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165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修改稿

课题

一、1.我在成长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准备:

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

猜猜我是谁。

2.谈话:

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

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

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

你是怎样排的?

为什么这样排?

6.小结:

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1.讲述:

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小结:

对,同学们真聪明,要从数据上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一定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3.谈话:

你们想测量吗?

那测量前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制订好方案呢?

下面就请每一小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好方案。

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

1.提出要求:

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2.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谈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4.提问: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四、总结、拓展

通过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一.2、悄悄发生的变化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交谈、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wWw.Xkb1.cOm

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

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难点:

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录像和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

2、课前让学生分男、女生坐或和好朋友一起坐。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

1.提问: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一些成长的情况,大家发现自己都在慢慢地长大了,自己的身体都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我们能不能时时察觉出来?

2.小结:

对,这些变化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的,今天我们要来继续了解我们身上悄悄发生的变化。

(板书课题)

二、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1.讲述:

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我们六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告别童年,向成年人进行过渡,这一段过渡期我们叫它青春期。

在这段时期,我想大家在身体上都会有一些变化。

2.谈话:

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师说说悄悄话,交流一下近来你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3.同学自由交流,并将讨论结果作简单的记录。

4.全班交流:

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可以结合自己说,也可观察其它同学说)

三、讨论如何对待青春期变化

1.谈话:

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青春期我们要注意些什幺?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小结,没有提到的方面进行补充,并板书。

(青春期注意点:

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注意卫生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绪)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出一张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手抄报。

课题

一.3、人生之旅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课前准备

课前问一问自己爸爸妈妈的身高;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猜谜激趣

1.谈话:

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

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解“斯芬克司之谜”的故事,同时出现狮身人面像图片。

3.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4.小结:

对,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

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

二、讨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成几个时期

1.出示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谈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板书:

幼年、成年、老年)。

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你能给你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

(适时板书:

人生之旅)

3.请把你的划分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学生自己填写记录单。

(1)请你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是怎样来划分的。

(2)与大家交流你是怎样划分的?

(3)每一个同学汇报完,问其他同学:

是否认可他的划分依据、划分阶段?

(4)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三、预测自己的身高

1.出示P8上面的一组照片,谈话:

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和父亲的合影,有趣吗?

从他们两人不同阶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发现?

他们的身高为什么越来越接近?

长得为什么很像?

2.小结:

从这一组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他们的身高从原来相差很多,到越来越想近了。

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1)提出问题:

老师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长得也很快很高,那是不是会越来越高无休止地长下去呢?

而也有的同学却长得很慢,他们是不是就长不高了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长大后身高多少?

(2)学生自学书上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

四、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题

一.4、踏上健康之路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2、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1、重点:

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2、难点: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

学习过程

一、研究数据,制作身高统计图

(一)研究身高规律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

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2.谈话: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图,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4.汇报:

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小结:

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

(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

1.提问:

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怎样的呢?

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这样一张统计图?

(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统计了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把统计表拿出来,谁来汇报一下统计结果?

(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2.(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统计图)谈话: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课前统计的结果,在这张空白统计图上分别制作我们班的男、女生身高统计图。

3.学生制作统计图,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级身高统计图。

二、了解等级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1.谈话: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了,下面,我们再来根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身高等级评价表,来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2.教师指导学生看表。

3.学生活动:

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级表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4.学生汇报、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5.教师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四、应用拓展,养成良好的习惯

1.谈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二1生物的遗传现象

学习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情感态度: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重点难点

重点:

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前准备

带只有父母的照片XkB1.com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

你从哪知道的?

