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661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docx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1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

 

名词及概念

 

   

1、作用2、作用效应3、结构抗力

4、材料强度5、结构可靠度6、失效概率

7、永久荷载8、可变荷载9、荷载标准值

10、受力筋11、荷载准永久值12、荷载组合

13、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14、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15、混凝土收缩

19、混凝土强度标准值20、斜压破坏21、剪压破坏

16、混凝土徐变17、混凝土的弹性模量18、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22、斜拉破坏23、大偏心受压24、小偏心受压

25、界限破坏26、构造筋27、偏心距增大系数

28、塑性铰29、塑性内力重分布30、弯矩调幅法

31、荷载最不利布置原则32、单向板33、双向板

34、横向框架方案35、纵向框架方案36、纵横向框架方案

37、柱、梁剪跨比38、柱、梁剪压比39、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

41、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42、预应力混凝土43、预应力损失

44、先张法45、后张法

 

填空题

1.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四大指标是:

()、()、()、()。

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表明:

采用标准试件尺寸为(),在()天龄期,所测得的具有()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为()。

3.钢筋经过冷拉加工后,其强度会()而塑性会()。

4.钢筋和混凝土之所以能够结成一体共同工作是因为()、()和()。

5.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有:

()和()。

6.钢筋混凝土梁的腹筋是()、()的总称。

7.在使用期限内,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就叫做()。

8.当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时即认为超过()状态。

9.钢筋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两类,Ⅰ级热轧钢筋、碳素钢丝为()。

10.变形钢筋的粘结力有三个方面组成:

混凝土握固钢筋的摩擦力;水泥胶凝体与钢筋间的胶合力;()。

11.适筋梁从开始加载到破坏要经过三个阶段。

构件的变形验算和裂缝宽度验算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12.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当配置的箍筋太多或剪跨比λ较小时,发生斜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混凝土压碎,箍筋()。

  

13.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若扭矩

,则可以()计算。

  

14.小偏心受压破坏构件的条件是偏心距()且受拉钢筋配筋率过高。

15.若偏心受拉构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混凝土都存在受压区,则属于()。

16.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同号弯矩区段,刚度(),按弯矩()截面确定的刚度值最小。

  

17.张拉控制应力

是指张拉钢筋时,总张拉力除以()得出的应力值。

  

  

18.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的各项预应力损失分别为,锚具变形损失

,孔道摩擦损失

 

,钢筋松弛损失

,收缩徐变损失

则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

  

19.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需进行()验算。

20.当结构构件或连接件因材料强度被超过(包括疲劳破坏)则认为超过了()状态。

21.钢筋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两类。

Ⅱ、Ⅲ、Ⅳ级热轧钢筋,刻痕钢丝及钢绞线为()。

22.《规范》将混凝土的强度按照其()的大小划分为()个强度等级。

23.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时,构件中存在的钢筋限制了混凝土的收缩,因而在混凝土中会引起()。

  

24.纵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如在梁底的直线段长度不够时,则可以(),使其满足锚固长度

的要求。

  

25.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当配置的箍筋适当时,发生剪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混凝土压碎,箍筋()。

   

26.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时,若受弯纵筋为2B25,受扭纵筋为6B25,则梁的布置的纵筋为()。

   

27.螺旋箍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处于()状态,因而能提高柱子的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28.受拉构件中,当轴向拉力位于钢筋6B25之外时,属()受拉构件。

  

29.在变形验算时,《规范》要求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及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后的()刚度计算构件挠度,并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挠度值。

  

30.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的各项预应力损失分别为,锚具变形损失

,温差损失

,钢筋松弛损失

,收缩徐变损失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第二批预应力损失为

()。

   

31.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对于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需进行()验算。

32.横向排架承担厂房的主要荷载,横向排架由()组成。

33.钢筋在高应力作用下,长度保持不变而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钢筋的应力松弛。

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松驰损失可采用()工艺。

35.在使用期限内,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就叫做()。

36.当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时即认为超过()状态。

37.变形钢筋的粘结力有三个方面组成:

混凝土握固钢筋的摩擦力;水泥胶凝体与钢筋间的胶合力;()。

38.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当配置的箍筋太多或剪跨比λ较小时,发生斜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混凝土压碎,箍筋()。

39.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若扭矩

,则可以按()计算。

  

40.若偏心受拉构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混凝土都存在受压区,则属于()。

  

42.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的各项预应力损失分别为,锚具变形损失

,孔道摩擦损失

,钢筋松弛损失

,收缩徐变损失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

  

43.两根混凝土强度,钢筋的品种和数量相同的预应力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其正截面承载力()。

45.《统一标准》规定建筑物的设计基准期为()。

46.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时,构件中存在的钢筋限制了混凝土的收缩,因而在混凝土中会引起()。

47.纵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如在梁底的直线段长度不够时,则可以(),使其满足锚固长度

的要求。

  

