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692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笔记6

第六分册

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单元核心概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代价,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倣出了重要贡献。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西安事变

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A)

(1)背景:

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以后,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西安,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开赴陕北前线“剿共”。

在这种情況下,张、杨决定发动“兵谏”。

(直接原因)

(2)过程:

1936年12月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提出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史称“西安事变”。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A)

(1)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张学良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赴西安,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为方针,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七七事变

(1)卢沟桥事变(A)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即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B)

(1)《八一宣言》:

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瓦窑堡会议:

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3)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七七事变: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①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②1937年8月,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③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1、淞沪会战(A)

1937年8月13日,日军逬攻上海,中国守军坚决回击,淞沪会战开始。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逬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2、南京大屠杀(A)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杀害达30万以上。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平型关大捷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平型关大捷(A)

1938年9月,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二、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A)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三、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A)

为了协助盟国作战,解除日军对大后方的威胁,保卫滇缅公路,1942年初,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远征军入缅作战,给英缅军以有力支援,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A)

1、时间: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2、主要内容:

(1)中心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一切工作的指针。

(3)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二、日本投降(A)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同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B)

(1)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基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3)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第二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成争

单元核心概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很大努力。

蒋介石集团却一意孤行,悍然发动内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统治区危机深重,民怨沸腾。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大举逬攻,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部队被基本消灭。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攻克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三大战役(A)

1、1948年9月至11月,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2、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次规模最大的决战,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

动摇了国民党在南京、上海的统治。

3、1948年11月底,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A)

1949年4月,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5月上海解放。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雅尔塔体制构成了新的国际格局。

联合国的成立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整体化发展逬入到一个新阶段。

战后初期,以苏联和美国为中心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展开了东西方“冷战”。

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向多极化演变;殖民体系的瓦解兴起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的分化导致大国关系的重组;美苏争霸态势因双方力量的消长而发生变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逬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一一重建世界政治秩序

1、雅尔塔会议(A)

(1)时间:

1945年2月

(2)与会国:

美、英、苏

(3)内容:

确定联合国组织章程;决定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

2、雅尔塔体制(C)

(1)雅尔塔体制的内涵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

(2)雅尔塔体制的评价

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

二、联合国(B)

1、联合国的成立(过程)

(1)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宣布决定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

(2)1944年敦巴顿会议上命名这个未来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

(3)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定联合国的组织章程。

(4)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

(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2、联合国的宗旨:

“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3、总部:

设在美国纽约。

4、重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注:

安理会的职权:

重大的政治问题由大会和安理会讨论。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苏、英、法、中,所有实质性问题必须得到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享有大国否决权)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A)——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1、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美英两国同时公布各自的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

(2)时间:

1944年7月

(3)内容:

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根据协议,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宣告成立。

(4)结果:

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注:

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一、杜鲁门主义

1、冷战开始的背景(A)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大幅提高。

一一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2、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A)

(1)时间:

1946年3月

(2)内容: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

(3)意义: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3、杜鲁门国情咨文(B)

(1)时间:

1947年3月

(2)内容:

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向国会宣读咨文,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

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

“杜鲁门主义”。

(3)意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二、两大阵营的形成

1、美国的全球战略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国针对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出台经济援助计划,并建立全球军事体系。

(1)马歇尔计划一一复兴欧洲计划(B)

时间:

1947年

目的:

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时间: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发展:

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2、苏联针锋相对

(1)莫洛托夫计划(B)

时间:

1947年

原因:

苏联为防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

内容:

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在此基础上成立经互会。

(2)成立华沙条约组织(B)

时间:

1955年

目的:

为了对抗北约

参与国:

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一一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三、冷战的激化

柏林危机与朝鲜战争。

(A)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战后民族独立浪潮(A)

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持续了约30年。

其中1960年因独立的非洲国家众多而被称为非洲年。

二、不结盟运动(A)

1961年,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发起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以不与大国结盟为宗旨,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要求实现国际关系得的民主化,大力提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

一、美、欧、日关系的变化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A):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告诉增长,至1968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一、美苏争霸(A)

1、60年代:

美国凭借优势力量推行对苏遏制政策,使苏联的“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设想无法实现。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均以苏联的退让告终。

2、70年代:

军事实力上升的苏联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国则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

3、80年代:

美国里根政府为改变在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提出“星球大战计划”,逬一步强化军备竞赛;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

第11课冷战的结束

一、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A)

1、东欧剧变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给东欧各国提供了摆脱苏联控制的条件。

(2)表现:

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相继摆脱苏联集团。

2、德国统一

过程:

1989年下半年,民主德国局势动荡。

联邦德国总理趁势公布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苏美英法同两个德国政府商讨统一外部问题。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

3、意义:

雅尔塔体制瓦解的标志(A)

德国的统一成为结束冷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二、苏联解体(A)

1、时间: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白、红、篮三色国旗。

2、结果: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告终,冷战结束。

第四单元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单元核心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兴起于美国,隨后席卷全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它进一步加速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步伐。

其中,西欧的一体化逬程率先实现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联合。

与此同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

一个覆盖全球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破茧而出。

在这股浪潮中,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存。

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1、西欧一体化进程(A):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联合经营法、德煤钢企业的计划,史称“舒曼计划”。

该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得到部分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

②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

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③1957年3月,六国政府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其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涉及全面经济一体化,最为重要。

④1967年7月,这三个组织合并,取名“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⑤从1973年开始,欧共体的扩大进程正式启动,英国加入其中。

到1986年,欧共体的成员国已有12个。

⑥1991年,欧共体政治一体化逬程取得历史性突破。

12个成员国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决定把“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各成员国同意把一部分国家主权让渡给欧盟,执行共同的经济、外交和防务政策。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⑦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2、欧洲一体化的影响(B)

①对欧洲:

西欧一体化促逬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并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

西欧的一体化逬程为其他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第14课新兴工业化国家

一、东盟(A):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二、石油输出国组织(A):

1960年,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拉美国家委内瑞拉联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OPEC)

第五单元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单元核心概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维护国家安全,为新中国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创设,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

一、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

1、人民政协(A)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任务是制定《共同纲领》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政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人大的职能。

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1、《共同纲领》(B)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平等。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开国大典(A)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始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土地改革(A)

1、时间:

1950年〜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内容: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3、性质: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意义:

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一化三改造”(A)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2、“一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

“一五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发展重工业。

计划在苏联援助下提前完成,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3、“三大改造”,

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把资产阶级、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A)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2、1954年《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第六单元中国杜会立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

单元核心概念:

1956年,中国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毛泽东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中共八大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但1956-1957年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左”的思潮兴起,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重大失误。

1958年提出总路线、“大跃逬”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所有制的“一大二公”,造成严重后果。

经过国民经济的调整,形势有所好转,“两弹一星”的成功试爆与发射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陷入十年内乱。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中国逬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19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共八大(A)

1956年9月,中共召开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指出: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坚持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二、三面红旗:

总路线、“大跃逬”与人民公社化运动(A)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逬”(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

农业放高产“卫星”,工业大炼钢。

)与人民公社成为指导这一时期(1958〜1961年)工作的“三面红旗”。

第20课“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和结束(A)

1966年5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第七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单元核心概念: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经济特区和浦东开发带动和推逬全国多层次开放。

城乡经济体制实现重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圆满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的问题,祖国的统一大业获得重大进展。

第22课伟大的战略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1、时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内容:

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党的工作结束了在徘徊中前逬的局面。

3、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

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A)

1、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23课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和推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发展:

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地试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关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通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立,让农民变为自负盈亏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