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955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课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docx

第3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部编版电子教案

第3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侯、章”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

4.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了解诗中介绍的传统习俗,感受民风民俗。

重点、难点

突破方法(A案)1.通过朗读、借助注释等方法来感知古诗大意。

2.拓展延伸,阅读关于节日的其他诗词,感受传统习俗。

(B案)1.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诗句内容。

2.小组学习,感受民风民俗。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A案)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B案)通过质疑和讨论,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A案)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B案)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A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

(B案)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A案)多媒体课件。

(B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A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寒食》。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了解寒食节的习俗,积累其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通过学习《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两篇课文,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习俗?

2.师:

让我们走进古诗,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二、揭示课题,了解“寒食”

1.板书课题。

2.师:

寒食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因为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寒食节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的吧。

三、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介绍作者: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年)考中进士。

建中年间,他因作《寒食》一诗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学生思考诗意。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3.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中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五、反复诵读,领悟诗情

1.师:

诵读古诗,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春意盎然的景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师: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为什么是“飞花”,而不是“落花”呢?

(“飞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

一个“飞”字,寓意深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要归功于其中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的点睛之笔就在一个“飞”字)

3.师:

“飞花”就是风中的花,你们还能从诗中的哪个地方感受到风?

(“斜”字也是间接写风)

4.齐读第1、2句,感受诗人笔下的春意。

5.了解习俗。

补充介绍:

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等风俗。

诗句中提及的是禁烟火这一习俗。

6.师:

全诗第1、2句写白昼,第3、4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却是例外呢?

(皇宫是例外,权贵豪门也是例外)

7.师:

读到这里,你们会想到什么?

8.师:

全诗用白描手法来刻画皇宫的气派,充满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9.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六、归纳学法,总结提升

师:

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寒食》这首诗,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七、延伸拓展,推荐阅读

师:

除了韩翃的《寒食》,还有其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板书设计

寒 食

风景 飞花 东风 御柳斜

风俗 日暮 传蜡烛 五侯家 家家禁火

课时作业

一、背诵《寒食》,预习另外两首古诗。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

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三、《寒食》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春景。

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结合古诗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中介绍的传统习俗,感受民风民俗。

一、回顾古诗,激发兴趣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寒食》,谁能背一背?

2.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首古诗,了解传统节日中的习俗。

二、初读古诗,认识节日

1.继续学习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题。

2.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教师正音:

迢、皎、纤、擢、札、杼、栖。

学生认识多音字:

间。

3.师:

《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展现了什么节日的场景?

你们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习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

你们更喜欢哪首古诗?

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根据喜欢的古诗,自由组合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要求:

选择一首进行研读,按照“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步骤学习古诗。

3.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一)学习《迢迢牵牛星》

1.释题。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中都是五言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灿烂银河的织女。

织女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纺织。

她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银河水又清又浅,相隔距离又有多远?

隔着一条清清的银河,牛郎和织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3.明确写作思路。

(第1、2句描写环境,中间4句描写织女,最后4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

诗中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

4.结合传说,体会情感。

师:

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描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织女因不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面的故事。

他们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表达了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

5.师:

你们能从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离别的哀愁和相思的痛苦?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师:

织女可是仙女,怎么会连布都织不好呢?

(她由于与牛郎不得相聚,太悲伤了,所以终日以泪洗面,织不成布)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

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

(尽管他们只相隔一条清浅的银河,但只能含情相视而不得互诉衷肠)

齐读这两句诗。

6.感受叠词的韵律。

(1)师:

在读诗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以叠音形容词开头)

(2)朗读体会:

使用这么多叠词,有什么好处?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音律美)

7.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8.说一说七夕的习俗。

(二)学习《十五夜望月》

1.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他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

他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

此诗是诗人于农历八月十五夜望月而写。

2.说说古诗大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安歇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3.诗歌赏析。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①教师指名读。

②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

为什么?

(不可以。

“落”字给人以动态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3)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几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看似无理,却更加显得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众人之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

(4)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的情感)

(5)齐读古诗,读出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

五、回顾本课,总结提升

师:

这三首古诗分别写了什么?

(《寒食》写了寒食节禁火的习俗;《迢迢牵牛星》介绍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讲了七夕节的由来;《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

六、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师:

你们还知道哪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2.师:

选择本课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想象,并为它配上合适的图画。

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七夕节    牛郎织女的故事

       叠词    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

十五夜望月 中秋节    望月怀远

       思亲之情

课时作业

一、解释词语。

1.札札:

织机发出的响声。

2.盈盈:

清澈的样子。

3.脉脉:

相视无言的样子。

4.中庭:

庭中,庭院中。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距离又有多远?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三、你还知道哪些写风俗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学反思

1.这三首古诗语言优美,情节简单,易于学生理解;叙述的内容均为习俗或民间传说,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于是我合理地安排了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诗中的习俗和情感。

我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体验,感受古诗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巩固了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2.教学本课时,我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同时选取合适的点进行拓展,介绍古诗背景、节日习俗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三分文章七分读”,古诗教学尤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律美。

在教学《迢迢牵牛星》时,我抓住文中的叠词,让学生品读,使其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B案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熟读两首古诗。

  2.理解诗题的意思。

  3.给古诗划分节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还知道了腊八节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节日习俗吗?

