能内收,指内收与外展运动丧失。

小鱼际萎缩,掌骨间凹现,呈现“爪形手”。

小鱼际和小指及第四指一半感觉减退或消失。

治疗肌:

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治疗作用为屈指屈腕及尺侧偏位。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2-235所示。

(11)足下垂畸形:

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足下垂;行走时需用力抬高下肢呈特殊的步态;小腿外侧足背感觉障碍。

治疗肌:

胫骨后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治疗作用为使足外翻、足背屈。

电极放置部位及刺激方法见图3-236所示。

2.脑性瘫痪导致平衡功能障碍

(1)仪器设备:

 脑电仿生刺激仪。

(2)操作规程

1)电源开启后,仪器即处于准备状态(相应指示灯亮),完成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与全部参数的设置。

将贴片粘贴于双侧耳背乳突处,将主输出线夹头固定于贴片金属钮上,电极放置部位见图2-237所示。

脑瘫患儿早期的异常症状常常首先表现为竖颈发育时间延迟,或者是常以异常的、未成熟的姿势模式与运动模式竖起头部。

世上一切事物的特性或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关系来加以描述。

数学学科正是这种"描述"的客观反映。

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思想方法和推理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思维训练日益重要,数学方法更是广泛渗透于各门学科,数学已成为现代社会一般人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

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结果(理论)。

这表明数学对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

通过数学学习所培养的思维是逻辑的、有序的,具有推理论证的严密性;同时,数学又是用逻辑语言表达的,层次分明,判句准确,并与形象思维紧密联系,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数学是世界上万物的形与量抽象的产物,它本身具有许多特点。

如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也要紧紧地围绕着这些特点。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是科学思维形成与思维水平提高的过程,因此也具备其一般的特点。

综合反映为抽象与具体,操作与转化,问题与过程,概念与逻辑等。

一、抽象与具体

数学它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广泛的具体性。

从具体到抽象,又从相对的具体到更高的抽象表明了数学的概括性;从抽象到具体又表明抽象以具体作归宿,这是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现实的具体素材是认识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的基础,是过渡到抽象概念和命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理论思维的初阶和形成抽象思维的保证。

抽象的数学概念,要使学生能够接受,理解和应用,要严格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基本规律,变抽象为具体。

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在这基础上提高到理性认识,最终发展到悟性认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一些实践问题或一些具体范例进行分析,探索规律,作出必要的猜想,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综合论证,给予概括,形成理论,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一类具体问题。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抽象思维逐步提高,对抽象与具体的要求逐步加强,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符号的使用,数学符号是数学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对图符号语言的意义,它是具体的,但对于符号语言的应用,它又是抽象的。

理解符号的具体意义是掌握数学抽象知识的基础,掌握数学抽象知识又是学会逻辑论证的前提。

而且理解符号的意义比单纯记忆数学概念、定义、定理、法则更为重要。

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逻辑论证,论证既是抽象的具体,又是具体中的概括,对数学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理解掌握推理论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也能更深刻地认识数学推证的作用。

因为数学理论的正确标准来自于客观实践,受具体对象所检验,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抽象与具体的密切结合,把它们统一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来,置抽象于具体之中,通过具体或相对具体的启示,来获得一般的抽象的结论。

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色。

二、操作与转化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把传授数学基础知识与培养数学基本能力结合起来,离不开师生互动操作。

操作是认识目的的实现形式,是思维外显化的具体表现。

所谓操作是指师生在教学对话中的质疑互动,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

学生操作能力的高低最集中地表现在思维结果的表达方面。

操作的最佳品质是求新,求新才能发挥思维的创造性,才能使语言表达科学,规范,准确。

教学中要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脑、手的协调训练,脑是思维的外壳,手是正确描述外壳的工具,失去任何一方,都将失去学习的价值。

转化是知识获得的必由之路,没有转化,外在的知识就不能内化。

数学教学中的转化,有两层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知识的转化:

数学教学多是组织学生从表象认识活动入手直到理性思维活动的形成都是为了取得远比认识丰富得多的结果。

各种教学方法的产生,都不得脱离这个认识过程。

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始终存在着知识的两种转化,一是将前人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二是凝聚于知识经验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个体的认识能力,三是蕴涵在知识经验中的思想品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第二个转化是教学的核心。

第二个含义是转化的条件:

从教学方式上讲,这三个转化的实现条件,应当把握认识活动的三个要领:

一是要使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生活经验具有潜在意义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积极对材料的观察和主动思维(亲自体会接受知识的过程)达到认识和理解,二是对先前加工、整合的材料给予学生严格的多元技能和智力训练,让学生通过特殊的实践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成果;三是在分段(模块)教学设置中应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情感、个性等多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操作与转化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操作是数学技能形成的条件,是转化的客观基础,转化只有通过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基础之上才能实现。

