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9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

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

“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

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

  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至于“六要素”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式,要侧重于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围绕中心还要巧安排。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叙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轻重、不分详略,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

我们说,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一条线。

  写事时,还要学会巧安排。

  怎样使用材料,确定详略;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都要通盘考虑巧妙安排,这样才能变化写作角度,努力跳出框框,写出别具一格的好作文。

  二、佳作欣赏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

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嗯,这是什么?

”我惊奇地脱口而出。

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

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

“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

能吃吗?

”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

“这个是柿子,能吃。

但得化了才能吃。

”“怎么化呀?

”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

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妈妈慢条斯理地说。

“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

”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

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

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

对!

就这么干!

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

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

哈!

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

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

“妈妈,能吃了吗?

”“行,能吃了!

”妈妈说。

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

”我惊叫起来,“妈!

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

还能吃吗?

”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

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

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

“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

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

”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

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点评

  作者小时候用热水泡冻柿子之事,既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意义。

当读者在为一个小孩子的幼稚行为捧腹大笑时,会从中体会到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提高的。

  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所以此文做到了选材新颖,中心突出。

  文章按“发现冻柿子——

  ————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叙述,同时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反映了事情的情趣。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从中可以看到小作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

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是不行的。

  童年趣事

  星期天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到街上购物上,家里只留下我(当时上二年级)和妹妹。

  呆着真没意思,干点什么呢?

我望着姥爷那只小黄鹂出神。

突然,我像发现了什么,拉着妹妹指着小鸟说:

“这只黄鹂身上脏兮兮的,咱们给它洗个澡吧!

”妹妹拍手叫好!

“哥哥,用水管子洗太费水了,不如用喷水枪和针管吧!

”我听这个主意好,连忙吩咐:

“你去准备‘武器’,我准备‘弹药’。

”说完,我搬来了一盆水,准备“战斗”。

  随着我的一声枪响,给鸟洗澡的战斗打响了。

可是黄鹂太机灵,一躲,没打着。

我接着又打了一枪,还是不中。

这回妹妹抢了先,没等黄鹂站稳,开了一枪,结果打中了,她高兴地喊:

“打中了,哥,你真笨!

  我不服气,心里想着计策,目光移到了针管上,连忙把针管灌满了水,在笼子四周架起来。

我先朝小鸟虚打一枪,让它进入我的一根针管的射程里,然后随着一道光亮的水线射出,小黄鹂终于被射中了。

就在这一瞬间,我又扣动喷水枪的板机,小黄鹂又挨了一枪。

  一盆水用完了,小黄鹂成了“落汤鸡”,全身发抖地蹲在笼子底下,一动也不动。

“快,用吹风机把它吹干。

”妹妹真机灵,我赶紧拿出吹风机,插上电源,这一下,小黄鹂成了“小刺猬”了。

  就在这时,姥爷回来了。

他赶紧对小黄鹂进行“抢救”。

事后,姥爷哭笑不得地教训我们:

“有你们这样做好事的吗?

真拿你们没办法,鸟儿不能这样洗澡!

以后可不许胡闹了!

  “这是胡闹吗?

”妹妹还在不解地问,我和姥姥、姥爷都笑了。

  点评

  童年的生活是充满遐想,令人回味无穷的。

童年的我们也一定是幼稚、可笑的。

小作者的童年虽比不上童年捕猎的闰土那样充满神奇,然而小作者与他妹妹的行动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趣事的确很有意思。

小兄妹俩本想做件好事,但终因年幼无知而事与愿违。

事情紧张而有趣,作者开门见山,直插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准备——给鸟洗澡——给鸟吹风——大人抢救”的事情发展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仿佛两位天真、勇敢的“小战土”就在我们面前。

