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93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 第3讲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docx

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第3讲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第3讲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目标定位] 1.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及饱和汽压这些概念的含义.2.了解相对湿度概念的含义以及它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3.了解湿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汽化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两种方式:

蒸发

表面

任意温度

沸腾

表面和内部

一定温度(沸点)

二、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1.动态平衡:

从液体中飞出的分子数目与回到液体的分子数目相等,液体不会再减少,蒸汽的密度也不会再增加,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2.饱和汽和未饱和汽

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

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未饱和汽.

3.饱和汽压: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就叫饱和汽压.

三、湿度

1.绝对湿度:

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

2.相对湿度:

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叫空气的相对湿度.

四、湿度计

常见的湿度计有:

干湿泡湿度计、湿度传感器.

一、蒸发和沸腾

1.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沸腾条件:

(1)达到沸点;

(2)能继续吸热.

3.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大气压强越高,沸点越高.

例1 如图1所示,在一个大烧杯A内放一个小烧杯B,杯内都放有水,现对A的底部加热,则(  )

图1

A.烧杯A中的水比B中的水先沸腾

B.两烧杯中的水同时沸腾

C.烧杯A中的水会沸腾,B中的水不会沸腾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答案 C

解析 对烧杯A加热到水的沸点后,若继续加热,烧杯A中的水会沸腾.由于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即烧杯B中的水也达到沸点,但由于它与烧杯A中的水处于热平衡状态,两者间无温度差,无法再从烧杯A的水中吸热,因此烧杯B中的水只能保持在沸点而不会沸腾.

二、对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理解

1.饱和汽概念:

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2.动态平衡

(1)实质:

密闭容器中的液体,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分子数和返回液面的分子数相等,即处于动态平衡,并非分子运动的停止.

(2)特点:

动态平衡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

3.饱和汽压的决定因素

(1)饱和汽压跟液体的种类有关

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

(2)饱和汽压跟温度有关

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液体里能量较大的分子增多,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也增多,致使饱和汽的密度增大,同时蒸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大,这也导致饱和汽压增大.

(3)饱和汽压跟体积无关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而变化.

例2 如图2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有饱和水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图2

A.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由

=C可知容器内饱和汽压强会增大

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压强不变

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内饱和水汽分子数不变

D.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压强不变

答案 B

解析 慢慢推进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闭容器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温度保持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只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A错,B正确;温度不变,则饱和汽压不变,饱和汽密度不变,但由于体积增大,饱和汽分子数增加,C错;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内饱和汽温度升高,故压强应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

借题发挥 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饱和汽压与蒸汽所占的体积无关,也和此气体中有无其他气体无关.

针对训练 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

B.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

C.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

D.保持体积不变,减小压强

答案 ACD

解析 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因气体实验定律对未饱和汽是近似适用的,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饱和汽的密度,则A项正确,B项错误;降低温度,饱和汽压减小,若体积不变,当降低温度时,可使压强减小到降低温度后的饱和汽压,则C项正确,D项也正确.

三、对空气湿度的理解

1.绝对湿度:

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叫空气的绝对湿度.

2.相对湿度:

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即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和温度都有关系,在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人感觉越干燥;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大,人感觉越潮湿.

例3 气温为10℃时,测得空气的绝对湿度p=800Pa,则此时的相对湿度为多少?

如果绝对湿度不变,气温升至20℃,相对湿度又为多少?

(已知10℃的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1=1.228×103Pa,20℃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2=2.338×103Pa.)

答案 65.1% 34.2%

解析 由题中找出绝对湿度压强和该温度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即可求出相对湿度.

10℃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1=1.228×103Pa,由相对湿度公式得此时的相对湿度:

B1=

×100%=

×100%≈65.1%.

20℃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2=2.338×103Pa,同理得相对湿度:

B2=

×100%=

×100%≈34.2%.

蒸发和沸腾

1.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  )

A.甲不准确

B.乙不准确

C.丙不准确

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

答案 C

解析 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丙在开口的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故丙不准确.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2.下列关于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蒸汽仍是饱和的

B.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饱和汽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都相同

答案 B

解析 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就会变成不饱和汽,所以A是错的;温度一定时,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也与液体上方有无其他气体无关,所以C是错的;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是不相同的,所以D是错的.

空气湿度及应用

3.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可得(  )

A.冬天的绝对湿度大B.夏天的绝对湿度大

C.冬天的绝对湿度小D.夏天的绝对湿度小

答案 BC

解析 因冬天比夏天的气温低,对应的饱和汽压小,又根据相对湿度公式可知,冬天的绝对湿度小,夏天的绝对湿度大,所以B、C对.

4.白天的气温是30℃,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天气预报夜里的气温要降到20℃,那么夜里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不会成为饱和汽?

