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87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学 保险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docx

金融学保险毕业论文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

摘要

当今保险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承保利润呈下降趋势,这使得保险机构通过保险资金运用获得收益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资产规模有了较快速的增长,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本文首先做了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随后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第三部分中,对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特色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得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两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

保险资产;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产管理;资金运用监管

 

Abstract

Nowadays,thecompetitionininsurancemarketismoreandmorefierce,andunderwritingprofittendstofalldown,sogettingprofitsthroughinsurancefundingisplayingadecisiveroleinainsuranceinstitution.While,withthedevelopingoftheinsurance,thesizeoftheinsurancecapitalisincreasinginahighspeed.Thewayofinvestmenthasbeenbroaden.Atthesametime,therequestofmanagementandsupervisionofinsurancefundhasraised.Inthepaper,somebasicconceptsaremadeinthefirst.Then,I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ninsurancefund.Inthethirdpart,Icontracttheforeignsituationsandcomeupwithsomeexperiencesthatbenefitforus.Basedonit,Imaketheconclusionthatmanagementandsupervisionintheprocessoffundistakingasubstantialposition.Finally,somemeasuresareputforwardfromthemicroandmacroviews.

 

Keywords:

Insurancecapital;Insurancefund;Managementofinsurancefund;Supervisionofinsurancefund

目录

前言1

一、保险资金运用概述及意义2

(一)保险资金运用概述2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意义4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现状5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10

三、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特色及经验借鉴11

(一)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的特色11

(二)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特色12

(三)国外的管理与监管特色对我国的启示13

四、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14

(一)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内部管理水平14

(二)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外部监管18

结语20

参考文献22

致谢23

浅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

前言

保险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并重,保险公司成为既有补偿职能又有融资职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已成为保险公司获得丰厚利润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保险投资活动也已成为资本市场投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资产出现了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企业加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力度,投资额占比不断上升。

保险资金运用已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保险业总资产的增加,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活动,其对保险公司自身经营业绩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日益突出,这就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不断拓宽,资金运用结构已有所调整,资金运用水平也有所提高,而且,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法规也不断规范与完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保险业深受其影响,一些占据世界保险业重要地位的保险巨头也遭受重创:

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债务危机,瑞士再保险的巨额亏损等,这都为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投资敲响警钟。

资金运用渠道的选择、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等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和监管问题已成为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监管机构需要给予极大重视的一大课题。

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问题,国内很多前辈都有过较为详细的研究。

比如孟昭亿在《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一书中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周道许在《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一书第一章中提出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待拓展以及风险管理急需加强等问题,并且提出一系列微观和宏观的改善措施;熊军红博士在《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是保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且资金运用结构极不合理等;王小平在《谈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一文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保险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及内控制度等等;杨明生在《对保险资金运用与监管的思考》一文中,主要结合了金融危机的背景,对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缪建民也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一文中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中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完善的措施;姜淞源在《各国保险资金运用法律监管的比较与借鉴》一文中,通过对比美、英、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保险资金监管的法律,总结出了目前国际上的一些保险资金监管特色,这都为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研究,并结合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现状分析,最终得出了从微观的内部管理和宏观的外部监管两个方面的改善措施。

一、保险资金运用概述及意义

要了解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监管等一系列的深层问题,首先要明确何为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金的来源有哪些;保险资金在运用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有什么重要意义等。

(一)保险资金运用概述

1.保险资金运用的概念

保险资金运用,是指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机构在组织损失补偿或经济给付的过程中,利用保险资金收支的时间差,将积聚的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家规定的渠道,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活动。

保险资金运用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类。

直接投资是指将保险资金投向项目建设或生产性资产的购置,主要形式包括合资入股、投资办厂、购置不动产等。

间接投资主要指证券投资,保险资金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产品获取价差、红利或利息,还包括对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以及获取资产利息的投资方式。

直接投资一般具有风险高、流动性差、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在保险公司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一般较小。

由于间接投资具有流动性强、收益性较高的特点,能较好的满足保险投资资产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要求,故而间接投资已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

2.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

为了保证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各国的保险监管部门一般通过立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进行限制。

尽管各国对资金运用形式的具体规定千差万别,但存在一些共性的、为各国各地区普遍认可的资金运用方式,具体如下:

(1)存款,包括银行存款、信托存款、邮政储蓄等。

(2)有价证券,包括国家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3)股票。

(4)不动产。

(5)贷款,包括保单质押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一般信用贷款。

(6)海外投资,包括购买外国政府债券、银行债券、公司债券,外国公司股票及国外直接投资等。

3.保险资金的来源

我国《保险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

“保险资金是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保证金、营运资金、各种准备金、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盈余、保险保障基金及国家规定的其他资金。

”无论是从各国的惯例还是从我国保险法律法规来看,保险公司可以自由运用的资金主要有以下几项。

(1)资本金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资本金不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在保险公司经营的一定时期,尤其是公司建立初期,业务量较少,所收的保费难以应付较大额的赔款和开支,需要有一定的资本金以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和经营的稳定。