48.有腹筋梁的斜截面破坏,当配置的箍筋适当时,发生剪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混凝土压碎,箍筋()。

  

49.受拉构件中,当轴向拉力位于钢筋

之外时,属()受拉构件。

  

56.板内配置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和()。

  

57.减少后张法的摩擦损失

的措施有()和()。

 

选择题

    1、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C)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D)主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钢筋的级别及配筋率一定时,为减少裂缝的平均宽度

应尽量采用()。

  

    (A)直径较小的钢筋

    (B)直径较大的钢筋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多种直径的钢筋

    3.下列钢筋中,()种是有明显屈服点钢筋。

    (A)冷拉钢筋

    (B)碳素钢丝

    (C)热处理钢筋

    (D)钢铰线

    4.所谓线性徐变是指()。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成线性关系

    (B)徐变系数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C)徐变变形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D)瞬时变形和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成线性关系

    5.超筋梁的受弯承载力可用公式()计算。

   

   

 

   

 

 

   6.一般梁的截面限制条件取

,其目的在于()。

    (A)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防止箍筋屈服

    (C)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D)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7.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A)50%        (B)85%        (C)95%        (D)75%

8.在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中,规定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控制在0,002以内时()。

(A)Ⅰ、Ⅱ、Ⅲ热轧钢筋均能达到抗压屈服强度

     

    (B)热处理钢筋可以达到屈服强度

    (C)混凝土强度越高,钢筋的应力就越高

    (D)与混凝土无关,各级钢筋都能达到自身的屈服强度

    9.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以及材料强度都完全相同的柱,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时的支承条件为()。

    (A)两端嵌固

    (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

    (C)两端不动铰支

    (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10.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下列强度降低的是()。

    (A)三向受压        (B)两向受压        (C)一拉一压

    11.混凝土中以下()叙述为正确。

    (A)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小        (B)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小

    (C)骨料越坚硬徐变越小        (D)养护环境湿度越大徐变越大

    12.建筑用钢筋有

(1)热扎钢筋;

(2)冷拉钢筋;(3)热处理钢筋;(4)钢丝、钢铰线。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采用()。

    (A)

(1)类及部分

(2)类        (B)

(1)类和(3)类

    (C)

(2)类和(3)类            (D)(3)类和(4)类

    13.螺旋箍筋柱可以提高抗压强度,其原因是()

    (A)螺旋筋参与受压

    (B)螺旋筋使混凝土密实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

  

1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

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箍筋直径和减小箍筋间距

    (B)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C)加配弯起钢筋

    (D)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15.钢筋混凝土梁,当材料强度一定时()。

  

(A)配筋率

越小,裂缝即将出现时的钢筋应力就越小    

(B)裂缝即将出现时的钢筋应力

与配筋率

无关   

(C)开裂后裂缝处的钢筋应力

与配筋率

无关  

(D)配筋率

越大,裂缝即将出现时的钢筋应力就越小 

    16.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A)受拉钢筋及受压钢筋同时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压坏

    (B)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钢筋后屈服,压区混凝土压坏

    (C)压区混凝土线压坏,然后受压钢筋受压屈服

    (D)压区混凝土压坏,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或受压均未屈服 

17.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钢筋的级别及配筋率一定时,为减少裂缝的平均宽度

,应尽量采用() 

    (A)直径较小的钢筋                    (B)直径较大的钢筋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多种直径的钢筋

    18.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A)受拉钢筋及受压钢筋同时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压坏

    (B)受拉钢筋先屈服,压区混凝土后压坏

    (C)压区混凝土压坏,然后受压钢筋受压屈服

    (D)压区混凝土压坏,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或受压均未屈服 

19.一般梁的截面限制条件取

,其目的在于()。

  

    (A)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防止箍筋屈服

    (C)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D)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20.下列情况属于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有()。

    (A)雨篷倾倒                    (B)现浇双向板楼面在人行走动中振动较大

    (C)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21.在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中,规定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控制在0.002以内时()。

(A)Ⅰ、Ⅱ、Ⅲ热轧钢筋均能达到抗压屈服强度

 

(B)热处理钢筋可以达到屈服强度

    (C)混凝土强度越高,钢筋的应力就越高

    (D)与混凝土无关,各级钢筋都能达到自身的屈服强度 

22.混凝土的双向受压强度与压应力的比值有关,当

时,双向受压强度最大可提高 

    (A)27%        (B)30%        (C)10%        (D)15%

    23.计算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和支座反力时()。

    (A)均用计算跨度        (B)均用净跨

    (C)计算弯矩时用净跨,计算剪力时用计算跨度

    24.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条件()。

    (A)S>R;        (B)S≥R;        (C)S<R;D=S≤R。

     26.使混凝土产生非线徐变的主要因素是()。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的大小;

    (C)应力的作用时间;

    (D)持续作用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比值的大小。

    27.一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两端固定,由于混凝土收缩(未受外荷)()。

    (A)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钢筋中产生拉应力;

