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24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docx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剖析

关于权力腐败论的名人名言

摘自李镇西《“权力腐败论”与现代民主政治》。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4-1902)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

“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

”“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孟德斯鸠(1689~1755)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

“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故……法律是排除了激情的理性,因而它比个人更可取。

爱因斯坦在《我的政治理想》中说: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

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

……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

恩格斯说:

“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

所以问题永远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程度之间的差异。

”(《反杜林论》)

在美国总统位置上的小布什于2002年强调: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致害人。

才不会有以强凌弱,才会给无助的老人和流离失所的乞丐以温暖的家。

我就是在笼子里为大家演讲。

古人论反腐败名言

 

   一、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徙法不足以自行”。

   二、加强落实:

“法善而不循,法亦虚器而已”。

   三、有法必依: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论文)制度反腐败的哲学思考

制度反腐败的哲学思考摘要:

腐败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深入持久地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证。

制度反腐败就是以科学系统的反腐败制度来治理腐败,它具有普适性、稳定性、科学性和持久性,能够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发生。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腐败j制度以及腐败和制度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概括总结,以期达到理性认识腐败和制度,进而更好地做好反腐败工作。

本文正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当代中国制度维度下的腐败问题,这一部分重点在于认识当前腐败的特征,进而指出腐败的原因在于制度建设的缺失和滞后;第二部分是当代中国反腐败中制度的系统功能与作用,重点论述反腐败制度应有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第三部分是当代中国制度反腐败中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第四部分是制度反腐败应注意的相关问题,重点论述制度反腐败与文化、道德反腐败的关系。

通过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制度在反腐败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反腐败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本文结论指出:

在反腐败中,要客观地依据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来制定反腐败的各项制度,把制度反腐败提到反腐败的首要位置,同时结合我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习惯来共同进行反腐倡廉工作,最终达到从源头上防腐治腐的目的。

在论述中,力图将制度反腐败提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理论层面,与策略性论述相区别,让人们在运用制度进行反腐败时有一个宏观把握、总体认识。

关键词一反腐败制度哲学思考袁同学Anti-cornlpt疽onsyste匝Philos01匝icalThinl【ingAb8tract:

Theproblemofcorruptionisnotonlyasocialissuebutalsoapoliticalissue.DepthandsustainedmanneronthesystemtopunishandpreVentcorruptionCommunistPartyofChinaisanineVitablerequirementOftheruleoflaw,fightingcorruptionandbuildingacleangoVernmentisdoingagoodjobandanimportantguarantee-?

mti-corruptionsystemisascientificsystemofanti-corruptionsystemtodealwithcorruption,ithasuniVersalapplication,stability,scientificandlasting,fromthesourcetoeffectivelycurbtheincidenceofcorruption.工nthispaper,fromaphilosophicalperspectiveonthecorruption,systemandthesystemofcorruptionandthemutualrelationsbetweenthetwoconductedasystematicanalysisinterpretation,intheoryandpracticetwoleVelssummarizedwithaView七oreacharationalunderstandingofcorruptionandthesystem,whichserVestodOgoodanti-corruptionwork.Inthispaper,thetextisdiVidedintofourpar七s:

thefirstpartoftheanti-corruptionsystemis七hecorruptionof七hispartofthecurrentfocusistounderstandthecharacteristicsofcorruption,furtherpointedoutthatthecausesofcorruptionisthelackofinstitutionalconstructionandlagsbehind歹Thesecondpartoftheanti-corruptionsysteminthesystem,thefocusshouldbeonanti-corruptionsystemstruc七ureandfunctionofthesystemjPartIIIfocusesonthecharacteristicsofanti-corruptionsystem,aswellasintheuseofananti-corrup七ionsystem,weshouldchoosethestrategy;Part工Vdiscussedtheanti-corruptionsys七emandcultu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nti-corruptionethics.Byusingthetheoreticalphilosophyandmethods,sothatwecanSeemoreclearlythattheanti-corruptionsys七eminamajorrole七oplay,butalsoseethattheanti-corruptionisacomprehensiVesystemsengineering.Thispaperconcludesthat:

