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910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doc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班级:

初一(7)

组长:

金帆

组员:

李颂阳袁兰骝巫青笛

指导教师:

侯迎晖

领域:

人与社会

目录

l摘要

l研究背景

l目的与意义

l研究方法

l任务分工

l活动时间

l研究过程

l总结报告

l体验与反思

l致谢

l附录

摘要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

在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圆明园背负了国人更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

希望通过我们研究,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出谋划策,尽出我们微薄之力。

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希望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严格保护,积极抢救,合理利用,精心管理,使其尽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圆明园保护整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

近代以来,因屡造劫难而被破坏,现在只保留有部分当年建筑物的残迹和山形水系形态,关于如何发展和管理争议很大。

在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圆明园背负了国人更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

希望通过我们研究,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出谋划策,尽出我们微薄之力。

目的意义

1.了解圆明园

(1)昔日辉煌,毁灭过程

(2)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希望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严格保护,积极抢救,合理利用,精心管理,使其尽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圆明园保护整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访谈、实地走访

任务分工

查阅资料 袁兰骝、金帆

汇总筛选资料,讨论 全组

请教老师李颂阳、巫青笛

圆明园实地考察、调查全组

整理数据,讨论资料,请教老师,写出论文金帆、李颂阳

活动时间

(1)2010年1月20日,首次考察圆明园;

(2)2010年2月20日,第二次考察圆明园;

(3)2010年4月5日,调查圆明园管理情况。

研究过程(摘选)

1月

调查员

任务分工

金帆

摄像

李颂阳

采访

巫青笛

笔录

袁兰骝

勘查

调查对象:

圆明园游客

调查日期:

2010.01.20

调查目的:

调查游客对圆明园的理解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或数据)

调查问题一:

您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满意度

76%的游客满意,24%的游客一般,没有游客不满意。

调查问题二:

您对圆明园的了解途径

大部分游客通过电视机书籍报刊了解。

调查问题三:

您认为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

69%的游客认为不需重建,31%的游客认为需要重建。

调查问题四:

您认为圆明园存在的价值

79%的游客认为圆明园存在的价值是遗址,21%的游客认为圆明园存在的价值是公园风景及重建胜景。

结论:

然而也有游客认为圆明园作为教育基地,应该免费参观,还有游客非常提倡加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认为现在服务不太完善。

大部分游客认为圆明园就是历史的标志,不需重建,可也有游客建议重建,重现以前的辉煌。

2月

 正月初7,我与巫青笛和女生组的四个人来到圆明园进行第二次调查。

袁兰骝因事假,李颂阳因病假均未参加。

不过我把查阅资料的任务分配给他们。

这次圆明园比上次热闹得多,可能是因庙会的缘故。

同时新的问题也来了,我们边走边讨论。

如果说圆明园作为一个遗址是否该开展庙会等娱乐活动。

并且食品垃圾扔的圆明园都是,尤其是饮食的街中和周边草坪。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方面。

接着,我们又来到西洋楼遗址,这回可算找到了。

里面的“石头”很庞大,而我们都在意到一个细节,上面有字,好像是人名或“到此一游”很多块上都有。

这是否算破坏了遗址呢?

我们认为应该搭一堵白墙。

让游客在上面写下游览的感受。

这次游览又是一个个问题向我们打来,我们要克服它,得出满意的答案。

最后写一份建议书交给圆明园负责人,或许这只是微微一举,但也或许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4月

调查员

任务分工

金帆

主要调查员

李颂阳

主要调查员

特邀嘉宾

摄影记录员

调查对象:

圆明园游客

调查日期:

2010.4.05

调查目的:

了解当今社会游客对圆明园的看法。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或数据)

调查问题一:

你认为圆明园的工作人员保护尽职吗?

40人认为尽职,16人认为不任职。

经观察底层管理人员工作非常认真。

调查问题二:

你认为圆明园河流清洁情况好不好?

认为不好的有29人,好的有27人。

调查问题三:

你认为圆明园举办庙会是否合理?

80%的游客认为合理,20%的游客认为不合理。

可圆明园举办庙会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环境。

调查问题四:

你认为圆明园游客在遗址上刻字留念的行为好不好?

有100%的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好。

结论:

前两题是游客对圆明园管理人员工作情况的看法。

总体说不错,不过关于圆明园的河流污染情况还存在着问题,游客们也要一起保护才行。

关于圆明园举办的庙会活动大部分人认为合理,但是庙会必然极大的破坏圆明园的环境,所以需要游客们的加倍努力。

最后一题量大多人认为这是多余的,可是既然问道的游客都说这是不好的行为,却仍有游客在遗址上签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总结报告

(一)历史变迁

1.起源由来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三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

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息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帝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2.圆明园原貌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

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

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

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3.战争破坏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

这场持续了两天两夜的大火,将圆明园烧成一片废墟。

(二)保护与利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林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大幅度增加。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

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

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

1985年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

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

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

6年来,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人次。

(三)建议书

我们通过对圆明园的研究发现一些现在圆明园管理上的问题。

因此我们小组撰写了建议书,希望能对圆明园的管理有所改进。

1.关于圆明园重建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的游客都不希望圆明园重新建造,但有些人希望圆明园重建当日的辉煌。

如果说圆明园重建,下一代甚至下下代的人们就会遗忘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史,达不到圆明园作为教育基地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所以圆明园重建问题也是现在的争论交点之一。

我们组在分发问卷时,看到一位游客这样写到:

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依旧修旧,鉴学结合。

诗句的意思是修筑要合理,但不要有太大改变。

因此我们小组认为,圆明园不应重建,但应该改进管理上的不足。

由此我们引出以下的问题。

2.关于刻字留念问题:

