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989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核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

2.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

3.华为Mate20系列智能手机所搭载的国产7纳米制造工艺麒麟980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69亿个晶体管”,实现了性能与能效提升的新突破。

计算机芯片、智能手机芯片等体积的微型化及性能的代际提升,都得益于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发。

这种新型材料是(  )

A.超导材料B.磁性材料C.纳米材料D.半导体材料

4.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

5.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借助气球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惯性B.浮力C.动能D.效率

6.历史上有一位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热和功之间的联系及电流的热效应,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纪念他对科学的贡献,除了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外,物理学中能量和功的单位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B.安培C.欧姆D.焦耳

7.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保护视力,刻不容缓。

根据如图可以判断:

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8.济南是全国率先启用新能源汽车号牌的5个试点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图所示为新能源汽车号牌专用标识。

号牌中的圆圈由两部分组成;左侧是英文单词“Eletcric”的首字母“E“”,右侧是电源插头的图案;号牌中的字母“D”表示纯电动汽车。

这类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下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B.

C.

D.

9.小丽家最近购买了一台标有一级能效的电冰箱。

她通过观察发现,这台电冰箱的压缩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温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与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控制照明灯。

据此判断:

该冰箱内部电路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B.

C.

D.

10.如图甲、乙所示,是某人分别用两种方式挑着同一物体行走时的情景,小强看后感到疑惑,于是想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竟。

他要研究的问题是:

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  )

A.动力臂和阻力一定时,动力和阻力臂的关系B.动力和阻力一定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

C.动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和阻力的关系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下列各项是对某个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身高约为1.68mB.正常体温约37℃C.步行速度约1m/sD.体重大约是50N

12.关于各图所示物理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

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图乙:

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C.图丙:

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立即燃烧起来;说明摩擦生热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

D.图丁:

闭合开关,线圈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

13.如图所示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些成果。

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图甲中悬挂的这组编钟可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B.图乙中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图丙中的戥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量物体质量的

D.图丁中司南指示南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1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从2018年12月26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如图所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  )

A.各部分间利用超声波进行信息传递B.太阳能帆板是卫星的主要电源之一

C.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导航定位信号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虚像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卷屋茅”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睛”中“花气袭人”的原因是花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挽弓如满月”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6.

(1)国际计量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更准确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尽早实现“为全人类所用、在任何时代适用”的愿景。

早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基本物理常数对时间的单位 (填写单位名称)进行了精确稳定的定义;2018年的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又用基本物理常数对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千克”进行了定义,130年来作为千克标准的国际千克原器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至此,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已全部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保证了国际单位制的长期稳定性和环宇通用性,并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2)如图所示的五龙潭是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冬日的五龙潭“云雾润蒸”,水雾笼罩了整个泉池,游客们仿佛置身仙境。

这些水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夏日五龙潭的“清泉石上流”景点,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亲水纳凉。

但阳光下石板路热得烫脚,而踩在旁边的水洼里却感觉很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水和石板具有不同的 。

(3)如图是家庭电路组成的示意图。

其中的三孔插座是专为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设计的,它的电路元件符号是 。

国家标准规定:

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其金属外壳必须 。

17.近年来,济南市城乡绿化部门围绕城市生态绿化的提升,在小区门口、街边路口新建了很多小巧精致、环境优美的“口袋公园”。

如图所示的“口袋公园”里,一块体积为3m3的花岗岩雕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雕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m2.已知花岗岩的密度ρ=2.6×103kg/m3,取g=10N/kg,求:

(1)这块花岗岩雕塑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这块花岗岩雕塑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3)为放置这块花岗岩雕塑,工作人员用吊车把它从运输车上匀速提高1m后,放置在指定位置。

吊车把花岗岩雕塑提起的过程中,对它做了多少焦的功?

18.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表盘均如图乙所示。

求:

(1)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多少安?

(2)电源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3)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4)整个电路工作10s消耗了多少焦的电能?

1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图甲所示是一些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所作的猜想与假设,图乙是实验用到的弹簧测力计。

(1)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是 ~ N。

(2)请你写出一个支持小刚猜想的日常生活事例:

 。

(3)小刚为了验证自已的猜想,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还要在木块下面的水平长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毛巾等进行实验,这是为了改变 。

(4)小刚和部分同学通过实验收集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接触面面积

压力/N

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

0.8

2

木块与木板

5

1.0

3

木块与木板

6

1.2

4

木块与棉布

6

2.0

5

木块与毛巾

6

2.5

其中,小刚通过他的上述实验收集到的是序号为 、 、 的三组数。

(5)通过对这三组数据的分析,小刚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20.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如图甲所示是小军已经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小军操作上出现的错误是 。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上帮小军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连接完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为零。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短路B.小灯泡开路C.变阻器短路D.变阻器开路

(4)排除上述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略高于2.5V,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接下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5)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略低于、等于2.5V,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这些实验数据画出小灯泡的电流电压I-U关系图象,过此图线上任一点M分别做两坐标轴的平行线如图乙所示,它们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小灯泡此时的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核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

【知识考点】能源的分类.