  小作者克服了写“童年生活”经常以“那是发生在我××时的事情”为开头的写法,而结尾也戛然而止,给人以整洁、流畅的感觉,使得一对纯情少年形象较为突出的跃然纸上。

  三、训练设计

  在过去的五年里,你曾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或有意义的事,请你写出来。

第二讲身边人物——悟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在家庭、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每天,我们都接触许许多多的人,有无微不至关怀你成长的家长,有诲人不倦的老师,有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有那些熟悉的或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清洁工人……他们的言行影响教育着你。

这次习作就是要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成功的人物描写要一人一个模样,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

要让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请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所谓典型事例是指在表现人物特点上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选择的“谈碰壁”、“救车夫”、“关心女佣”、“谈《水浒》”等几件事例就非常典型,它让我们了解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2、要抓住人物外部的形貌特征描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要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一般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

  例如:

我的爸爸是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今年37岁。

他个子不高,但身体结实得像钢浇铁铸一般,纯补和善的面容总是带着笑。

  这段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我们已从句中体会到小作者的爸爸是一个身体健壮、和蔼可亲的人。

  外貌描写要注意三点

  ①要为突出中心服务;②要有一定顺序;③要抓典型特征。

  3、让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应力求语言个性化。

  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简单地说,就是写人物“怎么说”、“说了什么”。

老舍先生曾指出:

“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的钥匙。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经历等不同,语言也应有差异,这就是个性的鲜明性。

  例如:

爸爸会干木匠活儿,经常有人找他帮忙,有一次哥哥发牢骚说:

“爸,你做的都是义务工,何必这么卖命!

”爸爸脸一板,训斥道:

“你小孩子懂什么!

人家上门求咱们帮助,是看得起你,信得过你,是觉得你人好!

  爸爸的话朴实、自然,合乎身份,表现了他淳朴、乐于助人的精神。

  4、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得体,可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揭示。

  例如:

《景阳冈》一文,作者写武松看到官府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时,他想: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看看怎么样。

”这里虽有犹豫,但还是揭示出武松勇往直前的豪气。

  5、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具体体现。

  例如:

《景阳冈》中,在写武松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三闪”时,休现了武松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总之,写人物要善于抓特征,要让人物自己闪亮登场;让文中人物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作者不掺和、不包办代替。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使笔下的人物勃勃有生气,给读者留下鲜明和生动的形象。

  二、佳作欣赏

  不一样的老爷爷

  街上又飘起了烤红薯的香味,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老爷爷。

以前,在我读书的桃园学校门口东侧,有个卖烤红薯的爷爷,跟别人相比,他有很多的不一样。

  爷爷大概五六十岁,虽说天天跟煤灰打交道,他却经常穿着一套白衣白裤,干干净净的,就像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衬着那张黝黑脸,真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爷爷烤红薯,火候把握得很好。

大大小小的红薯一古脑儿地放进烤炉里,什么时候,哪个红薯要翻身了,哪个红薯要出炉了,他只用手摸一摸,捏一捏,就一清二楚。

炉盖只要一揭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常常飘过院墙,钻进我们的鼻子里。

有些小馋猫写着作业,口水就不知不觉地滴在了本子上。

  爷爷从不吆喝,可是他的烤炉前,一下课,就围满了孩子;放学的时候,更是里外三层。

谁爱吃甜软软的红心薯,谁爱吃香香粉粉的白心薯;谁的肚皮大,谁的肠胃小,你只要买过一次,他就不会弄错。

下次再来,不用你开口,他拣出来的热乎乎的红薯,是大是小,是甜是粉,准保合你心意。

  爷爷非常讲究。

他的炉子旁边有一个自制的垃圾桶。

烤炉周围好大的一圈,总是干干净净的,一片纸屑也没有。

不管哪个孩子剥下的红薯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他总会弯下腰捡起来扔进桶里。

下次你再来了,他准会笑着叮嘱你:

“红薯皮剥了就扔我这儿,我来收拾,到处扔,不好看。

你们可都是有知识的学生娃哩!

