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41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docx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XX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三年级二班王小岚

1942年10月25日,鬼子到王二小的村庄来扫荡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让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就牵着一头壮牛,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

鬼子说:

“你撒谎,你想骗皇军。

”二小说:

“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

”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

吴连长一边高喊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

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

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长。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

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

他再也听不到了。

这时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就这样为了救百姓,年仅13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

王二小虽然

牺牲很久了,但他那英雄形象,却一直在心中与我作伴,实施激励着我,学他做一个既勇敢,又爱国的学生!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非常生气和惊恐,又看见王二小正准备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刹那,鬼子用枪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

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

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

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

我家的电脑经常放一些儿童歌曲,其中有一首歌叫《歌唱二小放牛郎》,在听这首歌时,爸爸给我讲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起了王二小,摔死在一块大石头上。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乡亲们。

听爸爸讲完这个故事,我很受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保卫祖国。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五年级李晓雯

董存瑞的故事——舍身炸碉堡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

“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

“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五年级郎晓云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

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

王二小原名王朴,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

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

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

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

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

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

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

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

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

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

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

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

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

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

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抗震小英雄事迹介绍

何翠青:

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学

地震发生时,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何翠青把同学们从睡梦中叫醒,帮助他们逃生,自己却被压在废墟下。

14号下午,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从废墟中把她抬出来的叔叔们印象深刻。

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个13岁女孩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是第一个冲出宿舍的,因为突然意识到其他同学还在熟睡,她才转身回到了宿舍。

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何翠青:

摇第一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又在寝室里看到同学们都没起来,我就大声喊,地震了你们还在睡。

仅仅十几秒钟,宿舍楼塌了。

这十几秒钟时间,翠青不停地把同学喊醒,让他们赶紧往外跑;十几秒以后,她和没来得及逃出去的同学一起压在了*下。

何翠青救出的同学:

她本来可以跑出来的,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

废墟里的何翠青又用顽强的意志跟死神对峙了50多个小时,5月14号下午5点,原本可以第一个安全逃离的何翠青成为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出的幸存者。

现在,何翠青已经被转移到深圳治疗,因为在废墟中压的时间太长,小姑娘永远失去了右腿。

何亚军:

爱心传递生命之水

在等待救援的50个小时里,北川县曲山镇小学11岁的何亚军忍着伤痛,把生命之水传递给废墟中的同伴,最终两人同时得救。

这位躺在病房里的漂亮女孩就是何亚军。

医生说:

由于长时间挤压摩擦,何亚军的右小腿皮肤坏死,严重感染,但在治疗中,小亚军表现得格外坚强。

北川县曲山镇小学5年一班学生何亚军:

我都记得第一天时太疼了,就在换药过程中休克了两次。

重庆儿童医院抗震救灾病房护士长蒋小平:

晕过去了,痛得晕过去了,但她很坚强,坚持不用那些镇痛类药物。

正是坚强的小亚军挽救了和她同时压在废墟里的小伙伴牛钰的生命。

地震发生时,何亚军和牛钰一下子被埋在废墟里,19个小时后,她们被救援人员发现,救援人员通过狭小的缝隙,用绳子将矿泉水吊给了何亚军,和亚军相隔不到一米的牛钰却不能动弹,无法喝到。

北川县曲山镇小学5年一班学生何亚军:

我就把身子这样侧着给她喂水。

当时你痛不痛?

有点痛。

在长达50个小时等待被营救的时间里,双腿被紧紧压住,仅能活动右

手的何亚军忍受着伤痛,一次次为牛钰送去了生命之水。

小伙伴得救了,但由于长时间磨压却加重了何亚军右小腿伤情。

在医治的这段时间里,小亚军还时时惦念着同伴牛钰,送贺卡鼓励牛钰要坚强乐观。

她说:

她现在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亲手绣一幅十字绣送给在医院细心照顾她的叔叔阿姨们。

两返教室小英雄一吼一抱救7人

当他第一次返回教室救同学时,眼角余光扫到了教学楼前的一棵梧桐树,他在心里想好了另外一条逃生通道;救人之后,在楼梯垮塌的危急关头,他返回二楼纵身一跃抱住了那棵救命树,而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

他是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学生雷楚年。

这位调皮少年,这位阳光少年,这位机智少年,近日受到*表彰,被评为首批“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在赴北京时还被授予“抗震救灾好儿童”荣誉称号。

在雷楚年身上,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

平时好动,成绩也不是最优秀的,在同学眼里,他有些调皮。

但几乎所有的师生都津津乐道他喜欢帮忙的性格。

雷楚年能够成为“抗震救灾小英雄”并非偶然,完全出于一种人性的本能。

爱心与智慧,在雷楚年身上,与这场*的能量一同被释放出来!

