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81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docx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启蒙性:

  3至6岁的儿童虽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仍需睿智的引导者的引导。

幼儿园教育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引导者。

因此,幼儿园课程自然也就担负着启蒙的基本任务。

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2、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

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

所以,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

在幼儿园课程中,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幼儿的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即使在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指导的学习活动中,“游戏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为此,《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成为其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基本的存在形式。

对幼儿来说,只有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通过直接的经历、感知和相互作用,他们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他们才能理解这种学习的价值。

离开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生动的活动,幼儿园课程往往就缺乏了鲜活的生命力。

所以,脱离了儿童的活动和直接经验,教学就会变成记忆力的训练。

  5、潜在性

  上述幼儿园课程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与中小学课程的另一个不同点,即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蔽性,即通过环境影响幼儿的的发展。

有人甚至将其视为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最根本的不同。

 

第三章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纬度的理论取向

指导思想、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思想

第一节指导思想理论

一、马克思以“美的规律塑造人”理论

马克思指出:

“动物只生产他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所谓“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二、毛泽东人的全面教育理论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教育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他认为,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要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当前,我们要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全面教育思想,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更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以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坚持和发展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这包括:

坚持和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

四、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关于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坚持教育全面全面发展。

坚持教育的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心理学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所创立,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格思里、斯金纳等。

他们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实证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因而主张用客观的实证的方法去研究人的行为,极力反对人的心理和意识的内省研究。

认为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都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其实质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

1、华生的学习即“刺激一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

2、斯金纳“反应一刺激”。

)则强调他认为刺激就是强化,应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

这些理论所描述的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都是操作性的线性关系,具有单一性、固定性和机械性特征。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小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步步递进,强调程序教学,教学中的强化与矫正;②强调行为目标;③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④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⑤主张采用各种媒介进行个别教学;⑥提倡教学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模式;⑦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⑧注重教学绩效、成本一效应分析和目标管理。

二、认知心理学

当代认知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

这是一个系统的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由大脑控制,大脑中有一个“执行的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包括目的系统、策略系统、计划系统、监控系统四部分,这些系统协同配合,有力地影响信息加工的执行过程。

当代认知主义心理学还提出了元认知的新理论,这是一种关于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理论。

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可看做认知结构,它涉及三个方面:

知识的表征、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的组织。

1.知识的表征

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储存于大脑的方式。

皮亚杰认为,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儿童认识世界有四种不同的认知图式(结构):

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

美国布鲁纳在研究皮亚杰的四种不同认知图式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结构和呈现知识的形式。

他指出,知识结构的三种方式:

一是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二是结构的经济原则;三是结构的有效力量。

三者随着对学习者的不同年龄、不同“作用”和与学科之间的差异的适合程度而有不同的变化。

皮亚杰和布鲁纳关于认知结构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儿童心理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具有性质上的变化,这种性质上的变化表现为认知方式上的变化。

课程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特点,同时,也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朝着儿童认知发展的正确路向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知识的类型

知识的类型是指语义记忆的类型,语义知识可分为三类:

①描述性知识,是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描述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②程序性知识,是指一系列操作程序或计算步骤;③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设计方法的知识,包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现代认知主义心理学更加重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语义知识的分类理论,使我们更清晰地针对知识的不同性质特征来进行有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根据知识的性质特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认知主义心理学重视策略性知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策略性知识教学的关键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因而,我们要确立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使传统上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转变为以如何学习和思考、如何发展和创新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

3.知识的组织

知识的组织是指长时间记忆中知识的组织,包括图式理论,群集研究,层次网络模型,流程图等方面。

①这些理论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课程编制和对教会学生如何有效掌握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认知主义心理学是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对立的。

认知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放弃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观点,主张必须研究个体头脑内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认知过程,并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个体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据此,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或消退

4.认知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1)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皮亚杰理论概述:

认知的本质

认知发展的阶段

动作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及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皮亚杰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

重新思考皮亚杰理论的运用

(2).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波焦娃和莱翁(Bodrova,E.&Leong,D.J.)将维果茨基学派理论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①儿童建构知识。

②发展与社会背景不可分离。

③学习能引导发展。

④语言在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三个核心概念

最近发展区

鹰架教学

心理工具

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幼儿园课程

近些年以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产生了一些新的认知发展理论,如以理论为基础的知识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领域特殊性等方面,这些研究对当今幼儿园课程中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文主义重视儿童的成长,重视建立民主的生活方式,重视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重视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致力于建造一个能保持人性和改善人性的社会。

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强调统整性和儿童性,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并注意师生共同设计课程;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应照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课程内容应具有弹性和多榉性,能适应教学之需,内容应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活动有关,能解决实际问题。