”每次我放学回家,总看见爷爷桶里面的红薯皮堆得冒出了尖,黑黑的笑纹也似乎更多了。

  现在,我转到了实验学校,再也没有看见那个爷爷,可他的白衣黑脸,他烤的红薯,甚至那个黑灰色的垃圾桶,我都还记得。

  点评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找准这些不同之处,也就是抓住了人物的特点。

此习作描写了一位烤红薯的老爷爷,在平凡朴实的叙述中,显示了小作者不俗的观察水平和选材技巧。

  “不一样的老爷爷”,他的“不一样”表现在哪里呢?

他的“白衣白裤”、他对烤炉火候的把握,还有他做生意“从不吆喝”,最后写到了那个“黑灰色”的垃圾桶,点点滴滴细腻的描写,从不同角度突出了人物的个性。

这样,人物也一步步从纸上走下来,鲜活地立在我们面前。

  三、训练设计

  欢察家庭或班级中最有特点的一个人写下来。

  观察人物观察的事物反映出什么特点

  我的姥爷

  我的姥爷,我一生一世也忘不了,他对我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我的父母。

虽然他离开已经一年多了,但他那瘦削的身影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温和而又有些沙哑的嗓音,时刻回响在我的耳边。

  我从一岁半起就住在姥爷家,到五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是姥爷教我数数,教我唱儿歌,教我写爸爸、妈妈和我自己的名字,他教会了我许多许多……

  我是隔辈人,姥爷对我非常疼爱,可从来一点也不娇惯我。

记得有一次,我洗完脚上床睡觉,把鞋一甩就钻进了被窝。

过了一会儿,姥爷走过来,把我叫起来。

他告诉我,两只鞋是一对好朋友,谁也不能离开谁,只有把它们摆在一起,它们才会离兴,要不,它们会哭的。

我怕它们哭,就重新把鞋并排摆好,才去睡觉。

以后每天如此。

后来我才明白,鞋不会哭,姥爷这是培养我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现在,每次写完作业以后,我都要把书、本、铅笔盒收拾好,并井井有条地放进书包里,然后才去干别的。

我想:

今天我能养成如此好的生活习惯,不全是姥爷影响、教育的结果吗?

  还有一次,我忘了那是什么时候。

姥爷到我家里来,妈妈特意烧了几样好菜,其中有我最爱吃的肉炒土豆丝。

我把这道菜拉到自己跟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父母对我这样可能习以为常了,也没说什么。

只见姥爷指着我跟前的肉炒土豆丝,问道:

“小燕,你爱吃这菜吗?

”“爱吃!

”我一边吃着一边说。

“你把这盘菜拉过去,别人想吃怎么办?

”姥爷问。

当时我不明白姥爷的意思,便随口说道:

“爷爷、妈妈总是尽着我吃。

”姥爷又问:

“要是有一个人,也跟你一样想吃这盘菜呢?

”“嗯,嗯……”我一时答不上来了。

姥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小燕,怎能心里只有你自己而没别人呢?

“听到这儿,我的脸”唰“的一下红了,我开始认识到这样做不对,忙把盘子推到桌子中间。

姥爷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一会儿,姥爷收敛了笑容,转过脸对爸爸、妈妈严肃地说:

”孩子不能宠着,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要培养她从小心里就想着别人,心中有他人!

“爸爸、妈妈直点头,说:

“是,是!

”从此,父母不再娇惯我了。

我也记住了姥爷的话——心里要想着别人。

姥爷现在已经去世了,但他那语重心长的话语时回荡在我耳边。

我永远永远怀念他。

  作者和姥爷一起生活了五年,其间姥爷关心、爱护、教育他健康成长的事例肯定是很多的,但是作者能够根据中心意思的需要,选择了生活中的两件“小”事。

一是教育他睡觉前要把鞋摆放好;二是爱吃的菜不能只顾自己吃,要想着别人。

说明姥爷教导有方,能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教育小作者从小怎样做事,怎样做人,从小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由此可见,事情虽小,意义深刻,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值得学习。

  文章内容的处理详略得当。

上述两件事例叙述得具体、详细;其他事例如教数数、写名字一带而过,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另外,文章每叙述完一件事例后,都有点明中心的语句,如:

“今天我能养成如此好的生活习惯,不全是姥爷影响、教育的结果吗?