    (B)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钢筋中无应力;

    (D)混凝土和钢筋均不产生应力。

    

    29.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0.9倍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30.热轧钢筋经过冷拉之后,其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变化是()。

    (A)抗拉、抗压强度提高、变形性能降低;

    (B)抗拉强度提高,抗压强度、变形性能降低;

    (C)抗压强度提高,抗拉强度、变形性能降低;

    (D)抗拉强度提高,抗压强度、变形性能不变。

    31.受弯构件中,对受拉纵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边缘混凝土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的情况,称为()。

    (A)适筋破坏;                    (B)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限破坏。

    33.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

    (A)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截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B)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只能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D)不影响构件混凝土徐变;                (E)只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截力;

    34.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中心受压构件中()。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因为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变形,所以钢筋的压应力也减小。

    (B)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只能减少正载面受弯承载力。

    (D)不影响构件混凝土徐变;             (E)只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35.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应变,应该:

()。

    (A)采用高强度混凝土;            (B)采用高强度钢筋;

    (C)采用螺旋配筋;                (D)加大构件截面尺寸。

    36.只配螺旋筋的钢筋混凝土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高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A)螺旋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螺旋筋使混凝土密实;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横向变形。

    37.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大小偏心受压的根本区别是()。

    (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C)偏心距的大小;

    (D)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值

    38.大偏心受压柱的判断条件是()。

  

(A)

;            (B)

0;            (C)

0

    39.大偏心受压构件()。

    (A)M不变时,N越大越危险;            (B)M不变时,N越小越危险

    (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

  

40.在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当

时,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的求法是()。

 

(A)对受压钢筋

S的形心取矩求得,即

,求得;     

(B)要进行两种计算:

一是按上述A的方法求出

,另一是按

=0,x为未知,而求出

,然后取  这两个

值中的大值;  

(C)同上述B,但最后是取这两个

值中的小值。

  

    42.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时()。

    (A)荷载用设计值,材料强度用标准值;

    (B)荷载用标准值,材料强度用设计值;

    (C)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设计值;

    (D)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标准值。

    43.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中要求()。

  

(A)弯起点应在充分利用点

以外是斜截面抗剪要求;

  

  

(B)弯起点应在充分利用点

以外是斜截面抗弯要求;  

(C)限制横向钢筋最大间距

是斜截面抗弯要求。

 

  

44.轴向压力N对构件抗剪承载力

的影响是()。

  

(A)不论N的大小,均可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B)不论N的大小,远离会降低构件的

  

(C)N适当时提高构件的

,N太大时降低构件的

;   

(D)N大时提高构件的

,N小时降低构件的

    45.受扭构件的配筋方式可为()。

    (A)仅配置抗扭箍筋;        (B)配置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

    (C)仅配置抗扭纵筋;        (D)仅配置与裂缝方向垂直的45°方向的螺旋状钢筋。

    46.矩形截面抗扭纵筋布置首先是考虑角隅处,然后考虑()。

    (A)截面长边中心;        (B)截面短边中点;        (C)另外其他地方。

    4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B随着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48.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减少挠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C)加大截面的有关高度;        (D)加大截面宽度。

    49.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表面处的裂缝宽度比构件表面处的裂缝宽度()。

    (A)小得多;            (B)大得多;            (C)稍小一些。

    50.受弯构件减少受力裂缝宽度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A)增加截面尺寸;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增受接钢筋面积,减小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            (D)增加钢筋的直径

    51.梁内出现斜裂缝的原因是()。

  

(A)没有配置弯起钢筋;                    (B)主动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 

    (C)箍筋配置不足。

    52.控制混凝土构件因碳化引起的沿钢筋走向的裂缝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减小钢筋直径;

    (C)增加钢筋截面面积;            (D)选用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53.在单向板中,要求分布钢筋()。

    (A)每米板宽内不少于4根;

    (B)每米板宽内不少于5根;

    (C)其面积大于主筋的10%;

    (D)其面积小于主筋的10%;。

  

54.《规范》中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

是指()。

 

    (A)受拉锚固长度;                    (B)受压锚固长度;

    (C)搭接锚固长度;                    (D)延伸锚固长度。

  

55.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先张法比后张法取值偏高,其原因是:

()。

    (A)后张法在张拉的同时混凝土已完成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较小;

    (B)先张法用的是临时性锚夹具;

    (C)先张法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较小。

   

56.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的预应力损失

,式中

指()。

  

    (A)张拉端变形值;        (B)固定端变形值;        (C)两端变形值之和。

57.减小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的措施是()。

  

    (A)采用钢绞线;                (B)加强锚固;

    (C)采用二次升温养护;          (D)采用更高强度的预应力钢筋。

    

  

  60.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内力时,采用换算荷载的原因是()。

    (A)考虑支座的弹性约束,使支座及跨中弯矩与实际不符;

    (B)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C)考虑板和次梁的荷载有可能比理论荷载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