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39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docx

水库工程环评报告书

水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

表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省**市**县**水库工程

建设单位

**市**县水务局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市**县水务局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水利水电

占地面积/hm2

绿化面积/hm2

9.76

总投资

(万元)

18777.34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202.88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1%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竣工日期

2009年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水库的任务和功能是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和防洪的中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2152万m3 ,设计灌溉面积5.25万亩。

**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导流输水隧洞组成,灌区主要进行总干渠建设。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防洪标准》(GB50201-94)确定**水库属中型水库,枢纽工程等别为Ⅲ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灌区建筑物为4级。

主要建筑物洪水标准:

设计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砼坝、浆砌石坝校核洪水重现期500年一遇,土石坝校核洪水重现期1000年一遇。

1、大坝

大坝坝型采用粘土心墙堆石坝,坝体主要由强~弱风化石渣料、粘土心墙料、反滤过渡料、混凝土预制板护、防浪墙及反滤排水体组成。

坝顶高程1413.50m,顶宽度10.0m,最大坝高79m。

坝体上、下游均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厚度0.4m;下设0.15m碎石、粗砂反滤料垫层,厚度0.6cm。

2、溢洪道

采用单独溢洪道泄洪方案。

河岸开敞式有闸控制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轴线与右坝肩相距45m,全长274.524m,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及出口消能段组成,断面形式为矩形。

进水渠段,长45m,i=0,底板高程1400.5m,矩形断面。

控制段,采用实用堰溢流,长21m,i=0,上游堰堰顶高程1403.5m,堰高3.0m;闸墩顶高程1415.0m,闸墩厚2.5m。

泄槽段,分为收缩段、缓坡段和陡坡段,收缩段长50m,底宽由22.5m收缩为14.0m,挡墙高度7.5m;缓坡段长55.4m,底宽14m,底坡i=0.120,挡墙高度7.5m;陡坡段,底宽14m,长65.35m,i=0.552,挡墙高度7.5~5.5m。

挑流鼻坎及护坦段,挑流鼻坎段长17.35m,宽14m,鼻坎高程1341.172m,反弧半径20m,挑角15°,为防止小流量泄流对鼻坎基础的淘刷,设护坎段长8m。

3、导流输水隧洞

输水隧洞布置在大坝左岸,轴线与左坝肩相距13m,全长471.5m,由于隧洞出口渠道取水高程低,隧洞底坡i=10/1000,输水隧洞由进口明渠段、进口压力段、闸门井段、无压洞身段和出口明渠段五部分组成。

出口明渠段由倾角为α=50°的陡坡明渠段和底坡为i=3/1000的缓坡明渠组成,明渠段平距长169.146m。

输水隧洞设计流量Qr=3.4m3/s,最大输水流量Qmax=4.3m3/s。

4、输水干渠

输水线路全长24.016km。

主要建筑物有明渠、隧洞、渡槽、倒虹吸。

其中明渠长16.355km,主干渠渠首进口底板高程为1335.600m,渠末底板高程为1267.07m;隧洞2座共计5387m,分别为里程11+900~14+575戈飞隧洞长2675m,里程21+106~24+016苗寨隧洞长2712m,设计比降均为1/500;渡槽9座共计长323m,高度均小于10m,其中长度大于50m的有2座,分别为里程01+490~01+600水营上渡槽长为110m,里程06+100~06+221摘麦渡槽长121m;里程15+588~17+539为倒虹吸,长1951m,落差311.78m,进口高程1303.85m。

渠道断面采用矩形断面,衬砌结构材料为M7.5浆砌石和M10水泥砂浆抹面结构,浆砌块石全面进行“三面光”衬砌,底板用C25钢筋砼衬砌,衬砌厚度为0.25m,里程0+498.500~0+506.50为消力池段,其底板衬砌厚度为0.40m。

隧洞断面型式采用圆拱直墙型,净宽高尺寸为1.5×1.8m,设计底坡为1/500,根据洞身穿过不同的地质情况衬砌分别采用C30、C25、C20钢筋砼和C20素砼衬砌形式。

