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2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9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docx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2015年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昭化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五年一月

 

第一部分项目设计任务书

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建设实施单位:

昭化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行政负责人:

建设负责人:

项目规模:

总投资59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51.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0.424万亩。

项目建设地点:

昭化区虎跳镇。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拟定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总工期为1年,其中主体工程保证在2015年12月底前完工。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昭化区基本概况

昭化区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中部,东邻旺苍县,西及西南接剑阁县,东南与苍溪县相连,北与广元市利州区搭界。

地理坐标东经105º33'9"—106º07'20",北纬31º53'41"—32º23'27"。

昭化区辖9镇(元坝、昭化、卫子、虎跳、磨滩、王家、太公、红岩、柏林沟)、19乡(柳桥、紫云、梅树、晋贤、文村、石井铺、清水、张家、香溪、陈江、青牛、丁家、黄龙、白果、明觉、射箭、大朝、沙坝、朝阳)、1个街道办事处(拣银岩街道办事处),共212个村、19个居委会,1413个村民小组、47个居民小组。

区境内山脉众多,均属剑门山脉分支,主要山峰有:

云台山(又名人头山)主山,位于大朝乡境内,最高峰海拔1254米,是区境内最高峰;大南山主山,属大南山分支,长约60公里,以海拔1167米的梅岭关为中心分为3支,东支延至磨滩镇赖子坝,南支延至香溪乡黑猫梁,西支延至射箭乡蒲家山。

土地资源:

全区幅员面积1434.71km2,其中耕地面积239955亩,森林面积1100835亩。

规划区域面积87300亩,用地面积21749亩。

其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997亩,居住区域面积1320亩,公共设施用地面积2550亩;规划道路用地2325亩,绿化用地2775亩,其它用地1328亩。

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春迟、夏长、秋凉、冬冷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建区以来有气象记载的境内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40.5℃(2000年8月15日),最低气温-6℃(2008年1月30日)。

常年日照时数1389.1小时,日照百分率31﹪,太阳辐射总量平均91.67千卡∕m2。

年均无霜期286天。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季节性降水明显,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两季降水少。

2011年总降雨量正常略偏多,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

全年降水量总计1430.2mm(元坝观测站数据)。

1989~2011年年均降水雨量945.3mm。

河流主要有过境河嘉陵江、白龙江、硬头河等河流,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约境14400hm2,水资源年平均总量113亿m3。

本地水平均径流7.57亿m3,占境内水资源总量的6.79%;地下水平均径流0.35亿m3,占境内水资源总量的0.31%;另有过境水平均径流105亿m3,占境内水资源总量的92.90%。

嘉陵江流经境内159km(含支流白龙江10km),过境水52.98亿m3。

境内有中型水库2座(工农水库和紫云水库)、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型水库66座,年工程蓄水量7100万m3,常年蓄水5500万m3。

昭化区属于广元市粮食主产区。

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蔬菜等经济作物为辅。

目前昭化区有中低产田12.50万亩,主要为集中干旱缺水型中低产田。

所以,通过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可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项目区概述

1、自然状况

(1)地理位置及建设范围。

项目位于昭化区虎跳镇,虎跳镇是广元市昭化区南部的中心建制镇,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内淹没面积最大、迁安置人口最多、集镇整体迁建规模最大的移民乡镇,同时也是市区两级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移民大镇。

虎跳新集镇位于北纬31°59′、东经105°45′之间,紧邻嘉陵江畔,与苍溪、剑阁二县交汇接壤构成“金三角”,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幅员面积53.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65亩,森林覆盖率70%。

全镇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全镇人口1.86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96万人。

项目区范围涉及虎跳镇三公村,三公村位于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境内,紧靠嘉陵江,位于昭化区的西南方向,北临丁家乡的湖溪村,南靠陈江乡的雷鸣村,西接陈江乡的陈江村,东临虎跳的仙山村。

