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50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docx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题01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

专题01生物和生物圈

一、单选题

1.(2019·北京海淀区101中学温泉校区初三月考)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

A.

B.

C.

D.

2.(2019·北京海淀区101中学温泉校区初三月考)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竞争D.互利共生

3.(2019·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三期中)某小姐在研究有关蚯蚓的问题时拟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蚯蚓为什么在雨后爬出地面——调查法

B.蚯蚓是如何运动的——观察法

C.蚯蚓是否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实验法

D.蚯蚓对人类有什么益处——文献研究法

4.(2017·北京初一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体表寄生的是()

A.真菌寄生在脚丫患足癣B.跳蚤生活在衣服上

C.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D.人头上的虱子

5.(2017·北京初一期末)如果设计一个实验:

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6.(2017·北京初一期末)下列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7.(2019·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二月考)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大量砍伐树木、造单纯林、围湖造田、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其共同特点是()

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使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更加复杂

C.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D.加快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8.(2019·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二月考)家养的仙人掌,如果经常浇水反而生长不好,甚至还会死亡。

因为()

A.仙人掌不能离开沙漠B.仙人掌的生长不需要水分

C.仙人掌不适应湿润的环境D.仙人掌的叶子发生了变化

9.(2019·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二月考)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

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

A.⑥④②③①⑤B.⑥①②③④⑤C.⑥①②③⑤④D.⑥④②③⑤①

10.(2019·北京初三期末)某生态系统中由四种生物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

B.此生态系统中,丁通过捕食乙来获得营养

C.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沿着丙、丁、甲、乙的方向流动

D.如果此生态系统内存在无法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丙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11.(2019·北京初二期末)下列叙述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麦地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植物

12.(2019·北京初二期末)《居易录谈》中记载:

“今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所谓堂花,又名唐花是也。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里的冬日腊梅、夏季月季与秋天菊花同时开放,正是使用了这种方法。

唐花技术改变花期的环境因素是(  )

A.空气B.土壤C.温度D.水分

13.(2019·北京初二期末)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草盛豆苗稀”B.“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春江水暖鸭先知”D.“雨露滋润禾苗壮”

14.(2019·北京初三期末)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5.(2019·北京初一期末)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6.(2019·北京初二期末)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为保护蚜虫会驱赶瓢虫,蚜虫和蚂蚁之间属于()

A.种间互助B.捕食关系C.寄生关系D.竞争关系

17.(2019·北京初二期末)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荷叶柄中空,可以贮存空气,有利于根的呼吸

B.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

C.田鼠门齿能不断的生长,可以弥补摄食造成的门齿磨损

D.雷鸟体内的气囊,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飞行生活

18.(2019·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初三月考)一个天然胡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原因是()

A.湖泊中氧气不足B.湖泊中动物密度太大

C.捕食肉食性动物的鸟过多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19.(2018·北京初二期末)由微小藻类、剑水蚤、蜻蜓幼虫、鳙鱼构成的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A.各种生物一样多B.微小藻类最多

C.鳙鱼最多D.活的时间长的多

20.(2018·北京初二期末)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描述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惊蛰雷鸣,成堆谷米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二、资料分析题

21.(2018·北京初一期末)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4艮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

据监测这种人体生物电池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

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

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1)文中提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是用来__________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葡萄糖这种物质是由食物中的__________消化而来的。

(2)人体生物电池的最适工作环境是37℃、pH为7.2,这与人体血液本身的温度和酸碱度__________。

(3)王晓佳父亲的体重为75千克,根据文中的数据,请你计算出王晓佳父亲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__________千卡,这些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4)下列说法中与短文内容不符的是__________。

A.人类自身有生物能,所以人也可以自养

B.人体即使不运动也可以产生重力势能

C.人体散发的热能也是一种能量

D.利用人体的热能可以给袖珍电视充电

22.(2018·北京初三期中)灰狼分布于北美、欧亚大陆和北非等地,原本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物种,但是由于近一二百年来大量地捕猎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全世界各地的种群都在急剧下降,到了濒危的边缘。

分布在黄石国家公园附近的灰狼亚种也没能逃此厄运。

黄石的灰狼种群被根除后,当地的麋鹿种群开始急剧增长,而黄石国家公园的环境条件急剧恶化。

公园内麋鹿种群成倍地繁殖扩大,而山杨和柳树等落叶树种遭受到严重的过度取食。

情急之下,公园管理部门展开了诱捕、转移和捕杀这些麋鹿的行动。

虽然这一方法阻止了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但也并未能改善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1995年,灰狼被重新引入黄石公园。

