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880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doc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重要表现形式—校企合作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但目前校企合作多数是短期的,长期合作仍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一、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校企合作的层次较低,模式较单一 

  目前,大部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毕业生供求的浅层次合作上,企业和学校供需不协调,由于缺乏行业的依托,在深层次培养人才方面做得不够。

同时,大部分校企合作以院校为主、企业为辅,合作模式较单一。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也都仅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上。

 

  2.校企合作稳定性差 

  国家在政策上缺乏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和相应的国家法律。

校企合作的原则是双方参与、互惠互利,但目前多数的校企合作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提供帮助支持,不能形成双赢。

同时,由于缺乏法律保障,不能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固。

 

  3.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全面 

  大多数企业的合作意识不成熟,他们认为培养学生是职业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有些老师则认为学生在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学校的一些专业课与企业中的实际需求也有脱节。

 

  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1.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专职负责校企合作运行 

  该机构应由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有关团体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要制定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机构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1)加强宏观调控。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问题出现时常常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协调,政府应当促进双方建立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充当协调者的角色。

政府要兼顾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利益,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健全和完善对合作企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出台有关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各项法规和政策,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技能人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加强统筹,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为了加强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和教改、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政府可适当给予学校财政专项补助;对企业可以采用减税的方法来加以鼓励,并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政策,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2)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管理机制。

可成立由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例会,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途径、方法,全面指导并协调学校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明确职能安排和组织框架以及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长效工作机制。

 

  2.学校提高职业能力、实现工学交替,探索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双方要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学校要增强自身能力,创新教育理念,为满足企业的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学校的师资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学校的教学设备与企业的生产设备、学校的学员与企业的员工、学校的文化与企业的文化等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想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

学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通过鼓励和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系列措施,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完善“融合企业资源,校企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说来,就是校企专业技术人员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建立以校企结合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运行体系和知识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此外,还必须要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到企业实习交叉进行,让学生可以及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同时,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期间的表现由相应管理人员评分,从而增强对学生管理的力度。

 

  3.采用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实施校企深层次合作 

  为促进校企的深层次合作,技工院校可采取冠名办班、校企共同开发、基地培养、政府搭台、送来返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业群,将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就业市场紧密结合。

 

  职业院校可以实施订单式培养,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引进企业人才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企双方按照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派教师,共同组织与实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培养质量。

这样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可以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和质量。

 

  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学校还要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如冠名班就是很好的合作模式。

具体说,就是学校要选择一些社会声誉高、企业效益、福利待遇好的企业,组建相关企业冠名班。

冠名班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由冠名企业提供,企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参与冠名班教学计划的制定、企业文化的宣传、教学的组织实施等,学生毕业后就安排在冠名企业工作。

目前,笔者学校与荣盛重工、中远船厂等企业组建了多个定向班,效果很好。

这种培养模式,对学校来说既推进了教学改革,又提高了招生吸引力,企业获得了需要的专业人才,最终实现了校企的合作共赢。

 

  此外,要努力创建“校内有企、企内有校”的办学模式,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

为了强化教学,校企双方可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不同专业的实训要求,学校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共同制订实训计划、管理和评价学生。

实训基地从设备、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环境,学校在实训中将企业的生产任务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去,企业投入相应的生产设备并在校内组织生产,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对实训学生的管理。

这种模式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生产场景,实现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学生的实习地点就是企业的生产车间,课题就是产品的生产任务,而采用的工艺是企业最前沿的生产工艺,企业的技术人员充当了学生的实习教师。

这样,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直接引入学校,学校解决了师资和实训设施不足、课程设置与岗位对接不紧密、学生岗位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并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增强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能力;企业减少了对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等的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种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提高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了双赢,真正实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4.将校企文化有机结合,实现校企的双赢 

  学校应将知名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本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双赢机制,可在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融入企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素质要求,为企业输送让企业满意的技术人才。

 

  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常常难以很好地融合,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各有自己特殊的一面。

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依赖校企深度融合,需要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要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一企一班”的模式,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教育学生学习社会、适应社会,用企业的价值观、效益观、效率观、经营观来影响学生。

同时,为了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学校还要加大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改革,把企业文化引入到教学中。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融入社会、适应并服务于社会,而企业文化也才能在校园里扎根生长。

 

  5.校企合作网络化、制度化、长期化,建立运转高效的长效合作机制 

  企业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互通信息,定期召开会议,搭建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高度融合的平台,把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职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工作研讨和人才招聘等内容制度化、固定化。

同时,可以建立一个网站,把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向所有成员单位推广,共享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成果、课程建设标准、企业人才需求、毕业生生源、实习资源、工作经验等信息资源,这样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的效果。

 

  6.对学校毕业生实现跟踪服务,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为了加强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立足实际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学生毕业后能保持好的竞争能力,学校要对学生设立就业档案资料,及时掌握学生工作后的动向,在他们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给予帮助和教育,随时到企业或让他们到校进行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这样,既解除了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知识难题,又可以和企业保持着长久的联系,这种终身教育制度对校企双方都有很大的好处。

 

  校企合作是今后职业学校发展的永恒课题,为真正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学校要发挥优势,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要依靠政府,以企业为主导,按照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实现校企之间的互利双赢,最终建立一个深层次合作的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