水营上渡槽因跨度大、排架高,结合地质情况综合考虑,采用单跨拱圈渡槽形式C25钢筋混凝土结构;摘麦沟口渡槽采用拱圈结构渡槽,主拱圈再小拱圈接槽身;其余渡槽采用槽身与相应渠道等宽同坡降的矩形钢筋混凝土单排架结构,跨度大于20m的渡槽每10m设置伸缩缝,并用橡胶止水带去水。

倒虹吸布置在里程15+588~17+539段,经水力学计算,采用压力钢管,管径100cm,壁厚20mm。

5、砂石料场、砼拌和系统

水库附近石料丰富,可作为人工砂、石骨料的料源。

工程砂石料加工系统及成品、半成品堆场、砼拌和系统设于拦河坝下游约1km的咪咡河右岸。

6、风、水、电、通讯系统

施工供风:

空压机站靠近用气中心布置,并考虑安全、交通条件及水、电供应方便等原则,空压机站分散布置在大坝左、右岸等处。

施工供水:

在拦河坝右岸、生活及厂区三处各设供水系统均由咪咡河中抽水。

施工供电:

在生活区、砂石料加工场处,设降压站。

施工通讯:

施工通讯站直接设在工程指挥部。

工程总平面布置

水库枢纽总平面及施工布置见附图1:

水库工程总体布置示意图。

6、工程主要特性

工程主要特性见下表(主要工程特性表)。

工程主要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水文

 

 

 

1.面积

 

 

 

全流域

km2

242 

 

坝址以上

km2

148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

45

 

3.多年平均径流量

万m3

8967

 

4.洪水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m3/s

2.84

 

正常运用(设计)流量

m3/s

830

P=2%

非常运用(校核)流量

m3/s

1430

P=0.1%

施工导流标准及流量

m3/s

60.5

P=20%

5.洪量

 

 

 

设计洪水洪量

万m3

1850

校核洪水洪量(24h校核)

万m3

3280

6.泥沙

 

 

 

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

万t

10.7

 

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

万t

2.15

 

二.水库

 

 

 

1.水库水位

 

 

 

校核洪水位

m

1413.3

P=0.1%

设计洪水位

m

1410.04

P=2%

正常蓄水位

m

1410.0

 

死水位

m

1379.0

 

2.回水长度

km

4.5

 

3.容积

 

 

 

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

万m3

2152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

万m3

1890

 

兴利库容

万m3

1495

 

调洪库容

万m3

717

 

死库容

万m3

395

 

4.库容系数

0.167

 

5.调节特性

 

 多年调节

6.水量利用系数

 

0.24

 

三、下泄流量

 

 

 

1.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644

P=2%

2.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1178

P=0.1%

四、工程效益指标

1.灌溉效益

面积

万亩

5.25

 

保证率

%

80

 

年用水总量(P=80%)

万m3

2829

 

续上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2.人畜饮水(年)

万m3

215

 

五、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

 

 

 

1.工程永久占地

400.4

 其中枢纽203.1亩

2.工程临时占地

311.2

 

六.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大坝

 

 

 

型式

 

 粘土心墙堆石坝

地基特征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 

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Ⅵ/Ⅵ

 

坝顶高程

m

1413.5

 

最大坝高

m

79.0

 

坝项长度

m

139.0

 

2.溢洪道

 

 

 

型式

 河岸开敞式有闸控制 

地基特性

 

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 

堰顶高程

m

1403.5

 

堰顶宽

m

20.0

两孔 

最大单宽流量

m3/s.m

84.143

 

消能方式

 

底流消能 

设计泄洪流量

m3/s

664

 

校核泄洪流量

m3/s

1178

 

3.泄洪输水隧洞

 

 

 

型式

 城门洞形 

地基特性

 

砂岩 

输水隧洞长度

m

476

 

输水隧洞闸孔尺寸/孔数

m/孔

1.5×1.8/2

 

输水设计泄量

m3/s

3.3

 

消能方式

 

底流消能

 

闸门型式/尺寸/数量

套 

2

1.5×1.8平板钢闸门

4.其它建筑物

 

 

 

水库管理局

m2

1000

 

七.施工

 

 

 

1.主体工程数量

 

 

 

明挖土石方

m3

498733

 

土石方填筑

m3

1042697

 

浆砌石方

m3

2153

 

续上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混凝土

m3

28536

金属结构安装

t

138

 