为什么?

(30℃时,空气的饱和汽压为4.24×103Pa;20℃时,空气的饱和汽压为2.3×103Pa)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由B=

得,p1=Bps=60%×4.24×103Pa≈2.54×103Pa>2.3×103Pa,即大于20℃时的饱和汽压,故夜里会出现饱和汽,即有露珠形成.

(时间:

60分钟)

题组一 蒸发和沸腾

1.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亦然

B.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沸腾亦然

C.蒸发发生在液体内、外,沸腾亦然

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答案 D

2.要使水在100℃以上沸腾,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移到高山上去烧B.在锅上加密封的盖

C.在水中加盐D.加大火力

答案 B

解析 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在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下降;而在锅上加密封的盖,锅内气压增大;水中溶有其他物质,沸点降低;加大火力并不能升高沸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

C.表面积D.温度

答案 BCD

解析 相对湿度越小,飞出去的水分子数目比跑回来的水分子数目越多,故B对;蒸发还跟液体的表面积和温度有关,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快.所以选B、C、D.

题组二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4.饱和汽压是指(  )

A.当时的大气压B.饱和蒸汽的压强

C.水蒸气的压强D.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5.如图1所示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以知道(  )

图1

A.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

B.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答案 AB

解析 由图知,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B正确,C项错误;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的未饱和汽压,可以大于较低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汽压,因此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

6.同种气体在相同温度下的未饱和汽、饱和汽的性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汽的压强一样大,饱和汽的密度较大

B.饱和汽的压强最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较大

C.两种汽的压强一样大,分子平均动能也一样大

D.两种汽的分子平均动能一样大,饱和汽的密度较大

答案 D

解析 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未饱和汽.可见,两种蒸汽在同一温度下密度是不同的,未饱和汽较小,饱和汽较大.由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这两种汽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两种汽的压强也不同.

7.关于饱和汽,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

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

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

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饱和汽压增大

答案 ACD

解析 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A、C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B错误.

题组三 空气的湿度、湿度计

8.空气湿度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当湿度与温度搭配得当,通风良好时,人们才会舒适,关于空气湿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湿度也不一定大,必须指明温度这一条件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已达到饱和状态

C.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降低时,相对湿度将减小

D.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将减小

答案 ABD

9.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  )

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C.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近

D.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远

答案 D

解析 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水分蒸发越快,所以相对湿度越小,即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程度越远.

10.下列关于干湿泡湿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湿泡湿度计测的是绝对湿度

B.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高于干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

C.干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高于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

D.干泡温度计与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差越大,相对湿度越大

答案 C

解析 因为干湿泡湿度计由两支温度计组成,用来测空气湿度的温度计是干泡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水银泡上包有棉纱,棉纱的另一端浸在水中,是湿泡温度计,由于水蒸发吸热,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总小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故C选项正确;相对湿度越小,湿泡温度计上的水蒸发越快,干泡温度计与湿泡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差越大.

11.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答案 BC

解析 由于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温越高时饱和汽压越大,人的感觉是越干燥,即人的感觉取决于相对湿度而非绝对湿度,A错误,B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空气的绝对湿度的定义就是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湿度的方法,故C正确,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C.

题组四 综合应用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答案 AB

解析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第4讲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目标定位] 1.知道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2.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的交换.3.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一、熔化热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熔化热

某种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二、汽化热

1.汽化和液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汽化热

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一、熔化热的理解与计算

1.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固态物质的分子受到周围其他分子的强大作用,被束缚在一定的位置振动,只有加热吸收热量,分子动能增加,才能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从而可以在其他分子之间移动,于是固体开始熔化.

2.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3.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空间点阵,要破坏不同物质的结构,所需的能量就不同.因此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也不相同.

4.非晶体液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改变,而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例1 关于固体的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热

B.固体熔化过程,温度升高,吸热

C.常见的金属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热

D.对常见的金属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熔化

答案 CD

解析 只有晶体熔化时,温度才不变;在温度达到熔点之前,吸收的热量主要用来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因而温度一直升高;当温度达到熔点开始熔化时就不再变化.

借题发挥 

(1)晶体熔化过程,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2)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熔化时不需要去破坏空间点阵,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

例2 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  )

A.一定是固体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D.可能是液体

E.可能是固液共存

答案 CDE

解析 晶体温度升高到熔点,将开始熔化,而且整个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而液态晶体在降温到一定温度时,若继续放热,将会发生凝固现象,而且整个凝固过程温度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凝固点.对于同一种晶体来说,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因此在这个确定的温度下,晶体既可能是固体(也许正准备熔化),也可能是液体(也许正准备凝固),也可能是固液共存,例如:

有0℃的水,0℃的冰,也有0℃的冰水混合物,0℃的水放热将会结冰,而0℃的冰吸热将会熔化成水.

