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638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docx

城市规划原理交运城轨方向资料整理10页word文档

第一章城市的起源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定居与原始聚落:

1)城市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定居,人与动物有着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

生存本性;不同点:

人类的精神需求,早期对神灵的崇拜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原始社会,人类尚未掌握自觉的生产意识和生产手段,像动物一样居无定所,采集自然事物、捕食猎物冲击,还要躲避自然界风险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人类的生存技能逐步提高,生活逐渐稳定。

掌握一些食物储藏方法、发现并种植可周期性收获植物、对野生动物的驯化。

4)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家畜驯化技术的掌握,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人类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分工,这使得人类居所趋于稳定

5)社会性的人类族群活动以聚落形式从事各种维持生存活动,逐渐从追逐猎物的临时聚落过渡到农耕文化下的村落

6)村落的产生就是最初的定居形式:

人类以群体为单位、因生存需要在某一个地方永久性地停留

2城市的形成过程:

1)人类生产方式的改进、产生力提高,产品有了剩余,这具备了交换的基本条件。

早期的交换形式是物物交换。

2)交换量增加、交换次数频繁,出现专业交换的商人,交换场所也逐渐由临时过渡到固定的“市”。

3)生产水平继续提高,生活需求多样化,交换物品种类增多,劳动分工加强,逐渐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

4)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人类完成第二次劳动分工,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分工的产物。

5)居民点的变化:

以农业为主的部分是农村,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是城市。

6)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密度。

3近代城市发展:

1)城市工业发展与人口集聚2)城市布局变化3)城市与环境变化4)科学技术发展提升城市生活质量5)工业化产生的城市问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1)发展概况:

经济恢复,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规模扩,20世纪90年代,世界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0%。

2)城市发展提升物质水平,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引发生态问题,例如沙尘暴、热岛效应等3)城市对外交通变化4)城市中心区的衰落与复苏5)城市群延绵发展6)应对城市住房、生态、交通等负面问题措施

5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

1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2城市规划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之一3城市规划作为未来空间结构的演变主体

6城市的实质:

1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一定区域的中心3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4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7城市的主要特征:

1具有非农业的职能2高密度的生活居住空间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9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

1合理安排城市的居住、商业、工业等各部分布局、用地和设施,使之各自实现其功能,互不干扰,并节约投资。

2有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系统,使所有的交通方式获得最大便利。

3使城市各个部分居住区的用地大小、日照、绿地及商业的停车场和建筑间隔,都能达到最适宜的标准。

4提供多种类型的、能满足所有家里需要的安全、卫生和舒适的住宅。

5提供规模、位置和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标准的文体、教育、娱乐和其他社会服务设施。

6提供足够而经济的供水、排水、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10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土地使用配置、城市空间组合、实现手段与方法

1周代:

《周礼.考工记》1)记述按照封建等级划分的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等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2)记述周王城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意义:

周礼对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规划建设。

极大影响后世封建王朝帝都建设,乃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

2战国时期:

:

越国范蠡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选址;鲁国济南城打破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分布也不对称;赵国国都建设充分考虑北方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

城市布局多样化原因:

1)周天子统治削弱,思想上不受一个集权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2)出现了〈管子〉、〈孙子兵法〉、〈商君书〉等论著,从思想上丰富了城市规划创造

3〈管子〉思想解读:

1)居民点选址: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2)“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思想上打破周礼单一模式束缚3)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农业生产是城市发展前提4)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应采用功能分区制度。

意义: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上一本革命性著作,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进行确立

4〈商君书〉思想解读:

1)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2)论述了都邑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3)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

意义:

开创我国古代城镇关系研究先例

5秦国:

城市布局特色:

1)秦王信神,其城市规划的神秘主义色彩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2)城市规划中出现不少复道、甬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开创新意义

6唐朝:

长安城。

布局特点:

1)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管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2)干道系统有明确分工,设集中的东西两市3)整个道路系统、坊里、市肆位置由中轴线对城布局4)部分体现了周代王城的规划思想,旁三门、左祖右社5)里坊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坊中巷的布局模式以及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都相当成熟

第二章城市化与城市化的问题

1城市化含义: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2城市化进程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比重上升(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提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减少产生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人口剩余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初期阶段:

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比例为30%2中期阶段:

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60%及以上3稳定阶段:

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还将转向第三产业

4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1东部与西部的地域差异: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整体经济优于西部,东南沿海城市化进程较快,西部较慢2我国城市化问题严峻:

21世纪我国将会有大规模城市化,预计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这是我国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的世界独特性3农民工问题:

由于缺少教育机会,竞争力很弱,生活状况较差,被拖欠工资、黑砖窑事件、影视剧政治反映等。

国家20多年改革发展与成都城乡统筹实践

5中国城市化模式:

1)苏南模式:

背景:

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过分严格限制农转非,农村多余劳动力“隐形失业”,20世纪70年代,苏南一些地区创办乡镇企业,乡镇工业受到政府鼓励支持,享受优惠政策,大量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解决了农民就业生存问题,东南沿海很大发展,以乡镇工业为动力的城市化,地方推动型2)温州模式:

温州历史上就有经商打工的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了以发展家庭工业和民间市场、以私营家庭工业为主的发展小城镇,是一种市场推动型3)珠三角模式:

珠三角毗邻港澳,产业类型是以外资的“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外资工厂吸收了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还吸收了大量外来打工人口,属于外资促进型

5城市化问题处理不当的可能后果: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在大城市外围形成圈层式的大量环境恶劣的贫民区,对社会治安、动荡造成不利影响

6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对于全球和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

2)制造业资本的跨国投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发展,同时也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基地。

3)发达国家出现一系列科技创新中心,而工业普遍衰退。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演进

1空想社会主义:

1欧文与新协和村:

采用“劳动交换银行”和“农业合作社”2傅立叶与“法郎吉”:

公社生产与消费结合进行有组织的大生产;组织公共生活减少非生产家务劳动3共同特征:

经济公有制、城乡不分离4意义评价:

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需要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相比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全面;为以后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提供思想渊源

2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指出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居住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

田园思想体系基础:

城市和乡村及城乡结合体优势,城乡各有优缺点,在城市生活便利的优点上克服其问题,在乡村生活的优点上克服其缺陷。

新的吸引人口聚居地

田园城市整体构想:

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农产品在城市销售;田园城市居民在城市工作生活;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自然结合

田园城市具体布局:

在城市半径线靠外1/3处设一条环形林荫大道,并形成补充性城市公园,两侧为居住用地,居住建筑区域中布置学校、教堂;城市最外侧建设各类工厂、仓库,一面对着最外层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田园城市群:

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限制城市规模,每个田园城市超过3.2万人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城,避免城市过度集中和拥挤,单中心布局模式

城市用地规模:

每个田园城市总用地为6000英亩,城区用地占1/6;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田园城市整体呈圈状布置,通过快速交通几分钟联系往来于中心城市之间;田园城市周围有农业用地包围,耕地、牧场等,永久绿地不作它用

理论意义点评:

1)霍德华田园城市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现代意义上的“规划”本质:

A.规划的未来导向性,是一种意向B.规划目标是构建统一的规划过程的关键因素C.规划行为的特征就是选择D.规划是针对普遍的未来不确定性而展开的工作2)城市问题的系统性: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联系城乡关系提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分析,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提供基础,对资金来源、土地分配、城市财政收支、田园城市管理提出具体建议3)花园城市与田园城市:

花园城市:

在城市中增添一些花坛和绿地。

田园城市:

周边农田和园地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张

3卫星城镇规划理论:

卧城—>半独立卫星城—>新城。

规模增大,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有条件设置大型完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吸引较多居民,减少对母城依赖

4邻里单位与社区规划:

以一所小学所服务的范围形成组织居住社区单元的几百年单位,其中设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道路系统、绿化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生活不受据动车交通的影响。

思想评价:

A.邻里单位理论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并且按照这样的方式建造了一些居住区B.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地位,对以后居住区规划有较大影响

5明日城市:

柯布西埃

大城市问题判断:

A.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B.机动车日益发达,数量增多,速度提高,但现有城市道路系统及规划方式不满足C.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俞近中心俞集中D.城市绿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条件差

观点和主张:

A.面对大城市发展现实,承认现代化技术力量B.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有限空间适应大城市发展C.提高中心区建筑高度,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D.市中心绿化、空地要多,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E.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交通的立体交通

柯布西埃有关城市规划的思想归纳:

1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老朽2采用局部高密度建筑的形式,换取大面积的开敞空间已解决城市拥挤问题3在城市的不同部分用较为平均的密度,取代传统的“密度梯度”,以减轻中心商业区的压力4采用铁路、人车分流高架道路等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

“当代城市”布局特点:

1直线组成道路网,方格对称结构,几何形体天际线,标准行列式空间2城市分为三区,市中心为商业区及行政中心,全部建成60层高楼,工业区与居住区有方便联系,街道按交通性质分类

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1)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城市才有生命力2)由于集聚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3)这种技术手段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柯布的理想中工业化城市:

1)所有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而不是水平向的每家每户拥有花园的田园城市2)整个城市平面布局是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矩形的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3)城市道路系统应当保持行人的极大方便,由地铁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组成4)建筑物的地面全部架空,地面全部由行人支配等

意义点评:

1柯布西埃以建筑美学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冲击,这意味着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向学院派及古典主义的冲击扩大到城市规划领域2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原则的倡导者和执行这些原则的中坚力量,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

现代建筑运动:

1)建设的经济性是影响建筑设计极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2)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能特点,创造新时代的新风格;3)强调建筑的空间,并考虑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