帷幕灌浆

m

13827

 

2.主要建筑材料

 

 

 

木材

m3

908.53

 

水泥

t

27041.02

 

钢筋

t

1650.78

 

3.所需劳动力

 

 

 

总工日

万工日

98.9

 

高峰工人数

 

4.施工临时房屋

m2

1300 

 

施工供电

km

10KV输电线路通过工程区 

5.对外交通

 

 

 

至宜良县政府距离

km

43

 

6.施工导流

 

 

 

导流方式

 

 

全断面围堰法

7.施工监时占地

124

 

8.施工期限

 

 

 

准备工程

4

 

总工期

38

 

八.经济指标

 

 

 

总投资

万元

18777.34

 

建筑工程

万元

12236.62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159.61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881.97

 

临时工程

万元

951.93

 

其它费用

万元

1831.43

 

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

万元

1646.85

 

水库单位库容投资

元/m3

8.73

 

供水成本

元/m3

0.225

 

灌区单位灌溉面积投资

元/亩

3577.00

 

经济内部收益率

14.55

 

经济效益费用比

E/C

1.16

 

表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物、动物、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

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五连峰山脉北端,属中山-低山构造侵蚀地貌。

山脉走向大致与构造线基本一致,以北东向为主,东西向、北西向次之。

区内册峦层叠起伏,沟壑纵横,深切“V”型谷多见。

北东高南西低,北东部大黑山海拔2689.3m为全区之冠,南西部角奎海拔820m系项目区内最低处。

**水库大坝枢纽位于角奎小河上游咪咡河田坝—**河段,区内册峦层叠起伏,沟壑纵横,深切“V”型谷多见,两岸山形陡峻,地形坡度40°~50°。

地貌主要受构造的控制,以构造侵蚀浅切割中山地形地貌为主,在河流两岸和山间谷地发育河谷阶地,分布于河流的两岸,发育四级阶地。

水库以上流域属构造侵蚀浅切割中山丘陵地貌。

流域呈狭长形状分布,地势自北东向南西倾斜和北西向南东倾斜两组,坝址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南西向。

流域内水系较发育单一且不对称。

两岸山不对称,左岸边坡35°~45°,右岸边坡40°~50°,属陡坡类型。

2.地质情况

库区属中山构造侵蚀溶蚀山间峡谷地貌类型,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三叠系,其次为新生界第四系及上古生界二叠系,区域西北及东南侧分布古生界泥盆系及志留系地层。

岩性以粉砂岩、泥岩、含石英粉砂岩、页岩、石灰岩、玄武岩、粉细砂岩、泥灰岩、第四系砂壤土含碎石为主。

岩层呈单斜构造,倾角与地形坡度相近。

左岸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度交角40°~50°,岩层倾角35°~45°,河岸坡总体是稳定的。

岩体强风化深度12~18m,完整性较差。

左岸中等透水层(相对隔水层q<5Lu)埋深42m,岩体透水率q=7.34-500Lu。

河床地表以下为砂砾石,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变厚,结构松散至稍密状。

沿河谷分布的砂砾石层中等透水层埋深37.0m,岩体透水率q=6.34-24.96Lu。

右岸岩层倾向与斜坡交角40°~50°,岩体强风化深度7~10m,右坝肩上为F6断层破碎带,为Ⅳ级结构破裂面,形成右坝肩不利结构面。

破碎带宽1.0~1.5m,均为铁泥质、碎石及角砾质充填,其成分均为砂岩,影响带宽2~3m,岩体呈强~弱风化,完整性较好,由于深度不大,坝肩基本稳定,待开挖揭露后作超挖回填砼后,对坝肩影响较小。

右岸中等透水层埋深42m,岩体透水率q=9.27-234.42Lu。

为坝基及绕坝渗漏的主要层位。

下坝位F1、F2断层为Ⅴ级结构破裂面,属层间挤压构造形成,错距小于1m,断层带胶结紧密,硅化现象明显,对建筑物影响较小。

3.气象

咪咡河的海拔高程介于960-2282m之间,灌区高程介于820-1300m之间,属于北亚热带至中温带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为:

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

多年平均气温7-1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64.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663.5mm(20cm),年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41.1℃,最低气温-3.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430h,平均相对湿度73%。

