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85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精.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精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人物形象:

海伦:

不屈不挠热爱生活乐于奉献阿炳:

敢于同命运抗争不懈追求美好理想

郑和:

不畏艰险顽强探索    司马迁:

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鲁迅:

时时早事事早杨利伟:

意志坚定热爱祖国

爱因斯坦:

友好谦逊关爱孩子潜心科学研究

人民子弟兵:

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红军战士:

不怕困难坚强乐观

彭德怀:

爱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小外甥:

聪明好学富于幻想

二、课文启示:

1、《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2、《早》:

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3、《梦圆飞天》:

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4、《秦兵马俑》: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

5、《爱如茉莉》:

有的爱如茉莉一样看似平淡却情真意切。

6、《谈礼貌》:

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三、加点字意思:

星罗棋布:

罗列分布巍然屹立:

高大的样子摩天大厦:

接近

惊叹不已:

停止扶老携幼:

带严阵以待:

等待

化险为夷:

平安饱经风霜:

充分成千盈百:

坐无隙地:

空闲浑身解数:

技艺享有盛誉:

大荣誉

神态各异:

不同奇花异草:

特别绝无仅有:

绝对

若有所思:

好象跃跃欲试:

想要垂涎欲滴:

将要

所向披靡:

顺风倒下举世无双:

全惟妙惟肖:

只相似

不屈不挠:

屈服      习以为常:

平常、普通莫名其妙:

说出

无稽之谈:

依据燃眉之急:

燃烧日夜兼程:

两倍的

惊心动魄:

魂魄饥寒交迫:

压迫、逼迫绘声绘色:

描绘

情不自禁:

控制翘首遥望:

抬起不假思索:

凭借

血肉之躯:

身体

四、成语积累:

描写春景:

春意盎然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生机勃勃  春暖花开

神态仪表: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落落大方  神采奕奕  风度翩翩

郑和远航:

浩浩荡荡  观风问俗  奇珍异宝  五洲四海  心悦诚服

场面壮观:

雄伟壮观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排空而至铺天盖地

欢庆热闹:

激情澎湃欢欣鼓舞欢天喜地手舞足蹈欣喜若狂

写建筑物:

摩天大厦错落有致古朴典雅琼楼玉宇高耸入云

情况紧急:

迫不及待十万火急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刻不容缓

表示谈话:

娓娓而谈夸夸其谈老生常谈无所不谈侃侃而谈

数量多:

成千上万成千盈百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漫山遍野

带水成语:

背水一战滴水成冰高山流水抽刀断水车水马龙

读书多的:

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读书刻苦:

手不释卷孜孜不倦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精读泛读:

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目十行

AABB:

浩浩荡荡痛痛快快郁郁葱葱隐隐约约摇摇晃晃

AABC:

翩翩起舞摇摇欲坠落落大方彬彬有礼跃跃欲试

ABCC:

波光粼粼神采奕奕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威风凛凛

ABAC:

惟妙惟肖无边无际绘声绘色蹑手蹑脚不屈不挠

ABB:

光溜溜软绵绵扑棱棱亮晶晶亮堂堂

含近义词:

惊涛骇浪豪言壮语扶老携幼如饥似渴枝繁叶茂

含反义词:

街头巷尾绝无仅有扶老携幼左顾右盼化险为夷

跟看有关:

左顾右盼一览无余东张西望虎视眈眈高瞻远瞩

瞻仰浏览注视眺望端详观察阅览

跟走有关:

漫步奔跑溜达散步疾走竞走踱步

时代新词:

下海大款宽带买单楼盘追星族民工潮

日常用词:

久违劳驾拜托包涵打扰赐教借光

五、名言警句:

1、文明礼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歌德

2、写月亮的诗句:

(见课本)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写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写四季景色的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写儿童活动的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6、珍惜时间的: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7、节水公益广告用语: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假如人类不珍惜水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8、读书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六、近义词:

隐蔽(隐藏)镇静(镇定)脆弱(懦弱)悠闲(安闲)紧张(慌张)长处(优点)

危急(紧急)犹豫(踌躇)忧郁(忧伤)轮流(轮番)歧视(蔑视)邻近-临近

娓娓动听-津津有味茂盛-茂密崇高-高尚持久-长久幸福-美满敞开-打开

清凉-清爽挺拔-挺立着迷-入迷笼罩-覆盖奇妙-神奇弥漫-充满紧张-慌张

寂静-僻静降临-来临搜索-搜寻协调-调和夸口-吹嘘坚固-牢固锐利-尖锐

贫寒-贫穷簇拥-蜂拥避让-避开解除-消除敬重-敬佩贪婪-贪心良好-优良

体会-体验模糊-含糊故意-有意赞叹-赞许察觉-发觉

反义词:

隐蔽---明显宽敞---狭小镇静--慌乱脆弱---坚强希望(绝望)密切(疏远)

超长(失常)富饶(贫穷)热烈(冷清)顺利(坎坷)名贵(低贱)笔陡(平坦)

适宜(难受)经常(偶尔)精心(马虎)清闲(忙碌)巨大(渺小)严实(疏松)

坚固(松散)有趣(乏味)仰望(俯视)丰收(歉收)简单(复杂)微小(庞大)