二、汽化热的理解与计算

1.液体汽化时,液体分子离开液体表面,要克服其他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收热量.汽化过程中体积膨胀要克服外界气压做功,也要吸收热量,所以液体汽化时的汽化热与温度和外界气压都有关系.

2.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例3 有人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为严重,为什么?

答案 100℃的水蒸气本身温度已经很高,当它遇到相对冷的皮肤还会液化放出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为严重.

借题发挥 解题的关键是应明确汽化热,即100℃的水蒸气液化并降温时放出的热量比100℃的水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多得多.

三、从能量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熔化过程与汽化过程的不同

1.熔化时,物体体积变化较小,吸收的热量主要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

2.汽化时,体积变化明显,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另一部分用来克服外界压强做功.

例4 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其分子动能之和Ek和分子势能之和Ep的变化情况是(  )

A.Ek变大,Ep变大B.Ek变小,Ep变小

C.Ek不变,Ep变大D.Ek不变,Ep变小

答案 C

解析 0℃的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而分子总数不变,Ek不变;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大分子势能,故C正确.

熔化热的理解与计算

1.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熔化热最大的是(  )

A.铝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395.7kJ能量

B.铜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205.2kJ能量

C.碳酸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527.5kJ能量

D.氯化钠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517.1kJ能量

答案 C

解析 熔化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吸收的热叫做熔化热.

汽化热的理解与计算

2.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总动能不同

C.内能相同

D.1g100℃的水的内能小于1g100℃的水蒸气的内能

答案 AD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而在相同的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又1g水与1g水蒸气的分子数相同,因而分子总动能相同,A正确;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分子距离变大,要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因而分子势能增加,所以100℃水的内能小于100℃水蒸气的内能.

3.在压强为1.01×105Pa时,使10kg20℃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00℃时水的汽化热为L=2260kJ/kg]

答案 2.596×107J

解析 压强为1.01×105Pa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260kJ/kg.要使20℃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J+10×2260×103J=2.596×107J.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故A、D图象是非晶体的图象;其次分清熔化时在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凝固过程则恰好相反,故C正确.

(时间:

60分钟)

题组一 熔化和熔化热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作用是(  )

A.增加晶体的温度

B.克服分子间引力,增加分子势能

C.克服分子间引力,使分子动能增加

D.既增加分子动能,也增加分子势能

答案 B

解析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增加分子势能.

2.为了浇铸一个铜像,使用的材料是铜,则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答案 C

解析 浇铸铜像必须将铜先化成铜水浇入模子,待冷却后才能成为铜像.

3.大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在冰水混合物中悬挂一个小试管,试管中装有冰,给大烧杯加热时,以下现象中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冰和试管内的冰同时熔化

B.试管内的冰先熔化

C.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

D.试管内的冰始终不熔化

答案 C

解析 物体间要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者间存在温度差.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熔化完以前,温度仍保持在0℃.当试管中的冰达到0℃时,两者不再传递热量,故开始时试管内的冰不能熔化,只有当烧杯中的冰熔化完毕,温度开始上升时,试管中的冰才开始熔化,所以C选项正确.

题组二 汽化和汽化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不相同

B.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C.不同非晶体的熔化热不相同

D.汽化热与温度、压强有关

答案 ABD

解析 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结构,要破坏不同物质的结构,所需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不相同,故A正确;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故B正确;非晶体液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变化,而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故C不正确;汽化热与温度、压强都有关,故D正确.

5.下列液化现象中属于降低气体温度而液化的是(  )

A.家用液化石油气B.自然界中的雾和露

C.自来水管外壁的小水珠D.锅炉出气口喷出的“白汽”

答案 BCD

6.能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

A.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不断降低气体的温度

B.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气体温度升高

C.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能使一切气体液化

D.降低气体的温度到某个特殊温度以下,然后增大压强

答案 AD

解析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只要放出热量,就可以使气体液化,但从影响气体液化的因素分析,只要不断降低温度或降低温度到某一特定值以下,再增大压强就可以使气体液化.

7.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答案 B

解析 物质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故B选项正确.

8.在大气压强为1.013×105Pa的条件下,要使m=2.0kg、t=100℃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至少需要多少热量?

(水的汽化热L=2.26×106J/kg)

答案 4.52×106J

解析 100℃水全部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

Q=mL=2.0×2.26×106J=4.52×106J

题组三 综合应用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在0℃时一定会熔化,因为0℃是冰的熔点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C.0℃的水,其内能为零

D.冬天看到嘴里吐出“白汽”,这是汽化现象

答案 B

解析 熔化不仅需要温度达到熔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