因此流域具有降雨量丰富,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的季风特点,受气候和地形的综合影响,降雨量年际变化小。

4.河流、水系

**水库位于**县东部荞山乡**村的角奎小河的右岸支流咪咡河上。

控制径流面积为148km2,主河道长23.1km,主河道平均比降为24.7‰,流域平均高程为2200m。

角奎小河属长江流域横江水系二级支流洛泽河的支流,发源于海子乡的大黑山(河源高程2689.3m),由海子河、咪咡河、小米溪组成。

角奎小河流经海子,在发达乡的小河接纳右支流咪咡河、在角奎镇有小米溪汇入,随后汇入洛泽河,随后经盐津县于水富县的云富镇汇入金沙江。

角奎小河流域狭长,北东高南西低。

角奎小河流域面积820km2,主河道长58.1km,主河道比降15.5‰。

5.植物

**水库工程评价区内人类活动较频繁,坝址及评价区内植被以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部分人工林为主。

其中植物种群数量较大的种类有杉树、华山松、**松,旱冬瓜、杨柳等,而其它一些灌木及杂草类如五倍子、乌梅、小铁仔、茅栗等的数量也较多。

评价区内植物构成特征为:

原生植被大多已遭破坏,大部分为人工种植的次生植被和农田植被,水库建设淹没及破坏的植被类型主要为农田、旱地、竹木混交林、灌木林;无特有或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人工引种物种数量较多,如竹子等。

6.动物

评价区内无珍稀、濒危及回游性水生生物,以鲫、鲤鱼、泥鳅、鳝鱼等为主;两栖及爬行动物的种类及数量都不多,主要有蟾蜍、青蛙等常见种类,无濒危物种;鸟类数量相对较多,有麻雀、猫头鹰、野鸡、鹰、鹧鸪等多种,无濒危物种;哺乳动物种类主要有野兔、老鼠、松鼠等,无大型动物种类,无濒危物种。

7.生物多样性

**水库评价区内具有一定的动、植物种类,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均无特有、濒危物种发现,物种构成属于较为典型的滇中高原类型,此种类型在昆明及临近地区较为常见,在物种层面上的多样性程度较一般。

由于该评价区内无特殊环境,物种种群分化不会太激烈,因此在分子层面上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的变异程度也不会大,不具有特殊意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人口、文件、文物等):

**县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位于**市中部,介于东经103º51′~104º45′、北纬27º16′~27º51′之间,东西宽40km,南北长70km,土地总面积2795.76km2。

**县东邻镇雄县、威信县,南与贵州省威宁县、赫章县接壤,西连昭阳区、大关县,北和盐津县、四川省筠连县毗邻。

**县属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属国家重点扶持县。

全县共辖3个建制镇、15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隶135个村委会,主要有苗、彝、白、水、回、哈尼等16个少数民族杂居其间。

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50.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98万人,人口密度为182人/km2。

2000年末,全县耕地总面积65.85Km2。

2000年**县国内生产总值5.95亿元,人均1198元;农业生产总值4.45亿元。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烟草、甘蔗、茶叶、水果、花卉、蔬菜等,全县人均占有粮食227㎏,农民人均纯收入938元。

角奎镇属于宜良县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镇政府驻地即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贸易的中心,,人口为39157人,农村从业人员29622人,总耕地26553亩,人均占有耕地0.9亩,人均年收入741元。

大部分村庄在城郊,加之交通便利,所以经济发展较好。

新场乡距县城5公里,全镇共有5个村委会,117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9765人,其中农业人口19520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总耕地20929亩,人均占有耕地1.03亩,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75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2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8元。

全镇主要以蔬菜、水果、旅游为经济收入。

毛坪乡是水库建成后的五个灌区之一,下辖11个村266个社,人口为50884人,农村从业人员49568人,总耕地面积28619亩,人均占有耕地0.6亩,人均年收入约1192元。

洛泽河由南向北将全乡划分为东西两部分,洛泽河东岸簸迤、献鸡两村土质优良,气候条件好,适宜种植烤烟,西岸矿产资源丰富,铅、锌等金属矿蕴藏量居全县之首,煤炭资源素有“乌金”之誉,洛泽河、龙潭河为全乡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近年来餐饮、运输业发展相对迅速。