“地动山摇,天旋地转!

一辈子都忘不了!

”雷楚年说,当时他站在过道上伸展手脚,正好碰到了物理老师陈冬,“开始感觉地板有些晃动,我还以为是飞机飞过来了!

”正在雷楚年疑惑间,陈老师一声“地震了,快跑!

”体育成绩很好的他下意识地一个箭步就冲到了楼梯上。

雷楚年所在的这栋教学楼有两层,“不好,还有好多同学没有跑出来!

”雷楚年又下意识地跑向了教学楼。

重上楼梯,雷楚年看到陈老师和学校领导正在组织学生逃生,他跑回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蹲在墙角边。

“我跑进去,大喊一声,带着他们往楼下冲。

”刚跑到楼梯口,楼梯垮塌了!

紧急中,雷楚年看到走廊左边的楼梯还没有垮塌,就带着同学往左边的楼梯跑。

跑到楼梯口,雷楚年突然发现下楼的同学少一人,他一边交代这6名同学赶紧往操场上跑,一边返回教室。

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我去拉她,她可能是吓傻了,拉都拉不动,我干脆就抱起她往楼下冲。

”10米长的走廊显得很长。

抱着同学的雷楚年有点力不从心了,女孩回过神来说自己可以走。

雷楚年护着她往楼下跑。

“当时我在她后面保护

她,跑到最后几步的时候,我面前的楼梯突然垮了。

我让她别管我,赶快跑出去!

”几步之遥,欧静脱险了,雷楚年的逃生之路断了。

他又返回二楼。

事后,当被记者问及当时为何一次次折返时,雷楚年说:

“第一次纯属下意识,出于本能,我甚至都没考虑危险。

回去后看到那么多砖垮下来,我想到了危险,但已顾不了那么多了,心里只想着要帮同学脱险!

林浩:

九岁的肩膀不弱小

灾难面前,最幼小的生命都不低头,九岁的映秀小学学生林浩用自己弱小的肩膀背出了两个同学。

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

最多10秒,教学楼全垮了?

张校长怎么也想不到,地震后,和他一起并肩救人的会是一个九岁半的小学生。

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

*走廊压下来,有两个同学压在我的身上,我就使劲地爬,爬出来。

爬出来以后又把我们两个同学拉出来,两个都昏迷,我把他背出去,背出去后就给了校长,校长就把孩子给了他妈妈,他妈就把他背走了。

(你背得动吗?

)背得动。

把这个男生背出来后,小林浩又跑回去救另一个女生。

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

我又转回去把她抱出来,抱出来给校长。

就在林浩又要去救同学时,突然塌下来的硬物把他再次埋在废墟下。

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

我把他抱出来?

问他伤没?

幸存下来的孩子被家长一个个接走,小林浩却联系不上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一周后,在各界的帮助下,林浩终于跟父母团聚,在爸爸的怀里,小伙子哭了。

现在,一家人回到了资中县老家,小林浩渐渐恢复往日的开朗。

刘怡雪:

危难之中的乐观和勇气

刘怡雪是北川中学高一一班的学生。

地震发生后,这个羌族女孩和一同被压在废墟中的同学互相鼓励,积极寻找自救办法,并最终帮助同学脱离险境。

地震发生时,16岁的刘怡雪正和同学们在二楼教室上课,转瞬间,剧烈的摇晃震垮了楼房。

北川中学高一一班学生刘怡雪:

三楼变一楼,我们的教室变半层。

被压住了,躲在桌子下面,手脚被压着,不能动弹。

刘怡雪说,刚开始她和一起压在废墟里的同学都很害怕。

逐渐冷静下来后,她们开始互相鼓励并寻找自救的办法。

北川中学高一一班学生刘怡雪:

我们在里面就打土电话,就这样,喂喂喂,你还在吗。

然后同学就把手机拿出来打电话,没信号。

接着就用手机互相打光。

用光照同学,看哪些受伤了。

我们几个就在里面唱“团结就是力量”。

唱了几句就说千万别唱,如果在里面待几天的话,体力耗尽了怎么办。

刘怡雪和同学们的坚强乐观为生还创造了条件。

一个多小时后,听到呼救声的老师把她们从废墟中救了出来,班上65个同学生还了50人。

震后第二天,刘怡雪和同学们就被安全转移到了绵阳九洲体育馆。

现在,他们已经在临时的校园里开始学习了。

马健:

用4个小时刨出了同学向孝廉

地震发生时,映秀镇漩口中学学生正在3楼的教室上化学课。

老师慌忙让同学们跑,向孝廉同学被楼顶倒下来的水泥压在了下面。

她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孝廉,你在哪里?

你要坚持,你要坚持?

?

”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

“坚持!

坚持!

”向孝廉再次醒来,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

而自己的双手早已血肉模糊。

向孝廉对记者说:

“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废墟中用歌声鼓励同学活下去——甯加驰

在震后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废墟下,初三学生甯加驰不仅让同学躲在自己的腹部下,还不断给同学唱歌,相互鼓励勇敢活下去。

5月12号下午地震发生时,甯加驰和同学们正在上课,地震使教学楼很快垮塌,加驰和同学们被埋到废墟下。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跪在地上,左手已没了知觉,周围三个同学状况也很糟糕。

甯加驰:

有个同学说他出不了气,我就把肚子底下的书扯出来,把沙子帮他刨出来,然后用书帮他扇风。

加驰又拼命用手拽着女同学曾婧,用自己的腹部遮住她不再受伤。

而此时,祝祥的声音越来越小。

甯加驰:

我就碰他把他碰醒,使劲掐他。

四个人被围困在黑暗中,呼吸越来越困难,有的同学陷入绝望。

甯加驰:

我先就唱了一首周杰伦的歌,然后另一个同学唱了一首,原来军训的时候学的团结就是力量,我就接到他的唱。

被困5个小时后,加驰和其他三位同学都成功获救。

我想见到我们班的同学,你们要安心养伤,我还在,我没事,我们以后一起耍。

5月31日,加驰被转移到浙江继续接受治疗,目前他的病情已经稳定。

在医院里,他又唱起了在废墟中曾经给同学唱过的歌。

申龙、王佳明:

同学们的主心骨

申龙、王佳明是北川中学高三三班的两名班干部,地震发生后的危难时刻,他们冒着危险,帮助众多同学脱离了险境。

这两名十七八岁的同学,王佳明是预备党员,班长。

申龙是班里的生活委员。

地震发生时,班里正在上生物课。

北川中学高三三班班主任邓家军:

当时教室里面很多同学不断尖叫,他(申龙)就协助老师要同学们镇静下来,不要动,不要跑。

经过老师和他们俩的有效组织,全班65名同学都安全撤离到操场上,无一伤亡。

随后,王佳明和申龙又组织班里的男生,返回到倒塌的教室废墟中展开营救。

北川中学高三三班学生:

申龙、王佳明把我们十人分为一组,进行有秩序的营救。

几个小时下来,申龙、王佳明他们从废墟中成功救出20多名师生。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开始往安全地带转移。

由于所有老师仍在救灾,申龙和王佳明又一次担当起同学们的主心骨。

北川中学高三三班预备党员、班长王佳明:

有同学问我,我们到底走到哪里去,他们问了我很多次,我说不远不远,我说前面就有车了,其实我心里面也没有数。

深知重任在肩的王佳明、申龙一路上不停地给大家鼓劲打气,8小时后,所有同学安全转移到绵阳市九州体育馆。

寒门小英雄——记为救同学失去左腿的王磊

“我的腿呢?

我的腿呢?