当今社会许多人在圆明园的西洋楼遗址上刻字留念,好像是人名或“到此一游”,这种现象非常不好,这些可都是印着耻辱的遗骸。

所以建议建造一个怀恋碑,供人们刻字留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怀恋心情的寄托。

3.关于圆明园举行庙会问题:

圆明园作为一个遗址公园,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

然而今年的圆明园举办了庙会。

届时食品垃圾扔的圆明园到处都是,尤其是饮食乡村的街中和周边草坪上很多。

尽管有工作人员清理,可仍是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通过调查大部分人都认为活动合理,所以需要游客们的加倍努力,不要向草坪扔垃圾,来保护圆明园的环境。

同时也希望圆明园能多举办绿色公益活动。

4.关于圆明园河流污染情况:

河中漂浮着垃圾,我们小组呼吁广大游客一起保护圆明园河流,为自己也为其他游客制造一个良好的游览环境。

5.路标指示牌问题:

在调查的过程中,一些指示牌的指示方向与景点都差之甚远,使得游客找不到要去的地点,有些地方,见不到工作人员,再加上路标牌不准,所以很多游客迷路后晕头转向,浪费了许多宝贵游玩时间。

所以我们希望尽快修改路标指示牌的位置,使游客得到便利。

三帆中学

初一7班

金帆、李颂阳

(四)小结

通过我们一个学年的调查和采访,以及查阅资料,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变迁,对圆明园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小组希望圆明园的工作人员能够采纳其中部分意见与建议,对园明园进行合理修复完善并保护,让游客都对圆明园的风景更加满意,也希望所有游客在圆明园有一个好心情,自觉爱护园内环境设施,祝愿圆明园的风景更加美丽,明天更美好。

体验与反思

金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是圆明园的保护工作。

可能有些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通过这一学年的锻炼,我会越来越好。

我作为组长,在这一年的研究中,起到了核心人物的作用。

每次活动都很积极的参与。

每次外出活动前期都能有效的组织人员,活动时时刻注意安全,并且,每一次研究都有一份家长协议书。

我与李颂阳两人承担了主要负责的任务,其余两人也尽责尽力。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圆明园的认识。

我深刻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变迁。

经过数次调查,首次是关于圆明园知识的了解,第二次是一些体验的调查,最后一次是游客对圆明园保护的看法。

因此我知道了当今游客对圆明园的看法,并撰写了建议书。

希望大家能都多提修改意见。

直至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研究性学习是一份自主的功课,它的研究过程无疑是快乐的,也使我懂得了许多课外的知识,一些在课本上无法弥补的知识。

让我学会了如何撰写一份报告,如何作出合理的总结。

作为组长,我还加强了管理、组织能力,这些在今后的道路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和组员们之间增进了友谊。

当遇到困难时,大家互相帮助。

所有的队员团结一致,没有掉队的,都积极进取的做着每一次活动。

愿我们小组能成功结束课题研究。

同时非常感谢所有支持我们,帮助我们的人。

李颂阳: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是圆明园的保护工作。

可能有些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通过这一学年的锻炼,我会越来越好。

我首先是合唱队队员,又是自愿参加研究性学习。

所以我有些事情没去参加,比如演讲、开会。

但是我还是通过同学学习研学,补笔记,学讲座。

我对研究性学习很感兴趣,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好机会。

它可以让我们爱学习,它增强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们爱学习、想学习、会学习,使我们有了更多知识,文化。

它又使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让我们共同进步,有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寻求成功,不怕失败,再失败的基础上寻求成功。

我们小组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利用的课题,我们一共去了三次圆明园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

第一次考察是在1月中旬。

我们一共去了长春园和圆明园两个遗址园,对管理保护进行了调查,发放了调查问卷,还对管理处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采访。

第二次去圆明园是在庙会期间。

第三次我们邀请其他同学,对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了解了游客对圆明园的态度,为结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对我帮助很大,我会在以后的研学中努力学习,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袁兰骝:

我们组的课题是—从圆明园的历史变迁看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

其中我们实地考察了三次,弹我只去了两次(因为一次事假)。

那次我们调查得很顺利,功劳都归功于金帆组长,他分工明确,要我就随便分,但这样无法使每个人都得到锻炼。

经过周密的调查,最后的效果都很好。

而且每周一找侯老师辅导时,都是由金帆和李颂阳组织的,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讨论下次活动的计划及已完成活动的总结,也是这样有秩序的进行,才使得我们活动顺利。

这个活动我认为开展的非常有意义,锻炼了他家的组织能力。

还有自理能力。

也体现出了人多力量大。

活动中,每个人都非常配合工作,使得即将我们完美的结束研究性学习的首个课题,但我却总不能按时完成组长分配下来的任务,我非常惭愧,我今后一定要改。

巫青笛:

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从圆明园的历史变迁看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

为此我们还去了圆明园,并考察过三次。

这三次活动让我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

我们组的四个人在小组长金帆的领导下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我们组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和上传报告。

从来没有不按时上传,其中组长金帆的功劳最大,我们小组的几乎所有活动报告都是金帆上传的,而有的同学打字慢,和我们一个班的冯元慧同学还帮忙打字,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明白了突出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团体合作更加重要。

我在这次活动中出的力几乎是最少的,艺术节展板都是其他人做的,为此我感到十分愧疚,如果下次我还和这些同学一组,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为小组及我最大的努力。

这次的活动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也让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如果下次还开展这类活动,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

致谢

圆明园全体工作人员的配合

广大圆明园游客的大力支持和理解

北京三帆中学研学办公室

北京三帆中学初一历史办公室、指导教师侯迎晖老师

每位成员的家长支持

附录

记录地点:

圆明园遗址公园

文献资料来源:

圆明园欢迎您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