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54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docx

河南八大景区导游词

●云台山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位于焦作修武的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

云台山因其山势高耸,森林茂密,山间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又被称为“云台山”。

从地理学的观点看,云台山在地形上是属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称“太行云台山”。

●     云台山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

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

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

 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德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

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 ,怀牛膝,怀菊花,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

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

这便是温盘峪景区了。

温盘峪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

相信大家也亲身体验到了,这里的景色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

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

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黑龙潭、首龙潭等,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

这座湖叫做子房湖,相传是汉朝著名谋士张良的隐居之地,因张良字子房,故名子房湖。

向西看呢,我们就可以看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

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来到云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

那里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日与山岚流云为伴,天灵一片净化像山一样入定下来,不久就化仙而去,此处便留下了“达摩峰”和与之遥遥相对的“佛龛峰”。

沿湖而走呢,我们就进入了老潭沟、小寨沟景区。

老潭沟景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而最有名的莫数天瀑了。

●   “天瀑”是云台山景观之最,也是中华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宽约5—7米。

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 。

外沟内还有“私语泉”“波浪石坪”“独秀峰”“双秀峰”“路功”等景点。

“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

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

大家请注意,我们现在要乘车通过子房湖旁的修陵公路进入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

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

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

于是有了”烧高香”的说法。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灵验,大家可以亲自去证实一下,好了茱萸峰到了,请大家下车时拿好自己的东西,爬山时注意安全,两小时后我们在车前集合,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领略一下云台山的秀丽风光。

●内乡县衙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  内乡县衙开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

遗留建筑所剩无几,现在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涛于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60余间,因为内乡县衙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所以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因为它是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所以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的称呼,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姻,推出中国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2002年5月,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家博物馆之一;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

享有“北由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官署文化的美称。

●   照壁

●   先请各位欣赏县衙的首部建筑,隔街而望,马路对面那座青砖浮雕“一”字形建筑------照壁,也叫影壁墙,在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风水学中,照壁具有阻挡内外视线交织和聚气、聚财的作用。

在这里,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整顿吏治,境界官员”的作用。

请大家来看那画面的正中,绘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叫“贪”,这个字不常见,就是反犬旁加个贪婪的贪字,它是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能吞吃金银财宝。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它的周围和脚下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还妄想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太阳没吃着,却落得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地可悲下场,俗话说: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

照壁绘“贪”字,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靠农民起义成功当上皇帝的,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皇帝。

官员贪污银子超过六十两。

就要剥皮装糠挂在公堂,让新官触目惊心。

因为朱元璋知道官员腐败超过极限,老百姓就要造反,他首创衙门照壁绘“贪”。

意在警戒官员要以“贪”为戒,切莫贪得无厌。

●宣化坊

●   照壁对面的斗拱石牌坊叫宣化坊。

面南书写“菊坛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

●   面北书写“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

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

在明代,宣讲的内容是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在清代宣讲的是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主要内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乡里,守法缴税等等。

知县不但要教化百姓以忠义之士,孝子节妇为榜样,而且本县有了典型,还要上报朝廷建坊立传予以表彰,据清代内乡志记载,仅节妇一项,县志立传褒扬就达五十七人,立牌坊九座。

历代官员对老百姓不断进行伦理教化,为维护统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   大门

●   县衙的大门,面扩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

东稍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

●   寅宾馆

●   进入大门东边的院子叫寅宾馆。

寅宾馆就旧时知县接待高级官员住宿的地方,现在是县衙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内乡的土特产。

请大家看寅宾馆的这幅对联:

上联没有篆刻,下联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为什么没有撰刻呢?

这是我们内乡县衙面向社会征集上联。

征联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对联的格式外,还要符合寅宾馆的文化内涵;每年县衙博物馆邀请南阳诗词楹联协会对来稿评选一次,评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特等奖现金为3000元,其他颁发证书。

若特等奖空缺,奖金以1000元逐年递增。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寄到县衙博物馆办公室,也许你将是特等奖的获得者。

●膳馆

●   寅宾馆对面是“膳馆”,膳馆就是主要是负责招待上级官员饮食用餐的地方。

请看膳馆的这幅对联;上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

”;下联“因客而酒,七碟八碗倭不多”。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仅是民以食为天,其实一日三餐谁都不能少;因为款待客人才喝酒,我吃七碟八碗的机会也并不多。

据县衙门外的《三院禁约碑》记载,在旧时招待上级的规定相当严格,招待标准是根据官员级别的大小而定的。

如招待京堂科道(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招待本省两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三钱,招待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银为二钱,招待府、厅(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

