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78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docx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

关于中学物理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与探索

袁晓剑(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指导教师:

吴隆才

摘要:

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不是面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以便实现基础物理课程的课程目标。

物理教师要同步注意收集学生在优势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并给与鼓励;同样,也应收集学生在不足领域的具体表现,建立学生发展的基本数据,考查学生在某段时间内是否取得了进展。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改进评价方法和教学,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

关键字:

中学物理,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新课程实施的评价

引言: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

一、 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1.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于是,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功能的这一转变同时影响着教师评价工作的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同样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

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

因此,时代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

(2)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

学业成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

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

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则放到了第二位。

日本对小学生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个方面。

英国则在1999年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再一次使评价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这一点也已逐渐在世界各国获得认同。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

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消失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

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

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

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

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选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

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行为记录的方法[1]。

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

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

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

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多人组合的方式进行的。

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还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

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在以往被动地接受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的被动状态。

与此相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

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

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2]。

2.当前我国基础物理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

(1)当前我国基础物理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a、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

b、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c、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3)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a、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

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b、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教师自评与奖惩脱钩。

c、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这一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界定、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冲击[3]。

(4)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a、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结合本次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常规建设、观念转变、教学实施、学习评估以及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从而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b、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为此,打破唯“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相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制度,共同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等各方面的监控。

二、学生评价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应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工作环节。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物理课程中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的依据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即学生通过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

为此,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还包括了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描述了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

此外,评价标准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述。

例如某校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在实验技能方面的发展,提出具体的评价要求,如下

案例一某校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评价要求

关于实验技能,标准要求在知识和技能中列入两条。

根据标准的要求,设计了热学的评价标准:

1.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

●会用天平测质量;

●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会用刻度尺测长度;

●会用常见计时仪器测时间;

●会用直流电表测电流、电压;

●会用日常器具制作简单的仪器;

●能根据实验的课题,选择常用仪器进行实验和测量;

●能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常用仪器进行探究性实验。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误差处理方法。

●能真实、客观地记录实验数据,不人为编造数据或凑数据;

●能设计合适的表格记录数据;

●知道通过实验探究规律时,必须取足够的数据,靠少量数据就得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知道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如用表格、图像等处理数据;

●能正确地分析实验数据并由此得出结论;

●能正确分析实验中的误差,知道从实验设计上的缺陷、人为观察记录的偏差、实验要求的精度等方面去考虑,不要求作定量的计算和分析。

3.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知道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和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能真实地反映实验的过程、使用的仪器和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的记录数据真实、可靠;

●实验报告的分析科学、合理;

●能根据误差的分析,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或方案。

4.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

●在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能用科学的术语,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述实验的结果;

●能用图像、表格说明实验结果[4]。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工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配合内容的性质与需要。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多元的、综合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那么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就应注重多样化,因此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

只有将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也才能评定复杂的教育现象。

因此,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物理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

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应注意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可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如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

此外,需要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只有这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和质性的评价方法才能落到实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所以说科学只有与情感相交融,吸引人心,激发想象才不会像一堆死的无机物质[5]。

案例二是安徽省一所中学在每学期对学生学习物理进行总评时设计的工具,其特点是评价的指标多元化,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

案例二学生物理学习记录卡

姓名:

____班级:

___初中___年级___班学习单元:

_____

物理课出席情况:

作业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参加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的次数:

项目

记录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表现和进步

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表现和进步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和进步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最得意的表现有哪些?

小组评语

教师评语

说明:

1.这是学生用的记录卡,教师用的与此相仿。

2.每学习一个单元,由学生和教师分别填写表格,进入学生的学习档案袋。

我们尝试在考试中考核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先用某种方法对课程目标进行编号,编排后组成坐标轴。

以知识与技能x轴、过程与方法y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z轴为三条坐标轴组成的空间称为目标空间。

任何一个教学内容或考题考点都对应于目标空间中的一个点。

案例三小明和小萍在分组讨论时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下。

小明说:

“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由此它们的密度相等。

小萍说:

“书上说了,冰的密度是900kg/m3,不等于水的密度。

小明说:

“书就不能错吗?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1)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你的说法找一个事实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最后说“书就不能错吗”,你认为书会错吗?