我国《保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设立保险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资本。

(2)各种责任准备金

财产保险业务提存的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长期责任准备金。

人寿保险业务提存的准备金包括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四种。

(3)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包括保险公司的盈余公积、总准备金和未分配利润。

4.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

一般来说,保险资金运用应遵循安全性、分散性、收益性、流动性原则。

(1)安全性

我国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形式和限额实施了比较严格的监管。

我国《保险法》第106条规定: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2)分散性

分散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保险资金不应集中投向少数行业、部门或项目之中;其次,应运用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对保险资金进行最优配置,实现安全和效益的最佳结合。

(3)收益性

保险资金运用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但在保险资金的投资活动中,这一目的往往与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相矛盾。

由于保险公司首要的职责是实施经济补偿,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以资金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4)流动性

保险投资项目应有充分的变现能力,这是出于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损失不确定性决定的。

特别是对于财产保险公公司,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尤为必要。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来看,保险公司的承保收益在逐渐下降,而与此同时,保费收入在不断增加,保险公司有大量的保险资金需要运作。

投资收益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日益突出。

1.做好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本质的必然要求

由于保险以风险为标的,保险商品的本质是为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人们生活的安定提供经济保障,决定了保险的职能是进行损失补偿和经济给付,而保险资金运用是实现保险赔付职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保险资金充分、有效、妥善的加以运用,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达到保证保险补偿职能完整顺利得以实现的目的。

2.做好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内在要求

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之一就是负债经营,因此必须做好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

特别是寿险公司,其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债务性质的资金,如果资产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收益率低于债务成本,寿险公司就会出现兑付危机及经营亏损;非寿险公司虽然资金来源多样化,期限长短不一,但资金集中运用程度底,对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高,如果忽视保险资金运用,就无法提高经营效益。

3.做好保险资金运用是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保险资金运用的活跃程度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有人曾将保险公司的经营比作一步推车,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是推车下的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一起转,保险经营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两个轮子一个大一个小,车子只能在原地打转。

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并不是承保业务,而是投资业务。

由于保险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全球承保力量的过剩,保险业的承保利润已经非常微薄,承保亏损普遍存在,保险公司只有通过投资取得收益,并弥补承保亏损带来的损失,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4.做好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做大做强是我国保险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目标。

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巨大的保险需求相比,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

截至2009年底,全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量虽已突破4万亿元,达到4.1万亿元,但仍无法与巨额的居民存款相比。

只有通过发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开发出更多与投资者需求相适应的保险产品,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赔付能力,才能将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费收入,将保险业做大做强,最终确立保险产业在我国金融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5.做好保险资金运用是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支持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保险公司作为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可以规范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减少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同时,它也可以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推动资本市场的成长和结构的改善。

目前,保险资金在货币、债券、股票、基金、外汇市场上已有所作为。

截至2009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7万亿元。

保险业持有的国债、企业债券余额、政策性金融债、协议存款余额等都占有其发行额的相当大比例,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与监管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1980年起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并继续发展国外业务,我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保费年收入从1998年的1256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11137.3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

随着保费的增长,保险资产总额也大幅增长,从1999年的2600多亿元,增加到2009年底的4.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3%。

由于保险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保险业用于投资的金额也不断飙升。

投资额从2002年的2504.06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22465.22亿元。

2003年,投资所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38.56%,至2008年已达到67.22%。

图3-1我国保险业2004-2009年资产总额、资金运用余额

资料来源:

保险会网站

表3-1我国保险业2002-2008年投资额占总资产比重情况(单位:

亿元)

年份

资产总额

投资额

投资所占比重

2002

6494.07

2504.06

38.56%

2003

9122.84

2828.87

31.01%

2004

11853.55

5711.94

48.19%

2005

15225.97

8894.41

58.42%

2006

19731.32

11796.30

59.78%

2007

29003.92

20205.69

69.67%

2008

33418.44

22465.22

67.22%

资料来源:

盛虎,王学.我国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收益的影响研究—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为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直接承保业务的利润不断降低,保险公司需要通过资金运用实现整体盈利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对《保险法》的多次修订,逐步放宽了保险资金运用的管制,拓宽了资金运用的渠道。

在这样的变化中,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1.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渠道不断拓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但保险业的资金运用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保险业在不断实践中初步培育了保险投资意识,探索了保险投资渠道,积累了保险投资的初步经验。

表3-2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展

年份

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1980-1987年

保险业垄断经营,监管限制,保险资金只能用于银行存款

1987-1995年

监管放松,保险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信托、股票等,局面失控、混乱

1995年

《保险法》颁布,规定保险资金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业以外的企业

1999年

允许保险资金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投资企业债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和以协议存款形式存于商业银行

2003年

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中央银行票据

2004年

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银行次级定期债务、可转换公司债券、境外投资、直接投资股票市场