这些规定旨在整治奢靡之风,提倡下级要敢于告发上级官员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

虽然规定相当严格,但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是那么严格。

●   膳馆现在是县衙博物馆的办公院子。

●   双祠院

●   百米甬道的中间的院子是双祠院,(土地祠、赞侯祠),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神和衙神,土地神是一方的保护神,俗称土地爷。

掌管人间善恶,行为道德,并能守护一方百姓岁岁平安、年年丰黏。

先请看土地祠卷棚的这幅对联:

上联'“守伏牛门户年年丰黏”;下联是“护菊潭百姓岁岁平安”。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土地神守护着八百里伏牛山的门户,保护着菊潭百姓丰收、平安。

接着请看土地祠的这幅对联:

上联是“职司土府神明远”,下联是“位列中宫德泽长”。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土地作为一方保护神,能洞察人间善恶,金、木、水、火、土五行,土据中央,土能生万物,造福于人民。

●   赞侯祠也成衙神庙,衙神庙里把汉代名相萧何供奉为衙神。

是因为萧何在相应刘邦造反之前,曾在江苏沛县担任过衙门的胥吏,后因功绩卓越被刘邦封为宰相。

他制定了汉律九章,被封为赞侯。

掌管人间善恶,衙门里的人,都希望能像萧何那样飞黄腾达。

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都是萧何。

下面先请看衙神庙卷棚的这幅对联:

上联“不求当官称能吏”;下联“愿共斯民做好人”.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求当官能声名远播,在官场上纵横自如,只要能脚踏实地为百姓办些实事,和百姓一样做个好人就可以了,这是当官起码的人格要求。

接着请看衙神庙的这幅对联:

上联是“策马追贤日月近”;下联“安邦崇德乾坤新”。

这幅对联引用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著名典故,赞扬了汉代名相萧何为辅佐刘邦振兴汉室而求贤任能的感人举动,歌颂了萧何忠君爱国,建树大德,使汉朝江山气象一新的丰功伟绩。

●三班院

●紧靠衙神庙前的这个院子叫三班院。

三班院是三班衙役待命听差的地方。

这三班制的是“皂、壮、快”三班,皂班指的是站堂的衙役;壮班做力差,快班分步快和马快,负责缉捕抓人,三班衙役只是对他们的一个概称,除了这三班之外,其他还有看门的门子、伞夫、厨夫等等,他们也属于这个阶层。

“衙役”的本意是到衙门里去服役,但是这些人很厉害,想方设法敲诈勒索,所以老百姓有“官不恶衙役恶”的说法。

这里现在也是我们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衙门文化书籍、字画、奇石、根雕等

●   监狱

●   三班院对面西侧的院子,是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

因为于大堂的西南方向,故称南监。

在戏剧电影《七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句唱词“我能叫南监草长满,也不叫百姓受屈冤”。

这就充分说明了古代监狱都是设在县衙的西南方向,统称南监。

监狱的主体由牢房和狱神庙两部分组成,狱神庙里供奉的是舜时代的皋陶,相传他善辨是非曲直,赏罚分明,是穿“皋陶造狱,画地为牢”,被后人尊奉为狱神。

旧时监狱内均设此庙。

每月的初一、事物或狱内发生重大事情,犯人和狱吏都要到此举行活动,祈求狱神保佑。

请看狱神庙的这幅对联:

上联“尔违条犯律罪有应得’”下流按“吾发奸这伏歧途指返”,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

你违反了法律,囚禁你罪有应得,我揭露邪恶,使其无处躲藏,正是给你歧途指路,使其重新做人。

监狱院内这眼小井是明代保存下来的,供犯人饮水用的,井口特别小,主要是为了防止犯人投井自杀。

牢房分为死牢、普牢和女牢,普牢关押一般案犯,死牢关押命盗案犯,女牢关押女犯。

现在我们陈展的是“南阳烙画”和泥塑刑法展览。

●   仪门

●   这道门叫“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

仪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高官到来时方可打开,并且规定“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新官到任的第一天要举行拜仪门仪式。

另外大堂若举行重大庆典仪式或公开审理重大案件,仪门也要打开,可以让百姓从中门而入,到大堂前观看或旁听。

在仪门东西两侧还分设了一道小门,人们称其为“生门”或“人门”。

在过去是供人们日常出入的;西侧关闭者的小门人们称其为“死门”或“鬼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案犯在大堂被宣判后,方可从西门拉出去送进监狱,如果是杀头还必须从西城门拉出去行刑,因此就是处决死犯也叫出西门。

