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848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doc

— 人事工具·第5期 —

如何进行绩效面谈

  绩效面谈通常是主管和员工都颇为头疼的一件事。

由于绩效面谈主要是上级考评谈论下级在绩效上的缺陷,而面谈结果又与随后的绩效奖金、等级评定有联系,一旦要面对面地探讨如此敏感和令人尴尬的问题,给双方带来的可能是紧张甚至人际冲突。

正因为如此,绩效面谈常常是比较难谈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谈容易起争执,双方都想回避

  绩效面谈中经常出现情况是双方容易起争执,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企业的考核标准,本身就定的比较模糊。

有一些企业更是一张考核表考核所有的员工,没有根据工作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考核。

评判标准的弹性较大,这样往往导致上下级对考评标准和结果认知上存在偏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可能形成对峙和僵局。

面谈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对今后双方的工作带来麻烦,面谈还不如不谈,那样反而相安无事。

这是双方都想回避面谈的原因。

  

  二、员工抵制面谈,主管感觉很费劲

  许多员工往往对面谈采取排斥态度和抵触情绪,认为绩效考核是走形式,没有用处,是为了制造人员之间的差距,变相扣工资,而且许多员工在面谈时害怕因吐露实情而遭到上级的报复和惩罚。

因此,面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

要么员工对绩效考核发牢骚,夸大自己的优势,弱化自己的不足。

要么是保持沉默,主管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样虽经过面谈,主管对下属的问题和想法还是不了解,主管也感觉面谈费劲。

  

  三、面谈成了批评会、和稀泥,员工不满意

  面谈时一些主管喜欢扮演审判官的角色,倾向于批评下属的不足,绩效面谈往往演变成了批评会,绩效面谈成了员工的鬼门关,员工慑于主管的权威,口服心不服。

再者面谈时主管往往包办谈话,下属只是听众的角色,很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这样造成员工对面谈发憷。

  另外就是主管的老好人倾向,主管往往怕得罪人,打分非常宽松,每一个人的分数都很高,而绩效面谈成了大家都好的走过场,让下属感觉面谈没有实际作用。

  

  四、面谈没有解决问题,双方都认为是浪费时间

  许多管理者考核时缺乏科学的数据标准,仅仅凭印象打分。

而面谈时只是笼统的就事论事,没有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也忽视了今后的工作安排,让人员看到面谈归面谈,面谈后工作照旧,自己仍不清楚今后努力的方向,感觉面谈无用。

而许多主管也感觉到虽然多次面谈,费了很多精力,但员工的绩效还是原地踏步走,也感觉面谈是“浪费时间”。

  那么绩效面谈究竟应该怎么谈,什么样的绩效面谈才是好的呢?

  实际上绩效面谈存在的问题,是比较错综复杂的,概括来说,面谈起争执,员工抵制面谈与绩效制度设计不完善有直接关系;而面谈没有用,变成批评会,与主管的面谈技巧缺乏有关。

这几方面相互影响牵连,导致面谈不能成功。

因此,需要从制度和技术层面同时入手,双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绩效面谈中存在的困境。

  

  一、制度层面:

  成功的绩效面谈是建立在科学的业绩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的,否则,面谈就成了无本之木。

员工对面谈的不满,很大原因是对考核不满。

因此,做好面谈,从制度层面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绩效管理体系要完善:

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要有明确的职位说明书,每个人职责清晰;

2.针对职责每人都有明确的目标,考核依据目标来定;目标达成与否与薪酬、晋升直接挂钩,奖优惩劣;

3.针对员工考核弱项要有相应的培训辅导,而不是撒手不管;

4.考核投诉要畅通,员工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有冤可诉。

这样整个体系形成闭环,环环相扣,企业目标和个人努力紧密结合。

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弱项,或者体系本身不健全,或者各制度之间缺乏连贯,考核完了后没有了下文,这样导致绩效管理制度派不上用场,被束之高阁,这也是绩效面谈难以达到效果的根源。

  有了绩效管理体系,要让员工了解认知才会有效,因此,宣传和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宣贯和培训,让员工了解到:

企业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他应该怎样发展才符合企业的要求,怎样做会受到奖励和处罚。

而绩效面谈给了他一个客观认识自我的机会,让他了解到其绩效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使他有努力和前进的方向,有意识的弥补自己的短板。

通过体系的建设和宣传,最终让员工认识到:

考核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考核和面谈是帮助个人和组织提高绩效。

这样员工才会把制度刻在脑海里,贯穿于行动中,有效的消除对绩效管理和面谈的错误、模糊认识。

  

 考核标准要明确

  由于目标是变量,因此考核前明确目标和标准,是绩效面谈的重要一环。

目标要符合如下原则:

具体的、可衡量的、有行动导向的、现实的、有时间限制的,即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ased)原则。

如果考核标准采用等级评定法,则要对各等级的含义做出明确解释。

主管要尽量避免往下压目标,部属不理解也要执行的情况。

这样双方开始就对目标和标准达成共识,可以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面谈争执、陷入僵局的情况。

  如果在开始面谈后,双方对标准理解还有出入,这时主管就应该尊重部属的意见,因为目标和标准主要是主管来制定和审批的,他有义务向部属解释清楚。

如果目标中确实有歧异或模糊不清地方,主管就应该在今后工作中对目标进行修改明确。

  