全村幅员面积12.8km2。

耕地面积0.4291万亩,全村辖十个村民小组,524户,1901人,劳动力988个(其中外出劳动力517个)。

本次改善面积4240亩

(2)地貌及土壤类型。

项目区地貌上属于构造剥蚀深丘地貌,沟谷切割相对较深,地面高程一般在800~1100米以下,沟谷与山顶之间相对高差为60~200米。

覆盖层厚4~8米,冲沟两侧Ⅰ级阶地断续发育分布,两岸基岩出露较好。

砂岩一般呈陡崖;砂质泥岩呈浑圆状丘包和缓坡地。

项目区土壤类型质地以中壤为主,局部地区为轻壤或重壤。

土壤PH值6.5—8.0,全氮含量:

0.086—0.090%,全磷含量:

0.064—0.072%,全钾含量:

2.41—2.54%;速效养分含量为N:

56—59PPM,P2O5:

6.5—7PPM,K2O:

99—102PPM;土壤有机质含量:

1.145—1.150%,碳酸盐反应二、三级。

(3)气候。

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较为明显。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湿度大。

冬季寒冷少雨,干旱且多寒潮;春季温暖,风高物燥多干旱;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夏旱突出,春旱连夏旱或伏旱连秋旱等常有发生;秋季多雨,湿度大,常发生秋绵雨及秋洪。

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雨季从5月开始到10月下旬,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12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7.1%。

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1615mm,最小年降水量560mm。

暴雨多发生在6—9月,一次大暴雨过程多为1—3天,其中70%左右的水量集中在24小时以内,实测24小时内最大暴雨量为289mm。

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毫米,平均气温16.8℃,年均日照时数1388小时,无霜期26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1%。

冬季气压较高为965.9毫巴,夏季较低为947.4毫巴,处于河谷和山垭口的风力较大,常伴随尘埃,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4)项目区水资源。

项目区境内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过境水与地下水。

项目区所在虎跳镇位于昭化区南部低山区,距元坝约43.5km。

项目区村幅员面积12.80km2,耕地面积0.4291万亩(其中:

田0.2033万亩、地0.2258万亩)。

项目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112mm,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0.465,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50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26万m3(其中:

地表水资源总量1165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61万m3);项目区设计频率P=75%时的年水资源总量1128万m3(其中:

地表水量1070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56万m3)。

项目区水资源较丰富,目前仅供灌溉及农村人畜用水,无工业及其他需水。

本次项目区现有各类水利工程22处,总蓄水量94.23万m3。

其中:

(二)型水库2座,小高峰水库和桥儿沟水库,总库容24.6万m3,兴利库容76万m3;山坪塘12处,18.15万m3;蓄水池8处,0.086万m3。

(5)植被和生物资源。

项目区属阔叶混交林带,自然条件适宜多种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繁衍,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林业树种有柏木林、桤木林、马尾松树林等等,分布在林盘、河渠、路旁、河滩为主。

植物资源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番薯、豆类等粮食作物;辣椒、大蒜、莴苣、芹菜、萝卜等蔬菜作物;经济作物以经济林木为主。

生物资源:

境内动植物中药材1000多种,其中20多种销往省内外。

已查明的植物物种达180科、300属、900种,主要有菌类、苔藓、维管植物,另外具有开发价值的经济、药用、珍稀植物约有260余种,食用菌种类达8种以上。

野生半野生经济植物约500余种,可分为油料、香料、纤维、药材、食用菌、花卉、水果、蔬菜等10余种。

昭化镇被四川省农业厅认定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境内森林主要品种有柏木林、桤木林、马尾松树林等。

常见的野生动物有220余种,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5种,有桂麝、短尾猴、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等。

 (6)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有风灾、冰雹和暴雨、旱灾等。

1)风灾

六级以上大风几乎每年发生,以春季次数最多,出现频率50%以上。

2)旱灾

干旱是项目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出现。

根据昭化区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在1962年至2013年51年中,共出现各类干旱48次。

春旱出现的机率占38%,夏旱出现的机率占65%,伏旱出现的机率占48%,无旱年仅3年占6%。

春旱的出现严重影响小春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大春秧苗、玉米苗等苗种的培育,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夏旱严重影响大春作物栽插、灌溉,造成水稻、红苕、玉米等大春粮食及部分经济作物减产歉收,人民群众生活饮水困难。