”“我也记住了姥爷的话——心里要想着别人。

”这种表达中心的方法也值得学习。

第三讲动手实践——干中写

  一、学习指导

  同学们都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更要睁大探索的眼睛,扬起创造的风帆,运用灵巧的双手,积极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现奥秘、去增长才干。

  写这类作文和写叙事的作文一样,也要考虑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安排详略等。

  下面,让我们先来读一篇习作,从中领悟写好这类科技实验活动作文的方法。

  阳光散色小实验

  清晨,我从床上起来,到阳台上呼吸新鲜空气。

我看到红彤彤的太阳在慢慢往上升,便想起常识老师在上“阳光散色”这一课时曾讲过,可以用水和镜子做“阳光散色”小实验。

我想,现在太阳刚刚升起来,正是做这个小实验的好机会。

  于是,我拿了一个盆,打了半盆清水,又拿出一面小圆镜子,放到太阳能照到的地方。

盆的对面是雪白的墙壁。

我把镜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里。

可是看不见“阳光散色”而显现出来的美丽光带,只看见对面墙上有一个椭圆形的白色光圈。

我并没有灰心,继续做了下去。

  这一回我把镜面调了个方向,可还是和刚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真奇怪,也许是镜面摆错位置了吧!

于是,我想了想,将镜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里,镜子靠在盆上,看上去很象三棱镜——做“阳光散色”用的工具。

“啊!

”我不禁叫出声来,只见一条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色光带出现在对面的墙上,多么美丽呀!

那仿佛是一条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虹。

我终于成功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因为这是我亲自动手实践出来的呀!

  这篇作文的第一个特点是实验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

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做“阳光散色”实验的原因;

  第二段写做实验的准备及其过程;

  第三段写为实验的成功而高兴。

  第一段中交代了实验的时间是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在慢慢往上升”,实验结束时“太阳越升越高”。

由此可见,这篇作文是以时间为序安排材料的。

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

做实验、搞制作把过程讲清楚说明白,这是首先要做到的。

  围绕中心,前后有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此文的第二个特点。

  中心是“不怕失败,肯于动脑动手实践”。

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重点段是这样安排层次的:

两次实验未成功,但是不灰心;继续实验终于成功。

  由于小作者按实验的时间顺序,重点内容不仅叙述具体,而且层次分明,阅读后能使读者对实验的全过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语言表达简洁、准确、明了,是这篇作文的第三个特点。

  无论是搞小制作,还是小实验,都不能保证一次成功,况且实验中还涉及到用品的使用和摆放,因此在写操作过程时一定要对物品的摆放位置、操作工具等力求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

如:

准备阶段突出了“一个盆”、“半盆清水”、“一面小圆镜子”,“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等,话语不多,但能使读者迅速地了解实验前的准备情况。

  写实验过程:

第一次突出“把镜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里;”第三次突出“将镜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里,镜子靠在盆上”。

  通过前后不同操作的比较,读者会一目了然地发现二者的区别,当前者失败、后者成功时,读者就会一下子领悟到其中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觉出,写制作、实验类的作文,也要讲究方法,那就是:

  1制作、实验的全过程(原因、准备、操作、结果)要讲清楚、明白。

  2重点内容(操作程序)的叙述要具体,层次要分明。

  3语言表达要简洁、准确、明了。

  希望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完成好这篇习作。

  二、佳作欣赏

  例文1

  惯性

  今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电车上,乘客很多,你挤我,我推你,挤得人透不过气来。

人们正在有说有笑,忽然,司机猛一刹车,车“嘎”的一声停住了。

车上的人由于没有防备,都向前探身,前面几个人差点跌倒,可是司机却没有什么向前探身的动作。

“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十分纳闷:

“车上的人都向前探身,司机为什么没有动?