灰狼引入之后,科学家们便一直在监测和研究其对黄石公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灰狼的种群增加后,它最中意的猎物——麋鹿,种群开始减少(每只灰狼每年平均捕食22只麋鹿)。

麋鹿种群的减少对本地的植被,特别是柳树、山杨等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灰狼是郊狼的主要捕食者,有效控制了黄石地区郊狼的野生种群。

仅灰狼引入两年,由于竞争和捕食的双重作用,郊狼种群已经减小到初始数量的一半。

同时,当郊狼以众敌寡的时候,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灰狼的野生种群,从而互相制约。

郊狼是狐的天然捕食者,因此郊狼的减少使得狐的野生种群恢复,从而控制了狐的猎物(如野兔、幼鹿、啮齿类动物以及地栖鸟类等),从而缓解了小型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根、嫩芽和种子等的取食压力。

这从根本上平衡了本地植物乃至真菌和微生物群落。

顶级捕食者的存在,不仅能够控制食物链各个环节生物种群的大小,还能够从行为上影响被捕食者,从而使它们的种群更加健康。

例如,通过追捕行动,灰狼能够有效增强麋鹿的生存能力;同时,它们还能改变麋鹿的取食行为,使它们的取食范围更广,减少其对某一区域内植被的过度取食。

灰狼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公园内海狸种群的急剧增加。

由于灰狼控制了麋鹿种群,并使它们的取食范围更广,减轻了它们对局部地区柳树树干的取食压力,而这些柳树干正是海狸蓄水过冬的重要物资。

被灰狼捕杀的猎物遗体,还能够养活许多食腐动物,比如乌鸦、秃鹫、喜鹊、郊狼等。

经过多年的种群恢复,灰狼终于在2009年被移出了濒危物种名录,而黄石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也逐渐恢复健康、平衡的状态。

(1)黄石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并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_____,狼、野牛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

(2)请叙述灰狼是如何影响海狸的种群数量的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灰狼与郊狼只有捕食关系

B.狐数量的变化,只与它的捕食者郊狼有关

C.在生态系统中,乌鸦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

D.灰狼可以改变麋鹿的数量,但不能改变麋鹿的取食方式

(4)在对狼的捕杀之前,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大肆捕杀狼之后,黄石公园内的的情况出现了危机,所以,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将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说明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_____的。

23.(2017·北京人大附中初一期中)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

为了与地球生物圈——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Ⅰ号”相区别,人们将这座建筑称为“生物圈Ⅱ号”。

“生物圈Ⅱ号”几乎是完全密封的,里面有微型的森林、农田、海洋、溪流、湿地等。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来控制射入的阳光,调节各区所需的

温度。

1991年9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Ⅱ号”。

他们计划在里面住上两年,过看顾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

科学家们

要设法使这个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有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遗憾的是,一年多以后,“生物圈Ⅱ号”中氧气含量

大幅度下降,很多动植物死亡,实验宣告失败。

材料二:

自2004年起,北航研究团队经过10年努力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人工生态系统实验,密闭实验持续了105天。

2017年7月9日,研究组启动了全新的“月宫365”实验计划,密闭实验将持续200天。

“月宫一号“的研究,将为我国的未来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最终实现航天员远离地球进行太空长期生活。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曾评价说:

“生物圈Ⅱ号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是其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材料三: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与“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不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1)材料一中提到了生物圈Ⅱ号中的__________种生态系统(请在横线上填写数字),其中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动植物种类最少,对其他生态系统依赖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提到科学家们希望在“生物圈Ⅱ号”中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

你认为以下描述哪一个更符合“自给自足的生活”?

(_____)

A.生产者能生存充足食物

B.消费者消费更少食物

C.“生物圈Ⅱ号”最好无细菌、病毒等

D.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地生活

(3)从“生物圈Ⅱ号”的失败到“月宫一号”计划的启动,你如何理解“生物圈Ⅱ号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是其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这句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宫一号”实验成功后,生物圈Ⅰ号是不是就可以被完全替代呢?

