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69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docx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

2020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讲解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甲、乙两个运动物体,已知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所需的时间之比为3︰5,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A、10︰3

B、3︰10

C、5︰6

D、6︰

52、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密度

C、功率

D、压强

3、关于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凸透镜(B)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远视镜片是凸透镜(C)都是凹透镜(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远视镜片是凹透镜

4、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

5、图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车子,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7、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一个普通鸡蛋质量约1kg

D、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8、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并且使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的是

9、小明对

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下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

A、A的密度大

B、B的密度大

C、两者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0、在去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电压表将被烧坏

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电流表将被烧坏

11、摄影师从高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拍照时,若使用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100m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

A、略大于200mm

B、略大于100mm

C、等于100mm

D、略小于100mm

12、如图,小明用杆秤称一条鱼的质量,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2kg的刻度线上,根据图和你手边的有关文具,可估测秤砣的质量大约是

A、5g

B、500g

C、50g

D、5000g

13、在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14、如图所示,

A、

B、C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硫酸、水、酒精(ρ硫>ρ水>ρ酒精),已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请判断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

A、硫酸质量最大

B、水的质量最大

C、酒精质量最大

D、三者质量关系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6、经验证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家庭电路中,照明灯泡与控制它的开关连接方式是  、

17、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在内壁形成黑斑,这是由于灯丝先发生___后发生____。

18、如图所示,从该电阻箱的面板上可以看出,此时的电阻值是_________Ω。

19、

(1)小南和小雄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入西红柿,做成了一个“西红柿电池”、小南和小雄在探究过程中,找来了电压表,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发现电压表示数为0、5V,因此他们探究出第一个结果是:

________片是西红柿电池的正极、

(2)上题中为了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雄猜想说:

“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请你也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西红柿电池的电压大小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0、计时员记录了某人在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如右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这个人在各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路程(m)10203040时间(s)

3、

25、

36、

88、2

(2)从10m处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3)从3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

21、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泡L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__(填“变大”或“变小”),灯泡的亮度___(填“变亮”或“变暗”)。

(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22、、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质量是

g,容积是。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则电阻R2的阻值为Ω。

若电流表A1发生短路,则电流表A2的示数将。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4、下表是小丽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电功率P和电阻R的关系式:

P=。

R/W51015202530P/W

2、

92、

82、

72、

62、

52、4

25、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_时要▲_热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的缘故;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26、(4分)某班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1)如图甲所示是某组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正确后,该组同学由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U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3)为了比较发光二极管和小灯泡哪个更节能,接下来他们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替换电路中的小灯泡,进一步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

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此二极管都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经检查整个电路连接及元件均完好,则故障原因是:

故障排除后,经测量和分析可知发光二极管比小灯泡更加节能。

27、小丽用图中所示的电路探究“当电阻阻值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图21是小丽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1)现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请你按照对滑动变阻器连接的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丽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通过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出导体中的电流I和导体两端的电压U的关系式:

I=。

四、作图题(题型注释)

28、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

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29、1)画出图丙中F1的力臂l1,并在A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划线组装成最省力的滑轮组。

五、计算题(题型注释)

30、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

3、931011m3,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t?

(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31、如图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

(1)电阻R2的阻值

(2)电源电压(3)通过R2的电流六、综合题(题型注释)

32、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通过滑轮组连接在电杆C上、

(1)配重D是n个混凝土圆盘(图中只画出3个),每个盘的质量是m、按图示的配置,钢缆在B端所受的拉力大约是多少?

(2)如果只考虑B端的牢固性,本来可以把它直接固定在电杆C上,也可以用一个很硬的大弹簧连接B和C,实际上却用滑轮组来连接,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学生运用公式解决计算题应该没有太多的困难,但是对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把握却比较少,例如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等等。

这样就导致学生对公式的运用不灵活。

解决这个题目,学生可以把题目给出的比值作为数值,直接代入公式,计算出速度就可以解决了。

V甲=S甲/t甲=1/3V乙=s乙/t乙=2/5所以V甲:

V乙=1/3:

2/5=5:

6故答案选择C考点:

速度公式的应用点评:

对此习题,学生习惯上用数值计算速度,而不习惯用比例进行比较,还是对公式的理解不透彻。

公式给出的是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比或者反比的关系。

这一点要好好把握。

2、D

【解析】

试题分析:

速度、密度、功率、压强的单位分别为为了纪念帕斯卡对物理学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压强的单位考点:

物理常识点评:

学习物理学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3、B

【解析】

(1)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都是透明的能使光线透过,是透镜、

(2)远视镜的镜片边缘比中央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近视镜的镜片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送那作用、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

B、4、D

【解析】

本题考查依据超声波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用,解决此题就要记住两点:

①知道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②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在液体中气泡破裂所产生的冲击波来达到清洗和冲刷工件内外表面的作用,可以达到物件全面洁净的清洗效果,特别对深孔,盲孔,凹凸槽清洗是最理想的设备,不影响任何物件的材质及精度。

故选D。

5、D

【解析】

试题分析:

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像其它声波一样可以在空气介质中传播,A错;任何一种声波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错;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高频声波,C错;声波都具有能量,D正确。

考点:

超声波

6、D

【解析】

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

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选项D符合;

7、D

【解析】

试题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和质量有关。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不变。

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车子,这是为了利用惯性。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故选D。

考点:

本试题考查的是惯性和速度。

点评: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和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8、D

【解析】

试题分析: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B错误,不符合题;

C、一个普通鸡蛋质量约50g,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D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

物理量的估计

9、C

【解析】

A、将货箱从桌上搬到地面,人给货箱一个向上的力,货箱没有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货箱没有做功、货箱向上移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不符合题意、

B、用力推汽车在水平方向移动,人给汽车一个水平向前的力,汽车向前移动了距离,人对汽车做功、汽车移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C、把轮胎从地面上整起来,人给轮胎一个向上的力,轮胎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轮胎做功、轮胎抬起时,轮胎的质量不变,重心向上移动,轮胎的重力势能增加、符合题意、

D、举着杠铃不动,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杠铃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如下图所示,当二者体积相同时,,根据公式得:

mAmB考点:

密度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颠倒的电路如图所示:

此时,电流的路径为:

电源正极→开关→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源负极,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电路中的电流极小,所以不会有用电器烧坏,

A、

B、D错误;电压表的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

考点:

故障电路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

在高空拍照时,物距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时的像距应该满足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的特点。

另外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物远像近”的特点,当物体远离二倍焦距时,像距靠近一倍焦距。

所以,在空中拍照时物距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会无限靠近一倍焦距,略大于一倍焦距。

故选B。

考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力臂AO:

BO=1: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和动力臂的等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

鱼的质量是2kg,那么秤砣的质量大约是0、5kg。

故选B。

考点: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

在此题中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时,注意动力和阻力之比等于它们力臂的反比。

14、B

【解析】

解: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凸透镜成像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故A不合题意;

B、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人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的暗区就是影子,因此影子的形成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故B符合题意;

C、看起来水没那么深,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汤匙中形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右边容器(上口大、下口小),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F<G酒精;中间容器(直壁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G水;左边容器(上口小、下口大),硫酸对容器底的压力F>G硫酸;知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从而得出三种液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而知道其质量关系、解:

设酒精的深度为h1,密度为ρ1;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1gh1;若容器的底面积为S

1、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

F酒精=P1S1=ρ1gh1S1;酒精的重力:

G酒精=m酒精g=ρ1V1g;由图示装酒精的容器的形状可知:

h1S1<V1;∴ρ1gh1S1<ρ1V1g;∴酒精受到的重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G酒精>F酒精;同理,可以求得:

G水=F水;G硫酸<F硫酸;∵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G酒精>G水>G硫酸;即:

m酒精g>m水g>m硫酸g,∴m酒精>m水>m硫酸、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点评:

本题中要用好三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相等这一条件,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比较三种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其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16、不高于36V;串联

【解析】

试题分析:

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电路是串联的、经验证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电路中,照明灯泡与控制它的开关连接方式是串联、考点:

电压;家庭电路的连接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的安全电压、开关与灯泡的连接方式,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7、升华;凝华

【解析】

试题分析:

白炽灯泡用久了以后,是灯丝的制作材料钨升华成了钨蒸气,而灯泡壁会变黑,是由于钨蒸气凝华在了壁上、所以答案为:

升华;凝华考点:

升华;凝华点评: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18、427

【解析】

试题分析:

用各指针所指的示数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将所有的数值相加,即为该电阻箱的电阻值。

电阻箱的电阻值:

R=01000Ω+4100Ω+210Ω+71Ω=427Ω。

考点:

电阻箱

19、

(1)铜;

(2)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西红柿的成熟程度、金属片在西红柿中的面积等任一条即得分---每空2分。

【解析】

XXXXX:

(1)由于电压表此时正向偏转,说明与正接线柱相连的铜片是电源的正极、

(2)该题为开放答案合理即可,如酸度、甜度、成熟度、形状、但不能写水果种类,因为题中限定了西红柿、

20、3、125;

5、6;

7、1、

【解析】

试题分析:

解:

考点:

平均速度点评:

根据即可求出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注意应用公式时,时间和路程一定要对应、

21、变小;变暗

【解析】

试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

当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根据P=I2R可知,灯泡的电阻不变,通过的电流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考点:

电路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22、150250毫升

【解析】

瓶子装水或酒精时总质量差为400g-350g=50g,这个是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差满足m水-m酒精=50g,根据密度公式代入ρ水V水-ρ酒精V酒精=50g,代入水和酒精的密度就可以得出容积V=250毫升;水的质量m水=250cm3X1g/cm3=250g,空瓶质量为m=400g-250g=150g;

23、5;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电阻R1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即,解得:

、A1串联在电路中测干路电流,因为电流表相当于导线,若发生短路,对电路无影响,则电流表A2的示数将不变。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正电荷与负电荷;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24、3W-0、02R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数据特点可知电功率P和电阻R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设,把前两组数据代入:

,解得:

,,所以考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

25、熔化吸蒸发(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解析】

早春冰河解冻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所以会感到寒冷;地上的水会蒸发,蒸发需要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故答案为:

熔化、吸;蒸发(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6、

(1)如图所示

(2)0、625(3)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反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而电路图中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故正确的电路为:

(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根据图14乙所示的I-U关系图象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

2、5V0、25A=0、625W;(3)由于二级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若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反了就会出现二极管都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的情况。

考点: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7、

(1)如图所示;

(2)I=U/5Ω或(I=0、2A/VU)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连接电路时,注意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下面一个接线柱,滑片离下面一个接线柱越远,电阻越大;分析表格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变化,得出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不变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表中数据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说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减小,则应接下面的A接线柱,如图所示:

(2)由表格中数据知,电阻不变,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则电流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即当电阻不变时,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R==5Ω,则I=、考点:

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28、

【解析】

由于光线a是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故通过凹透镜后平行射出;光线b是过光心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29、略

【解析】

分析:

(1)先找出阻力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作阻碍剪刀向下的阻力;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图,即过支点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2)要使滑轮组省力,就是使最多的绳子段数来承担动滑轮的拉力,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有两种绕线方法、若n为偶数,绳子固定端在定滑轮上;若n为奇数,绳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即:

“奇动偶定”、解答:

解:

(1)过剪子与物体的接触点作阻碍剪刀向下的力,即阻力F2;然后过支点O作垂直于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L

1、图示如下:

(2)n为奇数时,承担物重的有3段绳子,此时最省力,根据奇动偶定,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如图所示:

30、m=ρV……………………………………………………(2分)=

1、0103kg/m

33、931011m3…………………………(1分)=

3、931014kg……………………………………………(1分)=

3、931011t

【解析】

31、30Ω6V0、2A

【解析】

分析:

分析电路图,两电阻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知道R1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求R1两端的电压,也就知道R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干路电流,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求通过R2的电流;最后利用欧姆定律求R2的阻值、解答:

解:

由图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I1,U=U2=U1=I1R1=0、3A20Ω=6V,I==0、5A,I2=I-I1=0、5A-0、3A=0、2A,R2==30Ω、答:

(1)电阻R2的阻值为30Ω;

(2)电源电压为6V;(3)通过R2的电流为0、2

A、

32、

(1)FB=3nmg

(2)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于滑轮组来说,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几段,所用的拉力就是原来的几分之一,即F=;

(2)从弹簧和滑轮组在使用情况中的不同,以及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使用滑轮组的优点、

(1)由图可见滑轮B为动滑轮,与它相连的绳子段数是3;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配重D的重力,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则有GD==nmg,所以作用在B端钢缆的拉力FB=3nmg;答:

按图示的配置,钢缆在B端所受的拉力大约是3nmg、

(2)机车运行中,拾电器会把输电线向上托起、如果使用两端固定的钢缆,悬线会因此松驰,输电线将左右摇摆,有可能脱离拾电器造成断电事故、使用滑轮组可以保证输电线的高度变化时钢缆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如果用弹簧代替滑轮组,情况好于两端固定的钢缆,但钢缆的张紧程度仍随弹簧的长度有较大的变化,而且不易确定钢缆的最佳长度、考点: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省力公式的应用,滑轮组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同学们注意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