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8301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doc

教学点: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

通过在网络上学习《人文课程》,我对《人文课程》这一学科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郭艾莉老师医患沟通技巧这一章节有着较为深刻的触动和感想,现将这一章节学习心得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以下观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矛盾的层出不穷,人类对于医学其人文性的思考越来越多,对于生命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这为人文医学的诞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医学工作者整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工作者对于工作的思考与总结也日益增多,其质量也日益提高,这又为人文医学的诞生提供了很重要的学术基础。

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频繁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医患沟通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

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

医疗机构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在这里,有许多的医务人员,有许多的患者和家属。

医患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医方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

医务人员言语沟通技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医护人员必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有效沟通,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医护人员语言美,不只是医德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重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不但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还要讲究与病人沟通的语言技巧。

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安慰性语言。

②鼓励性语言。

③劝说性语言。

④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⑤指令性语言。

1.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的起点。

称呼得体,会给病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

医护人员称呼病人的原则是:

①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力求妥当。

②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

③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

④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用敬称,以示尊重。

2.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幽默是语言的润滑剂,幽默风趣,秒语连珠,能使双方很快熟悉起来,一句能使人笑逐言开的幽默语言,可以使人心情为之一振,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幽默也是化解矛盾,解释疑虑的很好手段。

幽默一定要分清场合,不能让人有油滑之感。

要内容高雅,态度友善,行为适度,区别对象。

3.多用称赞的语言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与人与己都有重要意义,对病人尤其如此。

能否熟练应用赞美的艺术,已经是衡量一个医务人员职业素质的标志之一。

虽然赞美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却可以对病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病人可以一扫得病后的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自我对社会及家庭的价值。

赞美是一件好事,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此要注意事实求是,措辞得当。

学会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他人。

要学会间接的赞美他人,一般来讲,间接赞美他人的话最后都会传到病人耳中,增加可信度,有时当面赞扬,会给人一种虚假和吹捧的感觉。

必须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去赞美别人。

用赞美代替鼓励,能够树立病人的自尊和自信。

4.语言表达简洁明确  

   医患沟通要求语言的表达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清楚。

避免措词不当、思维混乱、重点不突出及讲对方不能理解的术语等情况。

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化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5.讲究提问的技巧 

   在与病人交往时,主要采取“开放式”谈话方式,适时采用“封闭式”谈话,要尽量避免“审问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已的可能,便于全面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感。

“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与否,这便于医务人员对关键的信息有较肯定的答案,有利与疾病的鉴别诊断。

交流过程中可根据谈话内容酌情交替使用这两种方式。

6.使用保护性语言,忌用伤害性语言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有技巧地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

对不良的预后在病人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直接向病人透露,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可以先和家属沟通。

有时为了得到病人的配合,告之预后实属必须,也应得到家属同意和配合,但需注意方式和方法。

伤害性语言会给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

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会引起或加重病情。

医患沟通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下几种伤害性语言:

①直接伤害性语言。

如“你这个病人真不讲理。

”②消极暗示性语言。

如“这样的治疗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③窃窃私语。

7.不评价他人的诊断与治疗   

   由于每个医院的条件不同,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同一疾病认识可能有不同,因而对同一疾病的处理方法也有可能不同,更何况疾病的发展和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故医生不要评价他人的诊疗,否则常会导致病人的不信任,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医生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生死攸关,责任重大。

医生给病人治病除了看病还应认真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从生理—心理——社会这样一个模式的服务。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体验病人的心理。

患者知道你明白他,尊重他,知道他要的是什么,那他会觉得你开给他的药就是他需要的,那患者对医嘱的依存性会大大提高,那治疗效果也就是你想要的。

良好的沟通让病人知道你是懂他们的,他们因此会以提高对医嘱的依从性回报你,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对医生的满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