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844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实践报告(食品安全).doc

长风出品必属精品

食品管理安全调研

2011-04-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4月18日《京华时报》)

当前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严峻,蔬菜有农药;猪肉、牛肉有瘦肉精且没有不注水的;蛋有苏丹红;米粉有防腐剂;香蕉有催熟剂;西瓜有“色素粉”;馒头、包子里面放了洗衣粉(漂白);油条是“潲水油”炸出来的;大米有毒;奶粉有毒!

等等等!

最近又频频爆出“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请问我们中国人民什么时候才能放心的吃?

我们还能吃什么?

  我认为仅仅靠“道德建设”无法解决中国人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采取“铁血的监管手段”和“道德建设”双管齐下,从源头、销售各个环节严抓、严管,才可能抓好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长期存在的监管不利,食品安全无保障、产品质量无保障,甚至有些监管部门和造假企业蛇鼠一窝、狼狈为奸的问题。

比如今年曝光的“锦湖轮胎”事件,广大人民对“锦湖轮胎”的召回方案和国家质检部门的不作为严重不满,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有网友高呼““锦湖轮胎”纯属“假召回”,国家质检总局严重不作为!

”得到广泛认同。

从食品安全来看,表面上看“卫生监督、农业、工商、质检、食品和药品监督”都可以监管,但实际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谁都监管不好,自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了这个问题就一直没有解决,也没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始终处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威胁之下。

建议党中央、国务院要把这项关系全国人民健康的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拿出切实有效办法。

  建议成立一个“食品安全监督局”专门来监管人民群众需要食用的东西,整合原“卫生监督、农业、工商、质检、食品和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关于“食品监督”权利,监管除药品(含保健食品)外所有食用东西,要从源头抓起,对饭店、菜市场、加工厂、生产厂进行检查,尤其对人民群众的“一日三餐”的大米、面粉、食用油、味精、蔬菜、肉类、蛋类、米粉、油条、包子等要在县级以上城市的菜市场、超市等消售点进行每天拉网式抽检检测,一旦发现立即追查。

建议各级公安机关成立专门的对应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督局”合署办公,负责配合“食品安全监督局”的执法工作,侦察、打击制假造假窝点。

虽然在世界这种专职的“食品”监查机构可能没有,但中国国情非常特殊、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成立一个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督局”我个人认为是必要的!

同时要对“食品安全监督局”的体制、机制问题要认真研究,据《监管部门被批为求多次罚款放任食品企业违规》报道:

“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瘦肉精”事件中,曝出“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的尴尬,更有甚者,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之脑后。

毋庸讳言,虽然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经费需求还有很大缺口。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

山东某县质监局一位食品审查员曾多次向记者反映基层监管问题:

“现在的财政供养机制不是很顺,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所有人的工资福利就从收费、罚款中出,这样的监管能没漏洞吗?

如果说之前曝出的上海出租车运营是"钓鱼执法",我们现在就变成了"养鱼执法",每天的工作目标就是想着如何完成"创收"任务。

”罚款的目的本来是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基层监管人员那里,罚款竟然“生财有道”。

这位食品审查员举例说,执法中即使发现造假也不能罚死,罚太狠了,下年找谁收钱去?

本来罚10万元的现在罚1万,企业交了“保护费”,焉有不放之理?

这样的怪象下,监管人员快与违规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了。

”如果还是以上这种体制机制还是无法监管,所以该部门体制机制问题要认真研究。

“食品溯源制度”也是日本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食品安全管理新制度,目的是利用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每一件产品建立生产、加工、流通所有环节的“履历”,将其产地、农药使用情况等通过电子信息进行记录。

一旦出现问题,通过记录就能够迅速找到原因,从而避免鱼目混珠、无从查找的现象。

在食品加工环节,原则上除厚生劳动省指定的食品添加剂外,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还需要通过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的食品健康影响评价。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整个过程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不断要求政府和食品制造商在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保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当前全球食品贸易量日益剧增的形势下,无论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有责任强化本国的食品管理体系,履行基于风险分析的食品管理策略。

多数国家的政治家和科学家认为有效的食品管理体系是确保本国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政治和贸易问题时有发生,世界各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机构、监管、信息、教育正在急剧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动向及相关研究成果,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有效的食品管理体系需要在国家层面上有效地协调,并出台适宜的政策。

其职责包括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或部门,明确这些机构或部门在以下行动中的职责:

发展执行国家统一的食品管理战略;运作国家食品管理项目;获得资金并分配资源;设立标准和规则;参与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联合行动;制订食品安全紧急事件反应程序;进行风险分析等等。

其核心职责可以概括为建立规范的措施,保障监督体系的运行,持续改进硬件条件,提供政策指南。

请党中央、国务院,请胡主席、温总理高度重视我国人民面临的极其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采取果断的、有效的、持续的措施解决中国人民长期吃不上放心食品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