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872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docx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全校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结合我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的,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因此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校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围绕各项评估指标及权重体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组织了自评自查,现将我单位的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国办农村完全小学,现有学生1104人,教职工49人。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将信息化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为此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指导。

教育信息化管理员及校委会成员为组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

经过几年的探索。

为了实现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学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保障制度》、《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

由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了多媒体化。

教学方面学校已经建成多媒体教室(白板教室)18间,学生电脑室1间,安装交换机8台,实现了班班通。

计算机室有电脑51台,其中学生用机50台,生机比达到22:

1。

购置了数码摄象机1台,照相机2台。

  2.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学校建有教师Q群,方便教学生活的交流。

外网于2012年建成后经过逐步改造,实现了100M光纤连接,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

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的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

为此,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进行一次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电子白板使用及课件制作;(3)班班通维护管理。

经过培训,目前100%的老师能网上获取资料,存储上传资料。

100%的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90%的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环境建设

我校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学校有电脑83台(含手提电脑2台),其中学生电脑51台,价值373500元;电子白板18套,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价值360000元;安装交换机8台,价值40000元;复印打印一体机15台,有大型打印速印机1台,价值45600元;摄像机一台、照相机各3台,价值14000元。

共计833100元,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

  三、资源建设

1.教育资源丰富

学校网络覆盖校内所有教育、教学场所,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结构。

并且了电子监控系统。

我校配有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按标准配有18间多媒体教室(“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上课,提高了课时效率,效果很好。

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100%,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实现了互联互通。

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2.信息资源丰富

学校构建开放性的校本资源库(含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资源容量达100GB以上(视频以外资源容量达到35GB),并动态更新。

3.人力资源丰厚

学校为教师提供各类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

2016年教师参加山东远程研修的培训,达到全部合格以上等次。

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现在,全校教师已经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师会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实现了教师电子化办公,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互动。

四、应用水平

1.课程实施有保障

学校贯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学校的信息技术现状,结合我校学生的自身条件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我校在三至六年级中每周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

2.管理服务有时效

学校始终把信息化的发展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点之一,常抓不懈。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学校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心智得以快乐、健康的发展。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

五、管理与服务

1.组织规划有序

学校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组员。

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面指导、检查、督促学校的信息技术工作。

2.制度建设有效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如: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使用规定》等。

为了调动教师进行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将信息技术工作纳入教师年度教育教学成果考核,与评优、职称晋升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热情和潜能,从而有效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

3.经费投入充足

学校多年来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工作的开展。

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不断完善,学校进一步开发、完善校园网,初步建立了资源库,对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添置及更新,不断增加对教学软件的投入,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年来硬件(设施设备)投入经费60万元,系统、应用软件经费和日常维护等经费投入5万余元。

4.维护保修及时

学校在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同时十分重视设备的维护工作。

各类设备都有专职或职维护人员,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畅通。

学校所有联网电脑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使学校的网络设备正常运转,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六、特设与创新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近一年来,我校老师撰写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论文20多篇,近10篇获省、市级一、二等奖,22位教师上传了“一课一优”课堂实录。

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建议

1.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2)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城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

学生家庭有电脑很少,配置率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2.解决措施及建议

(1)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2)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

建设到位,合理设置。

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建有微机室、并拟建图书室、实验室和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等。

投入一定办公经费,配备实验器材、购置图书,购置实验课桌,为教师配备电脑,添置音、体、美、数学、科学等教学器材。

  (3)规范制度,强化装备管理,发挥装备效应。

成立由吕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行政人员组成的学校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由校长室、信息中心、教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教育装备工作小组,负责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负责教育装备的管理保养及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服务,各教研组、教科室直接领导和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装备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发挥优势,取人之长,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

**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