  2.师:

今天我们从古诗中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3.板书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齐读诗题。

理解诗题的意思。

 2.简单介绍寒食节和中秋节。

  3.自由朗读《寒食》和《十五夜望月》。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不动声色地展开本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小组读、指名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懂诗歌,读出节奏。

合作探究

二、分组合作

  1.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合作学习。

  2.交流反馈。

三、分组自学,走进习俗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师:

从诗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习俗?

感受到了哪些景象?

这些美景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3)说说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反馈,精读诗句

  1.学习《寒食》。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明人为其编辑《韩君平集》。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的第105天。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名寒食。

  

(2)明诗意,绘诗景。

  ①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②想象春天满城飘柳絮的景象。

  ③诗中哪些词句用得妙?

为什么?

  (3)品诗境,悟诗情。

  ①师:

如果说第1、2句是对长安寒食节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第3、4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是例外。

除了皇宫,权贵豪门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

  ②师:

读到这里,你们会想到什么?

  ③教师指名读。

  (4)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2.学习《十五夜望月》。

  

(1)理解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3)领悟诗情。

  ①师:

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哪个字最能让你们感受到秋思?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态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洒落人间似的)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今晚中秋,明月当空。

普天之下,有谁不在赏月,有谁不是神驰意远?

诗句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4)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5)说说诗中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与家人团聚)

  (6)补充与中秋节相关的其他诗词。

学生对于《寒食》的作者韩翃比较陌生,对寒食节的了解也比较少,“知诗人,解诗题”环节能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以便更好地了解习俗,领悟诗情。

  中秋节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传统节日,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拓展,积累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能丰富学生的积累,加深对节日和习俗的了解。

  这两首诗的内容与传统习俗息息相关,展现的是具有特色的民俗画面,内容并不难,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解释词语。

  春城:

  御柳:

  五侯:

  中庭:

  地白:

  秋思:

参考答案:

  1.略。

  2.春城:

春天的京城。

  御柳:

皇城里的柳树。

  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秋思: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五、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对基础字词进行巩固练习。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首写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在下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与节日相关的古诗。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回顾旧知

  1.背诵《寒食》和《十五夜望月》。

  2.读懂古诗,给下列字词标上拼音。

  擢:

     

纤:

     

  杼:

     

札:

     

参考答案:

  1.略。

  2.zhuó xiānzhùzhá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食》和《十五夜望月》两首诗,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节日的诗。

二、初读古诗,观察发现

  1.一起学习《迢迢牵牛星》。

  2.介绍《古诗十九首》相关知识。

  3.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

  (读准“迢”“纤”“擢”“札”“杼”的字音)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

  (3)全班齐读,分组赛读,同桌互读,读出韵律节奏。

  通过回忆,既巩固了旧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小组合作,探究古诗的意思,互相谈谈读后的感受。

  2.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合作学诗,体会情感

  1.师: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师:

这是一首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3.师: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较为哀怨的,再来读读这首诗。

  4.深入体会。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里用到了互文的手法。

“迢迢”既修饰牛郎,也修饰织女;而“皎皎”同样也有这样的作用。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终日以泪洗面为何还要去织布呢?

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出什么情感?

  借织布来排遣思念的愁苦,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愁苦到了极致。

  (3)既然河水既清又浅,应该可以涉水而过,但是他们两人为什么不能见面呢?

作者借这一故事想表达什么呢?

  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标榜,文人士子备受压迫。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

他们背井离乡,辞别家人,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

  在初读古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再结合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就更好理解了。

但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加入了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明白作者创作的意图。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解释词语。

  河汉女:

  盈盈:

  脉脉:

参考答案:

  1.略。

  2.河汉女:

织女星。

  盈盈:

清澈的样子。

  脉脉:

相视无言的样子。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明写传说故事,暗写现实生活,表面是写织女思念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现实中思妇对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思念,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6.感受艺术特色。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开头,叠词的使用有何效果?

  (叠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7.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边读边悟。

四、拓展阅读,感受民俗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查子·元夕》并范读。

  2.师:

这首词描写的也是传统节日及习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师:

上元节灯火通明,而词人却“泪湿春衫袖”,这是为什么?

  4.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拓展阅读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元宵节的特点及习俗,同时《生查子·元夕》也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延续了《迢迢牵牛星》的主题,便于学生理解。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回顾《古诗三首》中提及的节日及习俗。

  2.搜集并背诵其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引导学生积累其他诗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资料链接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首句为标题,分别为: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潮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这些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来源:

XX百科)

教学反思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从传统习俗导入,让学生明白学习要点。

2.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生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学习古诗,完成理解、积累语言的任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交流。

3.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结合注释进行理解的同时,还适时地让学生了解作者写这几首诗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场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积累诗词《生查子·元夕》。

我让学生在课外继续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诗词,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