伏旱严重影响大春水稻抽穗、玉米扬花,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洪灾

洪灾主要是因夏、秋季暴雨所致。

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暴雨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发生的频率是18%,由于引排水渠少,易酿成洪水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4)其它灾情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洪涝,秋季绵雨、冰雹、大风、虫害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春季低温、阴雨,秋季绵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更大,可使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烂秧死苗,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造成农民收入直接减少。

2、经济社会状况

(1)农村经济现状、财政收入及农民人均收入

本次项目区涉及公义村,总人口1901人,其中:

农业人口1901人,人口密度149人/km2,农村户数524户,农村劳动力988人。

项目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昭化区乡镇中处于中等水平,2013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1147.06万元,财政收入80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34元。

(2)农业生产现状

项目区内耕地积面4291亩,产业结构目前农作物大春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小春作物以小麦、油菜、蔬菜为主,田的复种指数为2,土的复种指数为2.21,全项目区复种指数为2.06,田土比为47:

53,2013年项目区内粮食播种面积6124亩,优质良种推广3490亩,推广率57%,无公害粮油生产种植面积为5203亩。

小麦种植面积2556亩,水稻种植面积2033亩,玉米播种面积1535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931亩,其中:

油菜播种面积1802亩,蔬菜种植面积1129亩。

(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对项目区发展的定位

虎跳镇作为一个低山区农业大镇,绿色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已经有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发展中拟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园,以科技农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以此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总体定位:

虎跳镇是以发展绿色蔬菜和畜牧规模养殖为主导,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为重点,以居住和休闲产业为辅的农贸型小城镇。

项目区发展定位:

按照“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商贸活镇”总体思路加快发展骨干支柱产业。

以昭化区东沟村、三公村为核心,成立2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1000亩的无公害蔬菜,推行农超对接,保障周边5个小城镇蔬菜供应。

3、耕地及中低产田现状

(1)耕地

项目区幅员面积12.8km2(19228亩),其中:

耕地4291亩(其中:

田2033亩,地2258亩),林地10448亩,园地28亩、草地134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85亩、交通运输用地212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98亩、其他用地732亩,是县内粮油作物主要生产区。

项目区土壤属于由白垩系剑门关组发育形成的黄红紫泥土为主,土壤质地中壤至重壤,酸碱度中性。

根据《昭化区耕地地力评价成果》,项目区耕地土壤质地分布轻壤土占31.77%、中壤土18%、重壤土49.68%、重壤土59.53%、粘土0.7%。

土壤有机质OM多位于20-30g/kg,占60.68%;碱解氮AN多位于90-120mg/kg,占52.22%;有效磷AP多位于5-10mg/kg,占80.27%;速效钾AK多位于50-100mg/kg,占97.38%。

(2)中低产田现状

目区耕地总面积4291亩,其中:

水田2033亩,旱地2258亩,田地比为47:

53。

项目区现有中低产田4240亩,其中:

瘦弱型中低产田2740亩,干旱型缺水1400亩。

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田粮食单产不到500kg。

土壤有机质低,肥力差,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项目区土壤有机质低于3%,肥力不均,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本次项目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4240亩。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水利设施现状

1)灌溉渠道工程现状

项目区内的干、支、斗渠大部分已进行了整治,但农、毛渠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70%以上为灌溉土渠,渠内杂草丛生,垮塌淤堵,不畅通,输水并经过近五十余年的运行,已严重老化;项目区内渠道目前工程完好率仅有38%,田间工程配套率30%,灌溉保证率低,水利设施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农田排灌渠网不成体系,不能对区域内的灌溉和排水进行有效调配,降低了农田排灌效率。

分渠道由于走向不合理,既占用了大量农田,又不利于输水,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渠系以土渠为主,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项目区供需水矛盾突出,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高标准农田的发展。

农田用水高峰时期项目区内输水量完全不能满足项目区的农田灌溉需求。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适时栽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