这与传统阴阳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阴阳学说,日出的东方属于阳,日落的西方属于阴,人死后是到西方转世投胎或入地狱。

●   请看仪门的这幅对联:

上联“依宛镇连丹勋商圣故里”,下联“接秦晋瞩荆襄郦邑菊源”。

此联介绍的是内乡现在大方位的地理位置,东依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和镇平县,西边连着南水北调的源头丹江以及湖北勋阳,内乡是商圣范蠡的故乡。

因为范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弃官从商的商人,所以被后世遵奉为商圣。

内乡北接陕西、山西二省,站在北部的高山上可以遥望到湖北的荆州和襄阳,内乡是郦县的故址,药用菊花的发源地。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卷记载:

“药用菊花南阳郦县最多,菊潭县最佳,饮菊潭水可以延年益寿”。

●六房

●   进入仪门东列建筑为吏、户、礼房,西列建筑为兵、刑、工房,他们是衙门内的具体办事机构,分别掌管着全县的政事、刑事、民事、财政、农业、交通、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每房的办事人员按编制二到三人,六房共计不到二十人,每房的负责人称典吏,在这六房办事的人员,统称为“胥吏”。

他们大多都是科举无望之人,通过掏钱纳粟被选用的,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一般干部。

主要靠领取纸笔抄写费和工食费维持生活,青代规定他们的任期为五年,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衙门内办事,甚至可以子承父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他们熟悉刑法精通律例,特别擅长处理衙门的内部事务,甚至能够架空不懂行政业务的知县,从而贪赃枉法。

所以,清代名臣郭嵩焘有“本朝与胥吏共天下”之说。

●   吏房

●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织人事等部门。

旧时,吏房是掌管本县所属吏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县衙考勤、登记本县进士举人、管理乡绅、丁忧及本县在外做官人员的出身、成份、任职等事宜。

下面请看吏房的这幅对联:

上联“选官擢吏贤而举“;下联“考政核绩廉而衡“。

此联的意思是:

在举荐和选拔官员时,要重在以德才兼备之人,考核政绩是要以是否勤政廉洁作为衡量的标准。

吏房现在陈列介绍了清代县乡政权的机构设置,清代内乡进士举人、明清时期内乡著名乡贤李衮、王检心等人的简要事迹以及清咸丰时的圣旨等展品。

●   户房

●   户房,相当于现在的民政、财政、税务、土地等部门。

户房在旧时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全县民政、财政、赋税、田土、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宜。

户房下又设户南房和户北房,户南房掌管内乡东南八保,户北房掌管内乡西北十保,每保也有一个主管,主要负责保里的征税、纳粮等工作;如遇到灾年,户房负责经办赈灾放粮事宜。

下面请看户房的这幅对联:

上联“编户方田勤并慎”;下联“征赋揽财公亦平”。

此联的意思是:

编造户口,丈量田亩,要勤恳谨慎,一丝不苟。

征收赋税,收揽财物要公平合理。

户房内线在陈列介绍了清代内乡县的行政区划、土地等级、赋税、差役情况及地丁钱粮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度量衡等实物展览。

●礼房

●   礼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

礼房主要是掌管全县的教育、学校、县试、礼仪、祭祀、文化、节庆等事宜。

礼房下设简房,掌管知县的信件、帖子等,并负责调派伞夫、扇夫、轿夫等,负责知县外出等事宜。

同时,还负责出示县谕、办理请柬等。

下面请看礼房的这幅对联:

上联“倡礼兴学崇孔孟”;下联“制章定典尚萧曹”。

此联的意思是:

提倡礼仪,兴学育才,要以孔子、孟子先师为榜样;制定典章制度则要像汉代名相萧何、曹参那样严谨、周详。

礼房现在陈列的有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画像,并简要介绍了清代内乡教育机构和举行县试的一些常识。

●   兵房

●   兵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武部门。

兵房旧时主要是掌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丁壮、考武、向上输送兵员。

驿站、铺兵、剿匪、城防等事宜均属其管理。

请看兵房的这幅对联:

上联“厉兵秣马备不懈”;下联“枕戈待旦防未然”。

此联的意思是:

要经常磨快兵器,喂饱战马,做到常备不懈;要经常头枕武器等待天明,这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兵房内现在陈列介绍了清代的军事组织、驿递制度、内乡武举名录和考试武举的一些常识。