(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

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课题

二2生物的变异现象

学习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重点难点

重点:

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

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

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

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

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

“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课题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第一网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重点难点

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学习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

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

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

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

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

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要求:

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

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课题

三1、消失了的恐龙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重点难点

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

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学习过程

一、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

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讨论,确定下几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二、搞一个恐龙博览会。

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课堂教学时间不够,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三、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四、讨论:

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关于绝灭生物墓地,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教师作必要的介绍。

请学生谈谈:

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

【恐龙世界】

距今2亿多年到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是个“爬行动物的时代”,它们形态多样,各成系统,霸占一方。

向海洋发展的鱼龙和蛇颈龙,成了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

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科学家在海拔4800米高的土隆地区发现的鱼龙化石,体长10米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已发现的和它同期的其他鱼龙。

这证明了,在2亿年前,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是鱼龙腾飞跳跃的地方。

在海洋中能同鱼龙相匹敌的是蛇颈龙,它曾盛极一时,能在水中快速地追捕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

身体较扁平,以减少水的阻力;头颈伸长,使运动更加灵活;嘴里长着尖锐的牙齿,能咬住滑腻的鱼儿;四肢变成了鳍脚,便于划水游泳。

整个模样仿佛是一条长蛇和一只乌龟的结合,由此得名。

向天空发展的飞龙、翼龙,成了当年空中的霸主。

最大的飞龙两翼展开时长6米多,尖长的头颅,长着尖利的牙齿,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尖端还有一个“舵”膜,用来平衡身体。

翼龙已经逐渐进化了,头骨变轻,牙齿和尾巴已经退化或消失了,大脑半球中的视觉、平衡觉和肌肉等协调作用都已加强,飞行能力也增强了。

翼龙是古代世界上能在天上飞的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北美洲的翼龙,双翼展开宽11米以上。

课题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重点难点

本课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化石的成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

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学习过程

一、认识化石。

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教9币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

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

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了解化石的成因。

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

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

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

三、拓展活动:

制作化石模型。

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做过石膏模型,因此这个活动的难度不大,耗时也不会太多,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这个动手的机会。

教材中介绍的是制作恐龙骨骼化石模型的方法:

a)做模具。

先揉出一长截橡皮泥,使它成为大约l厘米厚的扁平状的表面光滑的状态。

将恐龙骨骼复印图盖在橡皮泥上,用针扎点描出恐龙骨骼的轮廓,然后揭开复印纸,用铅笔等工具细致刻画恐龙骨骼的细部。

最后用纸板围出5厘米深的长方形外框,再在橡皮泥上刷些肥皂水(以利脱模)。

b)注模。

浇入调好的石膏液体,大约1~2厘米。

c)脱模。

待石膏充分干燥后取下橡皮泥,恐龙骨骼化石的模型就做好了。

四、探究化石的作用。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

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

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

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

五、认识活化石。

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

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

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

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

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要使学生知道: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资料:

【化石分类】根据化石的成因,古生物学家把它们划分成以下几类:

1.实体化石

2.铸模化石

3.遗迹化石

课题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

是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20颗,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一、做捡豆子的实验。

为让适者生存的主题更鲜明,教师可创设有趣的情境:

“草地上有很多豆子,假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去草地上找食吧!

”——可以事先不要告诉学生豆子的种类和数量,待统计结束后再告诉他们各色的豆子都是20粒。

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将各色豆子增加相同的数量。

这个活动很简单,建议连统计在内用10分钟做完,然后将主要时间用于相关讨论。

可替代的实验有:

在草地或塑料草皮上插数量相等的各色牙签,让学生扮演“吃牙签的鸟”;在树干上贴好数量相等的用褐、白、红、绿、黑等颜色纸剪成的昆虫,让学生当啄木鸟吃虫。

如果是用豆子做实验,活动结束后提醒学生要把豆子都捡回来,不要浪费粮食。

二、讨论:

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观点,学生中一定会有人认为,长颈鹿为了吃到树梢的树叶,一代代演化,长出了长脖子。

也许有的同学会根据前一单元学到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推测是由于遗传优势,使长脖子的长颈鹿有了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从而使这一优势逐渐强化,使后代的脖子越来越长。

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辩论,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因为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也曾争论不休。

这样为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做好铺垫。

三、揭示自然选择规律

四、人类的进化历程,建议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上课时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

五、人类的未来演化趋向,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还让学生尽量细致地把自己设想的人类未来的形象画出来。

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提醒他们说明这样设想的理由。

六、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题

四、1.寻找生物的家园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能够例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

难点:

是要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课前准备

有关生物生存之间有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图片与录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