心理学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联。

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一、社会学与课程的关系

Ø心理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问题

Ø哲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问题

Ø社会文化不仅与幼儿园课程编制中涉及的"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有关联,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为什么教"的问题。

二、

大系统(传统文化、社会变革)

文化、亚文化

社区

家庭

小系统

(幼儿园)

中间系统(家庭与幼儿园的关系)

外系统(社区)

幼儿园

商店

图书馆

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1.如图所示

2.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

四、主要社会理论

1、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也称结构功能主义,源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

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③:

一是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的各部分对社会整体发挥各自的功能;二是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

在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整体结构,但它不会破坏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其关键性原因是社会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三是认为社会的变迁尽管存在,但它总是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

2、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源于德国学者韦伯。

冲突理论内部存在不同的观点。

其中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强调的是学校再生产阶级关系的方式;另外还有韦伯的观点,它所强调的是地位群体的形成和他们之间的竞争的影响。

②冲突理论虽有不同观点,但也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首先,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次,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斗争的结果;社会稳定是短暂的,而斗争、变革则不断地出现;再次,认为社会关系存在强制。

3、解释理论

解释理论(也有人称为“互动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由现象学、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论、拟剧论等社会学学术思潮共同构成。

其中,知识社会学与课程密切相关,符号互动论与教学密切相关。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经验论和唯理论

1、经验论

代表人物:

洛克

基本思想:

白板论

蒙台梭利课程受此思想影响

2、唯理论

代表人物:

笛卡儿

基本思想

福禄贝尔的课程观受此影响

实用主义哲学

代表人物:

杜威

基本思想:

以儿童为中心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二、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哲学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教育思想理论

一、外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国外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的发展,如从1837年世界幼儿园之父福卢倍尔在德国的布兰根堡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开始以有170年的历史。

实际上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与思想可以追溯到17世纪。

从17世纪到幼儿园诞生之前,对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有过较大影响的教育家、哲学家有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3-1670年)、自然主义教育家、哲学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三人,都直接或间接的研究过学前教育,后来产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和思想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找到根源。

1.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的提出了探索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的泛智学说。

此书第28章概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

后人称为:

《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是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著作,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在欧洲各国被作为儿童启蒙读物达200多年。

《母育学校》堪称世界第一部《学前教育学》:

阐述了儿童的价值,父母的责任,学前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与衔接问题。

详细论述了孕妇应注意的事项,母亲亲自哺乳的必要性(现代提出把早期教育提前到胎教以前,即父母的教育),学前儿童的饮食营养、生活习惯、运动、游戏、玩具等。

重视而的活动与表现,虽是5万字的小册子,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世界图解》共有正文150科,每课有一幅插图,全书共有187幅插图,本书以其方法的直接性与所阐发的教育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为永生的最好准备就是充分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灯,与对话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确立了夸美纽斯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他认为人类的天性中即蕴藏着知识、道德、宗教,应依靠教育的力量去启发、培植,而启发和培植应及时,因而提倡学前教育。

学谦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期,是知识的播种期,如错过机会,则难以后补。

其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1)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实物课程。

儿童生活的前六年,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应实施简易的实物课程。

原因:

他认为“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它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诚如谚语所说‘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爱好。

’”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

实物课程的具体内容:

自然事物;光和光学方面;地理学方面;时间和年代;家务和家庭;国家及有关知识。

还有语言体育、德行和德性训练。

(2)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两个教学思想:

一是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可见课程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来编排);一是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

特别强调幼儿教育:

第一年幼摇篮里摇播,让幼儿听大人唱歌和细语,带有而到大自然中,尽量给予温暖和安全;第二年常与幼儿作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玩耍等等。

2.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与其行为、性格、尤其与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生性爱好自然,行为不拘,一生只受过2年正规教育。

但他善于学习,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所有社会的压迫和腐败,都是由于文明进化;科学徒示人以技巧,而艺术则只召人以浮华,剥夺人类的自由和本性的发展,因此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愉快,却足以使道德堕落。

他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在于文明的进步。

他指出,在原始社会,人类不平的程度极小而在所谓文明发生之后,不平等的程度加深了,尤其是私有制产生之后为了保护私有制,人们定出法律和道德规范,名义导航是人类行为的共同准则,实际上则是强者压服弱者的工具。

因此要减轻人类的不平等,只有回归自然,服从自然的法则,若离社会的约束。

他教育遵循自然的著名思想就是其社会政治和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

政治著作:

《民约论》,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主要教育思想著作《爱弥尔》其在学前教育课程方面的真知灼见。

(1)教育思想:

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大自然,以儿童为本位。

在《爱弥尔》中写到“一切处于自然造物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他认为人性本山,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内在欲望而行动,不必加以干涉。

他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返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人类的任何影响。

最自然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消极的方面他的思想过分依赖自然,排斥社会环境。

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教育的真正价值也就消失了。

(2)教育目的论:

人类的最高理想是自人人的生活,要使人成为自然的人。

所谓自然人就是自然状态的人是绝对自由幸福、善良的人。

早期教育得到目的就是教人生存。

(3)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根据其自然交哦与主张,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多个格局特点定额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如:

?