”第三天清醒过来时,12岁的小王磊还不知道,他救下了两位同学的命,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王磊是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桔柑九年制学校四年级学生,家境十分贫寒,家中五口人种着2亩薄地、住着3间土坯房,曾去他家家访的班主任孟小丽描述说:

“家里能看到的家具就是两张床、一张桌子。

”也许是家境贫寒的因素,和其他孩子相比,王磊要

懂事得多,性格也更坚强,学习刻苦、乐于助人,愿与人分享喜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5月12日*发生时,王磊和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自习。

第一次剧烈震动之后,正在办公室批作业、备课的老师们意识到地震发生了,纷纷冲进教室,喊着让学生离开。

原本在老师冲进教室之前就已跑到操场安全地带的王磊,看到隔壁一年级一些小同学吓得直哭,却不知道跑。

他没多想,返身回去,就连拉带拽,帮着一年级老师救出了两名小同学,至今他也不知道他救的是谁。

此时,大地更剧烈地摇晃起来,四周的大山因滚石、滑坡而烟尘滚滚。

坐落在半山腰的桔柑九年制学校四周也出现大面积塌陷,老师宿舍房顶也轰然垮塌,校园里同样尘土飞扬,学生们吓得哭声一片。

当老师、学生想着尽可能远离摇摇欲坠的三层教学楼时,他们却忽视了身后的危险--崖边2米多高的围墙。

当大地摇晃时,围墙也在剧烈晃动。

“不好,快走,院墙要塌了!

”站在围墙附近、首先发现围墙要塌的王磊大喊了一声,一些同学听到喊声,赶紧离开围墙。

但仍有一些同学没有反应过来,还是愣在围墙下。

王磊原本可以逃离危险的围墙,可一看同班的李云飞、何海涛还站在围墙不远处,就一下冲过去,用力将他们推了出去。

恰在这时,2米多高的围墙借着晃动的惯性砸了过来,将王磊的一条腿砸在了下面。

“我们学校有7名学生因围墙倒塌受伤,王磊是受伤最严重的学生之一。

”王磊的班主任孟小丽说,“将他从坍塌的围墙下拉出来时,他的一条腿已是血肉模糊,只有一点皮与大腿连着。

可他没有哭,只是说‘孟老师,我疼,陪着我好吗?

’”

“这娃真的太坚强了!

”桔柑乡卫生院为王磊包扎、输液的医生说,“在送往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路上,我为他举着盐水瓶。

一个多小时里,他疼得都迷糊了,一直当我是老师,可就是没哭。

”在学校附近的乡卫生院简单包扎后,桔柑学校的老师们又找来一辆车,一路上边走边搬开山上滚落的石头,冒着生命危险,以最快的速度将王磊和其他受伤的学生送到了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但王磊的左腿还是没能保住。

“被王磊推出来的两名学生都没有受伤。

如果不是王磊,后果将会更严重。

”桔柑九年制学校校长陈小田说。

“幸亏王磊把我推开了,不然我可能就被围墙砸死了,我真的特别感激他。

”被救的李云飞说,“地震过后,我和爸妈都去医院看他了,我给他买了一支钢笔、一个本子,希望他早日回来,和我们一起上课。

目前,王磊的身体开始逐渐恢复,精神也好多了。

回忆当时的情景,王磊看着被截去的左腿说:

“我当时真没想太多,就想把他们推出来,和他们一块出来,我们平时都玩得挺好的。

儿子的勇敢、坚强固然令人骄傲,但看着失去一条腿的儿子,王磊的妈妈忍不住泪流满面。

“两次手术下来,孩子说‘疼得心跳’,我也感觉钻心地疼。

”王磊的妈妈扶着床架说。

由于帐篷内温度太高,第一次截肢后,王磊的腿不幸又感染了,只好又做了一次手术,但两次手术王磊都没哭,而且还劝他爸妈别哭。

王磊的父亲王玉生告诉记者,家里的房子在地震中也塌了,但还没来得及顾及这些,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方设法为孩子安一条假肢,然后努力挣钱供他上学,摆脱体力生活。

小英雄王博:

“我只想救出学前班的弟弟妹妹”

在地震发生时,他迅速打开教室后门,帮助老师疏散同学。

随后他又不顾危险,跟随老师一起救助学前班小同学。

他就是刚刚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博。

今年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