项目区内未整治的渠道防洪标准低,且淤塞严重,仅能防御5年一遇的洪水,项目区每逢夏季暴雨天,如遇排水不畅,极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因此,对项目区沟渠进行彻底整治一直是当地政府和群众多年来的迫切愿望。

2)水源工程现状

①水库

项目区内现有小高峰水库和桥儿沟水库,均为小

(二)型,水库2座总兴利库容76万m3,现运行良好。

②山坪塘现状

项目区内现有山坪塘12口,每口有效蓄水容积蓄水容积0.2~1.6万m3,总有效蓄水容积18.15万m3;山坪塘挡水坝全为均质土坝,坝高在1.5—4.5m范围,因山坪塘挡水坝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行时间久管理不善,普遍存在坝体渗漏问题,下游坝脚有明显的渗水出露,山坪塘不能正常蓄水,长期低水位运行,工程效益难以发挥。

主要病害是:

①坝体局部渗水。

②坝顶、内外坝坡及外坡脚排水石坝体损坏严重。

③溢洪道泄洪不达标且无衬砌及放水卧管老化破损和不完善。

根据山坪塘病害成因,本次采用坝身防渗治漏、坝顶与坝坡加固及整形护坡、砌筑坡脚排水石坝体及完善溢洪道和放水设备的方式进行加固整治山坪塘12座。

③蓄水池

项目区内现有蓄水池8口,每口蓄水容积100~200m3,总有效蓄水容积0.086万m3,现运行良好。

(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拥有农机总动力20.62万kw,其中:

加工机械120台/0.12万kw,农用运输机械42台/0.15万kw。

机耕作业面积0.072万亩,机脱0.63万吨,农副产品加工0.13万吨,农机运输10.5万吨。

(3)交通设施现状

项目区内的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田间机耕道现状较差,大部分为土路,且宽窄不一,坑洼不平,而且组与组之间、田块与田块、田块与居民点之间连通性差,占地面积大,道路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

(4)电力及通讯设施

①道路交通

境内乡村机耕道基本建成,部分为混凝土路面,部分为泥结石路面,但还有大部分为泥土路面,现解决了大部分社的基本通行问题。

②电力设施

项目区乡域10KV变配设施齐全,已全域覆盖,且乡域内的农电改造已全部结束,电力资源充沛,高低压电力输电线路纵横项目区,各村社也建有降压站,完全能满足施工电力需求。

 

表1项目区主要基础设施现状统计表

类别

名称

单位

数量

已整治

完好情况

备注

水利工程

灌排渠

km

5

5

小高峰水库

桥儿沟水库

2

2

2

小型蓄排水工程

20

8

其中:

山坪塘

12

0

其中:

石河堰

0

0

蓄水池

8

8

农机

农机具

台(套)

162

20.62万kw

田间道路

田间道路长度

km

2.54

土路

二、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利用率低,中低产田比例大,改造任务重,新科技、新技术普及率不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生产方式落后等是制约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是风灾、冰雹和暴雨、旱灾。

六级以上大风几乎每年发生,以春季次数最多,出现频率50%以上。

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暴雨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发生的频率是18%,由于引排水渠少,易酿成洪水灾害。

旱灾时有发生,最近几年频率较高,一般出现在春夏之交,造成农业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二)农业基础条件薄弱

1、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及制约因素

项目区现已建成农业灌溉水利工程22处。

其中:

水库2座,兴利库容76万m3;山坪塘12口,每口有效蓄水容积蓄水容积0.2~1.6万m3,总有效蓄水容积18.15万m3;蓄水池8口,每口蓄水容积100~150m3,总有效蓄水容积0.086万m3;合计可提供工程水量94.23万m3,难以满足项目区农作物生长用水需要,加之现有水利设施除水库枢纽工程经震后恢复重建和少部分山坪塘与渠道经先期项目整治能够正常蓄水运行外,其余大多工程仍然带病运行:

山坪塘主体工程局部渗漏且其他大小病害也较多,灌溉输水渠道配套不齐且防渗性能极差而渗漏及淤积堵塞严重,田间渠系配套差等,直接导致现有水利设施灌溉效益发挥不好,水资源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灌区灌溉保证率低,大量农作物缺水灌溉,项目区农业灌溉无保证,农业耕作制度落后,粮食生产产量低,严重影响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阻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2、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及制约因素

项目区属中部中低山灰棕紫泥土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侏罗系的紫色泥页岩,形成的土壤多为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棕紫泥土、暗紫泥土和水稻土,其中:

黄红、红棕紫泥土约占项目区耕地面积的65%。

土壤发育程度较轻,形成的土壤其特征与母岩相似。

土壤类型质地以中壤为主,局部地区为轻壤或重壤。

土壤PH值6.5—8.0,全氮含量:

0.086—0.090%,全磷含量:

0.064—0.072%,全钾含量:

2.41—2.54%;速效养分含量为N:

56—59PPM,P2O5:

6.5—7PPM,K2O:

99—102PPM;土壤有机质含量:

1.145—1.150%,碳酸盐反应二、三级。

总体上看,项目区耕地长期负荷过重,加之农村绿肥基本未种、秸秆利用差,化肥施用逐年上升,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板结加重,供肥能力下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降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因而造成农村经济逐渐下滑趋向,影响项目区粮食增产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

3、农业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病虫害危害严重

项目区地处低山区,农作物耕作面积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不能及时控制,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效益。

4、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和农业科技水平低下

1)农业生产方式制约因素

一是规划区内不少机耕道尚为土路或毛路基,没有路面结构层,路况较差,一遇下雨,车辆很难通行,给当地村民出行与生产造成极大不便;二是规划区内一些田间地头分布的生产便道主要是在原有的地埂、田坎上自然形成的泥质路面,质量较差、垮塌严重,遇到雨季,道路更是泥泞难行,给生产作业和出行带来很大困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由于项目区田间道路少,田间道路设施不齐全,组与组之间、田块与田块、田块与居民点之间道路连通性差,道路布局不合理,农机具不方便下田作业,影响了农机具推广使用,挫伤了群众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农村机械化作业量小,机收、机耕、机插等主要农业生产环节停留在人力劳动操作水平。

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低,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科技技术水平制约因素

由于受到农业及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农业新科技、新技术普及率不高,项目区农村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操作技术未达到普及,新技术、新机具不能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水平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值低、效益差,抵抗市场冲击的能力弱,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三)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项目区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项目区粮食作物种植多以一年两熟制为主。

旱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红苕,稻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农作物品种单一,更新换代较慢,优势农产品规模小,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发挥更好的效益。

因此,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缓慢,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不能及时控制;在高灌区缺少灌溉基础设施,同时中、低灌区存在设施分布不均、配套不全的问题,造成项目区农业发展水平低。

(四)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农业及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农业新科技、新技术普及率不高,项目区农村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操作技术未达到普及,新技术、新机具不能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水平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值低、效益差,抵抗市场冲击的能力弱,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五)其他制约因素

虽然我区在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难度较大等问题。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抓住成都市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中央“六用”要求,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最终达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的目的。

三、开发任务及目标

(一)开发任务及布局

(1)开发任务

2015年昭化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在虎跳镇实施,具体涉及虎跳镇三公村,拟在项目区建设高标准农田0.424万亩。

(2)工程布局

1)水利工程布局

项目实施后,其主要用水对象为农业灌溉用水。

田间灌排渠系流向将根据各片区的地形情况,就势就近布置排入临近渠道或河流,改变原来串灌漫流状况,使耕地在项目建成后达到灌溉和排涝标准。

项目区内灌排渠系的布置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方案,能灌排合一布置的尽量采用灌排合一布置,减少占地;合一布置难度大的采用灌排分设布置。

灌排方式分为灌溉与排水单独设计和灌排结合设计两种。

经综合分析项目区地形、灌溉、排水和投资等要求后,认为本项目区采用灌排结合和灌排分设两种方式结合布设较为合适,渠系除除解决灌溉的问题外,还需解决局部排涝的问题。

①灌溉渠道布局

项目区内再根据地形和灌溉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