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39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docx

心电图的记忆方法收藏着

过目不忘:

巧记心电图

 

1.宽:

室早

2.窄,特别不齐:

房颤

3.窄,相对不齐:

房早

4.慢,窄,齐:

窦缓

5.不快不慢:

正常

6.窦性心动过速:

快.窄.齐,心率100-150次/分

7.室上性心动过速:

快.窄.齐,心率150-250次/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突发突止

8.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宽,慢(一个p也放不响)

  以上就是瞧QRS波

9.左室肥大:

瞧V5.V6 R波高(高于5格),V1S波深

10.右室肥大:

瞧V1R波高于S波,V5.V6 R波不及S波

11.心梗:

找出QS波就可

以上就是瞧高低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 

V3在V2与V4之间(绿)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棕)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黑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紫 

1,正常心电图:

不用说了,它有可能就是把那几个波与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您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您瞧,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

只要瞧V5大于5格,也就是上下纵得5格 

3,右心室肥大:

只要瞧V1大于2格,就是上下纵得2格 

4,心房颤动,所有得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就是乱七八糟, 

5,窦性心动过缓:

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就是左右横得格) 

6,窦性心动过速:

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就是左右得格) 

7,房性期前收缩:

前面几个正常得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

这个波得pQRSt形状就是正常得,只就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就是正常得波 

8,室性期前收缩:

前面几个正常得波,接着一个波提前得宽大畸形得QRS波群(注意:

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就是正常得波 

9,典型心肌缺血:

V456得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

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

前壁瞧V123456;后壁瞧Ⅱ,Ⅲ,aVF 

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得经验 

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得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

本篇内容与学术无关。

内容正在更新中 

1、正常心电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窦性心动过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窦性心动过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

各个波形正常,但就是节律不一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

出现宽大畸形得QRS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

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就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张得气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

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得QRS波及深得T波,有点象拉开得弹簧一样一圈一圈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8、房颤---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得f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9、房扑---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得F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0、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1、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P-R间期固定不变,QRS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得节律与QRS波得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得节律。

此图P波130次/分;QRS波只有42次/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

心电图对右心肥大得诊断敏感性较差。

通常以QRS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

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mv或抬高0、3mv。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

  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

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各波形态改变对应得意义及代表得疾病 

一、-P波增宽,见于: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冠心病;·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房内传导阻滞;·心房梗死; 

二、-P波增高,见于:

·肺源性心脏病;·横位心;·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病变;·交界性心律; 

三、-P波形态变化,见于:

·房性心律游走;·多源性房性早搏(房早)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房性并行心律合并房性融合波;·双重心房心律等。

 

四、-P-R间期改变,见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见于心肌炎;·迷走张力增高;·房性早搏(房早);·交界性心律;·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五、-P-R段偏移,见于:

·心房梗死;·心房复极波明显,可使P-R段压低。

 

六、-P-R段不等,见于;·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七、-QRS波高电压,见于:

·左、右心室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内差异性传导;·室性早搏(室早)、室性逸搏、室性融合波等。

 

八、-QSR波低电压,见于: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肥胖、肺气肿;·水、电解质与代谢紊乱; 

·心力衰竭(心衰);·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

 

九、-QSR波宽大畸形,见于:

·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早;·心室肥大;·高血钾;·心肌炎、心肌病;·室内差异性传导。

 

十、-QSR波形态变化,见于:

·多源或多形性室早;·房早或房性心室颤动(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早搏与融合波并存;·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并行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十一、-Q波变异,见于:

·左束支传导阻滞;·高度顺钟向转位;·心肌梗死(心梗);·心肌病; 

·室间隔肥厚;·右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

 

十二、-ST段压低,见于:

·心肌供血不足;·急性非Q波型心梗;·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 

·心肌病;·低钾血症;·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大。

 

十三、-ST段抬高,见于:

·急性心梗;·急性心包炎;·早期复极综合征;·室壁瘤(持续抬高>3~6个月);·变异性心绞痛。

 

十四、-ST段延长或缩短,见于。

·低血钙:

ST段延长;·高血钙、心动过速:

ST段缩短。

 

十五、-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

·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低血钾、药物(乙胺碘呋酮、奎尼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等。

 

十六、-T波高耸,见于:

·急性心梗超急性期;·高钾血症;·早期复极综合征;·脑血管意外;·急性心包炎。

 

十七、-TP融合,见于:

·心动过速;·房性早搏。

 

十八、-Q-T间期延长,见于:

·Q-T间期延长综合征;·脑血管意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心肌炎、心肌病;·室内传导阻滞;·酸中毒、低镁血症;·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药物; 

十九、-Q-T间期缩短,见于:

·使用洋地黄过程中;·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心动过速。

 

二十、-u波倒置,见于;·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钾血症; 

·心肌梗死早期。

 

二十一、-u波增高,见于:

·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镁血症;·冠脉供血不足;·药物(奎尼丁、洋地黄、乙胺碘呋酮等)、左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等。