  主管要学会角色认知

  作为承上启下的纽带,主管称职与否,对自身角色是否认知清楚,这也直接决定面谈的成败,许多主管自身业务很强,但下属业绩一团糟。

而这时,他往往认为是下属不称职。

事实上,独木难成林,团队绩效高的主管才是一个称职的主管,主管不仅对自身的绩效负责,更要对部属的绩效负全部责任,上下级是绩效伙伴关系,只有下级做的好,主管的工作才会出色。

  同时,在制度设计和培训宣传上,也要突出主管对下属绩效的连带责任。

使其意识到:

绩效考核不是主管对员工挥舞的“大棒”,主管也不是审判管和老好人,主管要做好教练、辅导的角色,帮助部属走向成功。

而绩效面谈给了双方一个互通有无,共同改进,解决绩效问题的绝佳机会。

  二、技术层面:

  有了业绩管理制度做基础,从技术层面来说,主管要掌握面谈技术这个基本功,面谈才会成功。

在绩效面谈中,规范化的面谈流程如下图所述:

直接领导提出帮助措施并鼓励,结束本次面谈开始下一个谈话。

让员工提出下阶段的目标,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正,了解实施困难

按照标准与员工逐项沟通,指出员工表现与公司期望的差距

员工和直接领导在面谈前充分准备,促成良好、和谐的谈话氛围

领导倾听员工汇报,让其总结前阶段工作的成果与不足做出评估

领导倾听员工汇报,让其总结前阶段工作的成果与不足做出评估

根据该流程,主管应掌握的主要面谈技巧有:

1、面谈准备要充分

  面谈准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心理准备,主管要事先了解部属的性格特点,工作状况,充分估计到部属在面谈中可能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准备可能的应对策略。

二是数据、资料准备。

如工作业绩、计划总结、管理台帐等。

在面谈前,主管对有关资料熟谙于胸,用科学的数据、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员工也同样如此,这样上下级的分歧就很小。

这就需要建立管理台帐,及时记录员工的行为表现,对员工的计划、总结、报告等也要及时批示评点,这样面谈时才能言之有物,也避免了对部属工作不了解,分难打,提不出意见的窘况。

再者,绩效面谈开始后就把面谈程序、目的和原则讲清楚,通过轻松的话题来培养融洽的气氛,这也是面谈不可或缺的环节。

  

  2、双向沟通,多问少讲

  面谈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发号施令的主管很难实现从上司到“帮助者”、“伙伴”的角色转换。

主管不要包办谈话,应该给下属充分的表达机会。

首先要感谢部属这一阶段的工作贡献,引导部属说出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对问题的看法分析等,让员工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表达心声。

对有歧异的地方,要让部属陈述和解释。

这样主管才能有效的了解下属的问题和想法。

  主管要善于发现部属的闪光点,分享部属的经验。

尤其对绩效不佳的员工,也要表扬其好的一面,树立部属的信心,让其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

同时,主管给部属的反馈应具体,无论批评和表扬,都针对员工的具体行为或事实反馈,避免空泛陈述。

如:

“你的态度很不好”或是“你的工作做的不错”。

模棱两可的反馈不仅起不到激励效果,反而易使员工产生不确定感。

如果能够采用如:

“你处理某某事的方法很可取,值得其他同时学习借鉴”“你某某报告数字统计上有一些问题,仔细的程度还不够,以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注意”的方式效果会很好,很有针对性。

  3、问题诊断与辅导并重

  一旦发现部属绩效低下,双方要查找原因。

是组织因素还是个人因素,是目标制定不合理,还是人员能力、态度有问题,一旦查出原因,双方就需要齐心协力解决。

如果是客观原因造成员工绩效下降,主管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资源去排除障碍。

通过诊断辅导,要让员工认识到:

主管就在他的身边,在他前进的过程中会随时得到主管的帮助。

这样他就不会抱怨面谈无用。

   在诊断辅导过程中,要对事不对人,只能说部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涉及到人格问题。

最好不要拿他和其他员工做比较,而是与他的过去相比。

当员工做出某种错误或不恰当的事情时,主管应避免用评价性标签,如“没能力”、“真差劲”等,而应当客观陈述事实和自己的感受。

  

  4、不仅谈论过去,更要发展未来

  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不断的循环,一个周期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

因此在对人员绩效进行评价和回顾后,还要帮助员工找准路线,认清下一阶段的目标。

主管与员工合作,对下一周期的工作重点,绩效的衡量标准、主管提供的帮助、可能的障碍及解决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

最好的方法是让员工提出目标和解决方案,主管作为部属的支撑者,帮助他解决其中的疑难,而不只是下达命令,员工被动接受。

这样绩效面谈就可以达到了它的最佳结果:

无论部属来的时候是什麽心态,结束的时候都笑眯眯的出去,而且精神百倍,干劲十足。

  

  5、面谈沟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考核和面谈是几天的工作,但绩效沟通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绩效管理的核心就在于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真正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

不懂沟通的主管不可能拥有一个高效的团队。

主管与员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及时排除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这样考核结果也不会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沟通中,员工们已就自己的业绩情况和主管基本达成共识,绩效面谈只是对平时讨论的一个复核和总结。

此时,主管已从“考核者”转变为部属的“帮助者”和“伙伴”。

  

  绩效面谈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的绩效面谈背后是科学的业绩管理制度、称职的主管和充分交流沟通的企业文化,再加上企业领导的大力推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这几方面都具备,绩效面谈才会真正传导企业的期望和价值观,激励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这不仅能促进员工的进步,更能促进企业持久的发展。

《人事工具光盘》-绩效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