●   刑房

●   刑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检、法、司等部门。

刑房主要是协助知县受理案件、破案侦缉验尸填报、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等。

请看刑房的这幅对联:

上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下联“依法治罪摒私情”。

此联的意思是;要按照律条定罪量刑,就能使人明白天理的所在;依据法律惩治犯人,只有抛弃私情,才能公正办案。

●   工房

●   工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

工房主要是掌管全县的工程营造、兴修水利、修筑衙署、城池、仓库、桥梁、祠庙、铸造银两、枪械等工程项目均有工房承担。

请看工房的这幅对联:

上联:

“鸠工庀材精营造”;下联“通路开渠细耕耘”。

此联的意思是:

召集工匠,选集材料,精心施工营造工程。

通路开渠要像耕耘土地那样精耕细作。

工房内陈列介绍了封建社会衙署的建筑等级、内乡城池建制沿革和内乡文庙、赤眉古寨等处遗迹的图文资料及实物。

●老君山简介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老君山。

在八百里伏牛山,传诵着一副对联:

“君山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

是的,老君山的确是一副画卷,一副与五岳并秀的山水画卷。

现在我们正站在这幅画的面前,让我们随着画轴的舒展,细细品味这幅自然山水的韵味吧!

●老君山有景室山、华室山、压塌坪等三座山峰组成,古称“伏牛三鼎”、“君山三姊妹”,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园区的核心景区。

●老君山之所以为核心景区,一是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二是科学内涵丰富、花岗岩地貌景区独树一帜。

在老君山入口处,也就是中高山区与低缓山区接壤地带的伊河南岸,分布着具有古生代华北板块大陆南缘边界特征的巨型地质构造带——黑沟栾川断裂带(栾川为命名地,足以显示构造遗迹保存的典型性)。

这条在地壳演化不同历史阶段均起重要作用的地质构造遗迹,是划分中国大陆中央山系秦岭造山带与华北板块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界线,它记录着古代时期发生的大陆裂谷作用,古生代时期形成的板块构造体制,中生代时期造就的颅内造山运动和新生代新构造运动的推覆构造形迹,对研究追溯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演化过程,具极高科学研究价值。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老君山花岗岩体地貌景观自北向南表现出锯片状叠置的单面山景观——滑脱峰丛——滑塌峰林到断层崖地貌,是造山代花岗岩地貌景观系列的重要补充。

●三是环境优良、景色迷人。

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彩笔在不同的季节给老君山变换着不同色彩,在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中,当属秋天的颜色最迷人。

老君山的主要秋景有野菊荟萃,一墩墩、一簇簇相连成片。

若遇秋风劲吹,则见花海涌动,彩浪起伏。

十月初,老君山层林尽染,出现“树头万枝齐喷火,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奇观。

君山特色的五角枫、黄栌柴、漫山遍野的林不苏、云阳叶、木棉树、柿树、漆树都向游人展现着它们深浅不同的红叶、淡红、深红、黑红、火红、真是飞红流丹!

正是“君山红叶竞秋色,万木霜天红烂漫”。

——这就是红叶斗妍。

●四是原始林海、古木秀色。

在老君山海拔1500米以上有大面积的原始山林,因山高气寒和春短冬长的特殊气候影响,出现了数目形态多变的怪象。

它们在中秋节过后开始落叶,到了十月就抖掉了绿色的秀幕,裸露出了古林的新奇。

生长在这里的桦栎、青岗、黑腊子、山榆等树如雕似塑,千姿百态。

有的树长得像蟒蛇弯弯曲曲;有的像木桥横加平伸;有的树如同骆驼弯腰弓脊;还有的像雄鹰展翅欲飞。

这些老林古树的纸条还鼓起了许多树疙瘩,犹如桃李挂满枝头。

这些光怪陆离的林貌现象被有人称为“古林秀色”。

●女士们,先生们,请把您的视线移向右边。

这里依山傍水,气势不凡。

这里是尚待开发的七里坪——栾川旅游服务中心,计划占地0.6平方公里,它背靠伏牛山、依傍伊河水,左有青龙盘踞、右有白虎护卫,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风水宝地”的理念。

服务中心有“伏牛山地址文化广场”“伏牛山地质博物馆”“旅游接待处”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主题碑、地学科普长廊、恐龙雕塑群、河洛文化浮雕墙、栾川断裂地质构造剖面等建筑群组成。

两年以后,您可以在这里享用现代文化而领略伏牛山历史文化与自然科学积淀的厚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旅游车继续前行,而君山画轴也在继续展开,灵官殿便映入了您的眼帘。

●尊敬的游客,从这里到山顶,要经过几十分钟路程。

老君山风光画轴会向您连续展开,在您细细品尝美景的同时,我将老君山风景区的重要历史遗迹“太子宫”向您作以简单的介绍。

●朋友们,几处历史遗迹,使我们感受了世事沧桑,两位亡明忠烈人物又让人为之荡气回肠。

忠烈已作古,山河依旧新,还是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千秋君山画轴吧!