【思路分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而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则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题过程】解:

风能、水能、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所以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核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

A。

【总结归纳】该题考查人类利用的各种能源属于哪种类型。

能源危机是现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2.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

【知识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

【思路分析】正确理解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结论及意义,了解原子核的结构模型。

【解题过程】解: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是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认识,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应熟记。

3.华为Mate20系列智能手机所搭载的国产7纳米制造工艺麒麟980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69亿个晶体管”,实现了性能与能效提升的新突破。

计算机芯片、智能手机芯片等体积的微型化及性能的代际提升,都得益于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发。

这种新型材料是(  )

A.超导材料B.磁性材料C.纳米材料D.半导体材料

【知识考点】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思路分析】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尺寸(0.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解题过程】解:

由“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69亿个晶体管”知,这些零件所占空间体积极小,空间尺度在纳米级,所以属于纳米材料。

故选:

C。

【总结归纳】此题考查了纳米材料的应用,解题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科技的神奇,也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到自豪。

4.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

【知识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思路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题过程】解: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总结归纳】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5.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借助气球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惯性B.浮力C.动能D.效率

【知识考点】浮力的利用.

【思路分析】浸没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将帽子送给楼上,是因为气球和帽子在空气中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气球和帽子的重力,使帽子能上升。

【解题过程】解:

空气对气球和帽子有浮力作用,当气球和帽子受到的浮力大于气球和帽子的自身重力时,帽子随气球一起上升到楼上。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多观察、多分析,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6.历史上有一位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热和功之间的联系及电流的热效应,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纪念他对科学的贡献,除了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外,物理学中能量和功的单位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B.安培C.欧姆D.焦耳

【知识考点】物理常识.

【思路分析】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电流热效应即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根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解题过程】解:

焦耳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发现了功和能的定量关系及著名的焦耳定律。

后人为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功和各种能量的单位,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总结归纳】此题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

我们不仅要了解物理学家的成就,更要学习物理学家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7.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保护视力,刻不容缓。

根据如图可以判断:

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知识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思路分析】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解题过程】解:

由图可知,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小孩都会出现近距离看物体看不清,因此小女孩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选:

B。

【总结归纳】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

8.济南是全国率先启用新能源汽车号牌的5个试点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图所示为新能源汽车号牌专用标识。

号牌中的圆圈由两部分组成;左侧是英文单词“Eletcric”的首字母“E“”,右侧是电源插头的图案;号牌中的字母“D”表示纯电动汽车。

这类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下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B.

C.

D.

【知识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思路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解题过程】解: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A、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指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路中有电源,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符合题意;

C、是研究电磁铁的原理图,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机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

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是不同的,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9.小丽家最近购买了一台标有一级能效的电冰箱。

她通过观察发现,这台电冰箱的压缩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温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与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控制照明灯。

据此判断:

该冰箱内部电路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B.

C.

D.

【知识考点】电路图设计.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电冰箱的压缩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工作时互不影响,说明压缩机和照明灯是并联的;温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与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控制照明灯,说明开关S1与压缩机串联、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与照明灯串联,据此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解:

由题意可知,电冰箱的压缩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并联,开关S1与压缩机串联,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与照明灯串联,由选项可知,只有D项中的电路图符合要求。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根据题意得出灯泡和压缩机(电动机)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的位置是关键。

10.如图甲、乙所示,是某人分别用两种方式挑着同一物体行走时的情景,小强看后感到疑惑,于是想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竟。

他要研究的问题是:

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  )

A.动力臂和阻力一定时,动力和阻力臂的关系B.动力和阻力一定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

C.动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和阻力的关系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知识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思路分析】由于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有: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认真分析原图,根据控制变量法即可判断。

【解题过程】解:

由甲、乙两图可知,肩膀可以看成支点,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变,则阻力相同;手到肩膀的距离相同,可知动力臂相同;物体到肩膀的距离不同,则阻力臂不同;现象是甲图所用动力更小,即更省力;

所以,他要研究的问题是:

动力臂和阻力一定时,动力和阻力臂的关系。

故选:

A。

【总结归纳】该题要求认真观察图形,得出杠杆各要素的关系是关键,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即可解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下列各项是对某个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身高约为1.68mB.正常体温约37℃C.步行速度约1m/sD.体重大约是50N

【知识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

【思路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题过程】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m左右。

故A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小在4km/h=4×

m/s≈1m/s左右。

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小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ABC。

【总结归纳】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12.关于各图所示物理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

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图乙:

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

C.图丙:

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立即燃烧起来;说明摩擦生热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

D.图丁:

闭合开关,线圈附近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

【知识考点】光的色散;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思路分析】

(1)太阳光可以通过棱镜分散为七种色光,说明它是七种色光混合形成的,是混合光。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4)奥斯特实验:

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题过程】解:

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

B、从A→B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在B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C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在C点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在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来回摆动,越靠近低处速度越大;说明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

C、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其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故C错误;

D、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

故选:

ABD。

【总结归纳】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换、奥斯特实验等,是一道综合题。

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综合题的比例比较大,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3.如图所示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些成果。

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图甲中悬挂的这组编钟可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B.图乙中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图丙中的戥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量物体质量的

D.图丁中司南指示南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知识考点】杠杆的应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地磁场.

【思路分析】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