邻近-远离茂盛-枯萎滋润-干燥崇高-卑下持久-短暂激励-打击敞开-关闭

清凉-炎热挺拔-弯曲奇妙-平淡敏捷-迟缓闪烁-昏暗紧张-松弛寂静-喧闹

端详-扫视降临-离去颤动-静止整齐-杂乱坚固-松散锐利-迟钝推迟-提前

贫寒-富裕簇拥-散开宽恕-惩罚造福-作孽解除-保留敬重-轻慢麻烦-方便

良好-低劣牢固-薄弱故意-无意赞叹-贬低动听-难听

七、形近字组词:

传()荆()幻()隐()乌()吟()幸()

转()型()幼()稳()鸣()邻()辛()

歉()拘()陷()卸()淘()荒()噩()

谦()咆()蹈()缸()陶()谎()恶()

阻()限()呻()蹄()毯()宣()貌()

祖()狠()申()啼()毡()渲()豹()

差()涩()跤()偏()崖()晰()召()

羞()梁()绞()编()涯()淅()绍()

牧()衰()蔗()醉()眉()助()绿()

枚()蓑()遮()碎()媚()锄()剥()

嚼()漠()袄()袍()祸()臂()赋()

爵()寞()妖()咆()蜗()璧()贼()

防()疾()愧()旨()及()离()侮()

妨()痴()魄()诣()乃()禽()姆()

敝()淮()甘()赔()尼()役()硝()

弊()雇()柑()陪()妮()没()艄()

摇()篮()孝()登()挽()尊()若()

谣()蓝()哮()瞪()搀()奠()诺()

矩()延()漫()赛()呐()授()丞()

拒()诞()幔()寨()囚()援()蒸()

淀()板()临()侄()朗()皆()脸()

绽()扳()监()倒()郎()旨()敛()

怜()棉()姹()暇()挺()又()祷()

吟()锦()宅()睱()艇()叉()涛()

瑟()搂()宗()挠()

琴()擞()宋()翘()

八、多音字

强载处重乘混翘给燕落和

 

句式训练

一、按要求写句子。

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3、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

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2、例:

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3、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4、例:

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6、例:

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学。

五、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把窗关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联词语复习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

常见的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

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2、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4、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6、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

7、取舍关系: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8、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一、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1、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我不能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彭德怀杀死心爱的大黑骡子。

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

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每天坚持早锻炼。

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

困难不能阻挡我们争取进步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1、我们(  )把轮船停在港口,(  )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  )从小学好本领,(  )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小王的学习(  )有进步,是(  )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4、妈妈(  )工作,(  )参加业务培训。

5、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6、(  )明天下雨,我们(  )要去探望李老师。

7、(  )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  )吸引了很多游客。

8、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标点符号复习

一、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二、给下面的语段加上标点符号。

1、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作品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祥林嫂等等

2、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品味着乳汁的甜蜜花苞笑了饱含着快乐的泪水柳条醉了摇动着纤柔的腰肢小溪乐了漾起了笑的涟漪

3、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寿镜吾先生严厉地说以后要早到鲁迅回到座位上,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修改病句 强化训练

一、词序颠倒:

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三、成分残缺: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四、指代不明: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五、前后矛盾:

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游览了北海公园。

六、重复罗嗦:

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七、逻辑混乱:

1、归类不当:

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2、结构混乱:

《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综合练习:

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谦辞与敬辞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阅读文章的方法

一、体会主要内容及表达中心。

1、从文中标题入手:

    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把“不能”埋葬起来)爱如茉莉

    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

(忽略)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长征》《把“不能”埋葬起来》)

    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

(《早》《谈礼貌》《月光启蒙》)

3、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

    记叙文中的段落议论句点明段意,结尾处的议论句通常点明中心。

议论抒情句通常表达观点和抒发感情。

(包括关键性人物语言)

4、从概括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段意后把意思相关的综合到一起:

写人的记叙文中比较多的是人物的性格品质即中心。

叙事的记叙文通常事件的社会意义即中心。

5、从过渡段入手:

《秦兵马俑》: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从自然段起始句入手:

〈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怎样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1、联系上下文揣摩:

2、联系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附加义:

   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来理解,重视词语的活用、感情色彩的反用、修辞手法的使用。

三、怎样理解难句。

1、结合语境理解句意。

A、抓关键词语:

从理解关键词的深刻含义入手就可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B、结合前后句分析和结合整个段落来分析句子的含义,有时能有突破,易于理解。

2、分清句子的结构。

     若是单句就分析出句子的主干;若是复句则理清复句关系,看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3、理解含蓄句子的含义

A、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

    注意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比喻义、引伸义、附加义、象征义等。

B、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

    不同时代背景中句子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同时要联系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的民族特点、种族特点、宗教特点等。

C、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

     一般情况下文章中的难句都和中心有关,这是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关键是要学会具体分析。

四、怎样理解文章结构。

1、纵向结构:

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过程

2、横向结构:

按事物的空间关系或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

3、纵横结构:

总体上采用横向或纵向,局部采用纵向或横向

3、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

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如沈阳市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4题“选文第⑿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

”此题考查对文中短语的理解,这类题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不能简单地割裂地理解词语。

   4、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从分析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

二是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中心。

三是从分析段首入手。

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是从分析篇末入手。

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意思的,分析结尾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五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思。

六是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意思。

如沈阳市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五题“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此题考查对文章最后一段作用的分析,记叙文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通常有点明(或突出)中心、深化中心等作用;从结构上说通常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等作用。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