依据学习内化心理原理,操作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形成。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首先是在认知结构中登记,并考虑它的逻辑关系,这样新知识与原有的有关内容开始发生联系,寻求获得这一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这样新知识就转化为个人的参照系,使得与本人的认知结构趋于和谐。

其次是在新的操作中使新的数学知识储存(内化)与保持,并在不同具体情景中应用这些新知识,来获得反馈信息,以加深对它的理解。

显然操作促进转化或内化须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潜在的意义。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如果学生不具备理解它的生理和心理条件,那仍然是无意义的东西。

只有被学生真正理解,才能转化为现实意义。

二是学生必须具备进行操作学习的心理意向,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

这种心理意向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是必须要考虑的。

即要注意分析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联系点,激励学生进行有意义操作学习的心理意向,提高操作的转化效率。

三、问题与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是由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回收→信息矫正形成的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循环系统。

信息接受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度消化,深刻理解教材,透彻掌握所传授数学新知识的知识系统。

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要求,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增强教学的反映能力。

信息处理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研究教学内容,把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学生认知层次,寻找最佳的教学手段。

信息处理是教师必要的思维过程,是备课、组织教学方案的重要基础。

信息输出指教师要把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正确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努力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信息回收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面貌",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障碍,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

信息回收是"无形"与"有形"的结合,无形回收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做到未教先知,把学生的"曲解"消除在萌芽状态。

有形回收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提问、课堂练习、演板等教学手段澄清学生的知识疑惑和实际操作中的错误理解。

信息反馈指对来自学生中不确定性信息做出及时反映并加以消除,对来自学生中的学习经验进行肯定和鼓励。

课堂教学信息系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学的迭代过程,表现为上一步骤的结果是下一步骤的起始条件。

教师由信息接受到对学生信息的反馈就是教学的一个迭代周期。

在教学迭代过程中,教师信息接受是一种断续累加递进过程。

教学中由于反馈作用,教师要不断接受和反馈信息,不断促进教学系统动态平衡,以完成一个一个迭代周期。

同时在处理信息时,还要大量接受外界信息,这也体现了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在这个教学迭代过程中,信息接受是基础,没有信息接受的教学活动要达到教学要求是不可能的。

信息处理是根本,不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取舍,就不可能维持好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

信息输出是关键,不能合理地把加工后的信息传递出去或传输的方向不一致或输出频率的过快、过慢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这是因为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首先需要有信息,其次才能刺激大脑神经,最后形成思维反映,这都需要时间,没有反应时间而连续不断地接受信息其效果是不可能好的。

信息回收是教学过程调控的依据;信息反馈是教学过程调控的手段。

教学系统的信息过程各环节是紧密配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或各环节间的关系处理都直接影响这个过程的效果。

这是系统的整体原理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根据教学的信息系统,很自然地得出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教学的迭代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实现这个迭代过程的条件。

一方面问题选择不能脱离学习新知识的范围,要体现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因为新知识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新知识又反映着思维价值,思维价值又凝聚着知识的智慧,学生掌握了知识,不等于掌握了知识的智力价值,这是因为知识智力价值具有一定得隐蔽性和潜在性,要使学生发现这种价值,则必须以提出问题为手段来实现。

另一方面,问题的选择要有利于改组学生的经验。

经验是某种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尽管它对学习和研究问题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经验联想与迁移,经验的重组等都可在新的学习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但经验对形成新的思想和观念也可能产生消极的负效应。

因此加强学生原有经验的改组,使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教学过程不能缺少的内容。

四、概念与逻辑

数学中到处充满着概念,除了已确定的数学概念外,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及其判断、原理和数学中的基本规律、基本数学方法等都是概念关系的结果。

伟大导师列宁指出:

"任何科学都应用逻辑,数学更是这样,从它产生的年代起,数学与逻辑就是不可分的"。

数学处处用抽象的方法,而抽象方法是逻辑的方法,因此数学是逻辑的、规则的。

对于现行的数学教材,其内容基本上是按数学内容逻辑结构体系和知识点的积累和意义编排的。

把它作为"事实性概念"的载体,运用科学逻辑思维来分析教材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概念与逻辑的教学特点并而选择准确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数学教学不仅要对教材中"显写"的各种概念、命题(公理、定理、公式)等特别关注,而且要对教材中"隐写"的数学思维(形式的、辩证的)和方法、数学史事实进行解析和解读,揭示和点拨出在教材中"隐"写的逻辑规则和方法,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