inthefightagainstcorruption,weshouldbeobjectiVeandbasedonChina’sspecificsocialenVironment,culturalenvironmen七,economicH袁同学conditions,politicalconditionstotheenactmentoftheAnti-corruptionsystem,thesystemreferredtotheanti-corruptionfightagainstcorruptiontheprimarypositionatthesametimecornbiningMyspecificcultural七raditionsandmoralhabitstojointlycarryoutanti-corruptionwork,andtheultimateachieVementfromthesourcethepurposeofanti-corrosiongoVernancerot.Inthediscourse,totheanti-corruptionsys七emtoarelatiVelyhighleVeloftheory,andstra七egicexpositionofthedistinction,letpeopleintheuseofananti-corruptionsystemwithamacrograsp,oVerallawareness・lLE巧r哟rd8:

anti-corruptionsystemPhilosophicalThinkingIll袁同学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渺秀辱5’月砂7日}指导教师签名:

哆年F叼日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爹占立.洲刚肌r袁同学制度反腐败的哲学思考己I言丁l口腐败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沉疴,自有信史以来,其就如影随形,连绵不断,直到今天依然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毒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但腐败像幽灵一样紧随其后,且范围愈来愈广,程度愈来愈深,为祸愈来愈烈,虽屡经打击清除,仍挥之不去,何也?

是道德堕落,廉耻丧失;是人性本恶,贪婪无度;是制度乏力,监察不严,或是原因更多、更复杂。

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原因是制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制度。

这样对制度的认识、理解、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本文就是从哲学角度系统的分析腐败和制度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防腐治腐之道。

近些年,制度反腐败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代表性著作有:

胡鞍钢主编《中国:

挑战腐败》①,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

国家制度建设》圆,何增科著《反腐新路:

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固,王明高著《中国新世纪惩治腐败对策研究》④,吴丕著《中国反腐败》@,焦健著《当代中国廉政制度预设新论》@,中纪委研究室《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理论与实践》⑦。

本文分四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当代中国制度维度下的腐败问题,当前中国腐败表现为:

公共权力私有化、腐败行为公款化、腐败犯罪家族化、腐败犯罪集团化、腐败犯罪黑恶化和腐败后果政治化,其深层原因是反腐败制度缺失和建设滞后。

第二部分是当代中国反腐败中制度的系统功能与作用,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反腐败制度,包括理念、载体、规则、对象四个要素和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能够发挥确定①胡鞍钢主编:

《中国:

挑战腐败》,杭州,浙江人民m版社,2001年。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

《第一二次转型:

国家制度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何增科著:

《反腐新路:

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母王明高著:

《中国新世纪惩治腐败对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吴丕著:

《中国反腐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焦健著:

《当代中国廉政制度预设新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o中纪委研究室;《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袁同学界限、形成秩序、提供预期、营造环境四个功能;第三部分是当代中国制度反腐败中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应该运用系统的理论和观念,建立起系统的防腐治腐体系,把党权和国权分开,进行有效的权利监督,加强对公务员的惩戒:

第四部分是制度反腐败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一个是破除制度神话,另一个是大力培育公民的反腐败制度意识,还有正确认识制度反腐败和文化、道德反腐败的关系,以制度反腐败为主导,辅之以文化的熏陶和道德的感化。

本文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分析的方法。

在研究中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用运动的眼光和矛盾的方法来具体地分析腐败现象,从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出发来探讨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力图客观地揭示和把握其规律。

2袁同学一、当代中国制度维度下的腐败问题

(一)界定腐败的维度腐败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听起来似乎容易回答,但如果真正地要给它准确的下个定义却是个难题。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于风政教授在讨论腐败的定义时引用了美国政治学家米彻尔・约翰斯顿的一段话指出:

“在反腐败问题的讨论中,没有哪个问题像腐败的定义这样长期争论不休,也没有哪个问题像腐败的定义这样在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讨论中经常占据优先的位置。

”①由此看来,准确的腐败定义很难找到,只能从各个角度来考察腐败,进而在一定范围内给出腐败的定义。

我们归纳学术界在定义腐败时大致从以下三个角度做出:

一是从经济角度来定义腐败。

依据经济上的市场交换规律来判断腐败,其主要揭示了资源分配过程中不正当的利益交换关系。

这种以市场关系为取向的分析角度,强调权力交换的过程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贪污、受贿的官员就是一个商人。