●朋友们,前面这块巨石,名叫摞摞石,当年太上老君骑着青牛驾彩云来到景室山,因青牛走路用力过猛,将这块石头踩翻滚下山去,当时山崩地裂,响彻云霄惊动玉皇大帝,玉皇闻声,掐指一算言道“石破天惊,道德天尊,驾临景室,传经布道,乃凡间幸事”。

太上老君往后一看,山石滚落,忙将手中拂尘一扬,大石飞起,落回原处,严丝合缝,才松了口气对青牛说:

“大石落山,有伤害生灵之忧,你我务必小心才是”,青牛“哞”的一声点了点头往峰顶而去。

九百年后唐朝诗人李贺听说了这个故事,写出了“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千古绝句。

●朋友们,从这里到上边的停车场大约还需要15分钟路程。

为了使您这15分钟过的愉快、充实,在您继续欣赏老君山风景的同时,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君山一年四季最为瑰丽醉人的季节——君山秋色。

●朋友们,如果你秋天再次光临老君山,老君山的秋色一定会使你不虚此行!

现在我们继续观看美丽的老君山主轴。

随着观光旅游车轮的停止转动,我们便到了救苦殿洼停车场。

这里是登山车的终点站。

再往上走就是登山旅游步道。

如果说,我们从下边到这儿是走马观花粗看景,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开始下马观光细品味了。

●这个地方救苦殿洼,是上山路上最大的一片开阔地。

上面山岭重叠,林木苍翠,保留着森林的原始林貌。

南边通老君山峰顶,东南山凹叫救苦殿凹,西边可通舍身崖。

●(小路口)前边这棵树叫“领春木”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又称“钥匙树”,秋天,叶子变红后又变黄,是著名园林观赏树种。

●奇特的舍身崖景观,由空古来风和众多的华山松组成,脚下千尺峭壁,颇为雄险。

●眼前这片灰绿色针叶树木叫华山松,材质优良,可做建筑材料和家具。

其种子较大,含油,可食用,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坡中。

●前面那棵皮灰褐色片状脱落的,是油松,属中国特有树种,其材质优良,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和家具用材。

●这一段山路一步一转,五步一折,上起来十分吃力。

请朋友们稍作休息,在这里看看西边的风景。

朋友们大家都向西边看,首先我们看到的也就是说离我们稍近的这座山叫中鼎山,稍远一点的叫华室山。

中鼎山海拔2052米,山顶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透亮的山洞。

实际上是乱石搭成的一个门状石孔,下面有一堆巨石,当地老百姓叫它乱中鼎,在它的周围,柱状石缝林立,有高有低,上面苍松叠翠,苔藓挂绿,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再远一点的叫华室山,俗称娘娘垛,海拔2072米,有20多做山峰并排站立,上面石松倒挂,气势非凡。

●老君山的主峰是由“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

它是在距今1.4——0.8亿年间秦岭造山带抬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年轻的花岗岩体,被省内地质专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

且已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可,老君山岩体就为后,经长期的构造剥蚀作用,造就了当今奇峰异谷、挺拔秀丽的地貌景观,成为异士、奇人向往的圣地和修身养性的绝妙去处。

●老君山是我省第三高峰(第一:

灵宝小秦岭,海拔2414米;第二:

伏牛山玉皇顶鸡角尖,海拔2212米)诸峰耸峙、磷次栉比、峰峰有典故,峰峰有传说。

●伏牛三鼎,雄伟不失其秀丽,端庄逾显其婀娜。

这里还流传着二仙占山的故事。

说是太上老君骑着青牛云游,远远看见中鼎山雄奇险秀,便落下云头,准备开辟道场传经布道。

道德天尊有九鼎之重,一脚下去,顶峰坍塌,老君急忙踩住住西边山头,拔出亮剑插在峰顶作为记号算是占住了华室山。

●下面我们开始登顶了,希望朋友们注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