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了一会儿,忽然明白了,这可能就是“惯性”造成的吧。

  回到家里,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用一条绳拴住两支小圆棒,绳前一支绳后一支,前后对齐放在桌上。

我一推,它们就滚了起来。

当它们滚到桌子中间时,我用书一挡,绳前面的那支圆珠笔棒停住了,而绳后的小圆棒却还滚了一会儿,直到撞到绳前那支圆珠笔棒时,它才停下来。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终于悟到了那两支小圆棒就像一辆车,那本书好比车闸。

当车子在前进时,人本身也在前进。

当司机猛一刹车,司机本身有准备停止了前进,而人们方才还在前进,现在这种前进突然中断,所以车上的人都向前一探身,这也就是“惯性”的作用。

  看到我的想法得了证实,我真是高兴极了。

  点评

  小作者乘车遇到的现象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但是他没有将它放过,而是仔细记下了这一过程,并且动脑筋、动手做了印证的实验,搞懂了其中的奥秘。

这种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学贵有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全过程,实验过程讲得清楚明白,语言简洁明了。

  例文2

  会“跳舞”的火柴棍

  我们的校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呢?

对做科学小实验最感兴趣。

  最近,我买来一本书《小学生科技小实验》,其中有一个叫“会‘跳舞’的火柴棍”的实验,简便易行,很有趣。

于是,我决定做这个小实验。

  按照书上的要求,我端来一盆清水,拿来一盒火柴和一瓶“万能胶”。

我先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然后,在火柴头上涂上一层厚厚的“万能胶”,最后,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

等了一会,没见什么反应。

我心里不禁纳闷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不是实验的步骤有什么问题?

不会,决不会。

我再查看书本,才清楚地看明白,要等四五分钟才行。

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等待。

过了几分钟,“奇迹”果然出现了,只见火柴直立在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了。

可是,没过半分钟,火柴就漂在水面上了;再过了几分钟,火柴又“跳起舞”来了。

如此循环了七八次,火柴再也不动了。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驱使火柴“跳舞”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翻书研究。

原来,当“万能胶”与与火柴的磷接触后,就会产生一种气体。

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气体挥发时,火柴便被带动得“跳舞”了。

一会儿,火柴最外面的气体挥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

又过一段时间,气体重新聚起来,火柴便再一次“跳舞”。

此时此刻,我恍然大悟地说:

“啊!

火柴棍能跳舞,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做实验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增长了课外知识,我对它极感兴趣。

  点评

  小作者重点记叙了“火柴棍‘跳舞’”这个小实验的过程,内容简明扼要。

从准备工具——实验——结束,讲得清楚明白,条理性强。

在描写实验过程时,小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情反映事情的变化。

如“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

等了一会儿,没见什么反应。

我心里不禁纳闷起来。

”语言简洁明白,具体形象。

  文章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并点明了中心。

  三、训练设计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科学知识,但是你必须留心去观察,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现,不知你是否注意了?

请你也试验试,翻阅一下资料,说出其中的奥秘,并接着写下去。

  校园的花坛里长着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茎秆纤细,长着羽毛状的叶子。

只要用手一碰,整张叶子就会合起来,然后整株的含羞草都会垂下来,特别有趣!

于是,同学们没事就去拨弄它。

  一天小华来到花坛边蹲下身去拨弄含羞草。

忽然,她惊叫起来:

“快来看呀,含羞草不羞了!

”……

  2、续写下面的短文。

  彩虹

  清晨,我推开窗户,窗外晴空万里,暖融融的太阳照在脸上舒服极了。

昨天夜里还下着豆大的雨点儿,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