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16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docx

天津市静海县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试题

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一化学(7月)

期末终结性检测试卷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相对原子质量:

H:

1Cu:

64O:

16S:

23

知识与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有机

资源利用

学法题

卷面整洁

100分

分数

25

15

40

20

10

2—3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芳香烃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开

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海水淡化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法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制备Mg

D.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①甲基的电子式

;②Cl﹣的结构示意图:

;③乙烯的分子式:

CH2=CH2④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⑤乙酸分子

的比例模型:

;⑥氯乙烷的结构式:

A.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4.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C4H10B.聚乙烯C.汽油D.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是吸热反应

B.等体积0.1mol/LHCl和0.1mol/LH2SO4分别与等体积0.2mol/LNaOH溶液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C.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弱酸、弱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D.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容易生锈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在下列各反应的类型中:

①取代,②加成,③加聚,④水解,⑤酯化,⑥中和,⑦氧化,⑧置换,它能发生的反应有:

(  )

A.①②③⑤⑥⑦B.②③①⑥⑧C.①②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溴苯时可以用苯和溴水反应

B.乙醇既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无水乙醇常用于消毒

C.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D.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8.过量的铁粉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B.加入NaOH固体

C.加入少量CuSO4固体D.加入氯化钡溶液

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10.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CCl4萃取出溴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HNO3和浓H2SO4,将其倒入到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C.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

将其还原吸收

13.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铝热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1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C、D反应速率的比值

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

15.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L

M

Q

R

T

原子半径

0.160

0.143

0.104

0.111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A.L和Q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

B.L、R的单质与盐酸反应速率:

R>L

C.T、Q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

D.M的单质极易与T的单质反应

1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0.1mol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总数为1.204×1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2e-+H2O=2MnO(OH)+2

OH-

17.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甲、乙溶液均变蓝色

18.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

A.CO2和H2OB.CO和CH3OHC.CH3OH和H2D.H2和CO2

二、填空题

19.(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

①原

子半径:

A>B>C>D 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如下:

甲:

是地球上最

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体生存的重要资源,约占人体

体重的三分之二。

乙:

无色,无气味并且易燃。

是常见的一种化石能源。

丙:

有强氧化性的弱酸,见光易分解,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消毒杀菌。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BC2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

(2)A所在周期中,E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F元素的氧化

物具有两性。

E单质与甲反应有化合物X生成。

请写出以下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可作为高温结构陶瓷材料,X与Y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

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滴加过程中试管中溶液变成深棕黄色;开始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的原因可能是

ab

(4)请你预测:

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号的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它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0.(易混易错,5分)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A.O2和O3B.

C和

CC.CH2=CH-CH3和CH2=CH-CH2-CH3

D.淀粉和纤维素E.葡萄糖和蔗糖

HClCH3

F.Cl—C—Cl和Cl—C—HG.CH3CH2CH2CH3和CH3—CH—CH3

HH

(1)互为同位素的是(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4

)互为同系物的是

(5)同一物质是

21.(规律提炼,11分)将A、B两个电极,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与电流表连结,插入盛有溶液C的小烧杯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分别为铜和铝,C为稀硫酸,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

②若A、B分别为铜和铝,C为浓HNO3,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

③若A、B分别为镁和铝,C为稀硫酸,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镁”)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

④若A、B分别为镁和铝,C为氢氧化钠溶液,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镁”)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

⑤若A、B分别为碳和铝,C为氯化钠溶液,原电池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

总结可作为原电池正负极判断依据的是:

22.(11分)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上图为海带制碘的流程图。

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从下

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冷凝管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步骤⑤采用裂化汽油提取碘,后果是  。

(2)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如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IBr+H2O==HBr+H

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固体溴化碘熔沸点较高   

B.在许多反应中,溴化碘是强氧化剂

C.跟卤素单质相似,跟水反应时,溴化碘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溴化碘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NaIO和H2O

(3)为实现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盐,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以用硫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B.检验加碘盐原理:

IO3-+5I-+3H2O=3I2+6OH-

C.在KIO3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

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下层呈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

23.(7分)

(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气体和2.5molB气体,发生反应,经过5min反应达平衡,生成1.0molD,同时测得C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10mol/(L·min),则

①A的平均消耗速率为②B的平衡浓度为

③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5mol·L—1;c(B2)=0.1mol·L—1;c(C)=1.6mol·L—1。

若A2、B2、C的初始浓度分别用a、b、c表示(mol·L—1),则:

a、b应满足的关系是。

a的取值范围是。

第Ⅱ卷提高题(20分)

24.(10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查阅资料知:

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

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及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Cl2至反应结束;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请回答:

(1)实验室中采用固液加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尾气可用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吸收处理。

a.水b.浓硫酸c.NaOH溶液d.饱和NaCl溶液

(5)步骤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收集液溴,将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

(6)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

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等,请写出滴加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25.(10分)已知:

Fe

HCl

①R—NO2R—NH2②R—BrR—OH

③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引入的取代基进入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CH3Cl

催化剂

B

A

Fe

HCl

H2

催化剂

Br2

催化剂

浓硫酸

D

C

H2O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

根据图中已有的转化关系,请仔细观察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对新引入取代基进入的位置的影响,试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关系图中,共有_______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一化学(7月)

期末终结性检测试卷答题纸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19.(10分)

(1)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

(4)

20.(5分)

(1)

(2)(3)(4)(5)

21.(11分)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

(1)    

                                   。

(2)       

(3)

23.(7分)

(1)_____________

(2)

第Ⅱ卷提高题(20分)

24.(10分)

(1)

(2)

(3)(4)

(5)

 

(6)

(7)

25.(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_______

 

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一化学(7月)

期末终结性检测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D

C

C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B

D

A

D

D

A

B

19.(10分)

(1)

(2分)

(2)①Cl2+H2O===H++Cl-+HClO(2分)(写可逆号也对)②Al2O3+2OH-===2AlO

+H2O(2分)

(3)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b

.Fe3+有催化作用(每空2分)

(4)略(每空1分)

20.(5分,每空1分)

(1)B

(2)A(3)G(4)C(5)F

21.(11分)

①Al(1分),Al–3e–Al3+。

(1分)

②铜(1分),2NO3–+2e–+4H+2NO2↑+2H2O(1分)。

③镁(1

分),2H++2e–H2↑(1分)

④Al(1分),Al–3e–+4OH-AlO2-+2H2O(1分)

⑤O2+4e–+2H2O4

OH–(1分)总结略(2分)

22.(11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BDE     (3分)            

MnO2 +4H+ +2I— ==Mn2+ +I2 +2H2O

裂化汽油含烯烃,会和I2 反应

(2)AC (3)D

23.

(7分)

(1)①0.15mol/(L·min)②1.0mol/L③20%(每空1分)

(2)a-b=0.4(2分)0.4≤a≤1.3(2分)

24.(10分)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

(2).使A中生成的Br2随空气流进入B中(1分)(3).Br2+SO2+2H2O=4H++2Br-+SO42-;(2分)(4).c(1分)(5).

①③必画,②不做要求(③水溶液液面与烧杯内液体相对高度可不作要求)(2分)(6).5Br-+BrO3-+6H+=3Br2+3H2O(7)操作简单、污染小(2分)

25.略(每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