6霍华德PK柯布西埃:

霍华德:

希望通过建新城市来解决大城市拥挤问题,希望以社会改革推进田园城市建设;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20年主流地位。

柯布西埃:

希望通过大城市本身改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建筑物等物质要素重新布局构想城市发展。

两位大师彰显了现代城市规划的两种不同思路,不同价值观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城市文化差异、现在趋势)

7雅典宪章:

A.居住问题:

人口密度过大,缺乏敞地和绿化;靠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房屋沿街建造影响居住安静,日照不良;公共设施太少,分布不合理。

建议:

建议居住区用城市中心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B.工作问题:

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地布置,与居住区距离过远;工业在城郊建设,引起城市无限制扩展,增加工、宿距离,形成交通集中。

建议:

有计划地进行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C.游憩问题:

绿地面积较少,位置不适中,无益改善居住条件;市中心土地资源紧缺,拆迁空地应充分考虑绿地建设。

建议:

新建居住区多保留空地,旧城区坏建筑拆迁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市郊保持良好的风景地带

D.交通问题:

道路完全是旧时代保留下来,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未按功能分类;学院派追求的“姿态宏大”、“排场”的做法只能使交通更加恶化。

建议:

应从整个道路系统规划入手解决交通问题;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确定道路宽度;街道根据行驶速度进行功能分类;大城市中办公楼、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过分集中是造成中心区交通拥挤的重要原因

E.其它问题建议:

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于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城市按照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和平衡后,再建立联系三者的交通网;城市规划不是二维平面,还包括三维空间规划;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意义评价:

针对城市问题提出的建议很有价值,对于局部地解决城市中的一些矛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基本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敢于向学院派理论、陈旧传统观念挑战,但回避了城市社会中的阶级矛盾问题,难以完全实现其理论

8马丘比丘宪章:

主要观点:

A.调整小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和制定交通流量依据的政策,改为私人小汽车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B.注意发展交通与能源危机之间取得平衡C.认为《雅典宪章》的城市分区设想在实践中影响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应建立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维持城市中人与人多方面的联系D.提出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7古希腊时期:

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米利都城市布局:

城市结合地形成为不规则形状,棋盘式道路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场及一些公共建筑物组成,主要供市民们集合和商业使用;广场周围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使用。

8古罗马城:

供一般市民居住的带底商的公寓建筑异常发达,但城内道路系统较差。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职能、内容、编制程序

1城市规划的定义: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城市规划语义要素:

1具有限定的空间范围2作为实现社会、经济诸目标的技术手段3以物质空间为作用对象4包含政策性因素和社会价值判断

3城市规划的性质:

1城市活动与城市规划2城市规划技术与城市规划制度

4城市规划的特点:

1多学科综合性(对象的多样性、研究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实施过程的多面性)2政策性、法规性3长期性、经常性4实践性、地方性(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实践、城市规划的效能依靠实践检验)

5城市规划的职能:

1基本职能2实施职能3宣传职能4作为政府行政工具

6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原则和技术方案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7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城市规划:

1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规划2城市综合规划(城市综合规划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内容、实施措施与步骤作出安排,并对相关城市物质空间的未来状况作出相应描述,是有关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规划)3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中的两个方面(1城市规划内包含非物质空间规划的内容2包含非物质空间规划内容的其他规划,并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反馈对象)

8城市规划的空间层次:

1国土及区域规划2城市总体规划3详细规划4建筑场地规划

9城市规划的层面:

1城市发展战略层面: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在民主法制社会必须建立在市民参与和法律法规基础上,表达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属于这一层面2建设控制引导层面:

针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并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的空间安排相一致,直接涉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建设控制引导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面3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工作处理:

1)在正式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前,可以由市政府制定城市规划纲要,对确定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原则性意见,作为编制依据2)大、中城市可以在城市土地使用发展战略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进一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下一层面规划提供依据3)建设控制引导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0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园绿地及开敞空间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1城市规划的审批:

1城市规划纲要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2城市总体规划审批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审批4城市分区规划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5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2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

城市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城市运行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和其他资源消耗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的和谐:

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良性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和城市景观有深刻影响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的和谐:

强调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的社会和谐,避免城市范围内社会空间强烈分割和对抗。

城市中的老龄化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居民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问题,残疾人和社会弱者的照顾问题,都需要足够重视

3城市规划各层次的内容描述:

(1城市规划纲要: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依据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2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规划年限:

一般为20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一般为5年,可调整为3~5年。

主要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市、镇)。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等;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等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规划区范围3)提出规划期内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的位置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布局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容量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河湖水、园林绿地、环境保护、历史风貌和文物等相关内容7)确定旧城改造、用地调整和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8)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主要成果:

1)总体规划文件:

包括规划文本和说明,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2)总体规划图纸:

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价图、城镇体系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