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973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docx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老年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长治医学院2010级成教护理本科业余29班刘秀平04600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

方法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高血压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在对患者进行教育时,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程度不同,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差异,所以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接受相关知识的再教育,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回答患者的一些疑难问题。

这样,健康知识的效果才会更好。

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并发症发生,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在我国被称为慢性病中的“第一疾病”。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近年来高血压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并且患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根据我们国家由卫生部和国务院新闻署发表的一个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我们国家高血压的发病率是18.8%,我们国家大约高血压的发病人口是1.6亿。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成了重大问题,我国高血压患者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30.2%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24.8%接受治疗)、控制率低(5.8%患者控制达标)。

由于认识不足导致降压不达标而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死亡,缩短寿命10余年,严重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因此关注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病确诊为高血压患者201例,其中男130例,女性7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2岁,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2健康教育前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病情了解其对疾病知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知识知道多少,最后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叙述制定宣教计划。

由于每位患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也有很大差异,获得知识的渠道千差万别,如果对每位患者按统一的标准教育计划进行宣教,势必会在某些心中产生多余或不理解的感觉,护士只有通过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纠正患者偏差,才能引起患者对宣教知识的兴趣。

3健康教育方式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我们目前采用了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教育方式。

因本组均为60以上老年患者,部分活动不便,故单人指导方式应用广泛,个别时候二者并用。

3.1单人指导患者在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对视力尚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自己阅读,并适当提供一些有关杂志、报刊;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讲解。

3.2集体教育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堂,不定期聘请专家、医生讲课,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授课期间患者可对不明白的问题当场提问,授课老师有针对性进行回答,患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同时,在科室墙面设置高血压健康教育专栏,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换新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也丰富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

4健康教育内容

高血压教育与其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该病往往将伴随患者终身,客观上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要具备一定的承受力,在战胜疾病之前首先要战胜自我。

4.1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

4.1.1基础知识教育首先从事健康宣教的护士、营养师以及非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在此基础上向患者初步介绍高血压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

其中环境因素有:

饮食、吸烟饮酒、性别与年龄、职业、精神应激、肥胖缺少锻炼等。

而且高血压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有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等症状,随病情发展,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让患者相信只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积极治疗控制好血压就能健康生活。

4.1.2饮食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是高血压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使他们能提高认识。

⑴限制钠盐的摄入。

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主要限制钠盐,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

每天吃盐应在6克以下或者选择含钾盐为宜。

⑵少吃动物脂肪,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

可加速动脉硬化,如动物内脏、及蛋黄、鱼籽、肥肉等应少吃。

⑶少吃甜食。

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硬化。

⑷戒烟限酒。

有烟酒嗜好者,会因烟酒过多引起心肌梗塞、脑中风等。

⑸宜多食含钾食物。

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

含钾的食物有:

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⑹宜多食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如:

鱼、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⑺多食含钙食物。

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入高钙食物,能有明显降压效果。

含钙食物有:

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海带、黑木耳、核桃、鱼等。

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便秘时不能用力,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对于肥胖的患者,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通过饮食控制使血压向标准方向发展,预防和延缓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4.1.3心理教育老年人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

当发现患有高血压时,以上心理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⑴增加信任度:

对于容易猜疑的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在与他们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传递感情技巧的同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增加信任和安全感,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⑵对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并教会他们调节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用脑过度;多参与易于健康的娱乐活动,每天做些感兴趣的事,保持身心愉快,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避免过重精神压力,生活有规律;并教会使用放松技术:

音乐治疗、缓慢深呼吸。

4,1.4休息活动指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选择合适的锻炼和放松疗法,如散步等,其原因是经常运动,适宜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血管性能,降低血液浓度,缓解和预防高血压,还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1.5用药及注意事项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西药有六大类:

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

受体阻滞剂。

向患者介绍常用降压药的名称,说明药物的副作用,嘱其不能擅自换药、停药,并坚持高血压患者终身服药的科学原则。

⑴用药个体化,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用药物品种和剂量;⑵切忌急降压,以免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诱发并发症。

⑶.用药时间,一般应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左右用药,切忌在晚上临睡前服药。

⑷降压药剂量应控制在常规用药的1/3--½左右,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有效剂量,使血压缓慢下降,达到目标水平⑸血压降至正常时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导致血压反弹使病情恶化。

应用降压药过程中,患者从坐位或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大小便时更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总之: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既要使血压降至或接近正常,又要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4.1.6康复和保健知识的宣教患者出院时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出院后长期坚持血压监测。

坚持服用降压药。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就医:

⑴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

⑵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

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定期复查。

4.2出院时健康教育

4.2.1对出院患者进行生活起居教育具体一下几个方面

家庭环境设置:

舒适的环境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加食欲,促进病体康复,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整齐,并告知环境对疾病复发的影响。

睡觉指导:

指导患者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消除疲劳,养成早睡早起习惯,养成规律的睡眠,夜间突发不适,及时呼救。

预防便秘:

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这与患者用药、生理、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告知患者便秘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引起患者重视,从改变饮食习惯着手,必要时备缓泻药。

⑷洗澡:

洗澡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正确的教育,使患者明确洗澡时影响血压波动的原因,尤其是老年人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洗澡,并要掌握和控制安全洗澡的时间,注意水温适宜,告知缺氧的早期症状及洗澡过程中的反应。

洗澡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最好由家属陪伴,避免应急状态下洗澡,必要时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诱发因素。

告诉患者及家属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

4.2.2对家属及健康教育者的教育本组均为老年人,大部分患者生活起居需要照顾,所以对患者家属及健康照顾者实施一定的疾病知识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尤为重要。

在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的同时可邀请家属参与,共同学习,教会其怎样配合医院为患者治疗,学会测量血压的方法,了解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学会怎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紧急情况下的呼救方法等。

5.体会

5.1尊重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在社会及家庭所处的地位受人尊敬,且遇事主观,办事认真。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士要用亲切的称呼,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表现出对患者尊重,把患者当做自己的长辈、亲人,而且在护理技术操作上要熟练以此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后才能接受所讲的知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5.2态度由于年龄较高,各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尤其是听力下降,视力模糊,在进行教育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宣教,对听力下降的患者,要用耐心,讲解时声音略大一点,速度放慢一点,患者有时似懂非懂,要让患者简单地复述一遍,直到满意为止。

5.3教育效果通过健康教育发现,教育后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态度、不良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变和提高,但接受程度有差异。

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个性化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改变了护士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模式,增强了护患间的相互信任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支秀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院外治疗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2010:

5,39

2罗建文,张芸.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的思考中华实用医学研究,2010:

10004303

3赵艳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中华护士杂志2010:

12010901

4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中华护理杂志,200733

:

676

5陈维清,叶晓青.235例非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信、行的调查分析,中国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2007:

5

:

38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