他把职权作为牟利的资本,其获利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的确是这样的,这些年发生的买官卖官的腐败案件中卖官者把职位当作商品,按不同的官职卖给不同的人和卖出不同的价格,而买官者则视官职的高低预期获利的多少给出价格。

这当中的机制颇似商品市场中的价格规律。

二是从法律角度来定义腐败。

这主要是从违法性上对腐败作出界定和解释。

认为腐败是一些公职人员由于收取非法好处而特别照顾某一些人的利益,从而对整体的公共利益造成危害触犯法律的行为。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权谋私行为,与经济角度有区别的是这里不进行直接的钱权交易,而是以公共利益的损害做回报,变相地进行了腐败行为。

三是从道德角度来定义腐败。

把腐败界定为一种为获取个人好处而侵犯或违反正常的公职规则的行为。

与前两个角度相比道德角度把腐败界定的更宽泛了,除了把法律作为评判的标准外还加入了道德的评判,也就是说腐败行为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时也。

于风政:

《论(腐败)的定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04年第l期。

3袁同学是一个道德问题,腐败分子既要承担法律责任,又要受到道德的强烈谴责。

这对于我们分析腐败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把腐败问题扩展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这样就为治理腐败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腐败的复杂性,在定义的时候还可以从其它方向和角度作出,上述三个角度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我们认为如果说单纯从一个角度来给腐败下定义,那是不科学的,应该是以一个为主、兼顾其它的方式来给腐败下定义。

我们认为腐败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违反法律和制度的以权谋私行为,法律和制度问题是判断腐败的中心问题。

(二)腐败的定义腐败就其原意而言《辞海》的解释是:

腐败,腐烂。

《汉书・食货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与外,腐败不可食。

①国际透明组织对腐败含义的解释是:

“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的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美国著名政治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腐败是指国家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

④我们认为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国家法律和制度滥用手中公共权力并从中获取私人利益,进而导致公共利益被损害的行为。

我们是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来看腐败的,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

依据2004年9月19日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通过的《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及相关犯罪》的专项决议中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界定是:

代表国家或任何行政层级和任何立法,执法,行政,司法的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员,包括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雇员,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的成员,法官、检察官以及政府控制的实体和企业雇员。

"@这个界①夏征农主编:

《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816页。

圆胡鞍钢主编:

《中国:

挑战腐败》,杭州,浙江人民f}{版社,2001年,第3页。

@胡鞍钢主编:

《中国:

挑战腐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页。

@阳昌宽,王科著:

《沉重的历史话题》,成都,西南财经人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正义网hnp:

伽n^nⅣ:

jcrb.coIn/堍y勾/index.htnl4袁同学定是比较全面的,不仅包括了政府机关人员和政法机关人员,还包括了国有企业和与国家权力相关的其他单位,这个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反腐败的实际情况。

同时对主体的这种定义排除了非国家公职人员的生活腐化,道德败坏行为,这些人员的腐败问题不是我们当前反腐败讨论的主要内容,他属于更大的社会问题。

第二,腐败的目的是为了牟取私利。

在此关键是要界定“私利"是什么,它不仅包括腐败主体自身的不正当利益,而且包括腐败主体周围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不仅包括不正当的物质金钱利益,还包括精神和生理欲望的满足。

第三,腐败的手段是违反法律和制度获取利益。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腐败主体手中拥有权力,其在使用这种权力时,没有按照正常的合法的方式进行运用,而是违反反腐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滥用职权,目的很明确就是牟取私利;反之,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正当运用权利,牟取私利那就不能称之为腐败了。

第四,是否构成腐败,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来看,关键要看行为人做了些什么,也即把行为作为判断腐败的依据。

行为符合相关反腐败的法律和制度的要求则为合法行为,行为违反相关反腐败法律和制度,则构成了腐败。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法律和制度与行为有效地关联起来,使行为人的行为有效地受到反腐败各项法律和制度的制约,同时也为制裁和惩罚确立了标准。

(三)腐败的特征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腐败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

公共权力私有化。

腐败就其实质来讲就是以权谋私。

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公共权力的组织或个人才有可能搞腐败,直至发展到腐败犯罪。