你在读书(或报刊)时有没有碰过书错的时候?

举一个例子。

按照我们的编号规则,该题在目标空间中的坐标为(23,5,4)。

见下图。

 

题号

分值

目标空间

得分

考点统计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考点坐标

考点分值

考点得分

2

考点坐标

考点分值

考点得分

3

考点坐标

考点分值

考点得分

考点分值

考点得分

合计

考点分值

考点得分

黄恕伯老师在关于新课程标准物理中考试卷命题的探讨中详细论述了如何对内容目标进行编号,从而设计出中考试卷的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平时的测验试题我们就参考黄老师的做法,把本章教学目标按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编号,设计出试卷内容规划细目表,进而设计成试卷。

一份试题所有考题组成点集合,该集合的元素是一些离散的点,对于统计和分析不利,而且假如某小题在某坐标轴上有两个考点,处理起来不方便。

对于大量试题或样本的分析,可采用分析表进行分析。

分析表的设计如下:

利用上表的纵列,我们可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从试卷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得到各种统计数据。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客观收集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资料是发展性评价的最重要的环节。

一般的方法有:

测验——测验的命题必须全面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创新并发挥自己的特长,注重考察应用物理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试题的开放性,提倡开卷考试。

还可以出不同类型的几套试题(如以考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以考查实验技能为主的;以考查设计和创新为主的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试题。

课堂日志——由教师或学生把每堂课中发生的事情,如那些学生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

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活动中有那些突出表现等。

现场笔记——主要适用于室外的参观、考察、探究活动。

请学生代表如实记录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和事例。

调查和访谈——可以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访谈,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情况,并真实的记录下来。

物理教师要同步注意收集学生在优势学习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并给予鼓励;同样也应收集学生在不足领域的具体表现,建立学生发展的基本数据,进而考查学生在某段时间内是否取得了进展。

最后,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地描述每一位学生在物理课程中的发展状况,以及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

下面是以物理实验考试为手段收集学生资料的的案例:

案例四关于物理实验考试改革的探索

1、考试项目及考试内容

我们把实验考试分为四项,有口试、笔试、操作和小制作。

具体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设定,时间安排在期末考试前两周进行。

(1)口试:

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

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

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

如在高中二年级的实验口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当多用电表做欧姆表使用时,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

表盘上的刻度为何不均匀?

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

如何调整零点?

若调不到零点是何原因?

应如何解决?

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笔试:

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现有下列可利用的器材:

电池、电键、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定值电阻、导线等,请你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要测定的物理量,并导出计算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

从考试结果看,学生设计出六种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说明学生是动脑了,可见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3)操作: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

如在电学的实验考试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二十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出合适的仪器测定电流表的内阻。

这样的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

(4)小制作:

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动手能力。

如在高一的物理实验考试中,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枝杆秤。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先选料,当木工、钳工做出秤杆、秤砣、秤纽等,还要根据原理确定定盘星、标出刻度等。

2、考前准备和记分方法

在每学期开学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将实验考试列入计划内,提前向学生讲清本学期实验考试的时间、内容和方法,以及实验考试成绩所占总分的比例(一般为15%--20%),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把实验摆到重要位置。

考试中采取抽签的办法,将所考题目提前写好并密封,考试时全组老师上阵当考官,口试、笔试和操作三项内容由监考老师当面讲评指出错误,先让学生自己定分,老师根据评分标准确定最后得分。

小制作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评定成绩,把作品制作是否符合原理、同时也看做工和实用程度,将作品分为一、二、三、四等分别给出分数。

3、改革后的效果和体会

通过几年的考试改革,使我校的物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动手、动脑以及操作能力有了明显的长进,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物理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

因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

通常,改进计划中注意将学生发展优势领域方面的特征向其发展不足的领域转移,以促进其潜能获得不断的发展。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

“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以往学生评价中过分关注学业成绩的现象而提出的,尤其要摈弃学校或教师为片面追求学业成绩而以牺牲学生在其他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