从出生到5岁是第一阶段,教育以儿童身体的养护为主,父亲为教师,母亲为保姆(提倡关爱女孩,放羊的孩子的故事)。

凡是违反儿童天性,妨害儿童身体发育,限制儿童心灵自由的教育均应避免。

对儿童健康的教育方法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如果儿童得了小病,不必请医生诊治,而把儿童放到自然的环境中。

主张给儿童洗冷水澡(如日本的儿童教育),锻炼其抗旱的能力;给与儿童充足的户外活动;注意儿童的穿着应宽松,不限制他们的手脚活动;还应给儿童一些身体方面的考验。

?

对5-12岁的儿童,应进行感官村联,然而同多莫、多看、多修,多接触外界事物,最好利用自然界的种种问题,使儿童学习有关轻重、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的指示,切忌进行知识和道德方面的灌输教育。

等等

与洛克的白板论不同,卢梭主张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存在”。

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甚至度为等一大批教育家。

3.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

瑞士著名的教育家,深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

他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国民教育的观念,影响了现代进步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他虽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较需俄仿佛分数,仍具有极大的价值对学前教育和课程的影响也非常大。

(1)教育思想:

使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教育被看成内在力量的得自动发展,开始被当作人类文化的一个部门其本身有了内在价值。

他在《隐士的黄昏》中说,教育的一般目的是,是人的内在力量提升为纯洁的人类智慧。

教育英重视个人本质的和谐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并重视文化的客观的价值引导儿童向确定目的发展。

所谓的发展就是改造或提升人的自然的动物性,透过社会性,而进入“文化”方面的道德性,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自外而内的知识的传播过程,而是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进展)。

(2)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重视知识的获得更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数量形和语言的教学,以培养儿童的脑、心、手、(例:

家有九凤,李老太太织毛衣,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手的作用)即德育、智育和体育并重。

教育的任务就应有实物直观的教学逐步发展到抽象的概念和文字教学。

在于由内向外,按照儿童固有的精神能力,尤其在训练方面,必须以爱为基础,教学工作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训练,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

1837年世界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在德国的布兰根堡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并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它的诞生,标志着学前教育由家庭开始转向公共社会机构教育,由此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倍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是德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

他所创立的幼儿园及其幼儿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人们称他为“幼儿园之父”,1782年,福禄倍尔出生在一个路德派牧师的家庭,自幼受到宗教影响。

他曾经在裴斯塔洛齐学校工作、任教,深受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

他教育哲学中最基本的信念是坚信人类精神发展的规律,是自内而外展开的而不是其他。

还深受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得影响,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儿童游戏的必要。

他还开发了一系列的幼儿玩具——恩物。

福禄倍尔主要的著作有《人的教育》、《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园教育学》。

他的幼儿园模式和幼儿教育思想对欧美影响很大。

以至于人们把以他的教育理论设计学前教育课程成为福禄倍尔模式。

(1)教育思想:

他以对神的力量的理解,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发展,挖掘儿童内在生命的潜力。

儿童具有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

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艺术能力和崇尚神灵的品质。

他还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为了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二是教育要追随儿童的天性。

(2)课程内容

①宗教教育——发展儿童的神性,宗教的本能有着唯心主义色彩。

受谢林的影响。

②体育卫生——注重儿童的早期体育锻炼(列:

大学生也应如此,健康不等于一切但失去健康也就失去了一切,健康是1一切是0)

③游戏活动与作业

游戏与作业是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它为幼儿提供了进行自我活动的条件,所以也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教育史上,福禄倍尔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

他认为,游戏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的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主张让幼儿的生活中充满愉快的游戏。

他为幼儿编制了多种游戏活动。

一种是运用他所设计的玩具——恩物——进行的游戏,它可以发展儿童的认识和创造性,并练习手的活动技能。

还有一种是模仿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和周围成人生活中某些动作的游戏,如“小河流水”、“磨坊”、“蜗牛”和“旅行”等。

他为这种活动游戏编写了伴唱的歌曲或伴奏的音乐。

活动游戏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和发展。

福禄倍尔把游戏当作发展幼儿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活动形式,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