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8·北京四中初一期中)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

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

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312属。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npr.Maxim.)Harms]、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和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Kengvar.mongolicum);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6科261种、亚种,鱼类5科32种:

昆虫114科660种。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

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

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

(1)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________的。

(2)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

(3)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4)对于塞罕坝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林业科学家通过给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惯,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

(5)如果要探究空气中负离子对某一种动物的影响,你在设计实验时要同时设置负离子含量低的空气和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原因是________。

(6)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结合材料,请你为塞罕坝的保护工作设计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5.(2019·北京海淀区101中学温泉校区初三月考)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与水域环境因素的关系非常密切,表一显示出了温度和PH值对草履虫生活的影响。

现代生产生活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非常广泛。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常作为日常家用洗涤剂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为研究AEO排入淡水水体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何种影响,研究者监测了不同浓度AEO污染水体中草履虫和小球藻的生理指标。

(1)小球藻和草履虫分别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进入食物网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草履虫对水体有毒物质反应较其它单细胞生物更敏感,因为它的_________与水体接触面积较大。

(2)下表是关于“不同浓度的AEO溶液浓度对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影响”实验

组别

加入培养液

培养液pH

加入AEO溶液浓度

加入草履虫

培养温度

数据收集

A

稻草培养液

5mL

0mg/L

生长状态相似的草履虫各10只

在72h内按一定时间间隔记录草履虫数量变化

B

10mg/L

C

20mg/L

D

50mg/L

E

80mg/L

F

100mg/L

①根据表1所给资料分析草履虫培养的最适条件。

实验设计中①处应采取的处理是_________,②处应采取的处理是_________;

②除AEO溶液浓度外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组“加入生长状态相似的草履虫10只”,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图1结果可知,草履虫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是:

在含有0~50mg/L的AEO溶液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在20h后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2结果,可得出:

在50~100mg/L的AEO溶液中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在实验开始后所有时段都低于0~20mg/L的处理组。

此外图中还显示_____________。

③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AEO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其主要影响表现在抑制生产者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_________的效率;同时会对水体中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26.(2019·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三期中)中国北方最关海岛——长山列岛,由32个岛屿组成,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的车由岛上栖居着数万只黑尾鸥、红嘴鹃、海鸬鹚、白腰雨燕、游隼等海鸟,又称万鸟岛,这里是鸟的天堂,是爱鸟者流连忘返的地方。

(1)长岛自然保护区约有320种鸟类,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4%,充分体现了生物______的多样性,黑尾鸥的背及两翼上的羽毛是暗灰色,腹部是白色,与海岛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天敌发现,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2)黑尾鸥与岛上其他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如图3),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3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成分有_____和_____,黑尾鸥与海鸬鹚是_____关系。

浮游植物中的能量通过中国毛虾流入游隼的途径有_____条,请写出游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_____。

(3)每年清明过后,成群结队的黑尾鸥在岩石上筑巢、产卵、孵卵,这是鸟类复杂的__行为。

黑尾鸥的鸟卵(如图2)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____]_____。

27.(2019·北京初二期末)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制如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水稻可为蛙和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的提供了____和能量,水稻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_____者。

(2)蛙与叶蝉等农业害虫之间存在_____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3)蛙和鱼排出的粪便在_____的作用下被分解成_____,其中的无机盐可增加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4)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

(5)同种水稻在生态种植模式下平均亩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种植模式,这种差异属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28.(2019·北京初二期末)豆粕是大豆压榨提取豆油后得到的残渣,含丰富的蛋白质,是牲畜和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

枯草芽孢杆菌产生蛋白酶可将豆粕蛋白分解为氨基酸和肽类等物质,从而提高饲料中豆粕蛋白的利用率。

以下为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条件对蛋白酶活力影响的实验过程。

(1)首先,应对豆粕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以达到____的目的,待冷却后再____。

(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每个装置中的豆粕用量应_____,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②据图可知,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蛋白酶活力_____;在_____之后,蛋白酶活性变化不大。

(3)研究小组在30℃条件下,每隔12h取样检测,以研究不同发酵_____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随着时间增加,枯草芽孢杆菌菌群大量繁殖,酶活力_____,豆粕中的营养物质消耗的速度____,直至____时蛋白酶活力最高。

在这之后,随着时间增加,蛋白酶活力_____。

②根据上述分析,发酵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_____。

A.

B.

C.

D.

(4)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像枯草芽孢杆菌一样的微生物,可以____有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

29.(2018·北京初二期末)图为京西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__。

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

生产者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必需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如果喷洒农药消灭草原害虫,该生态系统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5)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_环境,这是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

30.(2019·北京初二期末)念坛公园位于大兴区,建园初期进园的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

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污水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在园内引建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

三个月后,检测该人工湿地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情况,结果如下表。

参数

入口处平均值

出口处平均值

国家排放标准

总氮(mg/L)

26

7

<15

总磷(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