·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低钾血症、交感张力增高、深吸气、运动等也可见P波增高;·间歇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二十二、-P波低平(振幅<0、05mV),见于:

·高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

 

二十三、-P波消失,见于:

·窦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室传导;·房颤或房扑; 

·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速等。

 

二十四、-P波倒置,见于:

·右位心;·左心房心律。

 

二十五、-电轴左偏,见于:

·左前分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下壁心梗;·肺气肿;·B型预激综合征;·高钾血症。

 

二十六、-电轴右偏,见于:

·左后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右心室肥大;·A型预激综合征; 

·前侧壁心梗;·垂位心脏。

心电图基本知识

目前在临床检查心电图时,单极与双极导联都在使用。

常规使用得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标准导联属双极导联,只能描记两电极间得电位差。

电极连接方法就是:

第一导联(简称Ⅰ),右臂(-),左臂(+);第二导联(简称Ⅱ),右臂(-),左足(+);第三导联(简称III),左臂(-),左足(+)。

加压单极肢导联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得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得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

这种导联记录出得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得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根据探查电极放置得位置命名,如探查电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在左臂则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在左腿则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

单极胸导联将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中心电端法),把中心电端与心电描记器得负端相连,成为无关电极。

另一个电极与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得不同部位。

分别构成6种单极胸导联,电极得位置就是: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在V2与V4连线得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心电图体表位置肢体导联:

红色:

右上肢黑色:

右下肢黄色:

左上肢绿色:

左下肢注:

肢体导联有个记忆方式红配黑。

黄配绿。

在操作得时候一定不要搞错了。

胸导联:

V1:

红色在体表得位置: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

黄色在体表得位置: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

绿色在体表得位置:

V2,V4连线得中点V4:

褐色在体表得位置: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

黑色在体表得位置:

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V6:

紫色在体表得位置:

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一般情况下只用做6个胸导联。

补充:

V7:

红色在体表得位置:

腋后线V8:

黄色在体表得位置:

肩胛中线与4,5,6水平V9:

蓝色在体表得位置:

脊柱旁线典型心电图各波及其时程用标准导联引出得心电图各波,由荷兰生理学家W.艾因特霍芬命名P,Q,R,S,T波,U波就是以后发现命名得。

心电向量:

心电活动不论就是右、左心房(P波),或就是代表启动心室搏动得心电活动(QRS波群),都就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量)得心电活动,就称为心电向量。

它反映在各导联上也不尽相同,这就是由于各导联(无论就是额面或横面导联)得角度不同。

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在三个标准导联以外,在额面上还要三个加压肢体导联,此外还要做六个胸壁导联?

原因就在于可以自不同角度了解心电活动上下,左右,前后得综合心电向量,从而观察其正常与否等等。

2、除极:

心房、心室肌在静止得间歇中,由于细胞内外离子(包括K+,Na+,Ca2+,cl-等)浓度差别很大,处于“极化状态”。

但一旦受到自搏细胞传来得激动,这极化状态便暂时瓦解,在心电图上称为“除极”(有少数学者称为“去极”),由此产生心电活动。

心房肌得除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心室肌得除极表现为QRS波群。

当然在一次除极后,心肌又会恢复原来得极化状态,此过程称为“复极”。

复极过程远较除极缓慢,电活动所产生得振幅也较低。

心房得复极在P—R段上,一般很不明显(唯有在右心房扩大时,P—R段轻度压低)。

心室肌复极则表现为心电图上得ST段及T波。

心电图就是由一系列得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

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

瞧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得意义。

(1)P波:

心脏得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

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就是每一波组中得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得除极过程。

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

典型得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得波,第一个向下得波称为Q波,继Q波后得一个高尖得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得波称为S波。

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

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得除极过程。

(3)T波:

T波位于S-T段之后,就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得波,它就是心室复极所产生得。

(4)U波:

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就是心肌激动得“激后电位”。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得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

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波得振幅与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就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

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得时间。

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得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

代表两心室除极与最早期复极过程得电位与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

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

V1、V2导联得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得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

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

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得算术与)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得算术与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得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

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在V3导联,R波同S波得振幅大致相等。

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

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她导联Q波得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得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

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波型。

超过正常范围得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5)S-T段:

自QRS波群得终点(J点)至T波起点得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

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毫伏。

超过正常范围得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

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6)T波:

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得波形。

T波方向常与QRS波群得主波方向一致。

在Ⅰ、Ⅱ、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其她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

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得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得1/10,心前导联得T波可高达1、2~1、5毫伏。

在QRS波群主波向上得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7)Q-T间期:

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

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约为0、40秒。

一般可查表。

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秒者称轻度延长。

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药物作用等。

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用肾上腺素等。

(8)U波:

振幅很小,在心前导联特别就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服用奎尼丁等。

U波倒置见于冠心病或运动测验时;U波增大时常伴有心室肌应激性增高,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收起

10月10日09: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