荞山乡是水库建成后的五个灌区之一,全乡共有9个村民委会员、227个村民小组,人口为9039人,总耕地154925亩,人均占有耕地6.08亩。

辖区内贮藏有大量的铁矿和煤。

发达乡属于宜良县的小型乡镇,全乡辖6村159社26098人,总耕地24141亩,人均占有耕地0.93亩,有丰富的石英砂(二氧化硅)、石灰石、紫面岩(可烧药砖)等建筑建材。

工程区及主要涉及角奎镇、新场乡、毛坪乡、荞山乡、发达乡五个乡镇,是**县主要粮食产区,是该县社会经济农业化生产相对发达地区。

项目区域位置见附图2。

表3环境质量状况

工程影响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问题(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水质

**水库以农田灌溉为主,根据2003年4月16日和11月12日**省水质监测中心**站的《水质监测成果表》(见下),分析表明,除铅为劣Ⅴ类之外,氨氮、BOD5、铜、磷为Ⅱ类,其余指标均为Ⅰ类。

水质监测成果表

项目

2003.4

2003.11

项目

2003.4

2003.11

PH

8.3

8.2

电导率

160

140

0.161

高锰酸钾指数

1.6

1.2

0.055

BOD5

2.1

总磷

0.038

0.012

氯化物

硫酸盐

13

12.5

氟化物

0.13

0.05

总硬度

86

总锰

六价铬

挥发酚

氨氮

0.09

0.16

总氰化物

溶解性铁

总砷化物

0.015

总汞

0.0006

溶解氧

8.1

9.9

注:

单位,电导率为μs/cm,其余为mg/L,总硬度以CaCO3为标准。

2、环境空气与声环境

**水库周围植被良好,分布有农田与耕地,较大范围内分布有农村居民,基本上没有工业区,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良好。

3、生态环境

流域内土壤类型为黄壤土、黄棕壤土、褐色壤土及水稻土等。

成土母岩为砂页岩、页岩、泥岩、灰岩、泥灰岩、水稻土。

除水稻土分布于河谷阶地外,其余土壤分布在河谷两岸斜坡上。

该区域土壤具有重碳酸钙美性特点。

库区内地形、地貌复杂。

项目区境内森林类型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目前多为次生**松和多种栎类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

境内木本植物主要有**松、华山松、杉木、旱冬瓜、栎类、杨柳等;灌木丛有地盘松、乌梅、五倍子、杨梅、小铁仔、茅栗等;下层草本植物有兔儿草、草莓、旱茅、白茅等。

人工种植的植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竹子、板栗等多种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

**水库工程淹没区面积为76hm2,其中耕地面积25.1hm2,林地34.7hm2,拆迁房屋面积3.07hm2。

**水库径流面积148km2,流域人口密度为182人/km2,由1999年水土流失遥感资料,查得水库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108.7km2。

经实地调查了解,流域内由于居民耕耘农田,缓坡段还开垦种植旱作物,不同程度造成表层土质疏松,汛期水土流失加剧,但主河床多以块石、大小卵石等组成,为此,根据流域地形、地貌、植被及人类活动情况等综合考虑计算,水库径流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82.16t/km2.a,年土壤侵蚀量为13.056万t。

拟建库区地处**县**村地域,区域内植被覆盖率较好,主要植被有次生的杉木林、竹林、竹木混交林、旱地作物、荒山草坡等等。

由于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轻微,仅在坡耕地、小路两侧和一些裸露的山坡、箐沟处存在少量沟蚀和局部的面蚀。

总之,评价区属农林混合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4、水土流失现状

**水库径流面积242km2,流域人口密度为182人/km2,由1999年水土流失遥感资料,查得水库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92.9km2。

其中轻度侵蚀(侵蚀模数介于500-2500km2.a)面积为53.6km2,占流失面积的57.7%,中度流失面积39.3km2,占流失面积的42.3%。

水库流域内居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程度地造成表层土质疏松,汛期水土流失加剧,但主河床多以块石、大小卵石等组成,为此,根据流域地形、地貌、植被以及人类活动情况等综合计算,水库径流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82.16t/km2.a,年土壤侵蚀量为13.056万t。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水环境保护目标:

咪咡河和水库水,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