我国现阶段腐败的突出表现就是权力腐败。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运用国家权力掌握控制经济活动,这样就使相当多的部门和相当多的个人掌握有公共权力。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些人将权力私有化、商品化了,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进行权力寻租行为,为个人捞取好处。

S袁同学有关专家将官员的腐败过程描述为如下过程:

人民赋予公共权力(人民授权)一权力私有化一利用手中权力攫取非法所得一收回买官投入一攫取更大的贿赂和非法所得一再买官获取更高一级的权力一权力再度被私有化一卖官一攫取更大规模的非法所得和巨额贿赂一收回第二次买官投入一攫取更大规模的巨额贿赂和非法所得一再买官换取更高一级的权力一东窗事发,人民收回权力,权力终止。

腐败分子从最初的一个“贫农“发展到百万富翁,最终因东窗事发被查出而一贫如洗,这已经成了一条腐败分子的发财灭亡规律∞。

从这条路径中我们看到一个腐败分子由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但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却是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的社会问题,也从中体现了权力必须进行约束和监督,不然它的遗患是无穷的。

第二:

腐败行为公款化。

腐败行为公款化表现在一是个别地方人员职务消费挥霍无度,二是个别部门人员行贿赌博公款化。

关于公款进行行贿,我们用慕绥新②本人的所谓忏悔录来做一解释,他说:

“大量事实证明,大多数送钱送物者都和我利用职权给他们单位或个人办事相关,即在进行权钱交易,大家用的都是公款,在沈阳每次“看望’’领导送钱的标准约在1万元左右,如果从个人收入中支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根本办不到的”。

@这一说法是符合实情的,就目前官员的工资待遇,要想进行行贿是根本办不到的,要行贿办法只有一个:

用公款行贿。

这样就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慷国家财产之慨,使国家财产大量流入私人腰包。

新世纪以来,公款腐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用公款赌博。

根据专家分析官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为了巴结上司赌,官场得志猖狂赌,官场失意消愁赌,挪用公款出国赌,变相索贿敲诈赌,生意场上公关赌,上行下效攀比赌,寻求刺激潇洒赌。

④在我国周边地区,一张庞大的赌博网已经悄然形成,并如同抽水机一般将巨额资金掠走。

据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外流的赌资高达6000亿人民币。

过去几年中,已有数十名国家公务人员或国有企业领导栽在这些赌场,他们输掉的钱款,少则几百万元人民币,多则上亿元人民币。

@这些国家公务人员赴境外参赌有以下几个。

阳吕宽,王科著:

《沉重的历史话题》,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慕绥新:

男,辽宁省沈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犯有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阳昌宽,王科著:

《沉重的历史话题》,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季正矩著:

《通往廉洁之路一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23页。

@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网http:

//ccls.pku.cdu.c11/Show.6袁同学趋势:

一是参赌群体由高级别干部向基层干部蔓延;二是涉赌金额越来越大:

三是出境赌博渐趋“组织化’’。

对贪官境外豪赌行为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所所长李成言教授表示:

干部涉赌已产生非常恶劣的后果,“从己发现的干部赌徒的堕落轨迹看,赌博已成为行贿的暗道,滋生腐败的温床。

赌博需要钱,赌输了更需要钱,为了钱,这些干部就可能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卖官鬻爵。

如果任其发展,赌掉的将不仅仅是国家的经济财富,还有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前途。

”∞第三:

腐败犯罪家族化。

家族式腐败是近几年腐败犯罪的新特征,其基本含义为身居要职的官员,其家族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员依仗权势侵吞国家、社会财富的行为。

腐败犯罪家族化的优势在于家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亲情和血缘的纽带使这个共同体异常稳固。

山东省供销社原党组书记,主任矫智任在法庭上说出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的妻子的一半。

"②深圳海关原关长赵玉有单独或者伙同其妻子和两个女儿收受917万元贿赂,一家四口犯罪。

河南沁阳铝电集团原总经理秦瑞岐一家十口人因贪污受贿被送进大牢,堪称“腐败全家福"。

@我们从诸多家族式腐败的案例中得出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家庭腐败案件侦破查处难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