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61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docx

高考生物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1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题(生物课标版)

5、选择题部分(30题)

1.【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图中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

2.【山东省青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统一高考模拟】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

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菜豆的幼根处,一定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

连续48小时检测下图a和b部位(a是分生区),则随生长进程,a和b部位的放射性含量变化情况为

 

3.【山东省临沂市201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正确的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人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4.【福建龙岩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据报道,PBA和TUDCA两种化合物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

现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肥胖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加工

C.JNK基因活动受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病因

D.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5.【江西省临川一中2010-2011年下学期高三月考】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6.【浙江台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质量评估】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

B.图甲细胞能形成细胞板

C.图乙细胞不能完成细胞质的分裂

D.图甲ab段细胞均正在进行DNA复制

 

7.【山东省青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统一高考模拟】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0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时,e点为O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8.【浙江台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质量评估】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5题图

A.曲线A表示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

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力

D.曲线D可以表示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oC不断降温至0oC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化

9.【湖南省岳云中学2011届高三生物月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10.【辽宁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

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光合速率与呼吸

光饱和时光照

光饱和时CO2吸收

黑暗条件下CO2释

速率相等时光照

强度(千勒克

量(mg/100cm2

放量(mg/100cm2

强度(千勒克司)

司)

叶•小时)

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A.11.5B.4C.10.5D.1.5

11.【浙江台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质量评估】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

B.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C.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都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是光照强度

12.【湖南省嘉禾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押题卷】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为减数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

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为单倍体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右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半保留复制

14.【上海十三校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下图是化学合成的两种mRNA分子。

以它们为模板合成的两种多肽中存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

A

B

C

D

多肽M

1

8

2

2

多肽N

4

8

4

3

 

15.【山东省忻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右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C.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选取图中的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D.在调查时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16.【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

其显隐性关系是:

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

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中紫色︰1浅紫色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1很浅紫色

17.【吉林省吉林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下列关于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

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

18.【天津市河西区2011届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测试】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l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19.【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

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右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

 

20.【浙江镇海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始测试】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21.【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试题】右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③表示将抗原传递给④

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

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⑦的特征之一

D.④不能分泌抗体

22.【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关于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星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23.【海南省琼海市2011年高三模拟测试试题】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24.【天津市十二所重点学校2011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予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25.【上海市十校201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

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果汁

⑨酱油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④⑤⑥⑧D.以上全部

26.【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

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

27.【浙江省台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三期末质量评估试题】某研究人员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且能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各项条件都适宜的糖尿病小鼠(空腹)进行一项验证性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分别为a1、b1、c1、d1(四组数据大致相同),将4组小鼠按下表进行实验处理。

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实验处理

饲喂添加了适量胰岛素的饲料

饲喂添加了适量Boc5的饲料

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制剂

注射适量的Boc5制剂

30分钟后测定血糖含量

a2

b2

c2

d2

A.a1b2C.c1>c2D.d1

28.【衡阳市一中2011届高三生物月考试卷】为研究宇宙空间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科技小组用在太空飞行了2周后返回地面的油菜种子和美国芦笋种子进行萌发实验。

实验分为两组:

太空组(S),选用的是进入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组(G),选用的是地面条件下保存的种子。

每组又分为加02和不加02两种情况,从实验结果看,太空组发芽率比地面组的高,通过比较哪两组数据可获得此结论

组别

太空组(S)

地面组(G)

S+02

S

G+02

G

发芽率(%)

发芽率(%)

发芽率(%)

发芽率(%)

油菜

94

83.3

72

68

美国芦笋

91.5

85

90

80.4

A.S+02与SB.S与G+02C.S与G或S+02与G+02D.油菜组与芦笋组

29.【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

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

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

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萘乙酸)的浓度

30.【江西省鹰潭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

下列叙述何者不正确?

(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

甲←乙→←丙→丁←戊→

时间(周)

A.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

B.甲与丁时间注射疫苗后,参与抗原识别的细胞是浆细胞

C.识别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疫苗的B细胞,其特异性不同

D.在乙与丙时期产生抗体的B细胞,其特异性相同

二、非选择题部分(20道)

31.【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图乙

神经细胞

图甲

a

b

c

e

d

皮肤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白细胞

肝细胞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

(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2)图甲中的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3)图乙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是

(填序号)。

(4)若图乙所示细胞为效应B细胞,则其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

(填序号),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32.【辽宁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图简单表示一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

请据图回答一组相关问题:

 

(1)a是动物体内仍然保留着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一类细胞被称为_____。

(2)若要研究e图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d图中,理论上说,要合成1条含有14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最多时可有__________种tRNA参与运输氨基酸。

(5)f细胞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若右图是上述细胞的核DNA变化的相对值,则基因重组发

生在_________阶段(用字母表示);若在右图中A点将核

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地方培养,

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_____。

(2分)

 

33.【广东省2011年肇庆中学高三试题】右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请据图回答:

 

(1)当叶绿素a缺乏时,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ATP和[H]不足,导致___________不能进行而不能合成有机物。

(2)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其原因是       。

(3)若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

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分光后照射在白色屏幕上,然后将提取的一试管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放到屏幕与三棱镜之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些物质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基本一致?

_____________。

 A.O2的释放量    B.C3的总量 C.C5的总量    D.有机物的生成量

(5)在大田生产中,若要合理利用光能,直接有效的措施有   。

34.【山西省忻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甲装置为含水量较少的种子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实验图,图乙中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虚线)和幼苗光合作用(实线)的强度变化过程。

请回答:

P

种子子子

玻璃罩

时间

t

(1)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CO2、O2)的流动方向是,气体的这种运动是通过方式实现的。

(2)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C5含量将。

(3)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后,种子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曲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在图中绘出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

(4)据此实验得到的启发是,在大田生产中,若要充分利用光能,直接有效的措施

有。

2.【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

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

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半透膜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36.【浙江省宁波市八校2011届高三联考】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

(必须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才给分)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5)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

37.【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A过程发生在▲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

(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4)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

(填“相同”或“不同”)。

38.【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分析并回答:

(1)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系列杂交实验。

①从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但实验一F2中眼色的性状表现与相关联。

②摩尔根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上表中实验____和(结果)对支持其假设起到关键作用。

③实验证明摩尔根的假设是成立的。

若用B、b分别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则实验一中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产;欲检测实验一中F1红眼雌果蝇眼色的基因组成,所选用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表现型是。

(2)果蝇的正常翅和缺刻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察缺刻翅果蝇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这一变异有纯合致死效应,在果蝇的群体中没

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由此推断控制该

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上述果蝇遗传实验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