2009年

《保险法》修正,明确规定保险资金可以用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

资料来源:

根据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总结

2.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有所调整

我国保险公司目前可以采用的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有:

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资金拆借、国债回购等风险性较低的品种和证券投资基金、人民币普通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银行股权投资、产业基金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投资等风险性较高的品种。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主要的投资品种为银行存款、国债、股票与基金等。

近几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过于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债券的情况已有所调整,银行存款占比呈下降之势,其他渠道尤其是基金、股票投资逐年上升。

 

表3-32004-2008年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单位:

亿元)

银行存款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证券投资基金

2004

5071.10

2618.44

1026.25

639.73

666.32

2005

5165.55

3590.65

1804.71

1204.55

1107.00

2006

5989.11

3647.01

2754.25

2121.56

912.08

2007

6516.26

3961.12

4937.73

2801.65

2530.46

2008

8087.55

17684.17

4123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3-22004-2007保险资金主要投资方式所占比例变动

资料来源:

根据表3-3数据自绘图

从表3-3和图3-2可以看出,我国保险公司2004-2008年投资于各渠道的资金随着投资总额的增加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银行存款依然是第一位,由2004年的5071.1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6516.26亿元;国债次之,由2004年的2618.44亿元,到2007年达到3961.12亿元;而证券投资占比最小,但是有逐步提升的趋势。

从各投资渠道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虽然银行存款和国债占了很大比例,但整体上都有下降的趋势,而证券投资基金却稳中有升,尤其到2007年经济环境大好的时候,投资比例变动更加明显,可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投资渠道的进一步开放,保险公司的投资运用将会更倾向关于收益性高的金融品种进行投资,投资结构也更趋合理。

3.保险资金的管理运用逐渐专业化

随着我国保险业不断壮大、证券市场从发育到逐步发展完善、投资渠道不断放开、相应法制法规不断健全,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组织管理也由初期的单一财务部门管理方式发展到今天的由资金部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运作模式并存的格局。

1984年以前,我国保险资金全部存在银行,其运用只能理所当然的归属公司的财务部门。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可运用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公司原有的业务组织架构及业务平台已不能满足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阻碍了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保险公司纷纷设立专门的投资部进行资金的运作。

尽管投资部已是对资金运用管理体制的较大的改进,但随着我国保险业与国际的接轨、投资渠道进一步开放,资金运用风险大幅增加,投资专业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对保险公司来说,需要更加专业、独立的机构来完成资金运用。

因此,投资部这一模式很快被人、财、物相对独立的、更为先进的资产管理公司所取代。

自2003年6月,保险会批准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保公司发起的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国内其他较大的保险公司也相继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截至2009年底,已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华泰、中再、平安、泰康、新华、太平洋、太平等保险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

可以看出,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保险资金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水平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提高。

4.《保险法》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定不断更新

保险资金的运用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要以保证安全性为首要原则。

因此1995年制定《保险法》以来,保险资金的运用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只允许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并禁止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保险业以外的企业投资。

但是,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逐步降低,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一个主要来源。

过于严格的规定导致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普遍偏低,利差损失严重,反而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而且,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其保险资金一般都允许用于投资不动产、银行存款、买卖有价证券、贷款以及投资保险相关事业。

为促进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有必要拓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

同时,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逐步成熟,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日益规范,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些条件也为拓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提供了可能。

因此,考虑到保险资金运用既要满足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应兼顾稳健经营和安全性原则,2009年《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增加了“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的规定,删除了2002年保险法第一百零五条中“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的条文。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保险公司自身投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不同的投资渠道,其风险和收益不同,那么对保险公司的整体投资收益贡献不同。

我国保险公司目前的资金运用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投资收益较低且波动较大。

近些年,保险公司投资的债券和银行存款,两个品种的投资收益相当稳健,但收益率都偏低,收益率一直维持在3%~5%之间,保险公司在2005年以前,整体投资收益率与两个投资品种收益率相当接近。

自从2006年以来,保险公司加大股票和基金投资后,其对整体的投资收益率贡献加大,在股票行情非常好的2006年和2007年,其高额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34%)也大幅提升了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使其从其他年份的3%左右猛升至2006年的5%左右和2007年的11%左右。

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保险公司的股票基金投资收益率为负,同时,整体的投资收益又下降到了3%以下。

所以,保险资金股票和基金投资收益率波动性大,同时也加大了整体投资收益率的波动。

图3-32001-2009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

资料来源:

孙从海,翟立荣.2008年中国理财市场年度报告.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力量薄弱,没有完整的法律监管体制

很多国家和地区从法律规范的角度对保险资金运用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

英国除1982年通过的《保险公司法》和《劳合法》外,还有《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等,并且其他配套金融法规都相当完善。

我国台湾地区也在《保险法》有关保险投资规定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法律规范。

这样便于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既保持法律的持续性,同时又具有灵活性。

目前我国监管采取的是较严格的实体监管方式,注重业务管理,监管的行政色彩很浓,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